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山東文藝出版社
前言
荀子是戰(zhàn)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一書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儒學典籍之一,是荀子全部思想的結晶。一、荀子的生平荀子(約公元前325—前235),名況;當時人尊號為卿,故稱荀卿;又因荀、孫音近相通,又作孫卿、孫卿子;后人尊稱為荀子。戰(zhàn)國后期趙國(今河北南部及山西一帶)人。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時,繼承其父齊威王的遺業(yè),繼續(xù)擴置學官,招攬文學游說之士前來自由議論講學。15歲的荀子便離開家鄉(xiāng)來到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的稷下學宮(因學宮建在臨淄城南門外的稷山腳下,故稱稷下學官)游學。齊滑王十五年(公元前286年),荀子離開齊國到楚國游歷。齊襄王(公元前283一前265年在位)時,荀子再次來到齊國。這時,由于老一輩的學者或死或散,荀子在稷下“先生”中年紀最長,遂位居列大夫,并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祭酒(學術領袖兼學宮主事)。齊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65年),荀子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慣例,離齊入秦。他從儒家立場出發(fā),向秦國君臣提出用“節(jié)威反文”的和緩方式統(tǒng)一全國的建議,但沒有被采納。趙國是荀子的父母之國,荀子對其懷有很深的感情。約在趙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荀子從秦國回到趙國。不久,荀子又一次從趙國來到齊國。荀子勸說相國田單富國強兵,但其主張沒有被采納。齊王建十年(公元前255年)荀子又離開齊國來到楚國。就在這一年,荀子被楚相春申君黃歇任為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zhèn))令。不久,荀子又因遭受讒言而離楚至趙。荀子離楚后,黃歇又感到后悔,忙以書召之,荀子也以書、賦作答,表示拒絕。但因春申君堅請,荀子約于次年又由趙國回到楚國,復任蘭陵令。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楚相春申君被李園所殺,荀子也被罷職,遂定居蘭陵。晚年荀子深惡當時的黑暗政治,發(fā)憤著書數萬言,卒時年約90歲。主要事跡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荀子善治《詩》《禮》《易》《春秋》,到處講學,門徒眾多,形成一大學派,李斯、韓非、浮丘伯等均是其著名弟子;同時荀子深于思考,勤于著述,他以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對同時代的各家學說均進行了批判總結,是戰(zhàn)國時代最后的一位儒學大師。二、《荀子》的內容戰(zhàn)國末期,正是中國奴隸制度走向徹底崩潰、封建制度不斷鞏固和發(fā)展的大動蕩、大變革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民眾和霸權,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弱肉強食的爭戰(zhàn)?!爸T侯異政”的局面必然導致“百家異說”(《解蔽》),特別是儒、墨、道、法、名、陰陽、縱橫各家最為活躍。他們代表不同的政治階層,放言爭辯,無所顧忌,形成了空前未有的文化繁榮氛圍。但是儒家的禮樂教化、墨家的兼愛非攻、道家的返璞歸真、法家的嚴刑峻法,都不能單方面地成為使社會統(tǒng)一并獲得長治久安的靈丹妙藥。正是在這種時代的要求下,目光敏銳、博學多識的荀子總結了前代及當時各家的思想,以儒家思想為主,兼及其他各家的有益成分,創(chuàng)立了援法入儒、禮法并施、張弛有度、剛柔相濟的思想體系,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一)在天道觀方面,荀子否認了有人格有意志能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秘的“天”的存在,主張“天”就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有其自身運動變化的規(guī)律,不因人間統(tǒng)治者的善惡和人們的意志而改變,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強調“不與天爭職”(《天論》),認為天道與人事沒有必然的聯系,決定社會治亂與人間禍福的是“人”而不是“天”。荀子著重指出:“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天論》)認為人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要迷信上天,不要依賴自然,而要認識、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使之為人類服務。這就是荀子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二)在認識論方面,荀子通過對名實關系的總結,全面考察了人運用主觀思維借助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準確地反映客觀實際的認識能力問題,從而指出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改造只有在主觀符合客觀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這一方面強調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又意識到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強調“心”對“五官”的主導作用,肯定了理性思維對感性認識的指導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荀子還把“行之”當做認識的最高階段,從而在認識的目的性方面,強調了實踐是認識的終極趨向,這在中國古代認識論方面是一個突破。(三)在人性問題上,荀子一反孟子的性善論而主張性惡論。他反復論述說:“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今人之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惡》),荀子認為圣人之性與眾人之性本來都是一樣的,都是“惡”的,只是由于行業(yè)、習俗及后天人為努力的不同才造成了差異。普通人只要努力,也可以成為圣人,即“涂之人可以為禹”(《性惡》)。荀子強調進行后天人為的改造,重在社會的教化。盡管荀子“性惡論”也未能準確地提示出人的社會屬性,但畢竟距真理更進了一步。(四)在社會觀方面,荀子意識到社會性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所在,人力不如牛,行不如馬,但牛馬卻被人所用,原因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叭骸?,即是人類組織成的社會團體,即國家。荀子看到,人們一方面在物質利益的分配上產生利害沖突,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分工的不同又需要互通有無;人在一定關系中組成區(qū)分明確而又互相協作的社會群體,就能在同自然作斗爭中發(fā)揮“分則和,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王制》)的能動作用。在社會歷史觀方面,荀子認為社會制度應根據時代變化而進行因革損益。荀子認為歷史總是處在不斷的更新發(fā)展中,過去由“先王”制定的社會制度,因為時代的久遠,早已廢弛失傳了,代之而起的“后王”則建立了比過去更為健全美好的社會制度,因此要承認今日勝于古代,所以荀子更強調“法后王”,堅決反對“呼先王以欺愚者”(《儒效》)的做法。很顯然,荀子是站在新興的地主階級的進步立場上,主張變革,主張前進的。(五)人欲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性惡是人類發(fā)展的杠桿。荀子正是從性惡出發(fā),闡發(fā)了他的政治思想。在政治領域,荀子鮮明地提出了“隆禮”“重法”的主張。關于禮的本質,荀子認為禮是一種區(qū)別等級、劃分名分和職分的標準,所以禮對于治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荀子在強調“隆禮”的同時,還十分重視“重法”的作用。 在荀子看來,雖然禮是治的根本,但是僅僅有“禮”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實行嚴刑峻法,“法者,治之端也”(《君道》)。因為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只有禮與法結合,才能使國家大治。所以荀子論禮,總是與法相提并論。荀子既“隆禮”又“重法”,但禮與法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并不是并列齊等的,禮是總綱、樞要和指導原則,“法”則從屬于“禮”,按照“禮”的原則來制定具體的條例。荀子的這種以法治充實禮治、以禮治統(tǒng)攝法治的主張,表明他是站在儒家立場上吸收了法家的某些觀念來分析社會政治問題的。(六)荀子在經濟領域還有許多深刻見解。荀子主張“裕民以政”,用政治手段來使社會安定,促使經濟發(fā)展;主張強本抑末,積極調整生產結構;主張“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用來調動勞動積極性;主張“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養(yǎng)其和,節(jié)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用來調整消費結構,以保證經濟的良性發(fā)展;以為“如是,則國富矣”(《富國》)。荀子的這些經濟原則在今天還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內容概要
《荀子選譯(名家導讀版)》精選了該書中的精華部分進行了白話文翻譯,以方便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理解。荀子是戰(zhàn)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荀子》一書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儒學典籍之一,是荀子全部思想的結晶。
書籍目錄
導讀勸學修身榮辱非十二子王制富國君道致士天論正論禮論(節(jié)選)樂論正名性惡(節(jié)選)堯問
章節(jié)摘錄
譯文凡是人都有一致相同的地方:餓了就想吃東西,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歡利益而厭惡禍害,這是人生來就有的本性,是不需依靠什么就自然這樣的,是禹和桀都相同的。眼睛能夠辨別事物的黑白美丑,耳朵能夠辨別聲音的清亮混濁,口舌能夠辨別酸咸甜苦,鼻子能夠辨別芳香腥臭,身體皮膚能夠辨別冷熱痛癢,這也是人生下來就有的本能,是不必依靠什么就自然這樣的,是禹和桀都相同的。憑借這些本性和本能,人們可以成為堯和禹那樣的賢君,也可以成為桀和跖那樣的壞人,可以成為工匠,也可以成為農民和商人,這都取決于各人對自己的本性和本能的處置以及習俗的積累影響罷了。成為堯、禹那樣的人,就常常得到安全和光榮,成為桀、跖那樣的人,就常常遭受危險和恥辱;成為堯、禹那樣的人就常常覺得愉悅和安逸,成為工匠、農民、商人,就常常感到麻煩和勞累。然而人們卻往往極力成為桀、跖、工匠、農民和商人,做這種危險勞累的事,卻很少成為堯、禹,去做那種光榮安逸的事,為什么呢?回答是:由于淺陋無知。堯、禹這樣的人,并不是生下來就具備了做圣賢的條件的,而是從改變他固有的本性開始,經過了長期的身心修養(yǎng)才成功的,而修養(yǎng)身心的行為,是等到原有的本性都除去了之后才逐漸完備起來的。人生下來時,本就是小人,如果沒有良師教導、沒有禮法約束,眼里就只能看到財利了。人生下來時,本就是小人,又因為遇上了混亂的社會,接觸了混亂的習俗,這樣,就在小人的本性上又加上了渺小卑鄙的習性,從混亂的社會和習俗里又染上了混亂的品行。君子如果不能得到權勢來統(tǒng)率他們,那就沒有辦法打開他們的心志來使他們接受禮義的熏陶?,F在這些人的嘴巴和腸胃只知道吃喝,哪里會懂得什么禮法道義?哪里會懂得什么推辭謙讓?哪里會懂得什么廉潔恥辱、局部的道理和整體的道理?而只知道大口地嚼食東西、狼吞虎咽地吃飽肚子罷了。人沒有良師教導、沒有禮法約束,那么他們的心靈也就正像他們的嘴巴腸胃一樣,只知道吃喝了?,F在,假如人生下來后就從來沒有看見過牛羊豬狗等肉食和大米谷子等細糧,只見過豆葉一類的蔬菜和糟糠一類的粗糧,那么他們就會認為最令人滿足的食物就是這些東西了;但如果一會兒突然很顯眼地有個拿著牛羊豬狗等肉食和大米谷子等細糧的人來到跟前,他就會驚奇地瞪著眼睛看著這些肉食和細糧說:“這是什么怪東西呀?”他聞聞它,鼻子里香噴噴的;嘗嘗它,嘴巴里甜絲絲的;吃了它,身體感到很舒服;那么就沒有誰不丟下這蔬菜粗食而去求取那肉食細糧了?,F在是用那古代帝王的法則和仁義的綱紀,來幫助人們群體居住,幫助人們得到養(yǎng)育,幫助人們得到保護,幫助人們得到安全和穩(wěn)定呢?還是用那桀、跖的辦法?這兩種方法的差別是很懸殊的,它們難道只是那肉食細糧和蔬菜粗糧之間的差別嗎?然而人們卻極力施行桀、跖的辦法而很少去推行古代帝王的法則,為什么呢?回答是:因為淺陋無知。淺陋無知,是天下人的通病,是人們的大災大難。所以說:講究仁義的人喜歡把禮法告訴給別人,做榜樣給他們看。把禮法告訴給別人,做榜樣給他們看,使他們遵循,使他們習慣,使他們服膺,使他們感動,那么那些閉塞的人很快就會開竅,見識淺陋的人很快就會心胸開闊,愚笨的人很快就會聰明了。這些事情如果不能成為現實,那么商湯、周武這樣的圣賢身居君位又有什么好處?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身居君位又有什么害處?商湯、周武在,那么天下人就隨之而安定;夏桀、商紂在,那么天下人就跟著混亂。如此看來,難道不是人們的性情本來就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的嗎?
編輯推薦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荀子選譯(名家導讀版)》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