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重慶 作者:[明]李時珍著 頁數(shù):748
Tag標簽:無
前言
《本草綱目》是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著,也是中華醫(yī)庫收錄最為廣博的食物養(yǎng)生學及藥物學全典。它自1593年首次刊刻以來,被多次翻刻出版,截至1949年,刊刻存世的已有近100個版本?! ≡谥袊目茖W著述中,《本草綱目》是在全球范圍內(nèi)影響最大的一部,也是世界科學史上收錄生民日用品物最為廣博的本草全書。1606年,《本草綱目》傳人日本,至1714年止,先后出現(xiàn)了8種刻本。在東南亞其他國家,《本草綱目》也多有翻刻和翻譯。同樣是18世紀,《本草綱目》傳至歐洲?,F(xiàn)在,英國大英博物館、劍橋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法國國民圖書館、德國皇家圖書館等都收藏有《本草綱目》的多種明、清刻本。在《本草綱目》傳人歐洲的同時,便被部分摘譯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到19世紀,《本草綱目》及中國本草學在歐洲開始產(chǎn)生重大影響,也開始有人因為研究本草而獲得博士學位。達爾文在創(chuàng)建進化論的過程中,也曾參閱、引用《本草綱目》中部分內(nèi)容。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曾這樣評價說:“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就是李時珍那部登峰造極的《本草綱目》。” 李時珍(1518—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蘄州(今湖北蘄縣)人。他自幼聰穎,14歲即考取秀才,23歲第三次舉人考試失敗后,篤志學醫(yī)。在數(shù)十年行醫(yī)之余,他研讀了歷代醫(yī)藥、本草著作,從托名上古神農(nóng)氏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開始,至梁朝陶弘景所撰《名醫(yī)別錄》、唐代蘇恭編《唐本草》、宋代唐慎微撰《證類本草》,共研讀各種本草醫(yī)經(jīng)數(shù)百種。李時珍在研讀中發(fā)現(xiàn),歷代本草著作大都存在分類雜亂、內(nèi)容謬誤、漏載品物等缺點。因此,他立志在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的基礎上,編寫一部完善的食用和藥用本草著作。35歲時,李時珍結束了單純的開館行醫(yī)生涯,正式重修本草。
內(nèi)容概要
《本草綱目(白話彩圖本)》是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典。是世界科技史上最為宏大的、記述所有生民日常實用品物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醫(yī)庫中一部食物養(yǎng)生學及藥物學巨著。集幾千年食物、藥物的種植、收采、調(diào)制及醫(yī)養(yǎng)功效之大成。對后世食物養(yǎng)療學、飲食烹飪學、醫(yī)藥學、動物學、種植學及人們對日常食物品味的選擇都構成了深遠影響。是天下生民最切于實用的一部生活大典?! ∮茖W史家李約瑟博士曾評價該書:“毫無疑問。明代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就是李時珍那部登峰造極的《本草綱目》。”而明代。正是中國科技發(fā)展的頂峰時期。 《本草綱目》原著篇幅太過宏大。而且所錄的—些物種今世已難以訪求。因此,我們進行了切于實用的編譯。將今人常用和尚能訪求的物種加以收錄。以使該譯本更利于天下生民在家居日用飲食時加以披覽。使日常所食之物真正發(fā)揮養(yǎng)生、療疾的功效?! 侗静菥V目》原本共190多萬字。52卷。它共收集品物1892種。其中植物1094種。動物443種。礦物161種。其他194種。收錄藥方11096個。繪制了插圖1110幅。該書以部為綱、以類為目。再以類為綱、以藥為目,又在每種藥物之下。以藥名為綱、以八項分析為目。故命名為“本草綱目”。 原書卷一至卷四是附錄,收入序言、凡例、目錄、附圖、引用書目等內(nèi)容。卷五以后是主體部分。李時珍把所有藥物分為16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 侗静菥V目》所錄品物包括八個部分:第一,釋名。羅列各種典籍中該藥的異名,并解說諸名的由來:第二。集解,集錄諸家對該藥產(chǎn)地、形態(tài)、栽培、采集的時間與方法等的論述;第三,修治,介紹該藥的炮制法和保存法;第四,氣昧。介紹該藥的藥性;第五,主治,列舉該藥所能醫(yī)治的主要病癥;第六。發(fā)明,闡明藥理或記錄前人和自己的心得體會:第七,正誤,糾正過去各類本草典籍中的錯誤;第八,附方,介紹以該藥為主的各種驗方及其主治??芍^條理清晰,內(nèi)容完備。
作者簡介
李時珍,明朝大醫(yī)家。35歲開始重修本草,歷時三十余年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博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書籍目錄
第一卷 序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名例七方十劑氣味陰陽五味宜忌五味偏勝四時用藥例五運六淫用藥式五臟六腑用藥氣味補瀉五臟五味補瀉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相須相使相畏相惡諸藥相反諸藥服藥忌食妊娠禁忌飲食禁忌李東垣隨證用藥凡例陳藏器諸虛用藥凡例張子和汗、吐、下三法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目錄第二卷 百病主泊諸風痙風項強癲癇卒厥傷寒熱病瘟疫暑濕火熱諸氣痰飲脾胃吞酸嘈雜噎膈反胃嘔吐呃逆霍亂泄瀉痢瘧心下痞滿脹滿諸腫黃疸腳氣痿轉(zhuǎn)筋喘逆咳嗽肺痿肺癰虛損寒熱吐血衄血齒出血咳血諸汗健忘驚悸煩躁不眠多眠消渴遺精夢泄赤白濁癃淋溲數(shù)遺尿小便血陰痿強中陰囊癢大便燥結脫肛痔漏下血淤血積聚癥瘕諸蟲腸鳴心腹痛脅痛腰痛疝潰痛風頭痛眩暈眼目耳面鼻唇口舌咽喉音聲牙齒須發(fā)狐臭丹毒風瘙疹痱疬瘍癜風癭瘤疣痣瘰疬癰疽諸瘡上諸瘡下外傷諸瘡跌仆折傷諸蟲傷諸物哽咽婦人經(jīng)水帶下崩中漏下胎前產(chǎn)難產(chǎn)后陰病小兒初生諸病驚癇痘瘡小兒驚癇第三卷 水部雨水潦水露水甘露明水冬霜臘雪雹夏冰半天河屋漏水流水井泉水節(jié)氣水醴泉玉井水乳穴水溫湯碧海水鹽膽水山巖泉水古冢中水糧罌中水熱湯生熟湯甑汽水諸水有毒第四卷 火部陽火、陰火燧火桑柴火炭火蘆火、竹火艾火火針燈火燈花燭燼第五卷 土部白堊赤土黃土土蜂窠蟻垤土蚯蚓泥螺螄泥白鱔泥井底泥自然灰伏龍肝砂鍋白瓷器古磚煙膠墨釜臍墨百草霜梁上塵門臼塵香爐灰鍛灶灰石鹼第六卷 金石部金銀赤銅銅青鉛鉛丹錫古鏡諸銅器鐵鐵銹諸鐵器玉白玉髓青玉青瑯開珊瑚瑪瑙寶石玻璃水晶琉璃云母白石英紫石英丹砂水銀靈砂雄黃雌黃石膏理石長石方解石滑石石鐘乳石腦石髓石腦油石炭石灰石芝陽起石代赭石石膽砒石土黃花乳石蛇黃食鹽樸消玄明粉消石硇砂蓬砂石硫黃礬石綠礬第七卷 草部甘草黃芪人參沙參薺苊桔梗長松黃精萎蕤知母肉蓯蓉鎖陽天麻、赤箭白術狗脊貫眾巴戟天遠志淫羊藿仙茅玄參地榆丹參白頭翁白及三七黃連黃芩秦艽柴胡前胡防風獨活土當歸升麻苦參白鮮延胡索貝母山慈姑石蒜水仙白茅芒龍膽細辛杜衡徐長卿金絲草當歸川芎蘼蕪蛇床藁本白芷芍藥牡丹木香甘松香山柰山姜高良姜豆蔻益智子蓽茇蒟醬……第八卷 谷部第九卷 菜部第十卷 果部第十一卷 木部第十二卷 蟲部第十三卷 鱗部第十四卷 介部第十五卷 禽部第十六卷 獸部第十七卷 人部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卷 序例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名例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yǎng)命以順應上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延年益壽者以上經(jīng)為本。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以順應人事,或無毒、或有毒,宜斟酌服用。欲遏病、滋補虛贏者以中經(jīng)為本?! ∠滤幰话俣宸N為佐、使,主治病以順應土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郁病者以下經(jīng)為本?! ∪饭灿嬋倭宸N,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應一日,以成一年。把此數(shù)翻倍,合七百三十種?! ∷幹杏芯?、臣、佐、使,以便互相支持、制約。通常適宜的配置是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 藥有陰陽配合、母子兄弟,根、莖、花、實、苗,皮、骨、肉。不同藥物之間,藥性不同,有宜單行者、相須者、相使者、相畏者、相惡者、相反者、相殺者。這七種情形,醫(yī)者要針對藥性,并合起來觀察。當用藥性相須、相使者,勿用藥性相惡、相反者。若藥物有毒但是適宜互相制約,則可用相畏、相殺者;若不是這樣,則不能合用。[時珍說]藥有七情:獨行者,指單方,不需輔藥;相須者,指藥物是同類,不可分離,如人參、甘草、黃檗、知母之類;相使者,指主藥之佐使;相惡者,指藥物奪取彼此之能量;相畏者,指藥物受到彼此之制約;相反者,指兩不相合之藥;相殺者,指制約彼此之毒性。古方中多有用相惡、相反者。所以,相須、相使同用者,為用藥之帝道;相畏、相殺同用者,為用藥之王道;相惡、相反同用者,為用藥之霸道?! ∷幱兴?、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藥物是陰干、曝干,采、造的時月,生、熟,出于何種土壤,藥物的真、偽、陳、新,各有方法。藥性有適宜制丸者,有適宜制散者,有適宜煎煮者,有適宜酒泡者,有適宜制膏者,也有兼宜以上各種制作方法者。凡此種種,皆要順從藥性,不得逾越。 欲治療疾病,必先了解它的根源,等候治病時機。若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那么,服藥必活。療寒用熱藥,療熱用寒藥,飲食不消用吐、下藥,鬼疰、蠱毒用毒藥,癰腫、瘡、瘤用瘡藥,風濕用風濕藥,根據(jù)各自病情選擇相宜的藥物。 病在胸膈以上者,宜先進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宜先服藥后進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且在白天服藥;病在骨髓者,宜飽食且在夜間服藥?! ?hellip;…
編輯推薦
其它版本請見:《本草綱目(手繪彩圖白話本)(豪華珍藏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