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楚宇 頁數:229 字數:1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沖破倦怠,找回你的職場原動力!“我最近特別討厭上班!”“一想到要去上班,就覺得特沒勁。”“成天做一樣的工作,煩都煩死了,還不如在家睡覺?!蹦闶遣皇墙洺D軓纳磉叺呐笥?、同事那里聽到這樣的抱怨?或者說,你自己也是這樣。這種狀態(tài)正不正常?我告訴你,有這種想法再正常不過了!人都會喜新厭舊,新鮮的事情會刺激我們的腎上腺素,讓我們大腦興奮,從而提升專注力并愿意為之投入精力。但是這種正向的情緒往往持續(xù)不了多久,當你熟悉了一樣事物后,它就開始變得索然無味了,這時候就會產生負向情緒。從心理學上講,負向情緒其實是種自我保護機制——在原始時代,當人們覺得環(huán)境不適宜生存的時候,就會對當下產生倦怠、厭惡的情緒,從而尋找水土富饒的新居住地。這種留存了數十萬年的本能,會讓你抗拒眼前“不美好”的事情、環(huán)境,當然也包括目前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在工作幾個月、幾年以后,逐漸對當下的狀況越來越不滿,工作變得沒有激情,靈感枯竭,就連身體也頻發(fā)狀況,比如頭疼、失眠、昏昏欲睡、腸胃不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大腦里的潛意識在“厭舊”,意識覺得這份工作索然無味,促使你做出更換環(huán)境的決定。不妨回憶一下幾年前的自己——是不是像充滿動力的火車頭,熱情、有沖勁、凡事充滿希望與理想?再看看現在——是不是覺得什么事都按部就班,再也沒了激情,許久都沒有體驗到成就感和認同感帶來的愉悅?大腦的判斷很直接,它覺得有趣就會讓你心情愉悅,它覺得無趣就會讓你心情不好,并促使你越發(fā)厭倦當下的狀態(tài)。但你能不能由著大腦的性子來?答案當然是No!顯然,陷入職業(yè)倦怠會帶來非常不妙的后果。比如工作平庸,甚至頻繁犯錯;被后起之秀超越,喪失在公司中的地位;缺少目標和動力,離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越來越遠……眼睜睜看著別人在職場路上越走越好,自己卻被打上了“Loser”的記號,這種結局你要不要?當然,你可以按照大腦的認知換個環(huán)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槽,但是新環(huán)境帶來的興奮度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接下來呢?大腦還是會倦怠,還是會不斷產生負向情緒,你怎么辦?問題的核心不在于環(huán)境,而在于你的認知——讓大腦意識到目前的工作還是很有趣的,會有越來越多的成就和認同感,它自然就不會“鬧別扭”了。所謂“突破倦怠”,就是這個意思?,F在可能很多人會對這樣一個問題產生興趣:職業(yè)倦怠離自己有多遠?換句話說,一個人對工作產生厭煩的概率是多大?前些年上海社科院曾經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大約有40%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感覺倦怠。但我認為這個數字不具代表性,因為40%只能顯示某一個時間點的倦怠概率,從長期調查來看,幾乎每個個體都會在某一時間段產生職業(yè)倦怠——人性如此。唯一的區(qū)別就在于可能有些人善于自我調節(jié),很快就能從倦怠中走出來,有的人卻長時間處于倦怠期,然后不斷跳槽。其實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倦怠的原因可能只是工作目標的缺乏、同事關系上出現了一點小插曲,或者心理、生理的影響等小問題,但這些本身不算什么的問題,卻在心理上會造成累加,最終讓人產生“工作沒有意思,沒有前途”的感覺,這就是職場倦怠的蝴蝶效應——起源不值一提,可破壞力驚人。但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fā)現問題的根源,要解決倦怠,重拾職場原動力也是個簡單的事情。本書從專業(yè)心理測試出發(fā),分析職業(yè)人的目前情緒和工作狀況,探詢職業(yè)倦怠的真實原因,找尋不同職業(yè)倦怠的表現癥狀和危害。同時針對不同情況提出解決方法,并給出具體步驟。幫助你調整心態(tài),重新建立起對工作的熱情,以一種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自己的工作,并最終從工作中獲得更大的成就和滿足感。
內容概要
職場倦怠是一種現代白領人人都可能遭遇或正在遭遇的心理不良狀態(tài)。它的存在極其普遍,而且具有持久和頑固的特點,很難擺脫,因此常常給當事人的工作進程帶來巨大的阻礙,甚至影響一生的事業(yè)發(fā)展。職場指導專家、心理咨詢師張楚宇先生在本書中以文史故事、職場案例、心理學理論、若干數據圖表和13個心理測試來全方位闡釋什么是職業(yè)倦怠、職場倦怠的癥狀和起因、如何消除職場倦怠,重煥工作熱情等問題。讓讀者可以完全、徹底掌握職場倦怠的發(fā)生、消除的來龍去脈,從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有的放矢的心理建設和心態(tài)調整,最終擺脫職場倦怠,重新積極、熱情、快樂地面對工作。
作者簡介
張楚宇,中華心理咨詢協(xié)會會員,心理學研究員,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F為東南亞心理咨詢工作室咨詢師。
從業(yè)十年,擅長企業(yè)文化、經營管理分析以及企業(yè)員工心理疾病診斷等領域。常在各大院校、教育機構、企業(yè)單位進行心理疏導及咨詢工作。對各類心理健康及潛力激發(fā)問題有獨到研究。
著有《有錢人的習慣》、《孫子兵法——教你耍詐不奸詐》、《打造奇異王國——杰克威爾許》、《新手創(chuàng)業(yè),一次OK——創(chuàng)業(yè)者必學的30堂課》、《上班前,蠻牛一下》、《行動,不要躁動》等書,在大陸及東南亞市場持續(xù)熱銷。
書籍目錄
前言沖破倦怠,找回你的職場原動力
第一章:警惕,職場倦怠就在你身邊!
陷入倦怠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倦怠而不自知
什么樣的白領最容易陷入職場倦???
Test1:你是不是已經患上了職業(yè)倦?。?br /> 不要“被職業(yè)倦怠”
警惕蝴蝶效應:倦怠會毀了你的事業(yè)!
你想把跳槽當作逃避的方法嗎?
輕微焦慮癥:是前途渺茫,還是把事情看得太嚴重?
Test2:造成你職業(yè)倦怠的原因是什么?
倦怠不同癥狀,源自于不同的問題
搞定每一個問題,其實都只需三分鐘
第二章:別拿完美主義來害人害己
對自己的“完美要求”是無知,對別人的“完美要求”是耍流氓
Test3:你是個完美主義者嗎?
追求完美其實是自卑心理的極端表現
認識自己是一切減壓活動的開始
Test4:審視你對“恐懼”的態(tài)度
承受度:預測你對最壞結果的接受度
要求別人完美等同于耍流氓
要求工作完美不亞于受虐狂
與完美主義者過招
學會“泄氣”,別做“高壓鍋”
第三章:人際關系好的人往往干勁十足
什么樣的人際關系,決定了你有什么樣的職業(yè)成就
Test5:你的職場人際關系怎么樣?
為什么他們不愿意接納你?
改變情緒的第一步,就是改變你的外在氣質
你需要的九種社交力
你的個性需要適當表現
營造你的氣場
人人都有弱點:尋找“圈子”的最佳切入
Test6:你的“精神力量”在哪里?
誰值得成為你的榜樣?
從他們身上“拿來”什么?
第四章:到底是什么在消耗你起飛的動力?
有人的地方,就有無數的矛盾、爭斗與詆毀
Test7:來自周圍的阻力有哪些?
你要給同事歸歸類了!
Test8:你不妨給自己歸歸類
避免遭受排擠的最好方法
消除語義剝離,順暢你的每一次溝通
Test9:你是個不容易接納別人意見的人嗎?
篩選對你最好的意見去接堅守還是讓位
消除職場矛盾
第五章:保護職場原動力,不能不懂點管理學
管理老板、管理員工、管理同事,這個必須懂
Test10:你有沒有管理潛力
管理同事和管理屬下一樣讓人頭疼
周圍的人越主動,你的壓力越小
胡蘿卜加大棒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效的
你必須馬上掌握的四件事
Test11:你的上司屬于怎樣的性格特征?
如何同上司這種性格的人共事?
三個原則,讓你馬上改變自己在上司眼里的形象
最簡單的溝通,最出色的效果
管理上司的基礎知識:工作匯報使用守則
第六章:檢查航向與航道,準備起飛!
目標、計劃、執(zhí)行,一成功的真諦無非這三件事
Test12: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重新審視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
現階段,我最該看中的是什么?
對成功,不要人云亦云
如何從工作中找到“激勵”點?
四個技巧,讓你迅速power起來!
Test13:你夢想中的職業(yè)是怎樣的?
為了夢想的目標,你可以做什么事?
平衡職業(yè)與家庭,并不簡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工作時限 在第一節(jié)中我們了解到,人們在工作的頭3年最容易出現職業(yè)倦怠,它源于職業(yè)期望值和工作現實的巨大反差。一般來說,剛進入職場的人對工作的期望值很高,工作充滿激情,將能力和才干盡量發(fā)揮,但最初的3年往往是打基礎的階段,很難滿足期望,因此便容易對目前的職業(yè)產生倦怠。這屬于正常現象,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職業(yè)目標、重新制定職業(yè)規(guī)劃、改變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等方法來克服倦怠。但有的人在3個月內,甚至更短的時間內便對職業(yè)產生厭倦,這種情況并非職業(yè)倦怠,而屬于懶惰或工作反感,無法通過在工作中的調整得到改善。 薪酬待遇 一項調查表明,薪酬待遇的高低并不會導致職業(yè)倦怠的產生,但多年不變的薪酬待遇卻能導致一個人產生職業(yè)倦怠,它源于一個人低層次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從上面小劉的案例來看,很多人的“倦怠”并非來源于薪酬的多年不變,而來自于薪酬待遇本身。對薪酬待遇的認識不外乎這樣幾種情況:第一種,薪酬很低,不夠開銷,甚至不及在上學時的開銷;第二種,薪酬不算很低,但與家庭收入相比顯得很低;第三種,薪酬很高,但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這幾種態(tài)度都容易讓薪酬引發(fā)職場人的被職業(yè)倦怠,就拿小劉來說,收入的高低對她來說并不重要,長時間優(yōu)裕的物質生活讓她厭倦工作,又無法讓自我價值在工作中得到體現,于是出現“倦怠”,這種倦怠不是職業(yè)引起的,而是精神上的倦怠。 工作性質 通常來說,護士、教師、保姆、保安等高重復性勞動的工作容易引起職業(yè)倦怠,但有的人從事管理或其他富有挑戰(zhàn)性的職業(yè),也會出現眼高手低、逃避工作的狀況。究其原因,在于職業(yè)人本身出現了問題。還是回到小劉這個案例上,她自主創(chuàng)業(yè)經營店鋪,按理說可以在對物的管理(進貨、銷售)或對人的管理(管理員工)方面找到工作的激情,但當工作進入正軌后,她沒有找到更多激情,卻出現了厭倦心理。此時的她,就屬于被職業(yè)倦怠,因為店鋪經營涉及方方面面,本來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她之所以覺得“沒有刺激”,是自己逃避或忽略了刺激,而不是工作本身沒有刺激。 人際關系 在職場上,人際關系緊張、人與人的疏遠和隔膜也會導致職業(yè)倦怠,但很多時候,你會因為自身精神狀態(tài)不佳或情緒不穩(wěn)定讓同事或上司誤以為職業(yè)倦怠。你可能因為一次與同事的誤會,很容易忽略肯定或贊揚,卻對批評和指責非常在意,便有意無意在工作中拖沓、懶散、消極對抗;你可能因為失戀或其他個人原因,造成工作屢屢失誤;你可能把真誠的關心當成假慈悲,把善意的建議當成惡意攻擊,主動選擇疏遠同事和朋友,對抗工作,于是你可能被同事職業(yè)倦怠,他們認為你工作沒有激情,甚至考慮讓你調換崗位。 當然,你還可以從工作地域、職業(yè)環(huán)境、個人性格等很多方面找到被職業(yè)倦怠的情況,比如變換的工作地域和職業(yè)環(huán)境帶來新鮮刺激的同時也有陌生感,讓你工作并不十分專注;個人性格的原因更有可能導致產生情緒化傾向,等等。結果你發(fā)現你有較高的工作激情和一定的職業(yè)素養(yǎng),具有勝任某項工作的能力,并不屬于真正的“職業(yè)倦怠”,而可能是你的人生觀、價值觀或其他認知方面出現了問題。 如果你屬于這種情況,就需要端正生活態(tài)度,重新尋找人生的意義。可以徹底改變生活環(huán)境,比如去物質生活條件相對艱苦的地方生活,發(fā)現自我價值和社會責任;或脫產學習,遠離職場的困擾,用新知識和不同的環(huán)境來豐富自己的閱歷和經驗;或來一次遠游,去廣闊天地里拓展視野??傊?,讓自己從那種懶惰、疲沓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發(fā)現自我價值,真正擁抱生活,遠離被職業(yè)倦怠的困境。
媒體關注與評論
職業(yè)倦怠困擾我很久了,焦慮、煩躁的情緒始終糾纏著我,總是對人對事產生各種不滿意,對工作有嚴重抵抗情緒,本以為跳槽換個環(huán)境能好一些,但事實上,跳了三次了,情況也沒有好轉。直到我看到這本書,我才知道,問題不在環(huán)境,而在于我自身。我按著書中的方法檢測和改善,心境平和、積極了許多,很多困難突然不存在了。這本書真的很實用,我把它推薦給了很多和我有類似情況的朋友。 ——藍迪(企業(yè)白領) 我才走入社會兩年多,但是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真的感覺很厭煩、很疲憊。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對書中前四章的內容都還能很好的理解,但第五章的內容相信只有再隔一段時間的磨練后才能知曉。感謝作者提供了這么好的資源,給和我一樣正處在彷徨中的人們指出了一條走出迷惘的捷徑。 ——天黑黑(國企員工) 因為對工作充滿厭倦,希望能幫忙調整一下心態(tài)。其實本來沒抱什么希望,但是做了一些書里的測試,發(fā)現分析的還是蠻準確的,所以就對書里其他的內容和方向多研究了一些。不愧是心理學家,說的好科學、好專業(yè),我覺得讓我又對自己、對工作了解了好多。 ——似曾相識(公務員)
編輯推薦
《職場原動力》編輯推薦:不想上班,討厭工作,痛恨星期一?看同事不順眼,對上司不滿,對下屬沒好臉色?親,你患了“職業(yè)倦怠癥”!8小時讀完《職場原動力》,從此不再受職場倦怠癥、焦慮綜合癥的困擾!備受職業(yè)倦怠癥折磨的跳槽狂人吐血推薦!曾患“工作恐懼癥”的過來人最鐘愛的原地滿血復活術!熊熊職業(yè)生命之火就在此刻重新點燃!國際專業(yè)職業(yè)心理培訓師張楚宇助你成就職業(yè)生涯質變奇跡,遠離職場倦態(tài),繞開職場暗礁,讀懂職場心理。重塑人脈關系,搭建上升通道,修正職場規(guī)劃。找回職場新引擎——發(fā)現一個不一樣的你!10%榮膺業(yè)界最有激情的CEO、30%穩(wěn)步升級為行業(yè)中堅力量、60%正以光速推動職業(yè)夢想。給同事歸類,勝過給文件歸檔,如何管理上司,比如何管理時間更重要。上司不放權,因為你沒有證明給他看,你能行!人人都有弱點可尋,你要做的,就是尋找“圈子”的最佳切入點,別抱怨加班占用你太多時間,笨鳥先飛的道理連笨鳥都知道!做好公司的棋子,也學會把公司當成實現夢想的工具。無原則地要求別人的完美,就是耍流氓!生活那么難,倦怠給誰看!《職場原動力》從“職業(yè)倦怠”的問題入手,闡述職場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尚為職場暢銷書中的空白。職業(yè)倦怠是職場人常聊的話題,也是大部分人躲不開的一種職業(yè)情緒和心態(tài),因而具有廣泛的讀者基礎。作者具有豐富的職場心理咨詢經驗,曾參與出版過職場類暢銷圖書,書中從職業(yè)倦怠的原因、表現及克服倦怠三個方面,給職場人最新鮮的理念,最實效的激勵?!堵殘鲈瓌恿Α费b幀風格大氣、精美,圖標清晰,數據充分,令人一眼既產生專業(yè)信服感。
名人推薦
職業(yè)倦怠困擾我很久了,焦慮、煩躁的情緒始終糾纏著我,總是對人對事產生各種不滿意,對工作有嚴重抵抗情緒,本以為跳槽換個環(huán)境能好一些,但事實上,跳了三次了,情況也沒有好轉。直到我看到這本書,我才知道,問題不在環(huán)境,而在于我自身。我按著書中的方法檢測和改善,心境平和、積極了許多,很多困難突然不存在了。這本書真的很實用,我把它推薦給了很多和我有類似情況的朋友?!{迪(企業(yè)白領)我才走入社會兩年多,但是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現實和理想差距太大,真的感覺很厭煩、很疲憊。無意中看到這本書,對書中前四章的內容都還能很好的理解,但第五章的內容相信只有再隔一段時間的磨練后才能知曉。感謝作者提供了這么好的資源,給和我一樣正處在彷徨中的人們指出了一條走出迷惘的捷徑?!旌诤冢▏髥T工)因為對工作充滿厭倦,希望能幫忙調整一下心態(tài)。其實本來沒抱什么希望,但是做了一些書里的測試,發(fā)現分析的還是蠻準確的,所以就對書里其他的內容和方向多研究了一些。不愧是心理學家,說的好科學、好專業(yè),我覺得讓我又對自己、對工作了解了好多?!圃嘧R(公務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