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論

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唐興祿 成都時代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唐興祿  頁數(shù):291  
Tag標簽:無  

前言

  十多年前拜讀《二瞳詩抄》,曾深為公務繁忙的興祿兄健旺的詩心所感動。在經(jīng)歷了我們這個時代每種東西都分崩離析過n次的這十余年之后,我再次看到了在興祿兄宏著《不朽論》字里行間閃爍的那顆不滅的詩心?! 〗裉斓穆殬I(yè)學術寫作在大多數(shù)時候確乎已經(jīng)跟真正的學術思考或對真理的追求脫離了關系。每個學者都在為職業(yè)生計奔波,而這種奔波已然把原來還在樸素地生長和運行的學術共同體轉變成為越來越像普通行業(yè)組織的職業(yè)共同體。  學者們可能還在操心自己的行業(yè)地位和與此相關的生計,就像職業(yè)圍棋手操心自己的段位至于這些段位究竟意味著有關生活真相的更好解釋能力或知識,還是只是與生活中日常搏殺的成敗看起來有點像的一種隱喻——但這并不是圍棋手們愿意去操心的事情。在這種氣氛下,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界已越來越像圍棋界或體操界:各界有各界操練在手的技術和區(qū)別高、低的等次,圍棋像生活的實際搏殺那樣波瀾不興卻著著帶血,體操詮釋了完美的形體和形體的完美行為方式——當然誰都清楚那并非馬路上可以使用的行為方式。人文社會科學也提供了大量看起來正在揭露生活真相的知識,但是揭露真相已經(jīng)不重要,看起來像是一種正在揭露真相的敘述本身已日漸成為這件事情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興祿兄的《不朽論》所展示的卻是追求真相本身的一種努力,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超越了大部分為了職稱和學位而奮斗的寫作。在此我愿意以興祿兄的下面這段話來與所有讀者同人共勉:“當我們沉湎于物欲不能自拔的時候,當我們自我迷失找不到歸路的時候,我們可以抬起頭來,看看浩瀚無際的星空,也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我們平常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東西,即使這些東西與康德發(fā)現(xiàn)的不太一樣。它至少能讓我們昏昧的意識清醒過來,污濁的靈魂可以純粹起來,從而找到人生的坐標,并向著善的方向奮進?!?/pre>

內容概要

  《不朽論:人的本質在于不朽》主要內容包括:人的本質、不朽的性質和特點、人的本質與不朽、哲學與不朽、宗教與不朽、生命與不朽、文學藝術與不朽、愛情與不朽等。

作者簡介

  唐興祿,男,生于1963年11月18日,重慶市璧山縣人,現(xiàn)供職于德陽市某行政部門,著有:《二瞳詩鈔》(巴蜀書社),《德陽文物》(合編,四川大學出版社)。

書籍目錄

序總論第一章人的本質第一節(jié)人的本質第二節(jié)基本人性初探第三節(jié)自我的本質第四節(jié)存在的本質第二章不朽的性質和特點第一節(jié)不朽的概念第二節(jié)本體性不朽和生成性不朽第三節(jié)不朽的性質和特點第四節(jié)不朽與愛第三章人的本質與不朽……

章節(jié)摘錄

  生命的不朽、事功的不朽和信仰的不朽,是不朽遞進的秩序,越是高級的不朽形式,越能永恒。民俗和神話之中,處處可見不朽的影子。古代的中國對鬼神和靈魂的信仰是普遍存在的。先人去世后,后人在年節(jié)之際奉上紙燭,相信先人的靈魂可以領受他們的祭獻。民間許多娛神祭神的活動,均說明民間是相信鬼神存在的。相信靈魂存在,等于承認了人具有不朽性。而不信神的往往是那些古代的知識分子。士大夫們以知識權貴的身份,洞悉了名利場上的游戲,卻又不得不卷入這種游戲之中去,他們一般輕視利,認為利是暫短的,是功業(yè)的可量化的部分之一,不如名那樣能夠持之以恒。求名成了相當多的文人選擇的實現(xiàn)不朽的途徑。氣節(jié)是古代知識分子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其中過多地攙雜了倫理道德的價值評判。一些失節(jié)的文人,在此問題上有永遠的心痛。但是,利也可以轉化為名,比爾·蓋茨之所以成立慈善基金會,是將可量化的功業(yè)轉化為不可量化的名或德,使之趨于不朽?! 〔恍嗯c愛的關系問題是我們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宗教都以善行來為到達彼岸世界開路,通過善行來實現(xiàn)人的不朽。人間的善行,既是事功的一部分,是愛的一種形式,也是通往天國的途徑。各大宗教的教條和律令里面,都有對善的倡導,對惡的限制?!妒ソ?jīng)》告訴人們:“人種的是什么,收獲的也是什么。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獲敗壞。順著圣靈撒種的,必從圣靈收獲永生。”①佛教訓示處于因果鏈條上的信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有類似表述:“上帝不常,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薄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不朽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