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作者:(春秋) 老子 李擇非 著 頁數(shù):414
Tag標簽:無
前言
“智品閣”書系,是計劃將我國具有悠久歷史而又絢爛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精品系統(tǒng)地介紹給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群眾,通過注釋、今譯、賞析和點評等,努力克服語言和文化知識方面的一些困難,讓現(xiàn)代讀者能直接接觸古典文明精華,特別可使青少年在開始步入社會階段就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光輝文明有清晰的了解和深切的感悟?! ∥覀儸F(xiàn)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也就是所謂國學,除了專題研究外,確應做大量的普及工作。我們應當力求用通俗而優(yōu)雅、生動且準確的文筆,向廣大群眾、廣大青少年介紹我國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介紹我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來的眾多優(yōu)秀思想家、文學家、藝術(shù)家、史學家、科學技術(shù)家,介紹我們古代著作精品,使當代讀者更明確得識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可與世界各國的文化相媲美的,這就能進一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趣味。這對于培育廣大民眾愛國主義思想,加強對祖國和民族的愛,提高道德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都會起很大的作用?! 爸瞧烽w”書系的一大特色,是選輯的范圍極為廣闊,確能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容與多彩風格。除著名的經(jīng)典著作《論語》、《孟子》、《道德經(jīng)(老子)》、《莊子》等以外,有好幾種史書,如《春秋左傳》、《戰(zhàn)國策》、《三國志》、《二十四史精華》,概括了多種史體。另還有地理名著《山海經(jīng)》,軍事杰作《孫子兵法》,佛教名經(jīng)《大藏經(jīng)》。文學體裁,涵括詩、文、詞、賦及文言小說(《聊齋志異》)。又如《唐宋八大家》,其初編者為明代著名選家茅坤(號鹿門),《明史》本傳稱“其書盛行海內(nèi),鄉(xiāng)里小生無不知茅鹿門者”,即此書刊行后,鄉(xiāng)村兒童也都爭讀?,F(xiàn)在又從此書精選,確可提供古代散文創(chuàng)作的歷史標本。
內(nèi)容概要
《道德經(jīng)》上篇言宇宙之本根,蘊含天地變化、陰陽變幻之機妙,下篇言處世之方略,蘊含進退之術(shù)、長生之道。其精煉的八十一章,僅以簡潔優(yōu)美的五千文字,構(gòu)造出了一個樸素、自然、豁達、飄逸的宇宙觀、人生觀的宏大框架。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作者簡介
老子(約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chuàng)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史官),孔子曾向他問禮,后退隱,著《老子》。一說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萊子?!独献印芬粫欠駷槔献铀鳎瑲v來有爭論?!独献印芬浴暗馈苯忉層钪嫒f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暗馈睘榭陀^自然規(guī)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独献印窌邪ù罅繕闼剞q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zhuǎn)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tǒng)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chǔ),“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疤熘?,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深刻影響,其內(nèi)容主要見《老子》一書。
書籍目錄
上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下篇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章第八十一章附錄暢玄論仙對俗金丹至理微旨塞難釋滯道意明本地真祛惑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第一章 經(jīng)典事例 孔子問禮 春秋時期,孔子苦苦研究關(guān)于禮的學問,可是始終得不出結(jié)果。后來,他聽說老子知識淵博,經(jīng)過多年的苦心鉆研,已經(jīng)悟得“天道”,就作出決定,要拜訪老子?! ∷竭_了周朝的都城洛陽。老子見孔子來訪,便主動問道:“我聽說,你如今已經(jīng)成了北方有名的賢者,但不知道你現(xiàn)在是否已經(jīng)悟得了天道?”孔子回答說:“我還沒有悟得天道?!崩献佑謫柕溃骸澳敲矗闶怯檬裁捶绞饺ヌ角筇斓赖哪??”孔子回答說:“我一直鉆研禮、仁義,我是以制度教化來尋求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五年的時間了,可是我還是沒有悟到。”老子又問:“你又是如何繼續(xù)去尋求的呢?”孔子回答說:“我是從陰陽二氣的變化之中尋求的,已經(jīng)有十二年了,可依然一無所獲。” 老子說:“所謂的陰陽之道是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言語表達不了的,也是一般的智慧所無法把握的。所以說,所謂的得道,其實只能是體悟道,你如果想像認識有形、有聲的實物一樣去認識道,那是既聽不到,又看不到的,如果想用言語來表達,也沒有適當?shù)难赞o能夠表達清楚?!?/pre>編輯推薦
通解=全譯+讀解?! 「佃淌谧餍蛱貏e推薦。國學經(jīng)典滄海一粟,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全方位白話精細解讀,消除今人閱讀之艱澀。 進一步把遙遠的文化與現(xiàn)代人的距離拉近,引領(lǐng)今天的讀者走進一個源遠流行、光輝燦爛的文化天地,讓大家感受到國學經(jīng)典中的力量與理趣?! ±献蛹蟪伞兜赖陆?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岵伞 ∩掀杂钪嬷靖N含天地變化、陰陽變幻之機妙,下篇言處世之方略,蘊含進退之術(shù),長生之道。與《易經(jīng)》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為深遠的三部經(jīng)典思想巨著?! “自捦ń狻⒁?、注釋、白話等縱向深入,,使讀者毫無障礙地解讀古代經(jīng)典?! ¢喿x氛圍——清晰優(yōu)美的古代版畫,精致舒適的版式設(shè)計,為讀者創(chuàng)造最嫻靜的閱讀氛圍。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