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郁良,蘇玲 主編 頁數:327
內容概要
本書分為《外語教學理論與研究》以及《文學與文化研究》兩部分,收錄由云南省各地多所高校外語教師以及相關語言學研究人員用中文、英文、泰語、日語寫作的多篇論文。介紹了近年來我國語言學教育方面最新的進展,探討了新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
書籍目錄
一、外語教學理論與研究 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地方師范院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思路 非英語專業(yè)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 復述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外語教學的特點及其應用 創(chuàng)新思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嘗試 探析大學英語作文主題句的寫作 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爵士調在英語語音教學中的妙用 法律英語文體的翻譯原則 職業(yè)中學學生英語學習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校專升本以來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情況分析及相應對策 大學英語寫作課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大學英語閱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 曲靖師范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音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基礎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設計的探索與實踐 二語習得理論與英語歌曲輔助“基礎英語”教學 詞匯連貫在新聞文本中的應用 淺談學生在泰語學習中的問題及對策 課程教材開發(fā)中的“團隊模式” 多元智能理論在翻譯訓練新模式中的體現 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的英語語音教學 從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閱讀題型變化看英語專業(yè)閱讀教學方法 淺談大學英語語音教學 實踐體驗的內在價值對英語專業(yè)語音課程改革的啟示 游戲在法語教學中的運用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踐探索 論任務型教學模式對高校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發(fā) The Cultivation of Pragmalic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n Training for the Appropriateness 0f Utterantes in Teaching English From Innocence to Experience The Culture——linked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Jerome Model and the Horace Model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News on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Ways of Improving Students’Ability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The Parallel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A Tale fo Two Cities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The Study on 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the College Students’Writing Papers Teaching Throug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中泰擬聲詞的對比分析二、文學與文化研究 來自戰(zhàn)斗中的聲音 英漢語言的趨同與中西文化的趨同 從命名方式看英漢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 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化身份與翻譯 語言、文化與相對不可譯性 Studies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A Literature Review Existentialist Ideas in Sonnet 66,Macbeth and Haml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Study on the Marital Predicaments of Female Intellectuals in Margaret Drabble,s Early Novels A Study of Culture Shock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of Russian Formalism and Anglo——American New Criticism The Changing Role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in Maxine Hong Ki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An Analysis of William Blake’S Poetic Features Cultural Factors Influc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Woman Pursuer of Dream in American Wild Frontier A Bergsonian Interpretation of Time in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日語授受動詞中的敬語應用問題解讀
章節(jié)摘錄
三、高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思路 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校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應有新的思路和目標,在廣泛了解國外高等教育發(fā)展現狀和趨勢以及國外高校教師專業(yè)化特點的同時,要結合國內,特別是本省高校發(fā)展展望,積極強化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意識、確定發(fā)展目標、采取恰當有效的發(fā)展策略與路子?! ?一)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目標 其實,每個教師都想把自己的課程教得更好。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就是指一個教師對自己要當一個好教師的想法持續(xù)地思考、實驗、并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整個觀念。在實現專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教師希望獲得新的知識和教學技能,希望了解其他地方的教師在做什么,希望自己的教學能夠有所改變。因此,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動力來自教師本人(Kathleen,2004)。這種意識就是教師實現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基本動力;具備自我意識和自我觀察的能力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前提;“行動研究”是教師將實踐與理論相聯系以實現理性發(fā)展的最好途徑,因為研究者就是教師本人,研究的是如何解決自己某項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難題,或是某項提高教學效果的途徑和方法(Kathleen,2004)?! 膫鹘y(tǒng)的教師到現在的“能干型實踐者”、“研究型實踐者”和“反思型實踐者”,不同的專業(yè)化范式體現了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不同要求。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中的三個重要目標,這三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是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重要體現。斯坦福大學的舒爾曼以“教師知識”的研究為基礎,提出“學科教學法知識”作為教師“專業(yè)化”的核心理論,這些領域的知識是通過教師13常教學實踐的創(chuàng)造與反思的過程得以形成的,這奠定了教師的反思性計劃、反思性教學、反思性評價的一切教學實踐的基礎。這樣,舒爾曼把教師“專業(yè)化”理解為這樣一種實質性的過程,即教師“專業(yè)性”之具體體現的“教師知識”的形成——學科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認識——教學的創(chuàng)造與反思,在教學過程中互為媒介的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 (二)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策略 史密斯于l982年在AACTE年會上提出了教師的核心知識基礎概念。舒爾曼等認為,教師的學科知識、一般教學法知識和學科教學法知識是師范教育和教師培訓的基礎。所以,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應圍繞教師的核心知識基礎而進行,包括學科專業(yè)知識體系結構的優(yōu)化、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深化、教學信念的堅定和觀念的更新、教學實踐行為的創(chuàng)造與反思。為此,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應從以下方面進行?!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