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 帕蒂?史密斯 頁數:352 字數:220000 譯者:劉奕
Tag標簽:無
前言
那時,他們和世界都正年輕 馬世芳 世人認識帕蒂·史密斯,多半始自1975年的《馬群》(Horses)專輯。封面那幀黑白照,瘦削的女子脂粉不施,穿著男氣的白襯衫吊帶褲,黑外套甩在肩上,一頭蓬亂的黑發(fā),雙眼直直望向你,背景是陽光斜映的白墻。這幅圖像平靜而強悍,細膩卻挑釁,和專輯開篇名句“耶穌是為別人的罪而死,不是我的”相互映襯,平地一聲雷,從此改變了搖滾的面貌。紐約朋克大潮從這張專輯開始延燒,繼而與大西洋彼岸的英倫朋克同黨合流,終于成為橫掃時代的燎原大火。帕蒂遂被尊為“朋克教母”──在高帽和標簽泛濫成災的流行樂壇,這是一頂“名副其實”的冠冕?! ∨恋僭灾^“恨不能生在十九世紀”,她變成“朋克教母”實屬意外,她骨子里始終是一個詩人。搖滾于她,最重要的意義便是詩的載體。她說她從不覺得自己是“搖滾明星”,寧愿自視為“表演者”。她飽讀詩書,摯愛的偶像是蘭波(Arthur Rimbaud)、布雷克(William Blake)和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纯此@些年的造型,你不難發(fā)現帕蒂對那個時代的執(zhí)迷:那一身裝扮,活脫脫是從漫漶的銀版相片里走出來的十九世紀頹廢派詩人。而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始終都是最能捕捉她完美形象的那雙利眼?! ×_伯特·梅普爾索普在攝影界如雷貫耳的威望,乃至于生前身后作品掀起的爭議,都已經是當代藝術的必修教材。七○年代,攝影作品的藝術地位逐漸上升,跨進了美術館的殿堂,羅伯特便是彼時崛起的新世代“巨星級”攝影家之一。他常以嚴謹的古典構圖和細膩的光影拍攝跨人種的同性戀、性虐待等題材,屢被視為驚世駭俗。即使在他死后,作品已動輒天價,相關展覽和書籍仍屢遭抵制,險被查禁。當年一連串爭議,牽扯藝術與出版自由的界線,如今都成了文化史的經典案例?! ∨恋俸土_伯特從一開始的愛侶關系,到羅伯特“發(fā)現”自己的同性戀性向,幾經掙扎而至坦然面對,他們始終相互陪伴,相互理解。這份生死與共的情感,即使后來兩人生活軌跡漸行漸遠,仍然緊密相系,至死不渝。或許帕蒂和羅伯特的作品都太經典,在幾代人記憶中烙下的印象太鮮明,總以為他們生來便該是那模樣,殊不知兩位藝術家的養(yǎng)成,充滿了意外與曲折:羅伯特起初全心投入繪畫和裝置藝術,對攝影毫無興趣。他之所以拿起相機,是為了自制拼貼材料,省下搜尋素材的工夫。帕蒂則專心致志寫詩作畫,一心向蘭波與布萊克看齊,這個內向的女孩原本壓根兒沒想過公開表演,遑論出唱片。她之所以組團,最早只是為了在詩歌朗誦的場合添一把電吉他,增加戲劇張力。就這樣,一樁意外連到另一樁意外,引爆了他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潛能。羅伯特變成了名滿天下的攝影大師,帕蒂則變成了“朋克教母”。 這部書花了二十多年才終于成形,帕蒂·史密斯在這段期間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傷逝:羅伯特辭世沒幾年,音樂伙伴理查德·索爾(Richard Sohl)、丈夫弗雷德·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弟弟托德(Todd Smith)相繼驟逝,當時帕蒂已經遠離樂壇多年,帶著兩個孩子過著半隱居的主婦生活。在樂壇后進邁克爾·斯泰普(Michael Stipe,REM主唱)、老友艾倫·金斯堡和偶像鮑勃·迪倫鼓勵之下,她重新站上舞臺,又錄下了一張接一張震懾人心的壯美之作──上帝帶走了她最親愛的人,同時又還給這世界一位頂天立地的詩人歌手。而她必得花上這么長的時間,才能穿越失落的傷痛,尋得合宜的敘述方式?;赝鶃硖帲吨皇呛⒆印芬彩且徊揩I給那些隕落星辰的傷悼之書。 二○一○年十一月七日,美國國家圖書獎頒給了《只是孩子》。在領獎臺上,帕蒂·史密斯憶及她當年在斯克里布納書店打工的日子:“我夢想能擁有一本自己的書,寫一本我能放在那架子上的書。”她眼眶泛淚地說:“拜托,不管我們科技再怎么進步,請不要遺棄書本。在這有形的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比書本更美麗?!? 她的確寫出了一本擔得起那夢想的,美麗不可方物的書。
內容概要
帕蒂·史密斯與羅伯特?梅普爾索普,二十世紀紐約最傳奇、最美好的愛情。他們共同的人生,她以此書回憶。
1967年,他們在布魯克林偶遇,她是離家流浪的女孩,他是荒廢學業(yè)的男孩;
1969年,他們在切爾西酒店蝸居,她是愛寫詩的書店店員,他是愛畫畫的午夜牛郎;
1971年,在搖滾樂中她越陷越深,在前衛(wèi)攝影中他逐漸發(fā)現自我;
1973年,在CBGB舞臺,在攝影暗房,他們于不同的領域各自開創(chuàng)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1989年,她已成一代朋克搖滾女王,他卻因艾滋病離開了這個世界。
1968年的夏天,那是柯川去世的夏天,是愛與騷亂的夏天,也正是在那個夏天,兩個剛剛踏上藝術之路的熱血青年相遇在布魯克林。
帕蒂·史密斯會成長為詩人和音樂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會將他高度挑釁的個人風格瞄準攝影藝術。他們單純而熱忱,從科尼島到第42街,最終到“馬克斯的堪薩斯城”著名的圓桌、安迪?沃霍爾王朝聽政的地方。他們的足跡遍及紐約。1969年,這對情侶在切爾西酒店駐扎下來,迅速融入了那個赫赫有名也聲名狼藉者的團體――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個意識格外敏銳的時代,詩歌、搖滾、美術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發(f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兩個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約定。他們的生活混亂而浪漫,他們獻身創(chuàng)作,被共同的夢想所推動,在那段如饑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勵、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愛情故事一樣開始,如挽歌一般結束。它是向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紐約,向它的貧與富、它的牛郎與惡棍的一次致敬。這是一個真實的神話,兩個青年藝術家共同奮斗的寫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作者簡介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
),作家、音樂家及視覺藝術家,最偉大的搖滾歌手之一,于2007年入選搖滾名人堂。
1970年代,帕蒂·史密斯革命性地將詩歌與搖滾結合,開創(chuàng)了一個朋克搖滾時代。首張專輯《馬群》,被尊為史上最偉大的100張專輯之一。封面肖像由羅伯特·梅普爾索普(R·ber
Mappleth·rpe)拍攝。至今已出版12張專輯。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著作包括:《維特》《白日夢》《珊瑚?!贰都冋骖A言》《空想》等,2010年出版《只是孩子》,贏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帕蒂·史密斯從1973年舉辦首個素描展至今,包括美國安迪·沃霍爾博物館、法國卡地亞現代藝術基金會等機構為其舉辦過多次展覽,展品包括素描、攝影和插圖等。
1980年,帕蒂·史密斯與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nic”
Smith)在底特律結婚。1994年,弗雷德去世。現在,帕蒂·史密斯與她的兒子杰克遜、女兒杰西一起生活在紐約。
譯者簡介:
劉奕,2000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yè)后成為搖滾樂文字工作者至今。曾用筆名“劉E”等,初期樂評文章多見于《通俗歌曲》等搖滾雜志,生活交集北京地下?lián)u滾場景。2005年開始只做翻譯工作,為《滾石》雜志大陸版翻譯文章,同時淡出江湖。正經在家人。
書籍目錄
導讀 前言 星期一的孩子 只是孩子 切爾西酒店 神合形離 牽著上帝的手 致讀者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我一直生活在書籍世界里,里面絕大多數是十九世紀的作品。盡管我做好了去睡長椅、地鐵和墓地的準備,直至找到工作,卻沒準備好經受饑餓的啃噬。我瘦歸瘦,胃口和新陳代謝卻很強。浪漫主義不能熄滅我對食物的需求,就是波德萊爾也是要吃飯的,在他的字里行間,不乏對肉和黑啤的渴望吶喊。 我需要一份工作。布倫塔諾書店1的市郊分店雇我當了出納,我總算安了心。按說,相比在收銀臺結算民族風格的首飾和手工藝品,我更喜歡去詩歌分部,不過我喜歡看那些來自遙遠國度的廉價首飾:柏柏爾手鐲,阿富汗貝殼項圈,還有一尊綴滿珠寶的佛像。我最喜歡的是那條樸素的波斯項鏈,銀、黑兩色的粗線綁起了兩片琺瑯釉金屬片,就像一塊異國風情的古老肩胛骨。它賣十八美元,那時候似乎價格不菲呢。沒什么事的時候,我就會把它從盒子里取出來,臨摹它紫羅蘭色表面上蝕刻的書法藝術,想象著它的來歷。 剛到書店工作沒多久,我在布魯克林遇到過的那個男孩就來到了店里。他穿白襯衫、打領帶的樣子就像換了個人,像一個天主教學校的學生。他解釋說,他就在布倫塔諾的市中心店上班,來這兒要用一張積分卡。他端詳著所有那些珠子、小雕像和綠松石戒指,良久。 “我要這個,”最后他說。指的是那條波斯項鏈。 “哦,我也最喜歡這個了,”我應道,“我覺得它像塊肩胛骨?!?“你是天主教徒?”他問我。 “不是,我只是喜歡天主教的東西?!?“我原來當過輔祭,”他朝我露齒一笑,“可喜歡搖乳香香爐了。” 雖然就要和它告別,不過是他選走了我最喜歡的那一件,我還是很開心。把它包好遞給他時,我沖動地說了一句:“別把它送給別的姑娘,要送就送我?!?說完我就后悔了,不過他只是微笑著說:“放心吧?!?他走了,我看著曾經擺放過那條項鏈的黑絲絨,已是空空如也。第二天一早,一件更精致的首飾占據了這個位置,卻缺少了波斯項鏈的那種簡樸的神秘。 第一周干下來,我還是食不果腹、無處可去。我開始睡在店里。別人下班的時候我藏進浴室,等守夜人鎖了門,我就和衣而眠。第二天一早,還會顯得我上班到得很早的樣子。我想在自動售貨機里買點花生醬餅干,卻一個子也沒有,我翻遍了別的員工的口袋,也沒找到一毛零錢。本來饑餓就令我無精打采,發(fā)薪那天沒拿到給我的信封更是讓我震驚。當時我還不明白第一周是沒有工資可拿的,我流著淚跑回了衣帽間。 當我再回到柜臺時,我注意到一個男人正潛伏在附近,觀察著我。他留著絡腮胡子,穿著細條紋襯衫和一件手肘處有山羊皮補丁的夾克。主管為我介紹,他是一位科幻作家,想請我出去吃飯。盡管我已經二十歲了,母親那“不要和陌生人出去”的警告仍言猶在耳??蓪Τ燥埖目释麆訐u了我,我答應了。我希望這個人,這個作家,不是什么壞人,盡管他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扮演作家的演員。
后記
劉奕 出版社要我寫譯者簡介的時候,我沒寫出來。也沒有什么漂亮的可寫。不過,我從美術學院畢業(yè)后決然改行,投入搖滾樂的懷抱,做一個搖滾文字工作者至今十余年,這段令父母傷懷的經歷,至此終于成為了最好的履歷——對于一個譯者來說,再沒有比一段與作者不謀而合的生活軌跡更幸運的共鳴了。 也正因為這樣,帕蒂的故事于我沒有驚喜。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光怪陸離的場景,盡管令人興奮,但在一條追尋自由的小路上也只是斑駁的光影。這不是漂亮話。即便沒有切身走在這條路上,你也一樣能夠感受,這個故事里,真正讓你難以釋懷的,其實是那份無以代受的哀樂和了不可得的聚散。在這件事上,我們沒有距離,因為我們無人幸免。 所以帕蒂·史密斯的文字不跩。我猜她當年寫樂評的時候一定跩過。但如今已過耳順之年,重溫這一段生死離別,她平直得就像個孩子。在字里行間,我發(fā)現,她會添上或是去掉一個形容詞,會去糾正對一只羊羔玩具來歷的記憶,這些邊邊角角的修改,曾讓我在比對書的不同版本時大傷腦筋。我就像是站在單向玻璃后面看著她涂改,沒有規(guī)律可循,卻窺見了她對另一個孩子的深情。 “只是孩子”是一句贊譽,我執(zhí)著地這樣想。羅伯特和帕蒂以孩子般的純真和勇敢逃離世俗的洪流,孩子般真誠地去探索未知,謙遜地接受各中苦樂。我想,你若咬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沒有隨波逐流的理由。在無常的生命中,這會比膽怯而佯裝成熟更有別樣的收獲吧。 很幸運能成為這本書的譯者,更幸運的是,我的身邊不乏這樣的“孩子”。他們有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國籍,因為這個故事隔空相聚,傾情幫助我譯成了此書。這其中有我的摯友羅南楠,有愛爾蘭第一位接受贊助的滑板選手Johno Whelan,有美國電腦狂人、編程專家Mercury Traveler,還有竟匆匆走完了人生路的德裔美籍小伙Christopher Ryan Langelage(1980~2011),以及在法國讀經濟的葉城,在美國讀法律的徐卓爾和在日本教英語的Jory Boling。他們有的年近不惑,有的小到根本不知道帕蒂·史密斯是誰,卻都覺得這個故事“寫得真好,很像我們”。寫下隔空相助的這些地球村里的孩子,不只是為了感謝。 帕蒂·史密斯的這段記憶陪伴了我們。她的故事就是我們的故事。 縱然這一生里,每個人都要學會告別,但我們并不孤單。我們只是孩子?,F在合上書,掛著淚痕,堅定地上路。
編輯推薦
《只是孩子》是2010年美國最高圖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朋克搖滾桂冠詩人帕蒂?史密斯回憶錄,回憶與驚世駭俗的藝術攝影師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刻骨銘心之愛。著名樂評人馬世芳專文導讀,張曉舟、張鐵志、張懸等兩岸三地音樂人聯(lián)袂推薦!向帕蒂史密斯致敬的演出、講座,十、十一月陸續(xù)展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