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元濤 頁數(shù):225
前言
當一個人不是偶爾地心血來潮,而是自覺地將自我的研究志趣、學術生涯甚至命運與某一個特定學科關聯(lián)起來時,他就不再是這個學科的“旁觀者”,他對這個學科的形象、名聲、命運就不會再漠不關心。8年前,當我暫時結束學業(yè),以一個教育學教師的身份登上大學講臺時,我并沒有立下什么宏愿,但內心里悠然地播下一種心理暗示:但愿,我不要讓這門學科蒙羞。所幸,我所面對的第一批學生給了我自信。他們不僅在課堂上非常認真,而且在“學生評教”環(huán)節(jié)上給我評了讓我頗感詫異的高分。但直到很久以后,當我再返回頭來回憶那段歲月時,我才意識到:這個分數(shù),有一大部分來自于我的真誠、熱情,還有因為與學生年齡相差不大而產(chǎn)生的親切感,一小部分來自于我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至于他們對于學科的認同和對該學科理論知識的興趣,或許遠沒有我想像的那么樂觀。不幸的是,有一天,當我離開原來工作的大學,在他鄉(xiāng)遇到我以前的學生時,我的這一基于直覺的猜想,在與他們的交流中得到了印證?! ≡?jīng)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的專業(yè)、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學教學工作充滿了熱情。但是,來自外部的對教育學的諸多輕慢甚至挑釁,來自內部的學科認同感的脆弱,卻常常撩動我并不堅守的神經(jīng)。我開始慢慢地意識到,缺乏對這個學科的深度認識,僅靠熱情支撐起來的學科認同感既表淺又浮泛,因而是缺乏內在自足性的。由于缺乏堅定的學科立場,更由于自身內在力量還不夠強,對教育學的獨特性問題尚缺乏深入思考。
內容概要
《教育學者介入實踐:探究與論證》作者把握住教育學者介入教育實踐的發(fā)展趨勢,從歷史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以及邏輯可能性出發(fā),多角度論證了教育學者介入教育實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現(xiàn)出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進一步探討了教育學者介入實踐的角色定位、立場選擇、合作倫理、潛在危險和現(xiàn)實障礙等,為我們展示了這一可能新空間的拓展前景。
作者簡介
孫元濤(1975-),教育學博士,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師,博士后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教育學原理、基礎教育改革研究。迄今已經(jīng)在《教育學報》、《高等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一部(與李如密教授合著)。
書籍目錄
導論論題解析研究思路與理論追求學者的復位從“中國”出發(fā)聚焦“教育”預期研究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本書的基本結構第一章 “旁觀者”與“行動者”:兩種不同的研究立場旁觀者場外“旁觀”場內“旁觀”行動者“似介入”作為“參與性行動者”的“介入”第二章 “應為”與“能為”:“介入實踐”的合理性論證“尋訪”其他理論杜威:從“旁觀者認識論”到“行動認識論”伽達默爾:回歸實踐哲學布迪厄:“實踐邏輯”莫蘭:“干預性研究”“體察”學術生態(tài)專業(yè)化框架中的“兩歧性”選擇全球化背景中的本土建設教育實踐變革中的“學術介入”“聚焦”研究品性教育研究作為事理研究教育研究指向“成事成人”教育研究“走近”事理的兩種可能方式“審度”實踐可能性邏輯論證經(jīng)驗論證論證之外的“論證”第三章 “自識”與“自持”:介入實踐的角色定位與倫理考量自識明辨與角色定位介入前的自識與明辨“介入”中的雙重身份介入倫理堅持互惠性原則謹守學術邊界責任擔當潛在危險與現(xiàn)實挑戰(zhàn)兩種文化的沖突不斷生成的新挑戰(zhàn)個體自覺可能招致的群體壓力結語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旁觀者”與“行動者”:兩種不同的研究立場 在從事教育研究時,教育學者究竟是否應該介入教育實踐,這既是一種研究方式的選擇問題,也包括著教育學者在實踐問題上基本立場的分歧。分歧的背后,涉及研究者與其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問題。它與教育學者對教育研究性質的認識有關,自然也包含著教育學者關于研究倫理的考量。筆者認為,就教育學者在面對實踐問題時研究立場的選擇而言,我們可以區(qū)分出兩種不同的立場:旁觀者立場與行動者立場。兩種不同的立場在研究方式上可能有交叉,但其立場上的分歧是明顯的。也就是說,旁觀者立場未必不行動,但其行動依然是為了“旁觀”。在立場選擇上,它凸顯的是一種“非介入”姿態(tài)。在這種立場下,教育研究與教育實踐是由不同的行動主體分別承擔的活動,教育學者只承擔研究責任,而研究以不干預、不擾動教育實踐為準則。行動者立場不能全然拒絕旁觀,但在立場的選擇上,教育學者卻傾向于介入實踐、影響實踐。介入實踐既是為了更好地獲得研究資源,達到對研究對象的更為深刻和真切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是為了實踐自身的變革和優(yōu)化。而且,這兩個過程恰恰可以融合在一起,在介入中促進變革,在介入中生成理論。因此,在行動者立場這里,教育學者不僅不回避“擾動”,而且還抱持一種積極介入的心態(tài)和姿態(tài)。
編輯推薦
隨著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開始介入教育實踐,成為學校變革的參與性行動者。值得期待的是,教育學者介入實踐,可能為中國教育學孕育出新的發(fā)展空間。但是,當教育學者穿行于兩種不同的生活場域之間時,意味著他在學術場域中不能免責、減責的情況下,又必須承擔起適度的實踐責任,理性面對由“介入”這一立場和行動的變化所催化和衍生出來的諸多新的挑戰(zhàn)。因此,在“介入實踐”這一研究立場的選擇背后,尚有非常復雜的理論問題需要論證。本書在對教育學者介入實踐的合理性論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表現(xiàn)出出色的理論素養(yǎng)。作者邏輯嚴謹,思路清晰,文筆流暢。行文中所表達出的對教育學的學科認同和對學科“內立場”的堅守,尤其難能可貴?! A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瀾 中國教育研究空間的探尋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書作者把握住教育學者介入教育實踐的發(fā)展趨勢,從歷史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以及邏輯可能性出發(fā),多角度論證了教育學者介入教育實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現(xiàn)出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在此基礎上,作者又進一步探討了教育學者介入實踐的角色定位、立場選擇、合作倫理、潛在危險和現(xiàn)實障礙等,為我們展示了這一可能新空間的拓展前景。從本書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一名青年學者對中國教育研究發(fā)展空間認真探尋的學術責任擔當,其開闊的學術視野、扎實的理論素養(yǎng)、細密的考辨論證、個性的書寫表達,均能給閱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書中直言:“教育研究的發(fā)展空間其實更多地操控在教育學者共同體的手中?!睂Υ?,相信各位讀者也會贊同吧?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如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