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寧  頁數(shù):276  
Tag標簽:無  

前言

  翻譯活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已是學界之共識。僅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為例,翻譯活動直接影響到中國現(xiàn)代性的形成。近代一些思想家,如嚴復、林紓、梁啟超、魯迅等,無不以翻譯為利器,改造社會,改造國民,改造文學,改造語言?! ∪欢袊姆g研究很長一段時期大多停留在語言分析層面,在國際上相對滯后。20世紀90年代前,有關翻譯研究的論文主要探討翻譯技巧,從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等更寬闊的視野來研究翻譯的學術論文寥若晨星。曾經(jīng)一時,人們談中國譯論,必言“信、達、雅”,談論西方譯論,離不開奈達與功能對等。90年代后,大量西方的翻譯理論被譯介到中國,語言學派、功能學派、詮釋學派、結構學派、文化學派等等,這些理論大大推動了中國翻譯研究與國際接軌。新世紀初,全球化給中國翻譯研究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全國的翻譯研究方向博士、碩士研究生數(shù)以千計,一批翻譯系、所或翻譯研究中心在高校成立,西方翻譯學術名著得到大量引進,翻譯研究著作得到大量出版,兩岸三地的翻譯學刊增至十種之多,有關翻譯的國際學術交流日益昌盛?! ≌窃谶@樣一個背景下,我們決定選編“翻譯與跨學科學術研究叢書”,旨在結集出版近年來海內外有關翻譯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

內容概要

  本書從跨學科和跨文化的角度對傳統(tǒng)的翻譯之定義作了全新的界定,首次把跨文化語符翻譯納入翻譯研究者的視野,系統(tǒng)闡述了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集中討論了本雅明的翻譯理論、德里達及其解構主義的翻譯觀、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與實踐,所涉及的翻譯理論家和文化理論家還包括希利斯·米勒、沃夫爾岡·伊瑟爾、愛德華·賽義德、佳亞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安德烈·勒弗菲爾、蘇珊·巴斯奈特、韋努蒂以及中國翻譯家傅雷?! ”緯趶V闊的全球化語境下論述翻譯問題以及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對于讀者了解當代西方最新的文化理論和翻譯理論有著直接的幫助。  本書讀者對象:大學以上水平的專業(yè)研究人員、翻譯實踐者、比較文學和文化研究者、高校中文及外文學科的師生。

作者簡介

王寧,江蘇揚州人,文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F(xiàn)任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致遠講席教授。曾任美國耶魯大學福特杰出學者講座訪問教授、伊利諾斯大學杰出訪問教授、杜克大學客座研究員、華盛頓大學杰出訪問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訪問研究員等,并兼任國標文學理論學會秘書長、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等職。主要著作有:《比較文學與中國文學闡釋》(1996)、《比較文學與當代文化批評》(2000)、《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比較研究》(2000)、《文學和精神分析學》(2002)、《超越后現(xiàn)代主義》(2002)、《全球化和文化研究》(2003)、“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2003).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2004)、《文化翻譯與經(jīng)典闡釋》[2006)等十余種;在七十多種國內外期刊或文集中發(fā)表中英文論文400余篇。內含英文論文60余篇,其中30多篇被A&HcJ和sscl數(shù)據(jù)庫。收錄,少數(shù)論文被譯成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和韓文。

書籍目錄

導言:翻譯的文化轉向和文化研究的翻譯學轉向、 一、文化翻譯,或翻譯的文化學再建構 二、文化研究的困境與出路 三、走向一種文化研究的“翻譯學轉向”第一章 翻譯學的理論化:跨學科的視角 一、翻譯學的合法化 二、翻譯的再界定和翻譯學的建構 三、文化研究中的“翻譯學轉向”再識第二章 解構的文化轉向:本雅明和德里達 一、本雅明:解構主義翻譯的先驅者 二、德里達的介入和影響 三、巴別塔:翻譯的不可譯性 四、什么是“確當?shù)摹狈g?第三章 解構與文化批判:翻譯的歸化與異化 一、理論的翻譯與變異 二、異化與歸化的張力 三、翻譯的顯身和譯者主體意識的覺醒第四章 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及實踐 一、東方主義批判和理論的旅行 二、解構式的翻譯與闡釋 三、翻譯的文化政治策略 四、模擬、混雜、第三空間與文化翻譯的策略第五章 比較文學和文化研究的干預 一、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對峙還是對話? 二、勒弗菲爾:翻譯與文學的操控 三、比較文學與翻譯研究:等級秩序的顛覆第六章 語符翻譯與文化研究的“視覺轉向” 一、后現(xiàn)代消費文化的審美特征 二、視覺文化和當代文化中的“圖像轉折” 三、圖像的越界和解構的嘗試 四、語符翻譯與傅雷的跨文化語符翻譯 五、超越文字的翻譯和闡釋第七章 全球化時代翻譯學的未來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翻譯學的理論化:跨學科的視角  如本書“導言”所述,在當今的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界,隨著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的“文化轉向”,翻譯研究似乎對文學和文化研究者越來越有吸引力了。①有些人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因為畢竟翻譯學或翻譯研究這門學科已經(jīng)越來越具有自己獨立的學科地位了,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廣泛了。但另一些恪守傳統(tǒng)觀念的人也許并不這么認為,他們擔心,隨著這門學科疆界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翻譯研究的隊伍中來,這豈不造成這門學科的“身份”越來越模糊和不確定了嗎?確實,這樣的擔心是不奇怪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一般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篩選,真正具有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的研究性著述終將保留下來,并在未來的翻譯研究史學家的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那些沒有新見解的平庸之作則會被歷史、市場和讀者一研究者無情地淘汰。顯然,翻譯研究或翻譯學作為1976年正式崛起的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其標志是在比利時魯汶舉行的國際翻譯研討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對翻譯的文化轉向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
  •   非常好的一本理論書,研究翻譯一定要看看
  •   大家出的書,熱門話題。學術價值極強。價格合適。
  •   系列叢書之一
  •   是自己需要的專業(yè)書。內容很好!
  •   書剛收到,還沒讀。但是發(fā)貨很快,而且書質量也很好。
  •   翻譯學必讀之作
  •   送貨很快,外觀不錯。
  •   看來超越自己的確是不容易啊 !
  •   不讀此書,老是覺得翻譯研究,尤其是本書論述的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一主旨,應該屬于比較文學的研究范疇,但讀了此書后,你會問為什么,為什么比較文學不能劃入翻譯研究呢?
  •   一直想找的書。有內容。書也挺新。
  •   都是寫大道理,一點不實用!錢打水漂了!退貨太麻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