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下)

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立群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前言

春秋爭霸烽火飛,戰(zhàn)國逐鹿生民哀。橫掃六合歸一統(tǒng),秦皇聲勢挾風雷?;突凸I(yè)空前古,頌聲四起驕英主。焚書坑儒人心寒,群臣失語無諫阻。大興土木役萬民,阿房未竣九州貧。峻律苛政猛于虎,暴君英主集一身。尊榮奢華欲永守,不死仙藥何曾有。陳涉一呼天下從,只為黔首苦秦久。萬世基業(yè)二世絕,楚雖三戶終滅秦。興勃亡忽殷鑒遠,攻守勢異須寬仁。秦祀雖亡秦制留,始皇功過論不休?;食锒嗯d廢,幾度悲哀演從頭。

內容概要

精彩看點:  萬里長城:孟姜女哭長城,此事子虛烏有。究竟是怎樣的流傳和誤解?  徐福東渡: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求仙的徐福到底去了哪里?日本人是徐福等人的后裔嗎?  焚書坑儒:儒家文化真的因此而受到萬劫不復的打擊嗎?  秘不發(fā)喪:秦始皇的尸體和惡臭的鮑魚,在巡游的路上奔跑。天下人卻不知秦始皇已死。這是為什么?  沙丘政變:秦始皇死得很蹊蹺,這之中暗藏什么樣的隱秘?  李斯之死:中國帝制時代最早的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天亡,人亡?  指鹿為馬:這是中國歷史上典型的小人得志。上帝要讓他滅亡,一定先讓他瘋狂。  皇陵之謎:神秘的秦始皇陵是否被盜過?如果皇陵打開,我們能否一睹秦始皇的真顏?

作者簡介

王立群,山東新泰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高校名師,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出版有《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現(xiàn)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等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

書籍目錄

引子二十五 股肱之臣  贏政虛懷若谷 王蒙能征善戰(zhàn)  秦王知人善任 能臣濟濟一堂二十六 六世余烈  奮六世之余烈 亡六國之諸侯  選賢不拘一格 統(tǒng)一并吞八荒  六國弊在自困 統(tǒng)一亦有偶然二十七 集權皇帝  稱皇帝廢謚法 欲正名求神圣  奉天承運求正統(tǒng)  國璽封禪證合法  廢分封設郡縣 強皇威求集權二十八 統(tǒng)一制度 書同文字 政令一統(tǒng) 統(tǒng)一貨幣 控制經濟 法度歸一 車輛同軌二十九 萬里長城 盧生圖錄讖國滅 萬里長城皆緣胡 千堆白骨起垣墉 哭倒長城罵倒秦 萬里長城今猶在 功過是非任人說三十 生死茫?!■L吞六國帝人寰 遣使尋藥海上山 求仙未成半生疑 執(zhí)迷不悟難放棄三十一 焚書坑儒 咸陽殿淳于越發(fā)難 下廷議秦始皇焚書 方士議政畏罪潛逃 始皇弭謗怒坑諸生 簡牘能焚燒不盡 謗聲易弭怨難除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熒惑守心落隕石 沉璧復返祖龍死 避兇巡游離咸陽  鑾輿同載鮑魚歸 尋仙討藥乞延年 短命而亡成疑團三十三 秘不發(fā)喪  假供膳秘不發(fā)喪臭 鮑魚掩人耳目  遇刺逢賊天下不穩(wěn)  防內避外兩難兼顧  無后無儲丞相犯難  瞻前顧后二者不立三十四 沙丘政變  世事滄桑始皇終作古 千古遺恨詔書變遺詔  見良機趙高萌生賊心 改詔書圖謀上下其手  利誘降胡亥宮廷政變 皇權交接班節(jié)外生枝三十五 李斯變節(jié) 陳利害李斯變節(jié) 六過招趙高得手 李斯緣何變節(jié) 丞相終被脅迫三十六 二世詐立 效愚忠盡愚孝扶蘇蒙騙 遵父命守古訓太子自刎 生疑慮拒自裁蒙恬抗旨 勸扶蘇再請示主帥被囚 除蒙氏殺忠臣趙高復仇 清政敵竊強權小人得志 思得失觀歷史拷問政變 得益者受害人個個糊涂三十七 鞏固帝位 尊帝廟大巡游振威天下 逆父志殺長兄做賊心虛 誅公子殺公主盡除舊臣 皇族懼重臣危人心思叛 皇帝制忠孝觀雙雙生效 偶然性必然性交相作用三十八 李斯之死 面勸二世胡亥發(fā)飆 進計中招李斯獲罪 戍卒困頓陳勝起義 慘遭暗算李斯冤死 保身戀位難辭其咎 擅殺重臣趙高設計 執(zhí)政冊載一朝被誅 大秦帝國命懸一線三十九 指鹿為馬 咸陽殿指鹿為馬 望夷宮二世殞命 趙高緣何二次政變 二世為何被逼自殺 朝中驚二世疑鴕鳥心態(tài) 關東反朝中亂事事堪憂四十 趙高之死 遭大難公子除奸 究原委子嬰是誰 樹大招風風撼樹 惡人自有惡人磨 趙高五步亂秦 功罪孰是孰非四十一 子嬰亡國 二世養(yǎng)患積重難返 深宮自閉責難將臣   趙高嫁禍自毀長 城章邯無奈投降項羽 子嬰補天竭盡全力  天不遂愿終歸請降 關東巨變六國復辟 項羽入關子嬰被殺四十二 皇陵之謎 皇陵修筑歷幾時 動用民力知多少 巍巍皇陵貌如何 幽幽地宮在何處 秦陵修建何其奢 三泉之下藏珍寶四十三 盜陵毀陵之謎 各懷意圖妄加罪 項羽豈是盜墓賊 牧童火人九泉底 道聽途說未可知四十四 漢儒評秦 二世亡國震驚漢人 洛陽才子縱論亡秦 論秦過得失寸心知  評秦皇人骨七分深 評秦皇一無是處 論速亡重在現(xiàn)實四十五 唐人論秦 批始皇警示日顯 束皇權暴君成鑒 評秦皇新論迭出  劍鋒指驕奢淫逸 坑術士得名暴君 取新說重釋坑儒 柳河東首發(fā)新解 郡縣制再獲評騭四十六 千古一帝 坑儒生再引爭論 禁儒學莫衷一是 郡縣制又起烽煙 封建制重獲評定 掀翻一個世界  自是千古一帝四十七 難說再見  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 創(chuàng)制度千載傳承  難定論英主暴君 罵不絕焚書坑儒  重實用法家獨尊 秦貴族迅速腐朽尾聲秦皇吟(代后序)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贏政非常善于用人,重用王翦、王賁父子即是一個明證。而對攻打楚國大敗的李信仍舊任用不疑,也是一個明證。王翦在秦滅六國的十年過程中,是統(tǒng)兵最多、打仗最多的將軍。在他的軍事生涯里,幾乎沒有失敗的記錄。通過王翦,我們似乎可以約略知道贏政滅六國的奧秘所在。強有力的統(tǒng)帥對于戰(zhàn)爭的勝負至關重要,猛虎領導的綿羊能夠戰(zhàn)勝綿羊領導的猛虎。在贏政的麾下,聚集著不少這樣的軍事人才。除王翦父子外,在秦國歷史上,還有一對父子非常有名,他們就是蒙氏父子,他們也為贏政兼并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秦昭襄王時,蒙驁由齊人秦,成為除白起之外的另一員名將。蒙驁一生侍奉過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贏政四代國君。蒙驁的主要功業(yè)是在贏政的父親莊襄王時期,一奪韓國軍事重鎮(zhèn)成皋、滎陽,秦國因此而建立了三川郡;二奪趙國三十七城,使趙國國土迅速縮水。此外,在秦王贏政三年(前244),蒙驁取韓十三城;五年(前242),取魏二十城,建立東郡,隔斷了六國的南北合縱,并使秦國國境與齊國接壤。蒙驁一生為秦國建立了最為關鍵的兩個郡:三川郡與東郡。秦王贏政七年(前240),蒙驁去世。他的兒子蒙武在秦王贏政二十三年(前224),作為副將軍與王翦共同伐楚,大破楚軍;第二年,蒙武俘獲楚王。蒙武的兒子蒙恬于秦王贏政二十六年(前221)攻打齊國,也大獲全勝??梢?,蒙氏祖孫三代也是贏政統(tǒng)一天下的股肱之臣。秦王知人善任能臣濟濟一堂在秦王贏政滅六國的過程中,不但出現(xiàn)了能征善戰(zhàn)的王翦父子、蒙氏父子,還有很多人為秦國的發(fā)展做出過貢獻,但是因為史料的局限,他們沒能留名青史。但是有一個人的名字卻通過史書的記載而熠熠生輝,他的戰(zhàn)略思想加快了秦滅六國的步伐,讓軍事強國趙國自毀長城。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軍事家尉繚。“尉”是國尉,即秦國主管軍事的最高長官;“繚”是他的名。因此,史書將他的官和他的名合起來,稱他為“尉繚”。尉繚本來是魏國大梁人,年輕時習演兵法,受商鞅的思想影響較大。公元前237年,尉繚因在魏國未能受重用,來到秦國,游說贏政。尉繚也像李斯一樣,主張軍事、政治兩手并用。他第一次見贏政時就說,憑著秦國的強大,諸侯就是您管轄的郡縣的長官?,F(xiàn)在我最擔心的是諸侯暗中聯(lián)手,突然襲擊秦國,那就像當年韓、趙、魏三家雖然比智氏都弱,但是,三家暗中結盟,突然下手,最終滅了強大的智伯。當年打敗仗的越國,麻痹吳國,經過十年生養(yǎng)休息,聚集力量,最終滅了吳國。這都是歷史教訓啊!希望大王不要吝惜錢財,用重金賄賂六國的權臣,利用他們打亂六國的計劃,至多費上三十萬金,就可以擺平天下的諸侯(愿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史記·秦始皇本紀》)。贏政非常欣賞尉繚的意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贏政也崇尚法家,他正在進行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需要軍事理論指導,正需要這樣的良才。兩人相見恨晚。贏政不但采納了尉繚的計謀,而且見尉繚時平等相待,連衣服飲食也和尉繚是同等規(guī)格的。一位領導如此對待一位部下,對領導來說是對人才的尊重,對人才而言則是得到了大顯身手的平臺。尉繚以其杰出軍事家的敏銳觀察力,看出了贏政殘忍、缺乏仁德,并且有虎狼之心:用人的時候對人謙下,得志的時候便會吃人。尉繚曾說,我是個平民,大王見我總是非常謙卑。如果大王奪了天下,天下的人就都得成為他的奴隸了。我不能跟他長久交往。于是,尉繚幾次想逃走。贏政發(fā)覺后。堅決勸止,還讓他當了秦國的最高軍事長官:國尉。

后記

春秋爭霸烽火飛,戰(zhàn)國逐鹿生民哀。橫掃六合歸一統(tǒng),秦皇聲勢挾風雷。煌煌功業(yè)空前古,頌聲四起驕英主。焚書坑儒人心寒,群臣失語無諫阻。大興土木役萬民,阿房未竣九州貧。峻律苛政猛于虎,暴君英主集一身。尊榮奢華欲永守,不死仙藥何曾有。陳涉一呼天下從,只為黔首苦秦久。萬世基業(yè)二世絕,楚雖三戶終滅秦。興勃亡忽殷鑒遠,攻守勢異須寬仁。秦祀雖亡秦制留,始皇功過論不休?;食锒嗯d廢,幾度悲哀演從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41條)

 
 

  •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讀后我懂得了:卑微者可以高尚,也可以永遠卑微。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就一定要增加生命的密度。執(zhí)著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本無所謂好壞,關鍵要看執(zhí)著的對象。選對了方向的執(zhí)著能讓人成功,誤入歧途的執(zhí)著則無異自戕。缺乏執(zhí)著一事無成,太過執(zhí)著亦能致命??傆行r候,人要面臨痛苦的選擇。選擇應該選擇的是勇敢,選擇不該選擇的是無奈,放棄不該放棄的是懦夫,放棄該放棄的是睿智。懂得進退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懂得“退”比懂得“進”更難:因為“進”是人性的本能追求,“退”則是人生的生存智慧。人生需要追求**,但是,更應當接受平淡。不追求**,則可能永遠沒有**;但是,不接受平淡,則很可能誤入歧途。在人生的征途中繼續(xù)輝煌固然是人生的成功,功成身退,亦未嘗不是一種人生的解脫。
  •   下部王立群先生秉承了上部的一貫風格,印刷質量和排版同樣不錯。只是覺得二十五章肱骨之臣和二十六章六世余烈語句有些過于的啰嗦之嫌,沒有像其他的章節(jié)一般的流暢、利落。經過了千余年,始皇帝的功過是非還是為人們所爭議著,雖然正面的評論歷代都有,但是總不是主流,而且由于后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亂和后世的歷朝歷代因為了自我的需要而對秦國歷史進行了修改、篡改,從而使得這一偉大的朝代和千古一帝幾乎失去了本來的面目,淹沒于時間的長河,“暴秦”、“暴政”、“暴君”成了唯一的三個代名詞。王立群先生的這兩部書以史記為主體,結合各種歷史資料以及科學的推理,將散亂的秦國歷史信息從秦國建立、艱難崛起、應對六國、一統(tǒng)山東六國到帝國滅亡建立起一條比較明晰的線條,讓我們比較清楚的了解這一過程;將直到現(xiàn)今流傳的一些史事和傳說做出科學的、合理的推理,讓我們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依據(jù)。明代的著名學者李贄一番話很是切中要領,“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輕議。”現(xiàn)代的人們既不是儒家的遺老遺少,無需為所謂的焚書坑儒而偏執(zhí)的指責秦帝國的法治治國,也無需為六國的滅亡而憤憤不平,又不是帝國時代,要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無需為了警戒帝王而夸大和無中生有秦國和始皇帝的種種作為,像一班幫閑替新主子去講秦帝國的壞話,應當根據(jù)理性的、科學的判斷而對短時間內探索了新制度,奠定了漢族魂和中國核心疆土的朝代和帝王的一切所為有一個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評價。客觀的說秦國不是對于思想控制最嚴的朝代,不是屠殺知識分子最多的朝代,不是殺戮功臣最多的朝代,不是最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朝代……李斯是秦國滅亡的最大的罪人,始皇帝死后他掌握著帝國最大的權力,帝國走向輝煌還是滅亡皆在其手中。向左走,也許成為改革嚴酷法治的替罪羊,但是帝國將對外安的猛士兮守四方,對內與民休養(yǎng)生息,中華民族將成為具有著法制精神的民族,將更適應現(xiàn)代社會;向右走,則是現(xiàn)在看到的歷史,帝國滅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整個民族喪失創(chuàng)造力,進入現(xiàn)代社會后的無所畏懼不尊重法律和程序的結果。李斯因一己私欲,打開了秦國或者說人類的最邪惡和丑陋殘暴一面的潘多拉盒子,也將秦國的一切功績抹殺只剩下被人唾罵的境遇,而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始皇帝泉下有知,能安息否?
  •   【統(tǒng)一六國】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fā)動秦滅六國之戰(zhàn)。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滅韓、十九年(前228年)滅趙、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終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也是中國封建制王朝的開始。秦奪九鼎九鼎相傳為夏禹所鑄,象征九州,一直受許多國家所保護,由九州上貢的鐵所制。夏、商、周是奉為國寶,擁有九鼎者就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51年,周赧王59年),攻伐趙國邯鄲的秦軍,繼續(xù)向韓,趙發(fā)動攻勢。值此之際,東方各國又發(fā)動聯(lián)合抗秦。在韓、趙等國的影響與脅迫下,不識時務的西周公也卷入這次活動。聯(lián)軍打著周王的旗號,合縱抗秦。昭王大怒。秦國早就想在地圖上抹去西周,盡快掃除統(tǒng)一天下的一個障礙。西周參與反秦,正好給秦國出兵以口實。公元前256年(赧王59年,秦昭襄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聽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萬戶降秦),秦王將周赧王貶爵為君,西周公為家臣,封于梁城(今陜西省韓城縣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國除,置九鼎于咸陽(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國只得到8鼎,但習慣上仍稱九鼎)。自次年起(昭襄王52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紀年。公元前255年九鼎遷秦,意味著秦王將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順地討伐各諸侯國??偡结樓赝跽H政后,聽取李斯進獻的滅六國的建議,著手規(guī)劃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其總的戰(zhàn)略方針,是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后再進取燕、楚、齊。滅韓國秦王政首先選擇的攻擊目標為趙國。因為,趙國的實力在六國中最強,是秦國走向統(tǒng)一道路的最大障礙。但是,趙國還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秦軍屢次進攻趙國均被趙國擊退。在用主力進攻趙國的同時,秦對韓采取扶植親秦勢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代理郡守)騰,向秦獻出他所管轄的屬地。騰被秦王政任命為內史,后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騰對韓國了如指掌,所以進展順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滅趙國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趙國發(fā)生大地震和大災荒的機會,又派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御,雙方相持了一年。在緊要關頭,秦國使出殺手锏—離間計。王翦用重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要他散布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的流言。趙王輕信謠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敵當前的形勢下?lián)蛔尦霰鴻?,趙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處死了他,同時還殺掉了司馬尚。殺死李牧,無疑為秦軍亡趙掃清了道路。此后,秦軍如入無人之境,攻城略地,痛擊趙軍。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軍攻破邯鄲,這座名城落入秦國之手。不久,出逃的趙王遷被迫獻出趙國的地圖降秦。趙國實際上滅亡了。但是公子嘉卻帶著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尉縣),自立為王。后秦軍在公元前222年滅燕國之后將其俘虜。至此,秦統(tǒng)一了北方。滅魏國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王政正調集兵力準備向趙國發(fā)起總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獻地。這使得魏國又維持了數(shù)年殘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軍主力南下攻楚的當口,秦王政派出年輕將領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經過多年修建,異常堅固,秦軍強攻不下。王賁想出了水攻的辦法。秦軍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將黃河、鴻溝的水引來,灌注到大梁。3個月后,大梁的城墻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國滅亡了。滅楚國南方大國楚國,疆域遼闊,山林茂密,物產豐富,號稱擁有甲士百萬。但是,楚國的內政一直不振,總是貴族爭權奪利,這種狀況到戰(zhàn)國末期尤為嚴重。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統(tǒng)治集團發(fā)生內訌。幽王的同母弟猶,即位為哀王,但僅兩個多月,就被異母兄負芻的門徒殺掉了。負芻成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離析。就在楚國發(fā)生內亂的時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時機地從北方伐燕前線抽調秦軍,南下攻楚,連續(xù)奪得楚國10余個城池。公元前224年,秦國與楚國的決戰(zhàn)就要開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輕將領李信率20萬秦軍攻楚,被楚軍擊敗。后又派大將王翦率60萬秦軍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馬上發(fā)動攻勢。他總結了李信輕敵冒進的教訓,采取屯兵練武,堅壁不出,麻痹敵人,以逸待勞的戰(zhàn)略。這樣,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秦軍對楚地的情況基本適應,士氣高昂,體力充沛。同時,被調來抗擊秦軍的楚國部隊,斗志漸漸松懈,加上糧草不足,準備東歸。楚軍一撤,王翦就抓住時機下令全軍出擊。秦軍一舉打垮了楚軍的主力,并長驅直入,挺入內地,殺死楚軍統(tǒng)帥項燕。接著,秦軍攻占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俘虜了楚王負芻,楚國滅亡,時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滅燕國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國君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最終失敗,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于荊軻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shù)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于水中幸免于難。后來,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系,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zhàn),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后,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余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同一年,剛在南方滅楚的大軍,又乘勝降服了越君,設置會稽郡。于是,長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圖。滅齊國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的最后一個:齊國。從春秋到戰(zhàn)國中期,齊是山東諸國中比較強大的一個。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差點亡國,之后,齊國一直沒有復強。而且,此時的齊王建是個無能之輩。母親健在時,他依賴母親;母親臨終前,他還死皮賴臉地要母親寫下可以輔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齊王建十六年),剛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勝任宰相。秦國迅速展開收買內應的活動,向后勝饋贈大量的黃金、玉器。后勝得了秦國的好處,就派出大批賓客相繼赴秦。秦國又對他們大肆賄賂,送給金錢、珍寶,讓他們回齊國充當內應。這批人從秦國回來后,就積極地制造親秦的輿論。他們說齊王建應西去朝秦,以表歸順,又說秦齊是姻親,根本不用備戰(zhàn)抗秦,也不要幫助三晉、燕、楚攻秦。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王賁南下伐齊,幾乎就沒有遇到過什么抵抗。王賁率軍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后勝馬上向秦不戰(zhàn)而降。齊國滅亡。至此,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tǒng)一六國的最后一程。
  •   王立群先生這部書持論公允,文筆精彩,娓娓道來,把一個真實的秦始皇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秦皇掃六合,吞八荒,北筑長城而拒匈奴,南并百越而擴版圖,廢封建以建郡縣,統(tǒng)幣制而制度量,書同文,車同軌,自是千古一帝。秦二世而亡,故有其不恤民力,窮奢極侈之故;亦有其焚書坑儒,暴政專制之故……“竹帛煙銷帝業(yè)虛,關河空鎖祖龍居??踊椅蠢渖綎|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十五年間,一個帝國灰飛湮滅,不知驪山腳下浩浩皇陵中秦皇做何感想?千載之下,功過任誰評說
  •   《秦始皇》是王老師讀《史記》系列的巔峰之作,令人讀來甘之若醴,掩卷回味無窮。秦皇橫掃六合,氣吞山河,其武功之盛唯后世成吉思汗堪堪可比,但若論于后世影響之大,則窮中國五千年來帝王之中,無人可比。從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秦始皇可能在很多方面做的還不夠明智,比如其后事安排為其一生最大的敗筆,導致秦二世而亡,實際僅存十五年,為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王老師將這些剖析的非常透徹,令人信服不已。我們今天談到秦始皇很多是毀譽參半的,說什么焚書坑儒,橫征暴斂,苛政酷刑,濫用民力。但我們仔細想想,當一個人成就如此大的時候,還能保持像秦始皇這樣清醒頭腦的又有幾個呢,后世比之更甚的暴君多不勝數(shù)。秦皇焚書坑儒所做并不算錯,儒生們恢復封建制的觀點是倒退的觀點,在剛剛建立的郡縣制度面前大拖后腿,且其書生氣十足的酸勁和影響力對于秦朝剛剛統(tǒng)一的局面是很不利的,除了雷霆萬鈞的手段外很難找到一個平衡的方法去處理,秦始皇這點其實并沒有做錯,我想后世很多帝王的手法只比其更可怖,遠的不說,僅朱元璋朱棣兩父子就夠瞧的了。至于焚書完全是后世強加的罪名,我們要看他焚的是什么書,在哪個范圍內焚的,就知道這完全是漢朝人對秦始皇的片面之詞,后世人不過人云亦云而已。對于秦朝當時的局勢,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確實是不利于國家的安定統(tǒng)一的,如果仍然是百家爭鳴,提倡民主好的話,漢武帝為什么還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不過話說回來,秦始皇的方法確實有點傻,不如漢武帝奸猾而已。秦始皇直接影響了中國其后幾千年的制度,其創(chuàng)立的皇帝制度一直延續(xù)了兩千年,但其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創(chuàng)立了皇帝制度以后還是堅持以法家思想治國。法治社會阿!雖然當時的法律還不完善,離今天的法治社會還差很遠,至少秦始皇沒有抱著欺騙的思想治國。不像漢武帝的所謂的“儒家”思想,不過是為統(tǒng)治者服務的工具而已,不過是統(tǒng)治者欺騙,愚弄百姓的政治工具而已,根本不是儒家思想的本意!起碼秦始皇治國治的坦坦蕩蕩,沒有騙死人不賠命,把老百姓當猴耍,當白癡騙。雖然換成是我肯定也受不了秦朝的法律,但起碼我們要給他自我完善的機會,兩千年下來,或許會不一樣,但歷史沒有假設,這不過是我們今天的一種設想而已。秦始皇一輩子最失敗的就是他太偉大了,太成功了,一個有著如此大的成功者給自己、給別人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他太自信了,以至于沒有培養(yǎng)好接班人,沒有安排好接班人。就像王老師分析的一樣,扶蘇是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大秦帝國才會被宵小竊取。但是回想一下,很有可能是秦始皇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擺平了,想留給扶蘇一個平穩(wěn)的國家,沒有六國遺風的國家,所有的德政全都留給兒子去實行,屆時人民感其仁德,大秦帝國或真可長治久安,也未可知。秦始皇的一生過于燦爛,過于偉大,他雖然如一顆流星短暫而眩目,但他給后世留下的財富卻猶如恒星般耀眼。我們今天評說其功過、評說其得失,但無法掩飾我們對其無比的崇敬!他確實是也僅有他才配的上這個稱號——千古一帝!??!
  •   讀過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上),了解了一個大秦帝國的崛起過程!但歷史的潮流又是后浪推前浪,歷史的車輪是不斷前行的,之就在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下)中進行講述。大秦帝國崛起后的發(fā)展興旺,到達頂峰,統(tǒng)一貨幣、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文字、修建萬里長城,這一件件我們非常熟悉的事件背后又有哪些爭議的地方,又有哪些不解之謎以及相關故事,在下冊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答案。凸顯王老師40年讀《史記》的功夫,佩服佩服!聽了王老師的系列講座,也買了《史記》來看看,就算是學習了。說回書,書的封面很是大氣,紅紅的底色既象征著秦朝的興盛,又預示著秦朝將在一片人民的討伐中覆滅,書中的插圖也很有藝術氣息,而且還有王老師的題字,讓人眼前一亮。書后還有王老師的一首長詩,概括了秦朝興起、鼎盛、覆滅的過程。書的內容延續(xù)了上冊的風格,我個人覺得很不錯,推薦給大家!
  •   是看到百家講壇之后,在孩子的央求下買的書,感覺很喜愛。王立群教授知識淵博,從一個史學家的角度去剖析歷史人物,讓人們去了解一個不一樣的秦始皇,也感受到歷史的真實,還原一個本就很偉大的始皇帝一個有血有肉有生命和霸氣的真實。凡是能留在歷史長河中的人都有他非凡的一面。也了解了許多一直以來都帶有感情色彩的故事,還原故事本來的面目,感謝王立群,敬佩王立群,給我們更多了解歷史的機會,兒子很喜歡。
  •     秦朝作為中國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肇始,在史冊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筆墨。秦始皇十三歲繼承秦國王位。二十二歲親理朝政,三十九歲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締造了一個大一統(tǒng)的大秦帝國。他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王朝傳之無窮。然而這個偉大帝國僅僅歷時十五年就轟然倒塌。
      歷史的巨大反差,使得秦始皇和他的帝國成為世人關注的千古之謎。造就秦始皇千秋功業(yè)的深層歷史原因是什么?這個龐大的帝國又是如何締造的?秦始皇身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我們跟隨王立群教授穿越歷史迷霧,探索這段輝煌的歷史。
  •   王立群講的秦始皇可以說是所有百家講壇中最好的。讓我著迷。我希望以后能夠看到他的各類書籍。
  •   這本書介紹了大秦帝國的歷史以及后人對秦始皇的評論,描寫了秦始皇求仙藥但一無所獲,死于沙丘,趙高等人篡改遺詔,逼死了單純的公子扶蘇等人。秦二世荒淫無道,不理國事,大搞“白色恐怖”殺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趙高設計害死李斯,又殺了秦二世贏胡亥,立子嬰為秦王,誰知子嬰先殺了趙高,無奈投降。這是一本好書,推薦大家看!
  •   不得不得贊嘆與欽佩王教授如此清晰地寫作思路與文學城府,不失為一本德才兼?zhèn)涞暮脮?。我很贊同以下幾位的觀點,我也認為縱然是千秋霸主也會有濕鞋的一瞬間,后人對秦始皇的評論都建立在了不了解歷史不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這么多年的謠言,秦始皇已經成為暴虐的代名詞,但真的去讀王教授這本書后才會一點一點了解這位奇帝的不易。。。還有就是拜托那些自稱是考古的專家們,請你們不要用那虛偽的“了解歷史”去挖開別人的墳墓,難道秦始皇墓中的寶貝就那么重要嗎?挖出來后是炫耀還是納為己用還是被老外騙到海外拍賣?請給墓主人一個安詳?shù)沫h(huán)境,靜靜地躺在那驪山廣闊的疆土上享受自己生前所追求的永生與不死,也請為自己積一點陰德,否則這和盜墓賊又有什么分別?只不過一個是光天化日下的官僚機構,另一群則是靠世代相傳真本事的巧匠!
  •   喜歡《史記》,從百家講壇開始,從王立群講《史記》開始,喜歡那個睿智、儒雅的講者,讓我看到了好看的書,更懂得很多道理。
  •   王立群從正史的角度解析,往常看到的都是電視劇,戲說!從正面的角度了解秦朝,了解秦始皇!
  •   王立群教授的一系列書,本人都非常喜歡。但<<史記》兩本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質量太差。王教授應考慮一些印刷質量好的出版社出版。
  •   秦始皇這個話題真的是永遠也說不完,爭論不出所以然來的~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造就了這個千古一帝以及他遺留下的數(shù)不盡的文化瑰寶~我想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等到發(fā)掘秦始皇陵的那一天~
  •   每一讀書人,特別是讀歷史書的人,都應該向王立群教授學習,讀史不但要自己了解歷史,更重要的是對歷史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不能人云亦云,因為歷史是人用文字記載的,所以在記載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個人的成見,以及歷代帝王將相的授意,也許有些東西就不是那么的直實。因此我們要用一個正確、公正的態(tài)度來了解、認識歷史,使我們以及后人能更加的尊重歷史。
  •   下部寫了秦始皇治理國家,二世即位及秦滅亡的歷史。歷史給人的教訓永遠是后人的財富。應思。
  •   王立群老師,是我第一個喜歡上的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那種魅力,那種智慧,那種風度,。。。。。都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本書很好看,和上部一樣那么精彩??梢哉f是王立群老師最精彩的一本書了。
  •   秦始皇一直以來是爭議頗多的歷史人物,有為他歌功頌德的,有駡他狗血淋頭的,就像書中王老師說的,歷朝歷代的評論都是滿足當時的政治需要的,我們讀王老師的這本書能從多角度多方位的瞭解這位爭議人物,王老師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歷朝歷代文人名士對他的評價及解讀,使我們從新認識了秦始皇這位人物,還有許多治國定國的論點,而不是以前學校里歷史課上的徹頭徹尾的暴君形象,秦始皇始終是一位蓋棺而難以定論的人!很喜歡王老師的讀《史記》系列,特別是秦始皇。此本下冊就封面來說比上冊有氣勢,紅色的底子感覺氣勢磅礴,裏面的插圖和王老師的題詩讓人覺得物有所值。書的整體品質很好,強力推薦!
  •   一直都無法接受木乃伊(三)將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怪物,一直都不太相信各種野史、傳說中秦始皇的殘暴,但又無法解釋秦帝國二世而亡的事實,這部書給了我答案,讓我更客觀的去看待秦始皇。
  •   很喜歡王立群和他的讀史記系列
  •   書中多處論點論點很精辟,發(fā)人深思。王立群是百家講壇中不可多得的陳年好酒
  •   講述了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的種種改革、工程以及沙丘政變之后的秦國,解說分析詳細,考據(jù)嚴謹,值得一看。
  •   我們評論古人,不能用現(xiàn)在的歷史環(huán)境,要知道古代的歷史局限性很大,所以主要看他的有功德一面。因此,雖然后人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評論莫衷一是,但是他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為推動中國的發(fā)展做出了**的貢獻。
  •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不可一世、雄霸一世,然而僅存15年的皇帝,本書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真實有趣,是一本很經典的書。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從中應該悟些什么呢?
  •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并六國,并發(fā)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zhàn)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zhàn)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后的土地注重統(tǒng)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設;因此使統(tǒng)一的土地統(tǒng)治穩(wěn)固,這才為中國現(xiàn)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后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xiàn)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   是王立群在百家講壇時的講課收錄。好看,學到很多知識。
  •   一直關注王立群的講座,從百家講壇到當當,從電視到網絡到書本,一個知名學者,帶給大家清新的歷史,使歷史人物更加鮮活,很受啟發(fā)。
  •   秦始皇這套書,一個字:好。我讀了王老師的秦始皇、項羽、漢武帝,有時間還要讀一下呂后。不過,實事求是地說,項羽這本書,寫得太匆促了。
  •   很佩服秦始皇的魄力,想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值得一看。
  •   秦始皇真是做夢也沒想到李斯會這樣吧,這宦官真是.....歷史上的宦官真是占了很大篇幅啊!歷史上皇帝的兒子教育大多是失敗的....
  •   王老師對于歷史的研究,堪稱大師,見解獨到,使我這個喜歡歷史的人受益匪淺。王老師對于歷史事件論述加評論的方式,容易記憶。謝謝王立群老師!
  •   上部好少談到秦始皇,下部談得更多。從嬴政得天下到胡亥失天下,非常詳細,深刻。
  •   王老師論史,觀點新穎,又不失系統(tǒng)性,能在細微之處見真章,思路廣闊且縝密。此書可與張分田的秦始皇傳一并閱讀,當屬大快之事!
  •   王教授的《秦始皇》(下)終于成書了,讓我等得好辛苦?。〔诲e的書,通俗易懂,了解歷史,看著過癮。
  •   很好看的一本書,王老師寫秦始皇這兩本書我都買了,感覺(上)比(下)寫的好。(下)我還沒看完,就被我老弟拿走看了,放寒假可能會捎回來,到時再接著看。這幾天借了本王老師寫的漢武帝,也很不錯。受益匪淺!感謝。
  •   王立群教授的書都寫得很好,能把歷史事件、人物栩栩如生地重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且點評到位,值得推薦!
  •   老王講的很生動,我很喜歡他的講課風格,秦始皇上我已經看完了,真的很不錯,而且講座的DVD葉買了,呵呵
  •   上半本講的是發(fā)跡過程,下半本主講秦始皇嬴政。 看過才知道,秦始皇相對歷史上的各個君主來

    說并非是我們口口相傳的暴君, 看來秦始皇跟曹操一樣悲劇啊 , 被后人洗黑了 , 結果口口相

    傳、代代相傳,才有了這樣的誤區(qū), 甚至歷史教科書和老師也偏向他是一個著名的暴君!
  •   看了這套書,上卷講的是秦朝統(tǒng)一以前的事情。下卷則將到了秦始皇統(tǒng)一以后的情況,依舊學得很多!
  •   王立群的 書就是不錯,跟電視看到的仔細讀事另外味道
  •   王老師寫得很好,我很喜歡秦始皇,覺得王老師講得很好
  •   太佩服王立群老師的學識了
  •   通過這本書 可以全面的了解秦始皇的一生,值得閱讀
  •   王立群是我很喜歡的老師,他的書猶如他的講述,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力求準確,對歷史負責,對讀者負責,我喜歡。
  •   不錯。王立群講歷史還是可以的。
  •   王立群能從紛繁復雜的歷史中梳理出比較清晰的線索,還是不錯的。文字也很流暢,個別地方有點羅嗦。
  •   正好有關于秦始皇的辯論會,幫我大忙了
  •   兌了解秦始皇很有幫助的
  •   自我感覺這本書寫得不錯,帶我深入的走進了一個真正的秦始皇?。?!實在值得一賣!
  •   王立群的書都好看!
  •   書到手了,非常喜歡,可惜的就是沒有時間拜讀王立群的著作。
  •   這才是史實最喜歡王立群這種滴水不漏的風格棒極了!
  •   喜歡,王立群老師的書值得購買!
  •   王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巔峰之作,我覺得這本書是王老師寫史記人物中最好的一部。
  •   對沙丘政變、李斯變節(jié)、扶蘇自殺等,記述得驚心動魄,分析得十分透徹?。『脮。?/li>
  •   很喜歡這本書,建議跟史記原稿一起讀
  •   非常細致,帶分析,比自己讀史記更透徹。
  •   王老師的書值得細讀,對歷史的尊重,以及詳細的解讀,讓人受益匪淺。在百家講壇里,王老師也更值得我們去尊重,全無半點的造勢之嫌,風格樸實。我喜歡聽他講的。
  •   和上冊在一起讀,全面了解對于歷史,有人說過正史真實,但是枯燥,非正史有趣,但是不真實。這本書是既真實又有趣,喜歡大秦帝國以及那段歷史的人建議讀一讀,語言很犀利。和中學時候靠死記硬背等方式了解歷史相比,可以采用全新的主動的方式,閱讀本書就有種全新的感覺。
  •   王教授的文筆缺乏幽默,但絕對是嚴謹?shù)摹M踅淌谠凇栋偌抑v壇》里談到陳勝起義時說:“這絕不是恐怖事件!”說得好。
  •   加深了對史記的理解
  •   一口氣看完,寫的真好!讓自己充分學了史
  •   一部了解秦國歷史的好書,和上部一樣精彩。
  •   也許是寫統(tǒng)一后的事,可能故事上沒有上冊來的精彩,不過下冊總結了秦國統(tǒng)一后發(fā)生的點滴,還有秦國短暫生命的原因和總結,上下冊是缺一不可的,用了3天的時間把書看完,對筆者的文筆實在佩服,有好幾處都放出了內心的微笑,值得收藏~
  •   看了百家講壇,孩子要求買的,孩子喜歡聽王老師的演講。
  •   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一件事都沒做成,有些人只做了一件事卻足以不朽。
  •   與上部一樣精彩,支持!
  •   紙質很好,沒讀,應該不錯
  •   這么偉大的人,怎么生的兒子這么次?
  •   有的很似抄人地的觀點的
  •   秦國乃是中國最厲害的王朝!
  •   當當網買書,經濟實惠花了兩天半讀完,讓我領略到秦朝的風云
  •   愿當當網永遠保持這份優(yōu)質的服務
  •   看了上部必讀下部
  •   上下都訂了,讀完感覺能很快的簡單扼要清晰的了解那段歷史。
  •   容易讀懂,提高對歷史的認識,也開擴胸懷。
  •   一直想了解秦朝的歷史,今天終于讀完了這套書,受益匪淺
  •   給孩子買的,真的很好,這樣的書非常適合他
  •   看大秦帝國,如何從輝煌走向覆滅。不一樣的歷史,值得追尋.
  •   好就是好寫的太好了
  •   好,受益非淺
  •   好書一定要**當網買,滿意。
  •   因為看了百家講堂才想買書來看看,果然沒失望。
  •   喜歡就買了 還沒讀
  •   喜歡,看過上部,很期待讀這本
  •   還沒讀,可是感覺書還挺好的。
  •   這本書是我期待已久的書。很好
  •   上冊在書店買的然后當當了下冊真的很不錯值得看
  •   不僅書的質量比上冊好,而且這套書的內容非常好,非常有收藏價值,對于了解歷史非常有幫助
  •   早早閱讀了解歷史考試輕松
  •   邏輯條理清晰,有獨到的個人見解,但是重復太多,稍顯遺憾。
  •   老公很喜歡看,就買了,還沒看,不過應該不錯,在中央看這節(jié)目,所以才買的
  •   應該還行吧!
  •   幫同事訂的,應該很不錯。
  •   這是一本好書!非常精彩!
  •   支持王教授!
  •   向王教授這樣隨口漫談的講授正史的,我之前沒見過,估計以后也不多
  •   王先生的書很好,通俗易懂,推薦指籹五星
  •   較滿意,可惜好象書是舊的,是有人翻過的書。書面有多處破損、污點。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