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中國史─隋唐篇 (上冊)

出版時間:1987  出版社:南天書局  作者:崔瑞德 主編  譯者:中文版總校訂:高明士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劍橋中國史─隋唐篇 (上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6條)

 
 

  •     書雖然是平裝,但是印刷紙張、油墨以及裝訂都很好,唯一的缺憾可能是有點過于厚重,不太方便閱讀。我用電子秤稱了一下,近1400克重,躺在床上看不是太方便。
      
      內容不錯,用西方歷史學的觀察和研究方法審視中國秦漢歷史,視角新穎,但可能因為此書成書較早,近期一些歷史研究成果和考古發(fā)現(xiàn)沒有收錄,另外可能也和作者對中文材料的收集、理解有限有關。
      
      翻譯方面,水準還不錯,雖然偶有小錯誤,個別詞句可能有些佶屈聱牙,但總體不影響意思的理解。
      
      作為秦漢歷史的普及型讀物來說,這是一本不錯的書!
  •       秦皇漢武,這是多么讓中國人自豪的名稱。多么代中國人或稱頌或指責??墒怯钟袔兹速|疑過,秦始皇真是這么殘暴嗎?漢武帝國果真如此英明嗎?
        讀畢此書,上述的疑問稍加解決。試舉一例,秦國統(tǒng)一六國之戰(zhàn),史書殺人無數(shù),如白起長平坑殺四十萬人最為有名。可真有這么多人嗎?當時七國有多少人?有多少士兵?《史記》中說為了長平之戰(zhàn),秦皇盡發(fā)十五歲以上男丁為兵,可以說幾傾全國之兵,就算是大勝,自身損失也不會小,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殺光四十萬人,不提是否會反抗,就算是四十萬頭豬,不管是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是巨大的負擔,戰(zhàn)后的秦軍是否有能力是個問題,而且此役后秦軍依舊進攻,而趙國也未亡,還抵抗了許久(李牧還擁有相當軍隊)。這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其實在數(shù)字方面中國史書到處如此。書中就指出,“萬”這個字在中國歷史上更多是形容詞,而量詞,如“萬里”長城,阿房宮的大小數(shù)量都是如此。這反映了中國史官們對史實記錄上非常注意,但在數(shù)量上則按自己或政治的目的描寫。
        所以對秦始皇和漢武帝還包括王莽的評價都是如此。史書的作者都是儒家。對人對事的評價都從儒家的價值觀出發(fā)。所以秦始皇和王莽則成為了犧牲品。難怪中國古代對史官都頗為重視,“你有千軍萬馬,我有史筆一支”,千軍萬軍灰飛煙滅,史筆如刀字字誅心。
        此書前半部以紀年為敘,后半部則分說各種方面,特別是后部的儒家發(fā)展過程頗值一讀。可對照參考。
  •     似乎更想是一篇論文集,由于涉及歷史研究的各個方面,一些章節(jié)讀起來有些晦澀,可能翻譯水平也一般吧.但是西方的歷史研究還是給了我新的思考角度,
      比如說以前讀中國的史書,很多東西似乎都是板上定釘?shù)?因為xxxx書就是這么寫的,但是這些就一定可信嗎?是不是有其他獨立的資料或者考古發(fā)現(xiàn)來佐證?
      還比如說,歷史研究是不是就是專注于王侯將相,才子佳人的生活.還是我們還可以關注那個時代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順便談一些其他豆友在討論的對史記的懷疑."史記"和司馬父子的確是偉大的,他們可能做到了那個時代的最好,但是并不表示史記的內容都經得起推敲.
      史記的相當部分內容精彩得象是歷史小說,而不是乏味的事實,這一直讓我很困惑.在那個通信極其不發(fā)達,甚至書寫都很簡陋的年代,這些繪聲繪色的事件是怎么流傳下來的?
      司馬遷為了寫史,他查閱了大量的內府資料,這些資料現(xiàn)在可能都已經亡佚,無從印證,但他同時也游歷四方,搜集了很多山村野聞,很遺憾,我們無法從書中把這些區(qū)分出來.更何況,由于古時書籍流傳的困難,后來者能夠加入自己的編撰和修改.
      所以,史記是經典,但是它的內容如果得不到其他資料的印證,沒有什么不可以懷疑的/
  •   如果你了解司馬遷的治學態(tài)度,你就知道是哪里出問題了。著史之人,要有董狐直筆的態(tài)度方能無愧于心。
  •   第一句,“似乎更像是一篇論文集”,說得很好。才讀到第二章,深有同感。固然匯集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這種方式編通史是不是也有缺點呢?
    最后一句,“史記是經典,但是它的內容如果得不到其他資料的印證,沒有什么不可以懷疑的?!笔遣皇菓岩烧摰哪铑^占了上風呢?固然一切研究皆要質疑,也不要忘記那時代史官的責任和精神。這種責任和精神是三代以來至秦漢對史的近乎宗教性的崇拜和恪守。史官的職業(yè)由家庭世襲,類似某些社會和民族中祭司的情況。舊約就是猶太人的古代史,一本宗教書,應該是祭司記錄和保留下來的吧。在我國是由史官記錄的。崔杼弒莊公就是很好的例子。太史伯兄弟相繼以死,而忠于史的真實性。司馬遷本身也是世代沿襲的史官。用現(xiàn)在的話講,在這種熏陶下,更有職業(yè)精神。司馬遷受腐刑,生難死易。實地調查也許是有的,但不應以為他把所謂山村野聞記入正式。這實在是我們現(xiàn)代很多歷史和傳記作者的弊病。
    講這么多,不是不可以懷疑。司馬遷依據(jù)的材料想必也不完備,或被人誤導,或受主觀意識影響。再說古人寫書不像現(xiàn)在寫論文,處處標上數(shù)字,后面列滿參考文獻。這一點咱們中國人得跟外國人好好學。
  •   哦,我一點也不質疑司馬父子的職業(yè)精神和獻身精神。在史記中出現(xiàn)鬼怪奇事,山村野聞,一點也不奇怪,也沒什么羞愧的。2000年前的人類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司馬以他的視野去記錄歷史,定義了史書,前無古人,這是偉大的成就。但是,任何一部史籍本身并不代表歷史。
    同樣遺憾的是,中國文化此后的2000年的歷史觀基本局限在了“史記”的成就中,歷史就是世家,本紀,傳,也就是王侯將相的歷史。這也許也并非司馬所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