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

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馮爾康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馮爾康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內容簡介:我對中國宗族史和譜牒學史的研討,可以說是歷有年所,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fā)表讀書札記,迄今將近半個世紀。研治內容。主要是在清代時段,對宗族通史、譜牒學史亦下了一點工夫,就中對兩漢、南北朝、宋代和近當代宗族史饒有興趣。關注的焦點,起始是在宗族政治功能方面,跟隨主流意識,以族權為封建主義“四權”之一予以批判,揭露其對族人的控制、迫害。80年代中期起,逐漸注意到宗族的社會功能,從正負兩方面評論宗族活動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地位。與此同時,致力于近當代宗族、宗親會史研治,以至進行田野調查,認為其活動的正當性不宜貶抑,如若宗族、宗親活動中出現(xiàn)不良行為或傾向,宜加引導,而非制裁。

書籍目錄

自序緒論宗族制度、譜牒學和家譜的學術價值——《中國家譜綜合目錄》代序宗族形態(tài)與社會秦漢以降古代中國“變態(tài)型宗法社會”述論——以兩漢、兩宋宗族建設為例南北朝的宗族結構與士族社會特質論綱膏粱——士族的最高等第擬制血親與宗族20世紀中國社會各界的家族觀及家族活動20世紀上半葉變異中的家族形態(tài)和類型20世紀最后二十年宗親宗族活動當代宗族與現(xiàn)代化關系18世紀以來中國家族的現(xiàn)代轉向族譜及其學術價值古代官府與民間編纂譜牒簡史古代宗族亂以名賢為祖先的通病——以明人《新安蕭江宗譜》為例20世紀上半葉的家譜修纂與譜例的改良當代家族譜編修與文化取向宗族文化觀念中國傳統(tǒng)家族文化的當代意義宗族史在“二十五史”中的表現(xiàn)形式與內容——忽視民眾史是“正史”的缺憾宗族史與家庭史、姓氏文化姓氏來源與姓氏文化——《百家姓書系》序當代的州郡譜——《徽州大姓》讀后關于“爾”姓姓源淺說家庭史的研究歷程與趨向第一部中國家庭“通史——評張國剛主編的《中國家庭史》附錄從宗族與婚姻形態(tài)理解漢代皇權——《漢晉家族研究》序宗族轉型期的一種個案研究——《宋代眉山蘇氏家族研究》序誠可效法的創(chuàng)新體例秉筆直書的家譜——《月塘康氏家譜》序新時期早期的族譜——1988年《徐氏宗譜》序關注精神文明建設的家族史——《徐氏芳名錄》序清代宗族史研究論文存目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像《潛山瑯琊王氏三修宗譜》卷1《家箴》,明言大祭不到的罰谷一碩。被祭祀的是全族的始祖、始遷祖及于他們輩分接近的人,附祭的是子孫認為值得紀念的先人。有的宗族,如宜興襟里任氏以“德”、“爵”(官職)、“功”(對宗祠的貢獻)為標準。允許晚出的先人陪祀①,這樣把祖先以社會地位和財產狀況分出等第。宗譜關于祭法的記載,說明宗族內部的等級制,參加祭祀活動的長期性。宗規(guī)家訓,是族譜中異常豐富的資料。家訓、家誡,是祖先對后人的訓誨,主要講應當怎樣做人;宗規(guī)、祠禁,是宗祠允許族人進行哪些活動,不允許族人出現(xiàn)哪些行為?!兑伺d鏢里任氏家譜》族例:宗人到祖宗墳山樵采放牧,到族人田地園圃山場偷盜或踐踏莊稼,均責打三十板。這是保護宗祠和族人的財產。族規(guī)的另一內容是干預族人立嗣?!杜晷奚评锖献谧V》卷1《祖訓》要求,族人立繼嗣,“當請命族、分長集議,寫立過房,告之祖宗”。宗約還規(guī)定和限制族人的職業(yè)?!冻谓献谧V》祠規(guī)不許族人做奴仆。益陽《熊氏續(xù)修族譜》規(guī)約禁止宗人做巫師、胥吏?!镀浇~氏族譜》宗約警告族人“不可左道惑人,結盟會匪”。在婚嫁喪葬上,《即墨楊氏家乘》家范要求族人,“男子定婚,女子許字,必謀于家長,既決而告廟”。族人有了喪事,房親要出面主持,族親不得躲避偷懶,以便孝子得盡守靈之責。對于族人的文藝及閑暇生活,《毗陵修善里胡氏宗譜》家誡要求,不得“唱曲吹彈”,“勿閱淫邪小說”,“勿籠禽鳥、養(yǎng)蟋蟀、放風鳶”,“勿學拳棒”,以免落入下流。宗譜還記載各家族對違背族規(guī)的宗人的處罰手段,上述《胡氏宗譜》家規(guī),對“干名犯分”的族人,“押入祠中,笞五十,仍罰銀兩,若強悍不服,則送官究治”。宗規(guī)家訓制約族人的思想和行動,是宗族立法,劉王瑞成說它“將道德說教和人的悟性結合起來,把社會倫理同宗教信仰結為一體,在敘述倫理的真諦、風習和法規(guī)時,族規(guī)將這三者寓于其中,使之成為渾然一體的約束工。

編輯推薦

《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是中國古代宗族社會與宗族觀念叢書之一。南開大學985工程二期“中國社會與思想研究”創(chuàng)新基地資助項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宗族制度與譜牒編纂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