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作者:孟繁華,杜永生 主編 頁數:319 字數:388000
前言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陡拭C史話》叢書的出版,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甘肅的過去,把握甘肅的今天,展望甘肅美好的未來?! 「拭C曾有過驕人的輝煌和繁榮。地處黃河中上游的甘肅,對華夏文明的孕育和發(fā)展作出過重要貢獻。以秦安大地灣為代表,遍布全省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以及羲皇和女媧的故事,都是燦爛的遠古文明的見證,輝映著先民智慧的光芒。有文字記載并給華夏文明以重大影響的事,更是不勝枚舉。周王朝的先祖就發(fā)祥于涇河流域和隴東地區(qū).橫掃六合、統(tǒng)一中國的秦始皇的先祖就崛起于天水一帶。自西漢張騫通西域后,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甘肅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曾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產生了李廣、趙充國、金日辟、竇融、張芝、王符、馬超、姜維等眾多的英雄豪杰,到了魏晉南北朝,隨著傳入中國的佛教文化進入興盛時期,甘肅境內沿絲綢之路主干道上出現了一批曠古勝跡,這就是以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為代表的眾多佛教石窟。進入隋唐時期,甘肅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發(fā)展到了一個鼎盛階段。
內容概要
回顧蘭州石化的發(fā)展歷程,有許多重大的成就讓我們自豪。有許多標志性的事件讓我們難忘,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回味,有許多可親可敬的人物讓我們懷念,有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需要我們繼承發(fā)揚?!短m州石化公司史話》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講述了蘭州石化所走過的道路,以點帶面、以小見大,雖不像史志那樣全面詳盡,但卻更具故事性和可讀性。使人從中了解到蘭州石化的發(fā)展變遷,感受到蘭州石化人的激情與豪邁,體會到企業(yè)的精神與魂魄,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書籍目錄
滄桑歷程
坐落在西部重鎮(zhèn)蘭州的石化城
時代變遷中的建置沿革
蘭州煉油化工總廠
蘭州化學工業(yè)公司
蘭州石化公司
為國爭光創(chuàng)出驕人業(yè)績
出產品 打破封鎖為國爭光
出技術 創(chuàng)新科技發(fā)展之路
出人才 支援國家石化建設
出經驗 譜寫國企新的篇章
要事追蹤
“長子”風范
科技之光
名優(yōu)產品
塔林星辰
佳話軼事
文化傳承
石化新歌
章節(jié)摘錄
從1984年起,相繼派出6任科技副縣長,多名技術骨干,長期在縣辦企業(yè)幫助工作,以協(xié)助莊浪、渭源縣加強企業(yè)管理,健全企業(yè)管理制度,培養(yǎng)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蘭煉先后派出技術人員幫助莊浪新建造紙廠等5家企業(yè),對水泥廠等7家企業(yè)實施技術改造,更新設備,擴大規(guī)模,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種類,取得了良好效益。臥龍水泥廠經過技術改造后,年產量由7000噸提高到2萬噸,改造后頭3年利潤為改造前15年利潤總和的157%。扶持后的12家企業(yè),年新增產值840萬元,新增利稅96萬元。1989年,莊浪縣因遭大旱歉收,翌年春播麥種嚴重短缺。蘭煉聞訊后,立刻從所轄農場拉運優(yōu)質麥種10萬斤。連同職工捐獻的23600多件衣物,一并無償送達莊浪縣,解決了莊浪群眾的燃眉之急。 “兩蘭”始終把接納莊浪、渭源縣勞務輸出當作重點。二十多年來.每年有1000名以上莊浪、渭源農民在蘭煉、蘭化務工,其收入也逐年增長。為了更多家庭脫貧,務工人員兩年輪換一次。蘭化幫助渭源縣塑料加工廠建立注塑車間;接收該縣民工400余人,在蘭化承包簡易工程。先后包建了蘭化印刷廠小二樓、蘆草山牛奶場基建工程,總投資150萬元;長期使用該縣合同工250余人,主要承擔蘭化有機廠、供銷公司、勞動服務公司、生活服務公司等單位的裝卸工作,以增加該縣的勞務收入。利用該縣豐富的蠶豆資源,建立了年產1000噸的粉絲加工廠.投資除渭源縣內籌集解決外,蘭化也幫助解決部分資金。針對渭源縣電力不足的情況,利用當地水利資源建立了一座小型發(fā)電站。蘭化團委還幫助該縣團委建立了兩個文化站,發(fā)動團員、青年贈送上萬冊書籍和文化體育用品。1987年,蘭化分3次向渭源縣運送化肥1000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