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6 出版社:廣西美術(shù) 作者:林釜生 頁數(shù):119
Tag標簽:無
前言
字如其人,作品即人品。人的品格、胸襟如何,決定著作品的氣象,低俗的人作品不會高雅。林釜生、劉蒙平、唐果、梁祥金、溫進是我的同行,與他們相識緣于書法,他們近年來活躍于書法界。最近在南寧謀面,他們帶了這套《中國書法經(jīng)典作品章法解讀》叢書(隸、楷、行、草、篆)的書稿給我看?!≌f實話,從事書法這一行,關(guān)于書法的書看過無數(shù),患了“審美疲勞”癥。但我看到這部書稿,還是感到眼前一亮,從書稿的排版設(shè)計、所選的作品到內(nèi)容文字,都很新穎。當然,新穎的前提是專業(yè)性、學術(shù)性和可靠性。有的經(jīng)典作品通過他們的剪裁或者局部放大之后,讓人覺得本來司空見慣的經(jīng)典作品原來還有另外一種美、另外一種味道!難得的是,書稿中有我沒見過或者說以前沒注意到的作品,沒想到我在這套書稿中發(fā)現(xiàn)了好東西,厲害!可見這幾位作者花了很大的心思。這套叢書思維開放,有厚度,看問題有大局觀,不說那些盡人皆知的套話、空話、老話,讀了之后覺得蠻有意思,所以我特推薦給周圍的朋友和廣大讀者。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套關(guān)于中國經(jīng)典書法作品解讀的叢書。編寫本叢書的緣起,一是因為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的約稿;二是編者發(fā)現(xiàn),目前已出版的解讀章法的書,大多收入的是明清以來書家的作品,對明以前秦漢以來書家作品較少關(guān)注。 本書為其中之一的《隸書卷》分冊。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隸書概述 第一節(jié) 隸書的定義和起源 第二節(jié) 隸書的演變與發(fā)展第二章 隸書的章法 第一節(jié) 章法的構(gòu)成 第二節(jié) 隸書的章法特點第三章 秦漢隸書作品章法解讀 第一節(jié) 古隸篇 第二節(jié) 漢隸篇 第三節(jié) 隸楷篇第四章 明清隸書作品章法解讀 第一節(jié) 條幅 第二節(jié) 中堂 第三節(jié) 手卷 第四節(jié) 橫披 第五節(jié) 冊頁 第六節(jié) 對聯(lián) 第七節(jié) 條屏 第八節(jié) 斗方 第九節(jié) 扇面 第十節(jié) 題匾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這是一套關(guān)于中國經(jīng)典書法作品解讀的叢書。編寫本叢書的緣起,一是因為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的約稿;二是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已出版的解讀章法的書,大多收入的是明清以來書家的作品,對明以前秦漢以來書家作品較少關(guān)注。我們思考:能否從章法的角度,對中國書法史上隸、楷、行、草、篆書體的代表作進行解讀?于是,我們確立了編寫本叢書的兩條原則:經(jīng)典性原則和歷史性原則。經(jīng)典性原則,是指編寫經(jīng)過歷史檢驗,能夠代表時代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歷史性原則,是指不但要編入明清以來代表書家的作品,而且更妻編入明以前,包括秦、漢、晉、魏、隋、唐、宋、元等朝代的代表作品。我們希冀,讀者通過這套叢書,可以領(lǐng)略到中國書法經(jīng)典作品的無窮魅力。這是我們編寫這本叢書的初衷和基本構(gòu)想。這套叢書為了使讀者閱讀作品方便,盡量每幅作品都付上釋文,為使釋文準確,我們翻閱了很多資料,但釋文中仍遇到殘破難辨、遺漏、錯寫、無從查證等文字,為了慎重,不作強行釋讀,而用“口”標示。此外,有些作品為了學術(shù)的嚴謹性也不給予句讀,在釋文上用“/”依照作品的排列來分行。本叢書的編寫,不但汲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今人的研究成果也有較多借鑒,參考著作和作者已反映在“主要參考書目”中。此外,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張羽翔老師、莫武博士的指導(dǎo)和幫助,劉德宏理事在百忙中為叢書作前言,還有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編輯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dǎo),并付出了很多心血,在叢書付梓之際,我們對他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編輯推薦
《中國書法經(jīng)典作品章法解讀:隸書卷》由廣西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書法經(jīng)典作品章法解讀(隸書卷)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