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岳麓出版社 作者:高華平 頁數(shù):34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漢代的哲學思想具有濃厚的道家色彩,道家思想或明或暗地指導著漢人的政治生活和文藝實踐,這也必然會深刻地影響到當時的文學思想和文學理論?! ”緯鴱姆鸾毯偷澜痰奈幕曇埃瑢h唐之間中國文學的若干重大問題作出了深入的探討。本書認為漢代文學的基本特征,應該從當時道家思想的傳播中得到說明;魏晉南北朝文學的一些主要特點,與當時佛道二教及其思想的傳播密切相關(guān);通過對兩晉南北朝及隋唐佛教僧侶詩文創(chuàng)作的考察,初步勾畫出了中古時期中國佛僧侶文學的軌跡。
作者簡介
高華平,1962年生,湖北省監(jiān)利縣人,文學碩士,哲學博上,現(xiàn)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已出版《中國學術(shù)批評史論略》等10多部學術(shù)著作,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學評論》、《文學遺產(chǎn)》、《文獻》等刊物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80多篇。
書籍目錄
道家思想與漢賦創(chuàng)作及漢代文論阮籍、嵇康與酒及道釋宗教之關(guān)系論兩晉佛教僧侶的文學創(chuàng)作“心無義”與“以玄對山水”——論“心無義”的形成及其與魏晉山水審美意識的關(guān)系“即色游玄”的一代名僧——支遁謝靈運佛教著述研究佛理嬗變與文風趨新——兼論晉宋間山水文學興盛的原因士族宗教信仰的分野與南北朝文學的差異“四聲之目”的發(fā)明時間及創(chuàng)始人再議南北朝佛教僧侶文學概述唐代的著名文僧南岳玄泰禪師及其《畬山謠》唐代詩僧的僧詩佛教文獻與中國古代文學的關(guān)系贊體的演變及其所受佛經(jīng)影響探討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道家思想與漢賦創(chuàng)作及漢代文論 漢代文學表面上遵循的是儒學思想,但就大多數(shù)作品的內(nèi)容來看,則實為道家價值觀與審美理想的顯現(xiàn)。這就是,它認為依儒家學說而建立起來的禮樂文飾制度,以及宮苑、京都、畋獵,全都太豪華奢侈,故應該歸于節(jié)儉——如道家所主張的那樣:見素抱樸,返璞歸真。因為《老子》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十二章) 但是,道家思想對兩漢文學的影響尚不止于此,它已深入到漢人的思維結(jié)構(gòu)之中,在漢人創(chuàng)造賦——這種新型的文學體裁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作用。這主要表現(xiàn)于: 1. 漢賦設(shè)為問答的形式源于《莊》、《列》寓言體?! ”娝苤?,典型的漢大賦形式上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即設(shè)為主客問答。如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中設(shè)為子虛、烏有、亡是公的對話,揚雄的《羽獵賦》中擬為“子墨客卿”與“翰林主人”的問答,班固《兩都賦》中“西都賓”與“東都主人”、張衡《二京賦》中“馮虛公子”和“安處先生”的對話,等等,都是這一形式特點的見證。也正因此,上述主客問答形式的賦作是應視為一篇,還是分為兩篇,很多都存在爭議: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之賦,《漢書·藝文志》稱為《天子游獵賦》,顯然是視為一篇,但《文選》卻明明分為兩賦;班固的《西都》、《東都》二賦,《文選》亦分作兩篇,但歷代文集都在二賦前載有《兩都賦序》,顯然前后又互相矛盾;張衡的《西京賦》、《東京賦》也常被人視為兩賦,但李善《文選注》卻說:“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辈粌H視張氏賦為一篇,連班固的《西都》、《東都》在他看來也只是一篇?! 〉湫偷臐h大賦這種假設(shè)問答的形式從何而來呢?自漢代起,歷代論者都認為漢代文學重模擬,漢賦的形式特點主要是源于對“楚辭”的因襲模擬?!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