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論薈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作者:胡益民  頁數(shù):461  

前言

  益民兄將他的論文集《文史論薈》分成四個部分編排:清代小說研究、南宋詩歌研究、張岱研究、徽學研究。他在《后記》中說,這是因為在研究單位工作,做學問要跟著課題轉(zhuǎn),無法長期在一個專題上用力氣。有相似經(jīng)歷的人對這種情況應該很容易理解。在現(xiàn)下中國的高校和其他人文社科研究單位里,課題的確定有許多外在的因素在起作用,上層機構的意愿,“社會效益”的要求,常常會壓倒研究者自身的興趣,這真是無可奈何。  但我看這四組論文,卻遠非互不相干、“各自為政”,內(nèi)里隱然貫穿了一條線索,這就是中國古代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的思想與文化變遷。譬如書中南宋詩歌研究的中心是“江湖詩派”,而江湖派在中國詩史上具有引人注目的特殊性:陳起,一個書商,第一次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成員眾多的詩歌流派的核心人物,詩歌的寫作、流傳與商人的活動第一次結合得如此緊密。作者在輯校了百萬余字的《江湖派研究資料匯編》(尚未出版)的基礎上,精細考證了以陳起、趙師秀等人為個案的“江湖派”作家群的基本情形;在《(江湖)諸總集“名錄”新考》中,更根據(jù)對殘本《永樂大典》和《詩淵》引書情況的詳細考察,糾正了《四庫全書總目》關于“江湖派”的結論。而所謂“徽學”之所以能夠成立為一種專門的學問,又完全是因為明代以來徽州商業(yè)的發(fā)達:商人不僅在經(jīng)濟領域。

內(nèi)容概要

  《文史論薈》分成四個部分編排:清代小說研究、南宋詩歌研究、張岱研究、徽學研究。這四組論文,卻遠非互不相干、“各自為政”,內(nèi)里隱然貫穿了一條線索,這就是中國古代社會轉(zhuǎn)型過程中的思想與文化變遷?!段氖氛撍C》內(nèi)容豐富,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作者簡介

  胡益民(1959~),安徽岳西人。文學博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一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暨中文系教授、古典文獻學碩士點學科負責人、文獻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系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安徽省高??茖W技術拔尖人才、安徽省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主要著述有:《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主譯,1988;2000)、《清代小說》(主撰,1989;1996)、《張岱研究》(2002;2004;2005)、《徽州文獻綜錄》(2008)、《張岱評傳》(2002)、《儒林外史與中國士文化》(合作,1995:2005)等;另有《太函集》點校(四冊,180萬字,合作,2004)等古籍整理著作多種。在《文獻》、《文學遺產(chǎn)》、《文藝理論研究》、《文學評論叢刊》、《復旦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近80篇。著作曾多次獲獎。

書籍目錄

序清代小說綜論《女仙》《儒林》合說《儒林外史》與中國士文化論綱《儒林外史》的“諷刺”及其他——與董子竹同志商榷《聊齋》《紅樓》合論《聊齋志異》:短篇小說的藝術典范《閱微草堂筆記》“反理學問題”新論《鏡花緣》與中國古典小說的終結[附]中國古代短篇白話小說中的社會和個人(譯文)《江湖》諸總集“名錄”新考江湖集編者陳起交游續(xù)考陳起佚詩輯補趙師秀交游考關于嚴羽的幾首佚詩和生卒年問題張岱交游考論張岱史學著述考張岱著述續(xù)考張岱卒年及《明史紀事本末》作者問題考辨張岱年譜簡編張岱史學的成就與貢獻張岱藝術論二題張岱的文學批評論張岱散文四議試論徽州典籍文獻對徽學研究的價值關于《徽人著述敘錄》的編撰《徽學文獻綜錄》前言[附凡例]汪道昆及其《太函集》《太函副墨》汪道昆著述及版本源流考汪道昆與《天都外臣序》作者問題考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在呂熊看來,“宋儒之腐”,程朱之可厭,就在于他們泥而不化,把“仲尼之道”(原始儒學)中“成圣”的道德理想,當作死教條,視為“日用平常之理”,強迫“盡天下之人”接受和遵循,用來束縛人、壓抑人。由于執(zhí)定“天理”而不知中庸、“權變”。使儒家學說失去了固有的溫情。唐賽兒說:  若夫日用平常,圣人隨時而應。要之各當于理,何用設  立多少迂板規(guī)矩,令人印定心服,反疑達權者為“逾閑”,通變者為“失守”,此真墮入窠臼耳?。ǖ谌兀 ∈ト酥?,不在規(guī)矩。宋儒守繩墨,落窠臼,無異膠柱鼓瑟?! 。ǖ谑兀┻@些議論很清楚地表明,在作家心目中,真正的圣人之道是適人性、知權達的,并不約束人“日用平?!敝械淖杂伞! ∽髡邔Τ讨熘娇量痰摹坝匕逡?guī)矩”反感、憤慨,對為這種迂板規(guī)矩所縛,更不耐煩,作品中的一系列描寫都貫穿了講“權達”、適人情的主張。如作品中寫柳煙受鹿精玷污后準備“殉節(jié)”,唐賽兒道:“若已受其辱,即死也算不得‘名節(jié)’,切莫短見!”曼尼道:“死不值錢,罷休!罷休!”(第十二回)呂熊筆下以剎魔主為領袖的“魔道”女仙們,雖不食人間煙火,卻從來不否認“情欲”的存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史論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