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勢物語

出版時間:1986-3  出版社:洪範(fàn)出版社  作者:林文月  譯者:林文月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伊勢物語》為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學(xué)作品之一。由林文月教授翻譯以及繪製插圖。
《伊勢物語》一書之中,除敘述歌詠男女愛情悲歡離合之外,又有一類專事描述男性上流社會之風(fēng)雅交流題材,其中以詩歌風(fēng)流者居多。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伊勢物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8條)

 
 

  •     《伊勢物語》
      
       日本古典文學(xué)對我,實在有點像楊過于郭襄,一言蔽之:“一見楊過誤終身”。所以至今一入江安圖書館先去的必定是二樓亞洲文學(xué)日本那一柜。
        我太喜歡那種雅潔古樸的風(fēng)味,細細分類一事一物,低眉不尚喧嘩的禮節(jié),乃至交往中介于熱情與涼薄中的一種君子之風(fēng)。但是拋開個人喜好,《伊勢物語》還是一本好書雖然我預(yù)見不會有太多人賞識它。
        
        介紹這本書,首先要介紹一些我也是查了資料才明白的名詞:首先是“物語”,一種日本獨有的體裁,內(nèi)容多為故事雜談,篇幅不長從幾十字至二三百字不等,伊勢物語共有一百二十五話,每話平均也就不到三百字吧,氣味沖淡,意味雋永,堪稱居家如廁最佳伴侶。因為伊勢物語內(nèi)容多為男女通情,互贈情詩,然后結(jié)局不了了之,讀來不必費神思考,只是偶然間碰到一些字句,該懂得自然懂了,不懂得繼續(xù)看下去也很好。其次是“和歌”,古日本的歌詞,多有唱和,伊勢物語也是歌物語,里面的文字大多只為了聯(lián)絡(luò)情節(jié),重點都在那些和歌上,當(dāng)然了,也可以理解為詩句,跟魏晉的詩比較像,格律不嚴(yán),便于歌唱。
        
        談完名詞,接下來是譯本,對于這本書來說,譯本太重要了,如果譯本不同很可能讓你覺得是兩本書。日本古典文學(xué)在中國有三個比較好的譯本:周作人的苦雨齋譯叢,臺灣林文月的林譯本,還有豐子愷的豐譯本。我很看好周作人的譯筆,很得古人的清趣,但不知為何周作人唯獨落下了《伊勢物語》沒譯,我以為憾?!兑羷菸镎Z》的豐林譯本孰優(yōu)孰劣之爭由來已久。林文月女士自小生活在日語環(huán)境中,小時候甚至以為自己是日本人,所以日語的語感超于普通日文學(xué)習(xí)者,她在譯這本書的時候采用楚辭體,雅馴非常;而豐子愷的譯本跟他的畫一個風(fēng)格,非常淺白,運用了一些口語,讀起來就像講故事說書的感覺。周作人因這種口語的淺白把豐譯本批評得很不堪,可以理解周先生,你看他的書齋叫做苦雨齋,而豐子愷的叫緣緣堂,就能明白這是兩個世界的人。豐林兩個譯本我都看了,也有偏好,為避免先入為主混淆視聽,現(xiàn)摘錄兩個版本同一章節(jié)于下:
      
      豐譯:從前有一個男子,和一個女子住在偏僻的鄉(xiāng)間。男的說要到京都去入宮供職,向女的依依不舍的告別,出門去了,一去三年,音信全無。女的等得十分厭煩,這時候有一個人親切地來慰問她。這女子被他的誠意所感動,便同他訂約:“那么今晚我們相會吧。”但是這天晚上,前夫突然回來了。他敲門,叫道;“把門兒開開!”但女的不開門,詠了一首歌塞出去給他:  坐等三年音信杳,只今另抱琵琶眠。  男的回答她一首詩曰:  “弓有各種弓,人有各種人。請君愛此人,似昔我愛君?!薄 ∷胱吡耍拇鹚皇赘柙?;  “不管他人容我否,我心自昔只依君?!薄 〉械膹阶匀チ?。女的滿懷悲慟去追他,但追不著,在清水流淌的地方跌倒了。她就咬破手指,用血在那里的巖石上寫了一首詩道:  “不解余心素,離家歲月遷,留君君不住,我欲死君前?!薄 ∵@女子就在那地方徒然地死去了。   
      
      林譯:從前,有個男子,住在偏僻的鄉(xiāng)下。這男子,說是:“要去宮中仕奉?!彼煲酪啦簧岬暮退钠拮痈鎰e,竟一去三年也不回來。女的不耐久久等待,趕巧有人十分熱心追求,乃與之相約“今宵逢會吧。”沒想到,這男子卻回家來了?!伴_開門啊?!彼瞄T,但是他的妻子不肯打開門,只是遞了一首和歌出來?! r忽忽兮過三年,久等苦待實無奈,新枕今宵兮擬聯(lián)綿。  見此歌詠,男的便也詠了一首:  吁梓弓兮嗟檀弓,弓似新月經(jīng)幾歲,盼汝親彼兮汝吾衷。  詠罷,便欲離去。女方更詠:  嘆梓弓兮可奈何,引弓不引我自度,心本屬君兮豈容訛?! ≡仛w詠,男的還是回去了。女的悲不自勝,追隨了出去,可就是追趕不上,終于倒伏在清泉之旁。她在旁邊的巖石上,用手指血書如后:  情未通兮思亦難,人兒離去不可止,此身今消兮未為安?! 叄乖谀莻€地方死去了。
        
        我很喜歡木心,因為我覺得我們對于詩歌的理解很相同,他稱陶潛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現(xiàn)代詩不論了就),我贊同,他稱詩經(jīng)及先秦詩歌為中國最好的詩,我贊同,他覺得唐人不及魏晉之人,我贊同。當(dāng)然,你也可以反過來說,這些觀點都是我的,木心先生贊同,因為我們倆得出這些觀點的時候誰也沒搭理誰。
        到這里,我想說的已經(jīng)差不多說完了。
        
        豐譯本里有幾句很好的詩,我摘錄出來。
        “緣淺如溪能徒涉?!薄诹嗽?br />     “去也徒然去,歸時空手歸。
         只因貪接近,來往千百回?!薄诹脑?br />     
        哎,豐子愷譯得多好。
        
        
       
  •     我很喜歡林文月先生的《枕草子》,但卻不是那么喜歡這本<伊勢物語>,歸根結(jié)底這是日本歌物語的經(jīng)典之作,對和歌的翻譯要求就很高??墒橇窒壬某o體翻譯卻感覺有些雕琢過頭,失去了原文樸素的風(fēng)致。每每讀到中心的和歌時我就出戲,把精神全放在理解拗口的楚辭去了。中國的楚辭風(fēng)格偏華麗,與和歌的樸素優(yōu)雅還是有一定風(fēng)格差距的。這么說雖然有裝逼的嫌疑,但我還是的說,周作人先生的樸素的直譯要更好一些。
      
      總得來說見仁見智吧,喜歡這種華麗風(fēng)格的讀者也一定有不少。如果喜歡古典文學(xué),喜歡楚辭,那么這個版本的翻譯也很值得推薦。
  •     最早聞得林文月大名還是老掉牙的《源氏物語》豐譯林譯之爭,但由于已經(jīng)一冊豐譯在手也就未曾再動過另購的打算,去年譯林非常有誠意的出了一套裝幀精美的林氏譯本,便選擇了唯一未曾收過的《十三夜》作為體驗林文月譯文妙處的試驗田。此番偶然在圖書大廈閑逛順手拿起單放在一側(cè)的《伊勢物語》翻翻,頓時被詳實而細致的注釋吸引了。
      數(shù)年前曾收過一本集合了竹取、落洼、春雨、雨夜,當(dāng)然還有伊勢的物語大雜燴,前幾則物語故事性頗強讀起來尚可,唯獨《伊勢物語》部分,起篇幾乎都是清一色諸如“從前有一個男子”之句,后續(xù)語焉不詳?shù)牧攘葦?shù)語的情愛得失,再附上幾首理應(yīng)是翻譯問題而幾乎淪為打油詩的和歌,平常而又無味。
      而林文月的文風(fēng)原本就清新淡雅,含蓄深隱,恰好與《伊勢物語》相得益彰,常翻著翻著,短短的一則故事就過去了,竟使人反復(fù)玩味,不忍釋手,縱然翻譯的和歌總歸是不可能保留全部神韻,但有的比原文還要長上許多的注釋不但詳盡的講述相關(guān)故事背景,更加上了譯者本人對原文深入而細膩的理解,將原本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故事完完整整的展示出來,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反而失其味,但為我等而言無疑是幫助理解原文的良藥。
  •     首先贊一下這一套書的封皮設(shè)計.要是這本書的封面不是這樣好,估計壓根就不會買.
      
      伊勢物語成書在日本平安朝,約十世紀(jì)中葉,是最早的和歌物語. 但成書過程跨度較大,大概是經(jīng)過多人的補綴和增改.
      
      想來中國同時期的文學(xué)作品,類似的只能是唐朝的傳奇,而今讀起來也不好懂,可以想象日本人讀十世紀(jì)的本國古典作品,大概也是如此.所以就不要指望翻譯過來能有多么精彩好看了.排除了考古研究恐怕真沒多少意義,更何況這終究是和歌集,里面的重點其實是每一篇的和歌部分,和歌相當(dāng)于日本的詩,而詩歌通常必不可少的就是韻,想一想中國的唐詩翻譯成英文的樣子吧.
      
      因此,這本書的精華都在林文月的箋注上,箋注寫得十分詳細,對原文解釋的也很透徹.若是僅讀原文,難免會覺得枯燥平常,參考箋注反而會知道哪些是重點,還有許多原文并沒有說出的東西.
      
      伊勢物語大概很少有人從頭一遍就讀到尾吧,內(nèi)容雖然不乏連續(xù),但是格式基本也都重復(fù),這樣讀下來怕是累得很. 倒不如閑來無事隨意尋一頁讀上一篇,反而有其意境.
      
      
  •     
      從前,有一對男女,深深相愛著,絕不可能有移情別戀之心??墒牵恢谰烤乖趺椿厥拢谷粸榱艘恍┬┦虑?,那女的對他倆的關(guān)系心生不悅,思欲離去,便在東西上面寫了這么一首和歌:
      
      倘出離兮恐遭議,
      
      情淺心輕必所責(zé),
      
      世人知兮吾倆意。
      
      留下此詠,便遂出走。見到這女子所書寫留下的,男方全然不解,自忖也沒做過什么教她心懷芥蒂的事情呀;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怎么這樣子呢?他傷心地哭泣,也不知該往哪兒去尋覓。出得門來,東張西望,看來看去,也沒有一點兒線索,便只好又回到家里來。
      
      思枉然兮結(jié)此緣,
      
      歲月虛擲豈亦命?
      
      我獨鐘情兮守年年。
      
      詠罷,茫然沉思。
      
      無由知兮不得見,
      
      人兒即今豈相思?
      
      玉鬘幻影兮實所戀。
      
      這女子,過了很久,許是相思難忍的罷,詠了一首和歌寄過來。
      
      今或忘兮不復(fù)念,
      
      我猶盼君莫忘人,
      
      萱草種子兮且收斂。
      
      答歌云:
      
      君既聞兮我眷眷,
      
      萱草殷勤蒔心田,
      
      當(dāng)知思君兮情依戀。
      
      其后,二人復(fù)歸于好,濃情猶勝于前時。那男的寫了一首和歌:
      
      恐君忘兮竟多疑,
      
      而今非昔不敢信,
      
      遂令衷情兮添傷悲。
      
      女方亦有答歌:
      
      似云飄兮浮中空,
      
      杳然消散不可恃,
      
      我身何托兮知所終?
      
      雖然如此,爾后雙雙各有了別的情侶,兩人之間終致變得疏遠了。
      
      
      
      ——————自古至今,男女相愛分離,如此平常。
      
      
      
  •      寫書評之前,我想說一個自己的心路歷程:從我來到人世間并且有個人意識開始,我就常常以為自己不屬于這個世間,這么說可能很難讓人信服也很難讓人理解,但不知為何我總是恍惚自己是某處偏僻農(nóng)村里的一個少女,我的父母很貧窮、木質(zhì)陋屋沒有容身之處,而我,每天能看見的只有泛黃的屋頂,以及濃烈苦澀的中藥味彌漫在潮濕的屋內(nèi)。我是一個快要臨終的女孩,年方二九,母親年邁,一直守在我的身邊,相對而言,父親的印象就顯得有些模糊了。不知此處該用記憶中還是想象中更妥當(dāng)?這像是一種回憶又如同妄想、夢魘,我似乎是快要離開他們了,他們在慟哭,這時候來了一個誰,說只要我去另外一個地方,我就能健康正常地生活,老態(tài)龍鍾的爹媽信了這話,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他們應(yīng)允了那人的提議,那人便似一屢輕煙把我也一起撫走了,但是我總要回去,回到屬于我的床榻吧。再后來,我在夏天出生了,遇見了如今的爸爸媽媽。長大后知道我的星座叫巨蟹座,一切的情緒都受到月亮陰晴圓缺之變化而變幻。于人世的第二十三年,我看到了豐子愷先生所翻譯日本最早物語《竹取物語》,很多感嘆號不言而喻,這種契合讓我一時之間厚顏無恥地代入了這個神話傳說中。
      整部小說,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皇帝讓月巖笠?guī)е鞘浊樵娕c裝著輝夜姬留下的不死藥壺走去一座山頂。那座山頂是離天空最近之山,月巖笠將在山頂把皇帝交代的信物一并燒毀?;实鄄⑽从H自去,或是他已氣絕于宮中,但愿是出于對月亮人輝夜姬再也得不到的愛死去吧。(我果真但愿如此。)月巖笠遵皇命照辦不誤,信物之灰燼隨著清風(fēng)在山頂吹起徐徐白煙,飄至天空之上白云之間月亮之中,此后世人便把這座山稱作不死山。
      直至今日,山頂?shù)目|縷白煙依舊無窮盡地綿延到云端、到圓月,它便是如今的富士山。
     ?。ㄎ赐辏?/li>
  •     刊于《文藝報》2011-09-14 文/陳嫣婧
      
      近期,譯林出版社推出了林文月的四卷譯作,都是日本平安朝時期的作品,《源氏物語》和《枕草子》都先已有豐子愷和周作人兩位先生的譯本,為人所熟知?!兑羷菸镎Z》雖也有豐先生譯本,但當(dāng)時的人文社和上海譯文社都將其與另外兩則物語《竹取物語》和《落洼物語》合為一集,所以此次出版林譯單行本,讓我十分欣喜。
      
      “物語”體是日本古典文學(xué)中的一個稱謂,與“和歌”、“俳句”一樣,是日本所獨有的。林譯本的前言對其有非常明確的介紹。物語上承古神話傳說,下接近現(xiàn)代小說,是一種十分特殊而有韻味的文體。相對人們更熟悉的成熟的物語體作品《源氏物語》,《伊勢物語》的成書更早,且采用的是“歌物語”,即以和歌(日本古典詩歌)為主,加入簡短的敘述,每個片段沒有連貫的邏輯,亦無確定的主人公。從內(nèi)容上看,類似于我國的唐宋傳奇的縮小版,裁制則有些像元之后逐漸成熟的雜劇本子,均為敘事加上詩歌。作品以平安時期的貴公子在原業(yè)平的一生為主線,此人出身皇族,身份高貴,雖不注重經(jīng)綸之學(xué),卻擅長哀艷的和歌,被奉為“六歌仙”之首,據(jù)說他風(fēng)流倜儻,瀟灑不羈,曾與眾多女子有過交往,所作和歌也都與此有關(guān),這就是《伊勢物語》最初的藍本。后來,書中又另增旁枝末節(jié),加入了其他歌人的作品和故事,使之逐漸豐滿,最終成為現(xiàn)今一百二十五回帖的通行本。
      
      桑原武夫認(rèn)為物語和小說的區(qū)別在于后者融入了作者的個性,而前者只是在寫事情的本身,寫作下來的人身份就與記錄者差不多,毫無個性可言。但正是這樣一個特征,讓我得以窺探到平安朝時期各色愛情的本來面目和它們的種種特質(zhì)?!兑羷菸镎Z》的主題離不開男歡女愛,閨閣之情,王子公主的交往、悲喜與分離,作品以“極簡主義”的風(fēng)采了了幾筆記錄下一個故事,或是一段情節(jié),卻從不試著告訴我們開頭和結(jié)尾。這種筆法極盡忠實而自然地描繪著日常性的真實,即便知道是傳說或杜撰,也感覺仿佛只是身邊瑣事一二,有一種自在自得的真。如我極為喜愛的第二十一帖《各結(jié)新緣》和二十二帖《千夜如一夜》,前者寫了一對情人彼此深愛后又分離,后者同樣寫情人,寫的卻是分離后的廝守??蛇@里的廝守或分離,都是平平常常的,毫無哀嘆或者歡喜,就好像花草的枯榮循環(huán)一樣自然而然。林文月指出:“平安時期之文學(xué)有一共同根本精神——即詠嘆萬物變移不定?!币蚱洳欢?,故事時刻存在著變化,也因其變化,使得開始和結(jié)束都不再顯得那么重要。淡化了敘事特征的《伊勢物語》給人的感受是片段化的,尋常的,它的美,也是從尋常之中漸化而來,仿佛領(lǐng)著你不知覺中便走入幽深靜謐的意境,而從不事先打招呼。這一傳統(tǒng),幾乎影響到了所有的日本文學(xué)作品,使之呈現(xiàn)出一種自然的游離的姿態(tài),既貼近你,又迷惑你。這與中國古典小說的差別是非常之大的,我們更喜歡奔著一個目標(biāo)去,最后定要掙出一個結(jié)果,這是文學(xué)的功利心還是好勝心?從文字之美本身而言,我更喜歡《伊勢物語》的自憐與自足。
      
      作為“歌物語”,和歌是《伊勢物語》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平安朝時期的詩歌形式,一般都效仿自唐宋,表達的習(xí)慣與技巧上也多得益于唐詩的精妙,然則即便如此,和歌也自有其獨有的特征。技術(shù)上,和歌固然不及唐詩的整飭華美,但在意境上,卻是另有一番風(fēng)情。首先,意象上的活潑,如第一帖《初冠》中的一首和歌,用信夫染的狩衣來形容自己此刻心緒的迷亂。衣服上的條紋復(fù)雜紊亂,我窺見你美貌時的心情又何嘗不是如此。以狩衣作為意象的主體,不僅點出這首和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且以身邊尋常之物勾勒內(nèi)心活動,既顯自然貼切,又不失優(yōu)雅。往更深一層想去,貴族的狩衣衣料柔軟,圖案華貴,與女子的美貌相映成趣,同樣的溫柔美麗,豈不是在男子心間已形成了一種親近感?《伊勢物語》中的和歌多使用日常的意象,身上穿的衣服,手上拿的飾物,氣候、地形、自然萬物,皆為順手可取,目光所及的,卻能在被作者取用時,悄悄然地鉆入文字的氛圍鋪設(shè)與情感鋪陳中去,細而無聲,卻如穿一件上好絲緞的衣服,貼合且清爽宜人。一直十分欣賞和歌這種將平常之物,平常之心臻于化境,融清新氣息于文字中,又將文字于無形間提升至美的創(chuàng)作境界。不僅是《伊勢物語》,近現(xiàn)代作家的眾多小說隨筆作品,也都發(fā)展了這種尋常且奇異的文字特征,如此前閱讀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禮贊》,看他用閑談搭訕?biāo)频目谡Z話文字談?wù)撊帐綆?,陶器,茶室等物,那種清冷孤傲的美感卻溢紙而出,清荷般的香氣撲鼻而來??此齐S意隨性,實則美于無形,讓人仿佛覺得這國度天生有一種文學(xué)上的超然,或是一種審美上的超然,否則如何做到這樣無形無跡的不刻意呢?
      
      《伊勢物語》的中文譯本,之前看過豐先生版,以口語化的敘述及工整的和歌作為翻譯的準(zhǔn)則,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易懂,卻有略帶市井氣的感覺,似乎傳承不出古典文學(xué)的雅致。此回林譯彌補了這一問題,以半文半白的語言形式譯出,初讀時猶如閱讀舊式的章回小說,巧妙地在閱讀感上營造了古典化的氛圍。且林文月女士十分細心地加入了詳細箋注和注釋,其中不乏簡要評論,能解決不少閱讀困惑。但古典日文的語言特征乃是沖淡平和,安靜中有悠遠的余韻,林譯的句子,有時給人感覺稍顯刻意,仿佛是特別要提醒讀者這是古典作品似的,所以也有不足。我十分推崇周作人先生的譯法,他雖然沒有譯過《伊勢物語》,但所譯的《枕草子》和《如夢記》都是使用看似隨意平淡的白話句子,勾勒出悠遠意境,初讀看似無味,多讀則意境全出。不知如周先生有機會譯《伊勢物語》,又將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鲋穆杂袆h節(jié))
  •     林文月的散文,不起波瀾的文字間,有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在《京都一年》中,林文月以一個旅游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jì)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文筆細致,收放自如”。
      游樂設(shè)備,游樂設(shè)施www.zzjjl.com.cn
  •      林文月的文字始終給我一種古樸、清麗的感覺,縱是寥寥數(shù)筆之中也能體現(xiàn)出她獨到的韻味以及難于效仿的風(fēng)致。林先生出生于上海日租界,幼時接受日本教育,長到才開始接受中文教育,這樣的身世也注定她和日本有著不解之緣。因此,林文月翻譯日本古典文學(xué)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兩者的結(jié)合亦是妙到巔毫。
      
       《伊勢物語》這個書名中國讀者絕對不陌生,但是何謂“物語”?“伊勢”是何指代?《伊勢物語》具體說的什么?能回答這三個問題的人就寥寥無幾了。而林譯版《伊勢物語》就替讀者解開了很多疑惑,尤其是譯者的箋注,更是對閱讀和理解產(chǎn)生了很大的幫助。單看《伊勢物語》的文本,實則頗為乏味,而閱讀林文月這個豐富翔實的譯本則可以了解很多外延的東西。
      
       所謂“物語”是一種日本文學(xué)獨特的載體,這種類似于短篇故事或雜談的文體很難用現(xiàn)在任何一種常用的文學(xué)載體來類比。在我的理解中,“物語”更近似于筆記小說、小品文,但是內(nèi)容上卻又像是短篇的傳奇、平話,再加上穿插其間的和歌,仿佛還有些散曲的意味。《伊勢物語》屬于“歌物語”,故事甚是簡單,點睛之筆多在其中的和歌之上,因此欣賞起來理應(yīng)參照故事玩味其中的韻文。
      
       在原業(yè)平,六歌仙之一,才華橫溢、風(fēng)流倜儻,傳說與3733個女子相交。《伊勢物語》的大部分篇幅就是根據(jù)在原業(yè)平的和歌編撰而來,其中的主人公很大程度上也是擬業(yè)平其人的形象而作。不過如果簡單的把物語中的人物形象與歷史人物形象等同起來就大錯特錯了,物語甚至比小說人物還要虛化,而業(yè)平的形象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伊勢物語》中主要的還是以描寫男女之間的戀愛故事為主,其中男主人公的形象多脫胎于在原業(yè)平的歷史形象,卻又不完全相合,更有很多地方仔細推敲還是有不少矛盾之處的。除了大部分寫情感的篇幅之外,書中還有不少遠足、游玩、飲宴的場景,以及把一些歷史事件文學(xué)化傳奇化等等。可以說《伊勢物語》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副平安時代風(fēng)物的畫卷。
      
       當(dāng)然《伊勢物語》本身的故事性不強,如果當(dāng)小說讀會有一種平淡的感覺,其中的很多情節(jié)甚至讓人覺得幼稚。但是鑒于這個文本問世的時間以及歷史背景,其中還是有很多有意思的看點——
      
       書中的核心人物是在原業(yè)平,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故意將很多事件的時間打亂,同時既寫業(yè)平也二條后的情感又寫業(yè)平的其他感情事跡,或隱去時間或隱去地點或隱去人物,給人一種朦朧的意味。頗有《石頭記》開篇那句“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感覺。
      
       《伊勢物語》成書與平安時代,當(dāng)時中國的文化尤其南北朝及盛唐兩個時代的文化已經(jīng)通過各種渠道傳入日本。而在物語中我們就能明顯地感受到這兩種文化對于日本的影響。南北朝時期內(nèi)斂、隱逸的文化以及盛唐開放、繁榮的文化在物語中的日本交錯出現(xiàn),這就要讀者去悉心體味了。
      
       最重要的是作為“歌物語”,《伊勢物語》中的兩百余首和歌最有藝術(shù)價值。相對于元曲或是章回小說中韻文的存在是服務(wù)于故事情節(jié)的,而在《伊勢物語》中故事卻經(jīng)常是輔助于和歌的。在閱讀的時候之后分清這種主次關(guān)系才能更好地把玩其中的文字,當(dāng)然由于翻譯的原因很多雙關(guān)語、藏頭詩的藝術(shù)形式用漢語是無法傳達出來的,多少也就失去了很多閱讀上的妙趣。不過其中那些對李白、白居易等詩人詩歌的化用以及一些近似于唐傳奇的情節(jié)還是很值得細品的。
      
       由于不通日文,自難評述林文月先生譯文的好壞,不過總體上達意是完滿的,其中的古意也非常充盈,唯一美中不足的大約是林先生有時候擬古之意太過顯著,表現(xiàn)出來的感覺也就有些穿鑿了,不過這些也都是見仁見智的東西。其實我更看重的還是林先生在文后的箋注,這些絕對是反映一個譯者態(tài)度和良心的東西,是一種對讀者的誠懇。
      
       《伊勢物語》,略顯平淡,然則夏日讀之,不乏涼爽之意,靜心細品,所得頗豐。
      
  •   菇?jīng)鰧懺u論的速度好快!
    o(* ̄▽ ̄*)ゞ
    我喜歡標(biāo)題,太有意蘊了~
  •   有你聽歌快么。。。
  •   只看了豐子愷的,上面的那個故事看的時候笑出來了,簡明生動,有意思。
  •   非常有同感,金器裝小菜。淡飯還是用瓷的才到味。。。
  •   此外,周作人先生是深得日本那種極富日常感又細致入微的人情風(fēng)俗三昧的啊~
  •   吃不消這種用所謂的楚辭體翻譯和歌的調(diào)調(diào),楚辭是金盞,和歌是瓷杯,完全是兩回事,再說了,不是加個兮字就叫楚辭的好么?林文月同學(xué),你以為你是林琴南嗎?
    http://www.douban.com/people/chuanshu/status/1084967949/
  •   個人推薦豐子愷的譯本
  •   我看的是豐子愷的譯本,感覺和詩經(jīng)的意蘊有點像
  •   可以考慮把《伊》的故事翻寫,就像人們翻寫《今昔物語集》一樣。這是個龐大的工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