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01 出版社:(澳門)崇適文化 作者:劉文忠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序
背負兩個靈魂的環(huán)球旅行
上編
朝 鮮 —— 一個落后、封閉、愚昧的國土
柬埔寨 —— 罪惡的紅色高棉
越 南 —— 與中國同命運共問題的“同志加兄弟”
日 本 —— 有魂、有禮、有壓力的民族
韓 國 —— 儒家精神與現(xiàn)代民主的邂逅
臺 灣 —— 徜徉在三民主義的遐想中
新加坡 —— 一黨制的廉政國家
香 港 —— 改革開放的助推器
印 度 —— 以科技起飛的發(fā)展中國家
以色列 —— 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民族
美 國 —— 因信稱義的民眾與社會
英 國 —— 萬惡的殖民主義?
德意志 —— 以真誠贏得尊重
俄羅斯 —— 一個蕭條待興的新國家
加拿大 —— 一個我最想安度晚年的地方
奧地利 —— 緬懷音樂家難友陸洪恩
梵蒂岡 —— 追憶一段慘痛的歷史
南 非 —— 制度已滅,歧視未消
下編
行走在“公義”與人道主義的分水嶺
— 從法國大革命到中國文革
冰島特色的“共產(chǎn)主義”
從挪威看北歐社會主義
獨立與附庸 —— 中丹工會之比較
諾貝爾故鄉(xiāng)的沉思
中國手工業(yè)生產(chǎn)與文藝復興發(fā)源地
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態(tài)度
莊嚴佛土之游思
人類古文明的大展臺
當狩獵成為歷史名詞
大自然的寵兒和棄兒
為新西蘭的中國留學生擔憂
馬爾代夫歷險記
后記
作者簡介
在讀到《一個文革受難者的新海國圖志》之前,我對劉文忠和他的哥哥劉文輝先生一無所知。這既是我的無知,也是集體遺忘的結(jié)果。“文革”剛剛爆發(fā),劉文輝就向全國八個城市十四所大學投寄批判“文革”十六條的萬言書,迅即于1967年3月被槍殺,十四年后才獲平反。年僅19歲的弟弟劉文忠,因為幫助哥哥投遞萬言書在監(jiān)獄中度過十三年“最好的時光”。劉文忠近年來以自費旅游的形式,近距離接觸了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寫下這本書。
自1990年代以降,不管公費還是自費,中國的出境規(guī)模都極其巨大,但非常遺憾的是,對于各國經(jīng)濟生活的艷羨之聲不絕于耳,在文化和制度層面的反思甚至不如一些晚清的政府官員。劉文忠的目的不在于“到此一游”,他更注重的是制度文明。作為一個游客,他不是從理論出發(fā),而是從旅行中的細節(jié)不斷反觀中國問題,反思其中的制度缺失。讓我吃驚的是,雖然作者曾經(jīng)身陷囹圄十三年,卻沒有陷入封閉的訴苦思維。開篇提到饑荒問題,作者就非常熟悉地以阿馬蒂亞·森的學說反駁那種“自然災害”論,這說明他的精神資源在不斷更新。從書中也可以知道,即使在監(jiān)獄中,他依然與獄友組成了“孫文讀書會”,這才是“雪夜閉門”,相比之下,我只是附庸風雅。
——摘自《南方都市報》(2008年4月6日)·閱讀周刊(B20)·雪夜新書(by王曉漁)(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8-04/06/content_432563.htm)
劉文忠blog:http://blog.sina.com.cn/liuwenzhong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