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人民 作者: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編譯 頁數(shù):1121 字數(shù):94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選文精審,內容完整,既全面反映經(jīng)典作家的思想體系,又充分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文集精選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個時期的代表性著作,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同時還包含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在政治、法學、史學、教育、新聞、科技、文藝、軍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論述。
本書為其中的第五卷,收入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
書籍目錄
第五卷說明
卡·馬克思第一版序言
卡·馬克思第二版跋
卡·馬克思法文版序言和跋
弗·恩格斯第三版序言
弗·恩格斯英文版序言
弗·恩格斯第四版序言
第一冊 資本的生產(chǎn)過程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
2.體現(xiàn)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
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
A.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
(1)價值表現(xiàn)的兩極: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
(2)相對價值形式
(a)相對價值形式的內容
(b)相對價值形式的量的規(guī)定性
(3)等價形式
(4)簡單價值形式的總體
B.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1)擴大的相對價值形式
(2)特殊等價形式
(3)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的缺點
C.一般價值形式
(1)價值形式的變化了的性質
(2)相對價值形式和等價形式的發(fā)展關系
(3)從一般價值形式到貨幣形式的過渡
D.貨幣形式
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
第二章 交換過程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1.價值尺度
2.流通手段
(a)商品的形態(tài)變化
(b)貨幣的流通
(c)鑄幣。價值符號
3.貨幣
(a)貨幣貯藏
(b)支付手段
(c)世界貨幣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1.資本的總公式
2.總公式的矛盾
3.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三篇 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1.勞動過程
2.價值增殖過程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七章 剩余價值率
1.勞動力的剝削程度
2.產(chǎn)品價值在產(chǎn)品相應部分上的表現(xiàn)
3.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時
4.剩余產(chǎn)品
第八章 工作日
1.工作日的界限
2.對剩余勞動的貪欲。工廠主和領主
3.在剝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國工業(yè)部門
4.日工和夜工。換班制度
5.爭取正常工作日的斗爭。14世紀中葉至17世紀末葉關于
延長工作日的強制性法律
6.爭取正常工作日的斗爭。對勞動時間的強制的法律限制
1833—1864年英國的工廠立法
7.爭取正常工作日的斗爭。英國工廠立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
第九章 剩余價值率和剩余價值量
第四篇 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
第十章 相對剩余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協(xié)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yè)
1.工場手工業(yè)的二重起源
2.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3.工場手工業(yè)的兩種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場手工業(yè)和
有機的工場手工業(yè)
4.工場手工業(yè)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內部的分工
5.工場手工業(yè)的資本主義性質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yè)
1.機器的發(fā)展
……
第五篇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chǎn)
第十四章 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余價值的量的變化
第十六章 剩余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第六篇 工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chǎn)
第二十二章 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第二十五章 現(xiàn)代殖民理論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可見,貨幣占有者要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工人。這里所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xiàn)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為什么這個自由工人在流通領域中同貨幣占有者相遇,對這個問題貨幣占有者不感興趣。他把勞動市場看做是商品市場的一個特殊部門。我們目前對這個問題也不感興趣。貨幣占有者是在實踐上把握著這個事實,我們則是在理論上把握著這個事實。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貨幣占有者或商品占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勞動力的占有者。這種關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關系,也不是一切歷史時期所共有的社會關系。它本身顯然是已往歷史發(fā)展的結果,是許多次經(jīng)濟變革的產(chǎn)物,是一系列陳舊的社會生產(chǎn)形態(tài)滅亡的產(chǎn)物。我們前面所考察的經(jīng)濟范疇,也都帶有自己的歷史痕跡。產(chǎn)品成為商品,需要有一定的歷史條件。要成為商品,產(chǎn)品就不應作為生產(chǎn)者自己直接的生存資料來生產(chǎn)。如果我們進一步研究,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下,全部產(chǎn)品或至少大部分產(chǎn)品采取商品的形式,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只有在一種十分特殊的生產(chǎn)方式即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的基礎上才會發(fā)生。但是這種研究不屬于商品分析的范圍。即使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品直接用來滿足生產(chǎn)者自己的需要,沒有轉化為商品,從而社會生產(chǎn)過程按其廣度和深度來說還遠沒有為交換價值所控制,商品生產(chǎn)和商品流通也能夠產(chǎn)生。
編輯推薦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