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黃平,朱文堅 編 頁數(shù):389
前言
本書是在作者多年從事《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基礎上,根據(jù)教育部關于“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在參考了目前國外主流教材后,為適合在未修材料力學的教學中使用,特別增加了材料力學的主要內(nèi)容,使之覆蓋范圍更加廣泛。在編寫時,本書以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為編寫主線,并進行了必要的融合。本書可作為50~80學時的近機械類和非機械類專業(yè)“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相關專業(yè)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緯哂幸韵聝?nèi)容和特色: ?。?)本書內(nèi)容包括緒論、拉伸、扭轉和彎曲應力分析、復雜應力分析、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歇運動機構與組合機構、機械調(diào)速與平衡、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撓性傳動、螺紋形成與螺旋傳動、螺紋連接、鍵連接、花鍵連接、成型連接和銷連接、鉚接、焊接、膠接和過盈連接、彈簧、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以及機械現(xiàn)代設計與創(chuàng)新設計等,共20章。其中,帶有“*”的章節(jié)為選講內(nèi)容,使用時可酌情取舍?! 。?)本書在借鑒國外相關教材的基礎上,將應力分析內(nèi)容的基礎知識放在全書的前面,為未修過材料力學和工程力學的學生作鋪墊,以便更好地學習后續(xù)的內(nèi)容。對已修過相關力學內(nèi)容的學生,可在學完緒論之后,直接從第6章開始進行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主要內(nèi)容的學習。
內(nèi)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主干教材:機械設計基礎》共20章,由材料力學、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三大部分組成。在材料力學部分,介紹了拉伸、扭轉和彎曲應力分析,并討論了機械設計常用的復雜應力分析。在機械原理部分,先介紹了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然后分析了連桿機構、凸輪等常用機構的運動規(guī)律等,同時還討論了間歇運動機構與組合機構和機械調(diào)速與平衡;在給出了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傳動比的計算等之后,詳細介紹了這些零件和帶、鏈與螺旋傳動的設計?!镀胀ǜ叩冉逃龣C械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主干教材:機械設計基礎》還講述了常用通用零件的設計,包括螺紋連接、鍵連接、其他形式的連接、彈簧、軸、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等。另外,還簡要介紹了機械現(xiàn)代設計與創(chuàng)新設計的基本方法。《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主干教材:機械設計基礎》各章附有相應的習題,并給出了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或求解過程,供教學使用。
書籍目錄
前言第l章 緒論1.1 機械的組成1.2 本課程研究的對象和任務1.3 機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1.4 機械零件常用材料及其選用原則1.5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及程序習題第2章 材料的力學性質2.1 應力與應變2.2 材料試驗2.3 材料的其他性質2.4 影響材料性能的因素本章要點習題第3章 幾種形式的應力分析3.1 直桿的軸向拉伸3.2 簡單剪切3.3 圓軸扭轉的應力與變形本章要點習題第4章 梁的彎曲4.1 梁的支承形式及其支承反力計算4.2 梁彎曲的剪力與彎矩4.3 剪力圖和彎矩圖4.4 純彎曲時梁的正應力4.5 彎曲正應力的強度條件*4.6 彎曲變形本章要點習題第5章 復雜應力分析5.1 應力與應變分析5.2 強度理論本章要點習題第6章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6.1 運動副6.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6.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本章要點習題第7章 平面連桿機構7.1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和特性7.2 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7.3 平面四桿機構的設計方法本章要點習題第8章 凸輪機構與其他常見機構8.1 凸輪機構的應用與分類8.2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guī)律8.3 盤形凸輪輪廓設計8.4 凸輪機構設計應注意的問題8.5 間歇運動機構與組合機構本章要點習題*第9章 機械調(diào)速與平衡9.1 機械速度波動與調(diào)節(jié)9.2 回轉件的平衡本章要點習題第10章 齒輪傳動與蝸桿傳動10.1 齒輪傳動特點、類型10.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10.3 漸開線及漸開線齒廓10.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名稱和幾何尺寸計算10.5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傳動分析10.6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加工10.7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強度設計10.8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10.9 圓錐齒輪傳動10.10 齒輪的結構10.11 齒輪傳動的潤滑10.12 蝸桿傳動本章要點習題第11章 輪系11.1 概述11.2 輪系的傳動比計算本章要點習題第12章 帶傳動與鏈傳動12.1 帶傳動概述12.2 帶傳動的工作能力分析12.3 普通V帶傳動設計12.4 V帶輪的結構12.5 帶傳動的張緊裝置及維護12.6 同步帶傳動簡介12.7 鏈傳動概述12.8 鏈傳動工作情況分析12.9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12.10 鏈傳動的布置和潤滑本章要點習題第13章 螺紋連接與螺旋傳動13.1 螺紋的形成原理和類型及其主要參數(shù)13.2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13.3 螺紋連接*13.4 螺旋傳動本章要點習題第14章 鍵連接、銷連接和其他形式的連接14.1 鍵連接14.2 花鍵連接14.3 成型連接14.4 銷連接14.5 鉚接14.6 焊接14.7 膠接14.8 過盈連接本章要點習題*第15章 彈簧15.1 概述15.2 圓柱螺旋彈簧15.3 彈簧常用材料本章要點習題第16章 軸16.1 軸的類型與材料16.2 軸的結構設計16.3 軸的強度計算16.4 軸的剛度計算本章要點習題第17章 滑動軸承17.1 摩擦狀態(tài)17.2 滑動軸承的類型17.3 滑動軸承材料及潤滑17.4 非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的計算17.5 液體摩擦滑動軸承簡介本章要點習題第18章 滾動軸承18.1 滾動軸承的結構及類型18.2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及壽命計算18.3 滾動軸承的組合設計、潤滑與密封本章要點習題第19章 聯(lián)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19.1 聯(lián)軸器19.2 離合器19.3 制動器本章要點習題第20章 機械現(xiàn)代設計與創(chuàng)新設計20.1 現(xiàn)代設計方法20.2 創(chuàng)新設計習題附錄A 部分習題選解與答案附錄B 中英文索引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的組成 人類為了滿足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設計和制造了類型繁多、功能各異的機器。機器是執(zhí)行機械運動的裝置,用來變換速度或傳遞能量、物料,如內(nèi)燃機、電動機、洗衣機、機床、汽車、起重機以及各種食品機械等。機器的種類很多,它們的用途、性能、構造、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通常一臺完整的機器包括三個基本部分?! 。?)原動部分:其功能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變換為機械能(如內(nèi)燃機和電動機分別將熱能和電能變換為機械能)。原動部分是驅動整臺機器完成預定功能的動力源?! 。?)工作部分(或執(zhí)行部分):其功能是利用機械能去變換或傳遞能量、物料、信號,如發(fā)電機把機械能變換成為電能,軋鋼機變換物料的外形等?! 。?)傳動部分:其功能是把原動機的運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轉變?yōu)楣ぷ鞑糠炙璧倪\動形式、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 ∫陨先糠侄急仨毎惭b在支撐部件上。為了使三個基本部分協(xié)調(diào)工作,并準確、可靠地具備整體功能,必須增加控制部分和輔助部分?! ?/pre>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國家級特色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國家級精品課程主干教材:機械設計基礎》特點: 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主干教材; 突出內(nèi)容的對比性和系統(tǒng)性; 注重知識前后銜接與融會貫通; 增加部分材料力學內(nèi)容,體系更完整; 附有習題和部分解答,中英文索引。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