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3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劉鈁,魏保生 主編 頁數(shù):496
內容概要
《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系列叢書(包括跨越考綱篇、實戰(zhàn)規(guī)律篇和沖刺高分篇) 貫徹“兩點三步法”的教學理念:“兩點”即尋找考點、記憶考點?!叭健保旱谝徊剑ㄗx《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跨越考綱篇》,領悟大綱精髓,以便心中有數(shù);第二步,熟做(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實戰(zhàn)規(guī)律篇》真題,識破出題玄機,以便掌握命題思路;第三步,鞏固練習、有的放矢地做(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沖刺高分篇》習題和模擬,以便從容應對考試。 本套叢書以最新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中醫(yī)綜合考試大綱為藍本,以歷屆真題為核心,以現(xiàn)行最新教材為依托,以多年中醫(yī)綜合考試輔導講義為制勝點——透徹分析和總結出了64種題型,首次揭開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中醫(yī)綜合出題和命題的規(guī)律,使讀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精解了全部考試要求的知識點(“尋找考點”) ,使讀者有效地復習;精練且覆蓋所有的考點。每一節(jié)的題目就是考試大綱的要求,可以節(jié)省讀者寶貴的時間。獨創(chuàng)和精練的“記憶考點”方法(點睛點評),使復習變得有趣和有效。在機械無聊的復習中,有趣的記憶提示使讀者耳目一新,輕松上陣。 本書是系列叢書之沖刺高分篇,其上篇為考點點撥:以圖表形式,對大綱進行圖解,有助于考生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中篇是分學科復習沖刺,分為【已考考點全掌握——深入歷史,導向未來】:再次對歷屆真題進行歸納總結;【剩余考點盡搜索——主動出擊,大膽預測】:此欄中考生可以自己大膽對沒有考過的考點進行預測;【章節(jié)題庫全鎖定——“題”網恢恢,疏而不漏】:按照考試命題規(guī)律,精心挑選各型測試題,對復習鞏固大綱要點大有裨益。下篇根據(jù)最近5年的真題,設計了lO套全真預測模擬試題,以供考前沖刺之用。 本書適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中醫(yī)綜合考試人員和中醫(yī)院校本科學生考試使用,也可以作為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專業(yè)技術資格(職稱) 考試參考使用。
書籍目錄
上篇 考點點撥:縱橫梳理 清楚記憶 第1章 中醫(yī)基礎理論 第2章 中醫(yī)診斷學 第3章 中藥學 第4章 方劑學 第5章 中醫(yī)內科學 第6章 針灸學中篇 分學科復習:中刺:考點回顧 題庫鎖定 第1部分 中醫(yī)基礎理論 第1章 緒論 第2章 陰陽五行 第3章 藏象 第4章 氣血津液 第5章 經絡 第6章 病因 第7章 病機 第8章 防治原則 第2部分 中醫(yī)診斷學 第1章 緒論 第2章 望診 第3章 聞診 第4章 問診 第5章 切診 第6章 八綱辨證 第7章 病因辨證 第8章 氣血津液辨證 第9章 臟腑辨證 第10章 其他辨證方法 第3部分 中藥學 第1章 總論 第2章 解表藥 第3章 清熱藥 第4章 瀉下藥 第5章 祛風濕藥 第6章 化濕藥 第7章 利水滲濕藥 第8章 溫里藥 第9章 理氣藥 第10章 消食藥 第11章 驅蟲藥 第12章 止血藥 第13章 活血化瘀藥 第14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15章 安神藥 第16章 平肝息風藥 第17章 開竅藥 第18章 補虛藥 第19章 收澀藥 第20章 涌吐藥 第21章 攻毒殺蟲止癢藥 第22章 拔毒化腐生肌藥 第4部分 方劑學 第1章 總論 第2章 解表劑 第3章 瀉下劑 第4章 和解劑 第5章 清熱劑 第6章 祛暑劑 第7章 溫里劑 第8章 表里雙解劑 第9章 補益劑 第10章 安神劑 第11章 開竅劑 第12章 固澀劑 第13章 理氣劑 第14章 理血劑 第15章 治風劑 第16章 治燥劑 第17章 祛濕劑 第18章 祛痰劑 第19章 消導化積劑 第20章 驅蟲劑 第5部分 中醫(yī)內科學 第1章 感冒 第2章 咳嗽 第3章 肺痿 第4章 肺癰 第5章 哮汪 第6章 喘證 第7章 肺脹……下篇 考前沖刺:10套全真預測模擬試題及答案
章節(jié)摘錄
107.中風中經絡的治法是 108.中風中臟腑陽閉的治法是 答案:107.D;108.B。①中經絡證治:風痰入絡證:養(yǎng)血祛風通絡;風陽上擾證:育陰潛陽,鎮(zhèn)肝息風;陰虛風動證:滋陰潛陽,息風通絡。②中臟腑閉證證治:痰熱腑實證:通腑泄熱,息風化痰;痰火瘀閉證:息風清火,豁痰開竅;痰濁瘀閉證:化痰息風,宣郁開竅。 A.天麻鉤藤飲B.四逆散c.通竅活血湯D.半夏白術天麻湯 109.治療頭痛肝陽上亢證,應首選 110.治療眩暈肝陽上亢證,應首選 答案:109.A;110.A。①肝陽頭痛主癥:頭昏脹痛,兩側為重;兼癥: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口苦面紅,或兼脅痛;舌苔:舌紅苔黃;脈象:脈弦數(shù);證機:肝失條達,氣郁化火,陽亢風動;治法:平肝潛陽息風;方藥:天麻鉤藤飲。②眩暈肝陽上亢證主癥:眩暈,耳鳴,頭目昏脹且痛,甚則仆倒,每因煩勞惱怒而誘發(fā)或加重;兼癥:面易潮紅,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肢麻震顫;舌苔:舌紅苔黃;脈象:脈弦;證機: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治法: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方藥:天麻鉤藤飲?! .臟病B.外經病c.腑病D.絡脈病 115.俞穴偏于治療 116.募穴偏于治療 答案:115.A;116.c。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部的腧穴,募穴是五臟六腑之氣匯集在胸腹部的腧穴。俞為陽,均分布在背腰部的膀胱經上,故又稱背俞穴,是陰病行陽的重要處所;募為陰,均分布在胸腹部,故又稱腹募穴,是陽病行陰的重要處所。每一個臟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俞穴和募穴主治作用各有一定特點,一般而言,臟病、虛證多取俞穴,腑病、實證多取募穴?! .間接灸B.直接灸c.艾卷灸D.天灸 117.白芥子灸屬于 118.雷火針灸屬于 答案:117.D;118.c。艾卷灸:又稱艾條灸。即用桑皮紙包裹艾絨卷成圓筒形的艾卷,也稱艾條,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方法。有關艾卷灸的最早記載,見于明代朱權的《壽域神方》一書,其中有“用紙實卷艾,以紙隔之點穴,于隔紙上用力實按之,待腹內覺熱,汗出即瘥”的記載。后來發(fā)展為在艾絨內加進藥物,再用紙卷成條狀艾卷施灸,名為“雷火神針”和“太乙神針”。天灸:又稱藥物灸、發(fā)皰灸。將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藥物,涂敷于穴位或患處,敷后皮膚可起皰,或僅使局部充血潮紅。所用藥物多是單味中藥,也有用復方,其常用的有蒜泥灸、細辛灸、天南星灸和白芥子灸等數(shù)十種。 A.先深后淺,重插輕提B.先淺后深,重插輕提C.先淺后深,輕插重提D.先深后淺,輕插重提 119.提插補瀉法中的補法操作是 120.提插補瀉法中的瀉法操作是 答案:119.B;120.D。提插補瀉:針刺補瀉過程中,以掌握毫針上提、下插著重點不同來區(qū)分補法或瀉法的針刺手法。補法:緊按(重插)輕提(結合先淺后深)。瀉法:緊提(重提)輕插(結合先深后淺)?! 。ㄈ﹛型題:121-180小題,每小題2分,共12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選出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21.“水日潤下”比類腎的功能,指的是A.藏精B.主納氣c.主水液D.主生殖 答案:AC。“水曰潤下”。所謂“潤下”,是指水有滋潤寒涼、性質柔順、流動趨下的特性。進而引申為凡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閉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現(xiàn)象,均可歸屬于木。水的這一特性對腎的藏精、主水功能的解釋,在方法上具有類比思維的意義,故腎在五行屬水?! ?28.肺氣失調的病機主要為A.肺失宣發(fā)B.肺失肅降c.肺氣虛損D.肺失濡潤 答案:ABC。肺氣失調包括:①肺氣失于肅降(肺失清肅)和肺氣失于宣發(fā)(肺氣不宣)主要有外邪襲表犯肺、痰濁阻肺、肝火犯肺及肺氣不足等。②肺氣虛損多因肺失宣肅,日久不復,或勞傷過度耗損?! ?29.肝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為A.水火既濟B.精血同源c.藏泄協(xié)調D.陰陽制約平衡 答案:BcD。肝與腎:主要表現(xiàn)在精血互化、陰陽協(xié)調和藏泄相互制約等方面。肝藏血,腎藏精,血能化精,精能生血,精和血之間存在著相互轉化的關系,即精血同源或肝腎同源。腎屬陰為水臟,腎陰能涵養(yǎng)肝木,使肝陽不亢(水能涵木);肝陰能資助腎陰,使腎中相火不能妄動。腎主封藏,能制約肝之疏泄太過;肝主疏泄,可使腎之封藏而不閉,溢瀉有度,從而維持肝腎兩臟藏和泄的相互制約、相互為用?! ?30.脾氣虛損的病機是 A.運化無權,納谷呆滯 B.升降失調,清濁不分 C.升舉無力,中氣下陷D.統(tǒng)攝無力,血溢脈外 答案:ABCD。脾氣虛損即脾氣虛,又稱中氣不足;多因稟賦不足、飲食、久病及勞倦所傷而致運化無權,則見納呆、口淡無味。升清降濁失司,則見頭目眩暈、便溏泄瀉。脾失健運,生化氣血無源,則見乏力、精神委頓。氣虛統(tǒng)血無權,則見出血;中氣不足,升舉無力,則見久泄脫肛、臟器下垂等?! ?31.絳舌所主的病證是A.熱人營分證B.熱入血分證c.陰虛火旺證D.肝郁氣滯證 答案:ABC。絳舌主病有外感、內傷之分。在外感病若舌色紅絳而有苔者,多由熱入營血,臟腑陽熱偏盛所致,屬實熱證;絳舌在內傷病,舌色紅絳而少苔或無苔者,提示胃、腎陰傷,多由熱病后期陰液受損,或久病陰虛火旺,屬虛熱證?! ?32.水痘的特點是A.呈橢圓形B.大小不等c.晶瑩明亮D.皮薄易破 答案:ABCD。水痘是外感時邪,發(fā)于脾、肺二經,有外感表證,癥候較輕。其特點是:橢圓形,膚淺易破,一般頂部無臍;大小不等,陸續(xù)出現(xiàn);漿薄如水,晶瑩明亮;不結厚痂,不留瘢痕?! ?38.氣分證的臟腑病位是A.大腸B.胸膈C.肺D.膽 答案:ABCD。衛(wèi)氣營血辨證將外感溫熱病發(fā)展過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階段,分為衛(wèi)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四類,用以說明病位的淺深、病情的輕重和傳變的規(guī)律,并指導臨床治療?!度~香巖外感溫熱篇》指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肺主氣屬衛(wèi),心主血屬營”。所以,溫熱病邪由衛(wèi)分入氣,由氣入營,由營入血,隨著病邪的步步深入而病情逐漸加重。就其病變部位而言,衛(wèi)分證主表,邪在肺與皮毛;氣分證主里,病在胸膈、肺、胃、腸、膽等臟腑;營分證邪熱入于心營,病在心與包絡;血分證則邪熱已深人心、肝、腎,重在耗血、動血?! ?39.下列關于肺腎陰虛證和肝火犯肺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均可見大量咳血 B.均見舌紅脈數(shù)之象 C.均見咳嗽D.均可見煩熱口苦 答案:AD~.肺腎陰虛為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而非大量咳血,為骨蒸潮熱而非潮煩熱,為口燥咽干而非口苦,以上主選項之證均可見于肝火犯肺,但舌紅脈數(shù),肺腎陰虛為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而肝火犯肺為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140.腎虛水泛證的表現(xiàn)可見A.咳喘、心悸、肢腫B.失眠、健忘、癡呆C.舌淡胖、苔白滑D.腰膝酸冷、氣短 答案:ACDo腎虛水泛是指由腎陽虧虛,氣化失權,水濕泛溢所表現(xiàn)的證候。臨床表現(xiàn)為身體浮腫,腰以下腫尤甚,按之沒指,畏寒肢冷,腰膝酸軟,腹部脹滿,或見心悸氣短,或咳喘痰鳴,小便短少,舌質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 ?41.治療少陰頭痛。宜選用的藥物是A.羌活B.白芷C.細辛D.獨活 答案:CD。太陽頭痛:羌活、藁本;陽明頭痛:白芷、葛根;少陽頭痛:柴胡、川芎;厥陰頭痛:吳茱萸;少陰頭痛:細辛、獨活(性善下行走下人里,主散在里伏風及寒濕而通痹止痛;為少陰經的引經之品;氣血虧虛者慎用)太陰頭痛:蒼術?! ?42.具有止血作用的藥物是A.石韋 B.五靈脂c.馬勃D.貫眾 答案:ABCD~.石韋:①利水通淋:淋病、水腫;②化痰止咳:肺熱咳嗽;③止血:崩漏、吐血、衄血。五靈脂:①活血止痛:痛經、經閉、產后瘀痛、胸腹痛;②化瘀止血:瘀滯出血。馬勃:①清熱解毒,利咽:咽喉腫痛,咳嗽失音。②收斂止血:外傷出血(外用),血熱吐血及衄血。貫眾:①殺蟲:多種腸道寄生蟲?。虎谇鍩峤舛荆猴L熱感冒、溫熱斑疹、痄腮;③涼血止血(炒炭):血熱妄行之出血?! ?43.具有溫中行氣功效的藥物是A.草果B.草豆蔻C.肉豆蔻D.白豆蔻 答案:BCDo肉豆蔻與白豆蔻相同點:味辛性溫,均入脾胃經。均能溫脾止瀉、溫中行氣,用治脾虛泄瀉及脾胃虛寒氣滯脘腹脹痛、食少嘔吐等。肉豆蔻:長于澀腸止瀉,并可用治五更腎泄。主治久瀉久痢之滑脫證。白豆蔻:長于化濕醒脾,溫胃止嘔,并可用治濕溫初起。主治濕阻中焦證。草豆蔻:燥濕,溫中,行氣:寒濕中阻之脘腹脹痛及吐瀉。草果:①燥濕、溫中:寒濕中阻之脘腹脹痛及吐瀉;②截瘧:山嵐瘴氣、穢濁濕邪所致之瘴瘧?! ?44.五加皮、桑寄生功效的共同點是A.補益肝腎 B.強筋健骨 c.養(yǎng)血安胎 D.利尿消腫 答案『AB。桑寄生:①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肝腎不足之腰膝酸痛;②養(yǎng)血安胎:胎腎虛損,沖任不固之胎漏下血及胎動不安;強筋力強,為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的常用藥。五加皮:①祛風濕,強筋骨:風濕痹痛,腰膝軟弱;②利水:水腫,小便不利;善祛風濕,補肝腎。用治風濕痹痛,腎虛有寒者為宜;陰虛火旺、舌干口苦者忌服?! ?45.具有通經下乳功效的藥物是A.木通B.通草c.穿山甲 D.王不留行 答案:AcD。木通:利尿通淋,通經下乳;通草:清熱利濕,通氣下乳,無通經之作用;王不留行: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穿山甲:活血消癮,通經下乳?! ?46.既治肝風內動,又治肝陽上亢的藥物是A.羚羊角 B.天麻c.鉤藤D.地龍 答案:ABc。羚羊角:①平肝息風:肝風內動;②平肝潛陽:肝陽上亢;③清肝明目:肝火上炎;④清熱解毒:高熱神昏,斑疹痘毒。鉤藤:①息風止痙:熱盛動風,驚癇抽搐,小兒驚風,破傷風。②清熱平肝:肝火亢盛,肝陽上亢。天麻:①平肝潛陽:肝陽上亢所致之眩暈頭痛;②息風止痙: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地龍:①清熱息風:驚癇抽搐,壯熱狂躁。②平喘:肺熱喘咳、哮喘、百日咳。③通絡:風濕熱痹,風寒濕痹,中風半身不遂,骨折腫痛。④利尿:熱結膀胱,砂石淋證。地龍——清熱息風,通絡,平喘利尿,其息風作用非息肝風,而為息溫病熱極生風?! ?47.性溫,具有祛痰開竅作用的藥物是A.遠志B.郁金c.天南星D.皂莢 答案:AD。1.遠志:辛、苦,微溫。①寧心安神:失眠,驚悸。②祛痰開竅:咳嗽痰多咯出不爽,痰迷神昏。③消散癰腫:癰腫初起,乳房脹痛(內服加外敷)。善開心氣而寧心安神,通腎氣而強志不忘,有交通心腎之長,用治心腎不交健忘為好;有胃炎及胃潰瘍者慎用。2.郁金:辛、苦,寒,①疏肝解郁,活血止痛:肝郁脅痛,痛經,癥積痞塊;②清熱涼血:血熱妄行;③清心開郁:神志不清,癲癇,癲狂;④利膽退黃:濕熱黃疸,人肝、心、膽經,善活血、行氣、涼血與解郁;5~12g,煎服;研末服,2-5g;不宜與丁香同用。3.天南星:苦、辛,溫,有毒。①燥濕化痰:濕痰壅滯或痰熱咳嗽;②祛風止痙:風痰眩暈、中風痰壅、破傷風、癲癇;③散結止痛:癰疽痰核,善治寒濕頑痰,是祛風痰要藥;有毒,內服宜制,陰虛燥痰及孕婦忌用。4.皂莢:辛,溫,小毒,①祛痰:胸中痰盛,咳喘上氣;②開竅:猝然昏厥,癲癇痰盛;善祛膠結頑痰;非頑痰實證體壯者不宜輕投;孕婦、氣虛陰虧及有出血傾向者忌用。故本題選AD?! ?48.主歸心、肝經的藥物是A.開竅藥B.活血藥C.安神藥D.補血藥 答案:Bc?;钛鏊?,味多辛苦,主歸肝心經。開竅藥味辛,芳香,善走竄,皆人心經。補血藥甘溫或甘平,補肝養(yǎng)心益脾,滋養(yǎng)肝腎。心藏神肝藏魄,人體神志的變化與心肝兩臟的功能活動有密切的聯(lián)系,安神藥多人心肝經?! ?49.下列關于藥物用法用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芫花入湯劑,3~10g B.龍膽草入湯劑,3~6g c.芒硝沖服,10~15g D.代赭石入湯劑,5~10g 答案:Bc。芫花:辛、苦,溫、有毒。①瀉下逐水:水腫、腹水、胸水。②祛痰止咳:寒痰咳喘。③外用殺蟲療瘡:頭瘡、頑癬。辛苦溫,有毒善瀉胸脅水飲,現(xiàn)用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寒濕偏重者,療效較佳;醋炒可減低毒性,體虛及孕婦忌服,反甘草,煎服1.5-3g;散劑O.6g/次。龍膽草:苦,寒。①清熱燥濕: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②瀉肝定驚:肝火上炎,熱極生風;長于清下焦?jié)駸?、瀉肝膽實火;脾胃虛寒者不宜,陰虛津傷者慎服,3-6g煎服。芒硝:成、苦,寒。①瀉熱通便,潤燥軟堅:實熱積滯,大便燥結;②外用清熱,消腫止痛:乳癰、咽痛、口瘡;為治療實熱積滯、大便燥結之常品;入湯劑宜溶化。孕婦、哺乳期婦女忌用,10~15g,沖服。代赭石:苦、寒。①平肝潛陽:肝陽上亢所致之頭痛眩暈;②降逆止嘔定喘:噯氣、呃逆、嘔吐、氣喘;③涼血止血:血熱妄行所致之出血,10~30g,打碎先煎。
編輯推薦
《2010考研中醫(yī)綜合240分之路:沖刺高分篇》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