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地理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科學  作者:張榮祖  頁數:33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由張宋祖編著的《中國動物地理》為《中國自然地理系列專著》之一,系統(tǒng)闡述了我國陸棲脊椎動物的分布規(guī)律,討論了分布規(guī)律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并按動物地理區(qū)劃,分別敘述各界、區(qū)及亞區(qū)的動物地理特征。獸類部分還按生物學資料追溯其歷史變遷。
《中國動物地理》可供高等院校生物、地理等專業(yè)師生及從事動物學、地理學、古生物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自然保護區(qū)工作人員參考。

書籍目錄

總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動物地理研究歷史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歷史動物地理學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動物地理學
 參考文獻
第二章 中國自然地理環(huán)境區(qū)域分異
 第一節(jié) 區(qū)域分異大勢
 第二節(jié) 分區(qū)與分帶
 一、東部季風區(qū)
 二、西北干早區(qū)
 三、青藏高寒區(qū)
 第三節(jié) 自然區(qū)帶景觀系統(tǒng)
 第四節(jié) 地質古地理事件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自然條件對動物分布的影響
 第一節(jié) 三大自然區(qū)與動物分布
 一、東部季風區(qū)
 二、西北干旱區(qū)(蒙新高原區(qū))
 三、青藏高寒區(qū)(青藏高原區(qū))
 第二節(jié) 溫度帶的阻障作用
 一、寒溫帶南界
 二、半濕潤地區(qū)暖溫帶北界
 三、北亞熱帶北界
 四、小亞熱帶北界
 五、南亞熱帶北界
 六、熱帶北界
 七、高寒帶下限
 第三節(jié) 溫度雨量分布與生物地理現(xiàn)象
 一、溫度
 二、雨量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地理動物群
 一、寒溫帶針葉林動物群
 二、溫帶森林、森林草原動物群
 三、溫帶草原動物群
 四、溫帶荒漠、半荒漠動物群
 五、高地森林草原、草甸、寒漠動物群
 六、亞熱帶森林、林灌動物群
 七、熱帶森林、林灌動物群
 八、農田動物群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動物分布型
 第一節(jié) 概論
 一、動物分布區(qū)
 二、動物分布型(格局)的形成
 第二節(jié) 分布型的分類
 一、科的分布型
 二、種的分布型
 三、鳥類遷徙與分布型
 四、特有種分布
 第三節(jié) 動物分布的歷史變遷
 一、歷史變遷總趨勢
 二、生物地理殘留分布
 三、氣候變暖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動物地理區(qū)劃
 第一節(jié) 概論
 一、區(qū)劃評述
 二、存在問題
 第二節(jié) 動物區(qū)系的起源和歷史演變
 第三節(jié) 分區(qū)特征
 一、古北界
 二、東洋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人類活動對動物分布的影響與動物保護
 第一節(jié) 人類活動對動物分布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動物分布規(guī)律與動物保護
 一、東部季風區(qū)
 二、西北干旱區(qū)
 三、青藏高寒區(qū)
 第三節(jié) 外來動物種的入侵
 參考文獻
總結
附錄Ⅰ中國陸棲脊椎動物分區(qū)分布與分布型
 一、分布型代號
 二、分區(qū)代號
 三、附注代號
附錄Ⅱ 中國陸棲脊椎動物的分布型與分區(qū)分布總表

章節(jié)摘錄

  把青藏高原劃為一個獨立的動物地理“界”的主要理論依據(陳宜瑜等,1996,1998)是:地質和生物演化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全球性氣候變冷幾乎是同時發(fā)生的,波及的范圍都是巨大的。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全球性氣候變冷,在歐亞大陸共同促成了古北區(qū)、東洋區(qū)特有類群的分化,也促成了青藏高原區(qū)大范圍的特有類群的分化,形成了獨特的魚類區(qū)系,以裂腹魚類和高原鰍屬為典型代表。作為對這些地史事件反映的青藏高原區(qū)、古北區(qū)和東洋區(qū),在動物地理區(qū)劃上的地位應當是相等的?! 游飬^(qū)系的演化在時空上是同步進行的。現(xiàn)有全球動物地理區(qū)劃的等級劃分,反映動物區(qū)系形成的時空分化,在理論上應該對應于環(huán)境的時空變遷,但具體的分化有自己的特點,應做進一步分析?! 游锏乩韺W的研究早已明確第四紀以來歐亞大陸發(fā)生過數次冰期,大量的第三紀喜暖動物總的趨勢是向南部撤退或被消滅。同時,一些適應于冰緣地帶的喜寒種類在北方形成,動物區(qū)系產生古北界與東洋界的分化。第三紀時,全北界最昌盛的動物群是三趾馬動物群。在更新世早期,三趾馬動物群在我國產生了分化,在古北界出現(xiàn)泥河灣動物群,在東洋界出現(xiàn)巨猿動物群(周明鎮(zhèn),1964)。在這一過程中,青藏高原發(fā)生了大幅度的整體抬升,隨高度增加,古地理環(huán)境的變遷更為劇烈,我國大陸分異出向三個不同方向演變的自然地域:東部季風區(qū)、西部干旱區(qū)、青藏高寒區(qū)(施雅風等,1998;湯懋倉,1995),對動物區(qū)系的演化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一過程一直延續(xù)至今:  東部季風區(qū):在整個更新世時,雖然在冰期中我國氣候遭受不同程度的惡化,但尚未形成像歐亞大陸最北部大陸冰川所導致的毀滅性打擊,特別是在東部,因而成為喜暖物種冰期中的避難地,即前已述及的“蓬蒂地”,尤其是在華北地區(qū)以南。環(huán)境變遷對動物影響的總趨勢是喜暖動物的南撤,喜寒動物的南進。冰期與問冰期的波動則導致自然地帶的擺動。在此過程中,東洋界與古北界動物產生混雜。  西部干旱區(qū):青藏高原隨地殼抬升,高度增加,對南來濕潤氣流的屏障作用增強,使亞洲內陸地區(qū)早已存在的干旱氣候進一步強化,在新疆南部地區(qū),形成亞洲大陸的干旱中心,沙漠擴大,黃土堆積向東擴展(劉東生等,1964;李吉均等,1979)。古北界中中亞成分形成發(fā)展并隨之東移(周廷儒,1984;張榮祖,1999)?! ∏嗖馗咴瓍^(qū):自然條件變化相當劇烈。在此過程中,歐亞北部草原向高原西北部擴展,原有的森林環(huán)境向高原東南部退縮,包括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區(qū)(施雅風等,1998),動物的分布亦呈相應的變化。后者由于南北向高山峽谷的通道效應,產生古北界與東洋界動物區(qū)系的相互滲透。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動物地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張老先生的中國動物地理出過好幾個版本了,這版的新東西特別多。想張老先生致敬!
  •   張老先生在動物地理學方面的權威著作,對了解我國的陸生動物地理學有重大幫助!
  •   書很不錯,是一本很好的工具書,贊一個。
  •   快速的郵遞,一流的質量
  •   因為喜歡祖國的山川河流,所以很喜歡這本書
  •   好書,但比09年出的薄了100來頁,也不寫清版本,不知作者和編輯怎么想的
  •   感覺應該是正版的
  •   本人搞環(huán)評,偶爾需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感覺還可以。
  •   印刷精美,可讀性強。內容仍有局部印刷缺陷,送來的書書皮有破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