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0-7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孫正聿 頁數(shù):243 字數(shù):29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哲學是一門最具理論魅力的學科。學習哲學,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一種既不囿于成見又不流于空疏的理論思維能力,形成一種既奮發(fā)進取而又睿智通達的生活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理論興趣,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撞擊學生的理論思維,提升學生的理論境界,這應該是哲學教學的基本方式,也應該是哲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試圖在高等學校的哲學教育中增設一門新課——“哲學通論”,并相應地為學生提供一部關于這門課程的教材。關于“哲學”的“通論”,這既不是國內長期講授的“哲學原理”,也不是國外或港臺關于各種哲學理論、哲學學科的介紹,而是集中地講述一個問題:“哲學究竟是什么?”并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真切的哲學思考,形成哲學的思維方式和哲學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這門課程和這部教材所講述的全部內容,都是圍繞著對“哲學”的追問來引導學生拓寬和深化對哲學的理解,而不是分門別類地講述有關哲學的各種問題、各種理論和各種知識。這本《簡明哲學通論》是在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上形成的,并特別注重以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來提出和回答問題;同時,認真地汲取了哲學史上的認識成果,特別是20世紀以來的現(xiàn)代哲學的研究成果,其中很重要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我國哲學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作者本人水平的限制,也由于這門課程的試驗的性質,這本教材一定會存在不當或疏漏之處,懇請學界同仁和廣大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它圍繞“哲學是什么”展開追問,深入探討了哲學的自然現(xiàn)解、思維方式、超越常識、尋求本體、反思科學等特點,具有較強的探索性和實驗性,便于引導學生進入深切的哲學思考,形成哲學的思維方式和哲學的生活態(tài)度。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哲學專業(yè)的教科書,也可供其他專業(yè)選用和社會讀者閱讀。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哲學的自我理解
第一節(jié) 進入哲學思考
第二節(jié) 拓寬哲學視野
第三節(jié) 面向生活之思
小結
第二章 哲學思維方式
第一節(jié) 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jié) 哲學的反思活動
第三節(jié) 哲學的前提批判
小結
第三章 超越常識的哲學
第一節(jié) 常識、科學和哲學
第二節(jié) 人類生活的常識基礎
第三節(jié) 哲學對常識的超越
小結
第四章 反思科學的哲學
第一節(jié) 哲學對科學的反思關系
第二節(jié) 哲學反思科學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反思當代哲學中的科學主義思潮
小結
第五章 尋求本體的哲學
第一節(jié) “本體”問題
第二節(jié) “真”的問題
第三節(jié) “善”的問題
第四節(jié) “美”的問題
第五節(jié) 關于人的哲學
小結
第六章 哲學的派別沖突
第一節(jié) 全面認識哲學的派別性
第二節(jié)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第三節(jié) 辨證法與形面上學
第四節(jié) 經(jīng)驗論與唯理論
第五節(jié) 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
小結
第七章 哲學的歷史演進
第八章 哲學的現(xiàn)代革命
第九章 哲學的修養(yǎng)與創(chuàng)造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這是一個很美的比喻。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實;但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蕾,果實的結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由此看來,這個否定的過程,不正是以新的形式與內容肯定了先前的存在嗎?如果這樣來看哲學史,它就不再是一個“堆滿著死人的骨骼”的戰(zhàn)場,不再是一個徒然否定、一無所獲的過程,而恰恰是一個“揚棄”的過程,結出果實的過程。這樣理解的哲學史,才是哲學的發(fā)展史。不僅如此。黑格爾關于“花蕾、花朵和果實”的比喻,還會啟發(fā)我們用“否定之否定”的觀點去看待每個哲學體系自身的發(fā)展。在黑格爾自己的哲學體系中,每個概念都是作為“中介”而存在的,它否定了前面的概念,卻又被后面的概念所否定。這就像花朵否定花蕾,花朵又被果實否定一樣,使概念自身處于生生不已的流變之中,并不斷地獲得了愈來愈充實的內容。而這種概念自我否定的辯證運動,正是深刻地展現(xiàn)了人類思想運動的邏輯,哲學發(fā)展的邏輯。應當看到,在哲學的“花蕾、花朵和果實”的自我否定的運動中,矛盾著的雙方往往是“高尚心靈的更迭”和“思想英雄的較量”。這種“更迭”與“較量”本身,就是對人類思維的撞擊,對人類精神的升華。其四,“密涅瓦的貓頭鷹”。許多人在談論哲學的時候,都經(jīng)常引用黑格爾的這個比喻。在黑格爾看來,哲學就像密涅瓦的貓頭鷹一樣,它不是在旭日東升的時候在藍天里翱翔,而是在薄暮降臨的時候才悄然起飛。這里的“密涅瓦”即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棲落在她身邊的貓頭鷹則是思想和理性的象征。黑格爾用密涅瓦的貓頭鷹在黃昏中起飛來比喻哲學,意在說明哲學是一種“反思”活動,是一種沉思的理性。按照黑格爾的說法,“反思”是“對認識的認識”,“對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為對象反過來而思之。如果把“認識”和“思想”比喻為鳥兒在旭日東升或艷陽當空的藍天中翱翔,“反思”當然就只能是在薄暮降臨時悄然起飛了。
后記
這本《簡明哲學通論》是已出版的《哲學通論》的改寫本。1998年9月,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我撰寫的《哲學通論》。在那部書的“后記”中,我曾明確地告訴讀者,那是一部“專著性的教材”;對此,我還作出這樣的解釋:“強調這部教材的專著性,包含兩層含義:既是肯定它作為專著的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也是承認它作為教材的探索性和試驗性?!币虼耍绾伟堰@部“專著性的教材”改寫成更為宜于接受和推廣的教材,就成為擺在我面前的一項任務。經(jīng)過半年多的努力,我主要是從下述三個方面改寫了已出版的《哲學通論》,并以簡明讀本的方式呈現(xiàn)給讀者:一是重新設計了簡明本的體系結構,主要是取消了原來的第三章“哲學的生活基礎”,把第一章“哲學的自我理解”中的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改寫為現(xiàn)在的第三章“超越常識的哲學”和第四章“反思科學的哲學”,把第四章“哲學的主要問題”改寫為現(xiàn)在的第五章“追尋本體的哲學”,并把第六章改為現(xiàn)在的第七章“哲學的歷史演進”和第八章“哲學的現(xiàn)代革命”。二是重新確定了簡明本的理論內容,主要是大篇幅地刪除了過于專門化的或容易引起爭議的理論論證,并同時刪改了某些帶有重復性質的論證和引文,適量地增寫了一些概括性的或解釋性的或知識性的文字。由于在改寫中深化了對某些問題的理解,因而對這些問題的論證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三是力爭更為通俗地敘述本書的理論觀點和思想內容,并在每章結束時分別寫了一個“小結”和相應的參考題,以便讀者更好地掌握每章的基本內容和更為深入地思考相關的哲學問題。當代中國學入,多喜愛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在這部書的“自序”中,馮先生對“簡史”作過這樣的解釋和評論:“小史者,非徒巨著之節(jié)略,姓名、學派之清單也。譬猶畫圖,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讀其書者,乃覺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也?!瘪T先生這里所倡言的“擇焉雖精而語焉猶詳”,不僅是每個讀過《簡史》的人的共同感受,也應該是各種“簡史”或“簡論”的努力方向。如有機會重新修訂這部《簡明哲學通論》,再以此為方向作出更大的努力吧!
編輯推薦
《簡明哲學通論》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