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張強 頁數(shù):39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金融學》為國家精品課程“金融學”的主教材,是高等學校經(jīng)濟學類核心課程系列教材之一,也是金融學專業(yè)主干課程教材?!督鹑趯W》以金融全球化以及加入WTO后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為背景,以介紹金融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為主線,以貨幣資金運動、信用活動以及與之密切聯(lián)系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為載體,以貨幣政策與金融調控為主要手段,以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為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金融學》分為金融概覽、金融中介、金融市場、金融風險管理和金融宏觀調控五篇,共17章。 《金融學》非常適合“教”與“學”,具體表現(xiàn)在:(1)具備動態(tài)的遠程教學支持。通過時常更新的配套網(wǎng)站“金融課程教學網(wǎng)”,為使用《金融學》的師生提供課程最新動態(tài)、教學課件資源、疑難問題解答、模擬期末考試等多項動態(tài)的遠程教學支持。(2)靈活的教學內容安排?!督鹑趯W》內容十分豐富,部分涉及現(xiàn)代微觀金融的章節(jié),可以視需要選修。(3)細致的“教”、“學”、“考”服務?!督鹑趯W》內容與考研要求銜接,方便學生自學與備考?! 督鹑趯W》適合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經(jīng)濟管理等專業(yè)貨幣銀行學、貨幣金融學、金融學等課程的主教材,也可作為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學習金融知識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篇 金融概覽第1章 貨幣第一節(jié) 貨幣的起源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貨幣的本質與職能第三節(jié) 貨幣制度第四節(jié) 貨幣流通與貨幣計量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2章 利率第一節(jié) 信用概述第二節(jié) 利息與利率第三節(jié) 利率的決定第四節(jié) 利率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3章 匯率第一節(jié) 國際收支第二節(jié) 外匯、匯率與外匯市場第三節(jié) 國際儲備第四節(jié) 國際資本流動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4章 金融與經(jīng)濟第一節(jié) 金融的含義與范疇第二節(jié) 金融與經(jīng)濟互動第三節(jié) 金融與經(jīng)濟增長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二篇 金融中介第5章 金融中介原理第一節(jié) 金融中介的含義與類型第二節(jié) 金融中介的性質與功能第三節(jié) 金融中介的歷史演進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6章 商業(yè)銀行第一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業(yè)務第三節(jié) 金融創(chuàng)新第四節(jié) 商業(yè)銀行的經(jīng)營管理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7章 非銀行金融機構第一節(jié) 證券經(jīng)營機構第二節(jié) 保險經(jīng)營機構第三節(jié) 政策性金融機構第四節(jié) 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三篇 金融市場第8章 金融市場概述第一節(jié) 金融市場基礎第二節(jié) 貨幣市場第三節(jié) 資本市場第四節(jié)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9章 證券價值評估第一節(jié) 證券價值評估概述第二節(jié) 債券價值評估第三節(jié) 普通股價值評估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10章 祖產(chǎn)組合與資產(chǎn)定價第一節(jié) 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效用與風險第二節(jié) 資產(chǎn)組合理論第三節(jié) 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第四節(jié) 套利定價模型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附錄:數(shù)學推導第11章 金融工程基礎第一節(jié) 金融工程概論第二節(jié) 金融工程的分析方法第三節(jié) 金融工程與金融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四篇 金融風險管理第12章 風險管理概述第一節(jié) 風險及其分類第二節(jié) 風險管理過程第三節(jié) 風險管理技術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13章 金融風險轉移策略第一節(jié) 金融風險轉移策略與遠期類合約第二節(jié) 保險、期權類合約與金融風險轉移策略第三節(jié) 組合投資與金融風險轉移策略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14章 金融監(jiān)管第一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理論第二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體制第三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內容第四節(jié) 金融監(jiān)管的協(xié)調與合作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五篇 金融宏觀調控第15章 貨幣供需與均衡第一節(jié) 貨幣需求第二節(jié) 貨幣供給第三節(jié) 貨幣均衡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16章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第一節(jié) 中央銀行概述第二節(jié)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第三節(jié) 貨幣政策工具第四節(jié)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與中介目標第五節(jié) 貨幣政策效應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第17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第一節(jié) 通貨膨脹的含義及類型第二節(jié) 通貨膨脹的成因第三節(jié) 通貨膨脹的效應及治理第四節(jié) 通貨緊縮的含義及成因第五節(jié) 通貨緊縮的效應及治理本章小結重要概念思考題本章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這是西方關于貨幣性質的一種古老的觀點,提出這種學說的主要是以威廉·斯塔福斯以及托馬斯·孟為代表的重商主義者,并最終由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派的威廉·配第、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等人形成并完善。該學說從貨幣的價值尺度、貯藏手段等職能的角度來認識貨幣的本質。重商主義者認為貨幣就是金屬,貨幣的價值是由金屬的價值決定的;古典學派則將其發(fā)展并提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由貨幣材料的價值決定”的觀點?! 。ㄈ┴泿琶空f 這是西方關于貨幣性質的又一經(jīng)典學說。早期的貨幣名目說盛行于17-18世紀,以反對重商主義貨幣觀而著稱,主要有巴本的貨幣國定論、貝克萊的貨幣計算比價論、斯圖亞特的勞動價值論等。該學說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職能的角度出發(fā)來認識貨幣本質,認為貨幣只是一種便利交換的技術工具、一種價值符號,貨幣只是名目上的存在,貨幣的價值不是貨幣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國家創(chuàng)造的,由國家權威所規(guī)定。貨幣名目說否認了貨幣的商品性和貨幣的實質價值。 在現(xiàn)代貨幣名目說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貨幣數(shù)量理論和管理通貨理論,它們與早期名目說推崇的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只是一個符號的學說一脈相連。以費雪和馬歇爾為代表的貨幣數(shù)量說,在堅持貨幣名目說貨幣本質觀的基礎上對貨幣定義及職能實現(xiàn)了認識上的突破。而到了1936年年底,隨著國際金本位制的崩潰,貨幣金屬說風光不再,而貨幣名目說則以“管理通貨論”的形式再度興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他在名著《貨幣論》中提出“計算貨幣”這一概念,認為貨幣只是一種計算單位,是一種可以用符號或稱號來表示的觀念上的貨幣。從那以后,以“管理通貨論”為代表的現(xiàn)代貨幣名目說基本上主導了西方貨幣本質理論?!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