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

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科學普及出版社  作者:何永年  頁數(shù):125  字數(shù):140000  

前言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藍色的星球,是我們人類誕生以來唯一的家園。地球,一方面以其宜人的氣候和豐富的資源為人類的繁衍生息提供條件,另一方面又有各種各樣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制約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怨乓詠?,人類與自然災害進行著不懈的抗爭。在我國,《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贰ⅰ遏旉枔]戈》、《愚公移山》等古老的寓言故事折射出古人應對干旱、洪水、暴風雨、地震、火山噴發(fā)、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思想和實踐。雖然,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科技和文明的進展,人類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防災減災的效果也在提高,但是,總體上看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還是渺小的,自然災害依然是地球人生死存亡所面臨的重大威脅,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嚴重制約?! ?shù)千年來,特別是近數(shù)十年來人類與自然災害周旋的經歷和經驗告訴我們,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災害管理以及依靠公眾參與是能否取得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的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科技進步則是其中的核心,因為災害的管理和公眾的參與都需要以科技為基礎。人們必須了解災害的成因、特點和后果,才有可能找到預防和減輕災害的途徑?! ∽鳛椤懂敶破站窌怠返慕M成部分,本系列《應對自然災害》包含了《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地球大氣中的渦旋》、《山崩地裂》、《水多水少話禍?!泛汀兜厍驓夂虻淖冞w: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5冊,分別講述有關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熱帶氣旋(如臺風)、地質災害(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澇災害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科學內容。編者希望通過這些小冊子向讀者傳遞相關的知識,增強讀者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 ∥覀冋f,災害是可怕的,嚴重的災害可能讓我們在轉瞬間遭遇滅頂之災,使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積累起來的財富頃刻間付諸東流;但是,災害又不可怕,因為今天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預防和減輕災害,真正可怕的是對于潛在的災害缺乏防范意識,對如何應對災害缺少必要的知識。無災時高枕無憂,優(yōu)哉游哉;遭遇災害時驚恐萬狀,茫然不知所措,這才是最要命的!  但愿這些科普小冊子在提高讀者科學素質的同時,還教會人們防災減災的知識,確保個人平安、家庭平安、社會平安!  何永年  2011年11月

內容概要

數(shù)千年來,特別是近數(shù)十年來人類與自然災害周旋的經歷和經驗告訴我們,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災害管理以及依靠公眾參與是能否取得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的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科技進步則是其中的核心,因為災害的管理和公眾的參與都需要以科技為基礎。人們必須了解災害的成因、特點和后果,才有可能找到預防和減輕災害的途徑。
作為《當代科普精品書系》的組成部分,《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認識地震火山與海嘯》講述有關地震、火山噴發(fā)與海嘯災害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科學內容。
編者希望通過《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認識地震火山與海嘯》這本小冊子向讀者傳遞相關的知識,增強讀者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本書由何永年等編著。

作者簡介

何永年,浙江嘉興人。構造地質專業(yè),先后供職于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以及中國地震局機關,研究員,現(xiàn)已退休。曾編著地質科普書籍《指點江山》(現(xiàn)代出版社,2004)、《奇妙的洞穴峽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1)等。現(xiàn)任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科普委員會主任以及聯(lián)合國國際減災戰(zhàn)略組織(IsDR)科技委成員等。

書籍目錄

小引  地球人的無奈
第一章 運動者的地球
公轉與自轉
地球的內部結構
地球的板塊組成
板塊的運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地震活動及其時空分布特點
地震的類型
地震的成因
頻繁的地震活動
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
地震活動的空間規(guī)律
地震活動的時間規(guī)律
我國地震活動的規(guī)律
第三章 認識地震孕育發(fā)生過程的困難
第四章 地震的大小和地震烈度
震級
烈度
第五章 全球若干大地震及其災害特點
1906年美國加州舊金山地震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地震
1923年日本東京一橫濱地震
1960年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地震
1970年秘魯欽博特地震
1985年墨西哥地震
1988年亞美尼亞地震
1990年伊朗魯?shù)掳蜖柕卣?br />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1999年土耳其伊茲米特地震
1999年中國臺灣集集地震
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地震
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
2004年印尼蘇門答臘島大地震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
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
2010加勒比地區(qū)海地地震
2010年智利8.8級地震
2010年中國玉樹地震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
第六章 中國的地震活動
我國地震活動的特點
我國的主要地震帶
我國地震頻發(fā)的原因
第七章 防震減災的思路和途徑
認識地震:地震活動的觀測和科學研究
預防為主,減輕地震災害
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
第八章 地底的烈焰——火山爆發(fā)
隱含殺機的山嶺——火山
火山成因、噴發(fā)過程及其形態(tài)
火山的種類
火山的分布
火山活動的影響和災害
火山噴發(fā)的前兆
世界十大著名火山
第九章 大海的咆哮——海嘯
海嘯的形成、種類和分布
地震海嘯
世界歷史上的海嘯
我國歷史上的海嘯
科學技術知識幫助我們減輕傷亡和損失
海嘯前兆
重在預防,創(chuàng)造更安全的未來
附錄1 地震應急知識問答
地震發(fā)生時躲在哪里最安全
地震發(fā)生時盲目亂跑是否正確
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么
地震時是躲在桌子旁邊好還是躲在桌子下面好
地震時是跑安全還是躲安全
地震時怎樣防止火災的發(fā)生
地震時如何保護頭部
為什么主震過后還要防余震
在平房里的人們怎樣避震
在樓房里的人們怎樣避震
震后如何撤離高樓
在操場怎樣避震
在街道上怎樣避震
車間工人如何避震
地震時室外危險場所有哪些
停車場如何避震
在開闊地怎樣避震
在野外怎樣避震
在海邊怎樣避震
在水邊如何避震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怎樣避震
在行駛的公交車內怎樣避震
在學校應如何避震
遇到火災時怎樣逃生
遇到有害氣體泄漏時怎么辦
地震停止后如何緊急撤離
附錄2 海嘯知識回答
什么是海嘯
什么原因會引起海嘯
形成地震海嘯的具體成因是什么
海嘯的能量有多大
海嘯波浪與正常的海浪有什么區(qū)別
當海嘯波接近海岸時,它們的表現(xiàn)行為如何
海嘯到達陸地需要多長時間
一次海嘯有多少道波浪
什么是波漲和泛濫
怎樣測量海嘯的波高
全球所有的海洋都會發(fā)生海嘯嗎
什么是海嘯預警系統(tǒng)
海嘯監(jiān)視與海嘯預警有何不同
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tǒng)建成后發(fā)布過多少次海嘯警報
接到海嘯警報后,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如果需要疏散,應當攜帶些什么
海嘯的到達時間能夠精確預測嗎
如何確定淹沒區(qū)和疏散區(qū)
我不住在淹沒區(qū),為什么我也要關注海嘯
如果我在船上,接到海嘯警報后應該做什么
編后語

章節(jié)摘錄

  1908年12月28日凌晨,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墨西拿海峽的海底發(fā)生了里氏7.5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11萬人死亡,是歐洲有史以來死亡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地震。地震過后,高聳于墨西拿市區(qū)的鐘樓倒塌了,地標性建筑帕拉佐·盧蒂諾的建筑像空中樓閣一樣坍塌了,長官衙署和戲院都分崩離析,瞬間化為廢墟。同時,墨西拿海峽兩岸的陡峭懸壁像積木散架似的紛紛坍塌,墜落海中。海底的變動引發(fā)了驚心動魄的海嘯,在近海岸掀起5~6米高(局部高達十幾米)的巨大海嘯波,以200多千米的涌浪時速咆哮著橫掃海岸;幾乎完全摧毀了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和雷焦卡拉布里亞市,港口完全被咆哮的海水吞沒,45個村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毀滅性洗劫。整個意大利南部頓時陷入難以想象的極度恐慌中。據統(tǒng)計,死亡人員中,1/3直接死于地震,其余2/3死于海嘯。這是20世紀最早的一起特大海底地震和第二大地震毀城事件?! ?923年日本東京一橫濱地震  1923年9月1日,時近正午,日本關東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人都在準備午飯。突然,地下傳來一陣可怕的聲音,緊接著大地劇烈地抖動起來,剎那間房倒屋塌,許多人來不及反應就被砸死在屋內,同時燒飯的爐火翻倒,引起熊熊大火……這次地震震級高達8.2級,是日本地震史上震級很大、損失慘重的一次大地震。地震的震源是在東京灣西南部的相模灣之下。這次地震摧毀了日本關東地區(qū)的廣大地區(qū),包括東京和橫濱兩大城市以及沿此海岸的鐮倉、澤山、小田原、熱海等許多小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屋50%~80%在這次地震中完全倒塌;特別是建筑在松軟的沖積層上的城市,損失最為嚴重。東京、橫濱人口密集,人員傷亡也主要集中在這兩大城市。據統(tǒng)計,這次地震死亡人數(shù)共達14.3萬人,其中9/10以上的人是被活活燒死的。地震將煤氣管道破壞,煤氣四溢,遇火即燃。大火差不多使日本關東地區(qū)變成了人間地獄。成千上萬的災民逃到了海灘,紛紛跳進大海,躲避烈火。可是,幾小時后,海灘附近油庫發(fā)生爆炸,10萬多噸石油注入海灣。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海灣瞬間變成了火海,躲進海里避難的人全部被大火燒死了?! 〉卣鹪斐傻膭×业貧み\動引起山崩地裂,多處出現(xiàn)塌方和泥石流。一片森林以時速90多千米的速度從山上滑下山谷,碾過一條鐵路,將正在行駛的火車連同車上的乘客、貨物統(tǒng)統(tǒng)帶進鄰近的海灣中。還有一些人逃到大火暫時沒有殃及的海灘和港口。但地震造成的海嘯掀起滔天巨浪,以每小時750千米的速度撲向海港海灣沿岸,摧毀了所有船舶、港口設施和近岸房屋,卷走、打碎8 000艘艦船,淹死5萬多人?! ≡谶@次大地震中,東京城內85%的房屋毀于一旦,橫濱96%的房屋被夷為平地(圖5-3),整個大東京地區(qū)死亡和失蹤人數(shù)超過14萬人,負傷的超過20萬人,財產受損的則超過300多萬人?! ”日鹄砻鳎卣鸩粌H可以摧毀城市的構筑物和建筑物,同時可能引發(fā)嚴重的次生災害——火災。從傷亡人員的數(shù)字統(tǒng)計看,火災致死的人數(shù)超過了由于建筑物、構筑物倒塌直接致死的人數(shù)?! ?960年智利康塞普西翁大地震  1960年5月21日,智利遭受了一系列強烈地震的襲擊。當?shù)貢r間早晨6點多鐘,濱l臨太平洋的智利阿勞科半島突然發(fā)生里氏7.9級的強烈地震,3個小時內又連續(xù)發(fā)生3次6.5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第二天凌晨,6級以上的地震頻頻發(fā)生,接著下午3點11分時發(fā)生了里氏8.9級大地震,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大地好像風浪中顛簸的船一樣搖擺不定,持續(xù)了3分多鐘,數(shù)百次強烈的余震接踵而至。這一連串地震還引起了海嘯,破壞極其嚴重:從首都圣地亞哥到蒙特港全長800多千米海岸的城鎮(zhèn)、港口、倉庫、公用和民用建筑、船舶,不是陷入海中,就是被巨浪摧毀,交通和通訊全部中斷。處于極震區(qū)的幾個城鎮(zhèn),35萬余棟房屋中將近16萬棟全部倒塌。從瓦爾的維亞到文森港南北長480余千米、東西寬19千米的地帶,在幾十秒鐘內沉陷2米,大片土地被海水淹沒(圖5-4)。據統(tǒng)計,死于這次地震災害的有5700人,財產損失約6.75億美元?! 娏业卣疬€引起了當?shù)氐幕鹕絿姲l(fā),從主震后48小時開始,由火山灰和火山氣體形成的火山云升高達6 000多米,遮天蔽日。噴發(fā)持續(xù)了幾個星期,火山物質沿火山兩旁約300~400米的裂縫中噴出來。海嘯還以每小時700多千米的速度橫掃太平洋,致使夏威夷、新西蘭、菲律賓、日本和蘇聯(lián)的太平洋沿岸,都遭受到巨浪的嚴重侵害。主震約15小時后巨浪抵達夏威夷群島,造成那里61人死亡,財產損失約0.75億美元。主震后23小時,海嘯沖到遠離智利17 000多千米的太平洋彼岸。在日本本州和北海道太平洋沿岸,4米高的浪頭沖進海港,沖上護岸,海港設施和碼頭建筑物均遭破壞。海嘯致使全日本3 259所房屋被沖毀,沉船109艘,800多人遇難,15萬余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約5 000萬美元。美國太平洋沿岸亦受海嘯侵害,經濟損失約50萬美元。  1970年秘魯欽博特地震  1970年5月31日,秘魯發(fā)生里氏7.7級強烈地震,震中位于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地震還引發(fā)了海嘯,在地震與海嘯雙重襲擊下,造成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圖5-5)。同時,地震震撼了欽博特以東130千米的瓦斯卡蘭山的冰帽,致使1億噸的冰體挾帶泥石流滑向位于山麓的容加依城,全城2.3萬人被活埋;從冰帽崩塌、形成泥石流到淹沒全城僅僅4分鐘,人們根本來不及逃避?! J博特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忽然傳來沉悶的地聲,地面物件跳動,懸掛物墜落,房子倒塌。一部分反應機敏的人們,就在房屋倒塌的剎那間沖出房屋,奔逃到曠野外而保全了性命?!  ?/pre>

編輯推薦

  災害是可怕的,嚴重的災害可能讓我們在轉瞬間遭遇滅頂之災,使我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積累起來的財富頃刻間付諸東流;但是,災害又不可怕,因為今天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預防和減輕災害,真正可怕的是對于潛在的災害缺乏防范意識,對如何應對災害缺少必要的知識。無災時高枕無憂,優(yōu)哉游哉;遭遇災害時驚恐萬狀,茫然不知所措,這才是最要命的!  希望《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認識地震火山與海嘯》這本科普小冊子在提高讀者科學素質的同時,還教會人們防災減災的知識,確保個人平安、家庭平安、社會平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大地發(fā)怒的時候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