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1 出版社: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作者:李雪華 編 頁數(shù):248
內容概要
《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是醫(yī)學本科類及臨床藥學本科類專業(yè)的通識課程,是一門為許多學科如醫(yī)學、生物、物理等研究發(fā)展提供實驗研究基礎的必不可少的應用性手段的基礎訓練學科,是培養(yǎng)非化學專業(yè)學生理科素質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綜合實驗技能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廣西醫(yī)科大學、廣東藥學院、大理醫(yī)學院、右江醫(yī)學院、新疆石河子大學、濟寧醫(yī)學院等多所院校合作,以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的要求為基準,同時借鑒近期國內外同類實驗教材的編寫模式,在2002年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基礎化學實驗·第1版》基礎上,融合各院校多年實驗教學改革成果,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生綜合實驗技能為主線,對傳統(tǒng)的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等基礎化學實驗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建立起以經(jīng)典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等多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融合的科學實驗教學體系,使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教材在每個實驗的編寫中,通過學生完成預習作業(yè)后再做實驗這一過程,顛覆傳統(tǒng)的從教一學的教學方法,貫穿從學一教逆向思維的教學法,使學生除成為實踐的參與者之外還要成為實驗的“設計”者。教材以中英雙語、案例版的方式進行編寫,為雙語教學及案例式教學提供藍本及思路。該教材適合于非化學專業(yè)如醫(yī)學各類專業(yè)、臨床藥學專業(yè)及生物等學生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基礎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化學實驗常用的儀器 第三章 化學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表達與處理第二篇 基礎化學實驗課題 實驗一 常用容量分析玻璃儀器的操作練習 實驗二 分析天平稱量練習 實驗三 緩沖溶液的配制和性質、溶液pH值測定 實驗四 氯化鈉的精制 實驗五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實驗六 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實驗七 返滴定法測定阿司匹林的含量 實驗八 雙氧水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 實驗九 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十 水硬度測定 實驗十一 硫氰酸鹽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鐵含量 實驗十二 置換法測定鎂的原子量 實驗十三 凝固點降低法測定葡萄糖相對分子量 實驗十四 化學反應速率與活化能的測定 實驗十五 分光光度法測定磺基水楊酸合鐵(Ⅲ)的組成和穩(wěn)定常數(shù) 實驗十六 葡萄糖酸鋅的制備與含量測定 實驗十七 醋酸解離平衡常數(shù)、電離度的測定及食醋中HAc含量的測定 實驗十八 綠茶、紅茶、黑茶和半發(fā)酵茶中鈣、鎂和微量元素鐵的綜合測定 實驗十九 環(huán)境水樣無機化學性質評價 實驗二十 四苯基卟啉及其金屬化合物的合成 實驗二十一 實驗設計與研究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滴定管檢漏及裝配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應檢查活塞轉動是否靈活或漏液,如不靈活或漏液,則取下活塞,洗凈后用吸水紙吸干或吹干活塞和活塞槽,然后在活塞的兩頭如圖2-1-3(c)所示A、B處,涂一層很薄的凡士林,活塞中部只能涂極少量的凡士林以防堵塞活塞孔,插入活塞并向同一方向轉動,使活塞與塞槽接觸處呈透明狀且轉動靈活,若凡士林分布不均勻或堵塞小孔,則還需重新清洗,重新上凡士林,最后裝水檢查是否還漏液。堿式滴定管應選擇大小合適的玻璃珠和橡皮管,并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流出的液滴是否能夠靈活控制,如不合要求重選球徑合適的玻璃珠重新裝配。2.潤洗為保證滴定管所裝溶液濃度不被改變,滴定管使用前,首先要用蒸餾水對滴定管進行潤洗,然后用待裝液潤洗。練習時,于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徐徐加人5~10ml潤洗液(本練習為自來水)分別潤洗兩次,每次潤洗后潤洗液要完全倒掉。根據(jù)上述步驟,用自來水練習潤洗、裝液和從管尖放液等操作。3.裝液、趕氣泡加入待裝液至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0”刻度標線上方,快速旋轉活塞放液,使液體完全充滿管尖而趕走酸式滴定管中的氣泡。若無法趕走管尖氣泡,可將酸式滴定管傾斜至與水平線成30°~45°,快速開啟活塞,氣泡將被灌入的溶液逐出。對于堿式滴定管需將玻璃珠上下端的氣泡趕盡,將玻璃珠上部的橡皮管扭曲,可趕走上端氣泡,然后把玻璃珠下部橡皮管稍向上彎,見圖2-1-3(d)所示,同時擠壓玻璃球,使液體注滿管尖,從而把管尖的氣泡排除。排除氣泡后,降低液面至“0”刻度或稍低于“0”刻度。放液前后需確定管尖是否掛液滴,若有,需用容器外壁碰掉。
編輯推薦
《基礎化學實驗(第2版)》:高等醫(yī)藥院校改革創(chuàng)新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