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鄧明珍,王瑞忠 主編 頁數(shù):301
前言
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整體素質的中介和載體,也是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才的基礎和保證。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開設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旨在使大學生了解心理知識,培養(yǎng)健康心理,增進心理承受能力,從而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本書是根據(j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號)文件、《教育部、衛(wèi)生部、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005]1號)文件,采用《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教學大綱》(京教工[2005]26號)作為編寫指導而編寫的。本教材具有結構嚴謹,體系完整,邏輯清晰,聯(lián)系實際,通俗易懂,便于自學,學練結合等優(yōu)點。本書由鄧明珍、王瑞忠任主編;凌燕英任副主編;梁萍、鄒平、農雁玲任參編。常用心理測量表由梁萍統(tǒng)稿;全書由鄧明珍、王瑞忠統(tǒng)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和引用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同時得到了化學工業(yè)出版社的指導和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感謝!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盡管已經依據(jù)了許多心理學成果,但由于編者的理論修養(yǎng)和實踐經驗局限,難免有疏漏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訂完善。
內容概要
本書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實際來編寫,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較強的實用性。本書共分心理健康概論(卷首課)、心理現(xiàn)象(第一章~第四章)、人際關系(第五章~第七章)、職業(yè)生涯(第八章~第十章),心理問題預防(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五部分,從各個角度介紹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心理素質問題,指出了原因,闡述了調適方法。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各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材。
書籍目錄
卷首課 心理健康概論 第一節(jié) 心理與心理健康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心理健康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一章 自我意識與自我完善 第一節(jié) 自我意識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與完善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 積極有效的情緒管理 第一節(jié) 情緒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的情緒問題與情緒管理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 壓力挫折與意志品質 第一節(jié) 壓力與應對 第二節(jié) 挫折與應對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 良好個性的塑造培養(yǎng) 第一節(jié) 了解自己的個性 第二節(jié) 性格決定命運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 人際溝通與交往能力 第一節(jié) 大學生人際溝通與交往概述 第二節(jié) 大學生人際溝通與交往的技巧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六章 性成熟與性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大學生性成熟 第二節(jié) 大學生性心理健康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愛情心理與愛的能力 第一節(jié) 愛情 第二節(jié) 學習愛的能力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 第一節(jié) 學習與學習心理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常見的學習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九章 網絡心理健康 第一節(jié) 網絡與大學生 第二節(jié) 大學生網絡心理及調適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十章 生涯規(guī)劃與適應發(fā)展 第一節(jié) 生涯規(guī)劃 第二節(jié) 大學生適應發(fā)展的自我調適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一章 心理問題與咨詢治療 第一節(jié) 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 第二節(jié)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第十二章 生命意義與學會感恩 第一節(jié) 生命意義 第二節(jié) 學會感恩 閱讀材料 心理訓練 思考與練習 附錄 常用心理測量表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6.重要喪失大學期間的重要喪失也會對大學生的情緒產生重大影響。一是與大學生活有關的重要喪失如考試失利、學業(yè)失敗、求職失利等;二是與大學生自我發(fā)展有關的榮譽的喪失,如入黨、評優(yōu)失利等;三是情感方面的重要喪失如失戀、好友失和等;四是重要他人的喪失如親人去世、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等,都對大學生的情緒構成影響,特別是負性生活事件對大學生不良情緒的滋長與蔓延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如果不及時調整,容易引發(fā)情緒問題。三、健康情緒的標志當客觀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事物與我們自身的需要相一致時,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例如,一名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剛好需要群眾的幫助,而此時有數(shù)名群眾前來幫助,這名警察就會產生心理上的愉悅;當客觀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的事物與我們自身的需要不一致時,就會產生不滿意或焦慮的反應,例如,我們計劃好周末去旅游,但是,到火車站才發(fā)現(xiàn)根本就無票可買,此時就會產生不滿意或焦慮。由此可見,情緒是指客觀環(huán)境中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產生的內心體驗。情緒有兩種相反的類型,一是積極的情緒,另一個是消極的情緒。在實際當中,我們要設法保持積極的情緒,避免出現(xiàn)消極的情緒。積極的情緒又稱健康的情緒,它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一個人的情緒健康水平如何,可以參照以下的相關情緒健康的標準進行了解。1.情緒活動必須事出有因做為一個人,不可能不產生情緒反應,產生情緒反應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特點。關鍵在于你所擁有的情緒是否事出有因,如果在某些時候,莫名其妙地產生悲傷、恐懼、喜悅、憤怒、愉悅等情緒,這就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反應。健康的情緒應當是事出有因,也就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例如,沮喪的情緒,它產生的原因應當是挫折,悲哀的情緒產生的原因應當是不幸的事件。2.情緒反應要與情緒產生的原因相一致健康的情緒應當是情緒反應與產生情緒反應的原因的一致,也就是不能出現(xiàn)矛盾的反應。當自己的愿望獲得滿足,或者遇到喜事時,我們的反應應當是愉悅、高興和幸福;當我們遭遇意想不到的危險時,就會產生緊張、恐怖的反應;當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經常受到干擾時,就會產生挫折的反應。假如情緒反應與大多數(shù)人的反應不一致,該悲哀的不悲哀,該快樂的不快樂時,說明情緒健康上存在一定的問題。3.情緒反應要適度情緒反應適度是說情緒的強度應當與引起情緒的原因相一致,也就是,強烈的刺激應當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較弱的刺激應當引起較弱的反應。
編輯推薦
《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高職高?!笆晃濉币?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