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五帝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作者:郭大順  頁數(shù):135  
Tag標簽:無  

前言

顧頡剛先生整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提出了層層累積的觀念,以解釋傳統(tǒng)系統(tǒng)在時間軸在線的建構過程。顧氏的說法,表面上頗與考古地層學的觀念相近,然而考古的地層一層便是一層,如果上下兩層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淵源,則上下之問未必有承襲的關系。郭大順先生清理五帝傳統(tǒng),都是真的從考古數(shù)據(jù)著手,遂能將時空兩個軸線整合為原定古代傳統(tǒng)的線索?!蹲穼の宓邸返睦碚撆c實證基礎堅實,因此有如此可佩的研究成果。蘇秉琦先生從大量考古資料中,依據(jù)地層學與形制學的線索,將中華大地的考古文化,理出區(qū)系類型的系統(tǒng),終于實證地指出,中國的古代文化是許多系統(tǒng)之間的接觸交流、迎拒與融合。這一宏偉理論,兼攝時空的多元互動。蘇先生的貢獻,不僅為中國考古學提示了解釋演變的理論,我相信這一理論,還可適用于世界各處文化的互動過程。郭大順先生是蘇先生的入室弟子,《追尋五帝》即是將蘇先生的考古理論,施之于傳說的研究。我在拙作《萬古江河》中,論述中國歷史文化的長程發(fā)展,以及近來全球化的展望,也是拜領蘇先生理論的啟示。回到“五帝”這一課題,誠如郭先生的研究,這些古代傳說中的人物,都有所歸屬,分別與古代若干族群的文化,有其一定的關系,凡此本書均有詳細論列。除此之外,更多一步推論,我們也無妨矚視古人為什么不斷建構幾個不甚相同的“五帝”系統(tǒng)?我以為,古代族群眾多,每一個文化系統(tǒng)都有自己祖先祠、英雄譜。在不斷地融合與重組過程中,這些記憶中的重要形象,也必須重加編排,以建構各部分相互之間的親屬關系,或者解釋其接受與排斥的理由。最后,正如我們熟知的,“黃帝”成為所有中國人的共祖,“炎帝之后”勉強列為共祖的配角!距今四五千年時,若干曾經(jīng)興盛的古代文化,忽然都趨于衰敗,同時也有移徙別處的現(xiàn)象。只有本來并不十分出色的中原,不但存留了下來,而且竟形成后世中國的核心地區(qū)。在這里,又接納融合了新來族群,確立了夏商周的“三代”。這一個沿著黃河兩岸發(fā)展,西逾華山,東至海岱的核心地帶,其文化英雄事跡是堯舜禹禪讓與湯武征伐,凡此都足以延至這一核心地區(qū)政權的“合法性”。核心文化也可上溯其祖源,炎黃遂是其正統(tǒng)的先世,而將若干挑戰(zhàn)者,列為反面人物,例如蚩尤與共工,甚至“諸夏”譜系之列的東夷英雄后羿,也只能列入閏統(tǒng)的另冊,由少康取回諸夏的“合法”地位。我以為,不同的“五帝”系統(tǒng),可能是在不同情景下,將那些與核心有關聯(lián),卻又不是核心直系的古代族群,以其英雄或祖先親族,排列為一群可以接受,但又不必然是祖先的英雄譜系。于是,最為邇近的東方族群,有太昊、少昊代表日神崇拜的東夷集團,帝嚳(高陽氏)則代表了原在北方,后裔中一部分遷移淮漢的祝融八姓,而顓項則以其隔離天人的大巫身份代表了可能原在渤海平原的族群。至于稍后接觸與互動的南方蠻越與北方的戎狄之屬,則只能在擴大同祖的旁系子孫,安排其位置。戰(zhàn)國秦漢多次整理傳說系統(tǒng),或可作如此推測。郭先生此書勝義,處處可見,讀者自能體會,我不必多所絮叨。此書早已在香港出版,現(xiàn)在在內(nèi)地出版,實是國內(nèi)考古學界的好事。蘇秉琦先生一生獻身于建構理論系統(tǒng),從他早年瓦鬲的整理,到區(qū)系類型的方法學,為中國考古學,以實際數(shù)據(jù)的歸納,提出綱舉目張的闡釋。我讀書時不在中國,未能親炙大師教誨,僅能從他的研究,私淑體會博大精深之處。郭大順先生是蘇先生的大弟子之一,在蘇先生百年冥壽之時,將本書引回內(nèi)地,庶幾考古學家以外的讀者,也有開卷得益,誠是可喜之盛事!囑我為序,十分榮幸,謹以管見獻曝高明。

內(nèi)容概要

  《追尋五帝(揭幕中國歷史紀元的開篇)》擺脫了以往扭曲、簡單的概念化理解,將五帝血肉豐滿地復還到歷史情境中,使我們對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有了直觀生動的認識。以考古和歷史有機結合的論述方式,把五帝的真實凸現(xiàn)出來。深入淺出與藝術想象相結合的寫作特點,使得《追尋五帝(揭幕中國歷史紀元的開篇)》文體活潑,除專業(yè)研究者外,適宜廣大讀者瀏覽,以滿足大家探訪祖先,尋覓傳統(tǒng)的愿望和興趣。

作者簡介

郭大順,1938年11月生于河北省張家口市。曾授業(yè)于蘇秉琦教授,專攻新石器時代考古學。1965年北京大學歷史第考古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在遼寧省博物館、遼寧省文化廳從事北方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主持和保護。20世紀80年代中期,依據(jù)遼西地區(qū)紅山文化的考古新發(fā)現(xiàn)提出中華五千年文明起源的新課題,引起海內(nèi)外關注。主要論著有《龍出遼河源》《追尋五帝》《探索古遼西》等?,F(xiàn)為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遼寧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

書籍目錄

序寫在前面一、走出迷?!獙ふ铱脊排c歷史的結合點(一)徘徊疑古與信古路上(二)重建中國史前史的金鑰匙(三)聚焦三大考古區(qū)系二、仰韶文化新認識——華族源起(一)尋根黃土塬(二)一個優(yōu)生支系的誕生(三)從氏族到國家(四)花卉與華族三、東南古文化的啟示——夷夏交勝(一)鼎文化圈(二)泰山腳下虞舜跡(三)太湖之濱覓夏墟(四)夷夏交勝新解四、圣地重現(xiàn)——北方古文化的突破(一)龍出遼河源(二)中國金字塔(三)神的世界與人文初祖(四)五千年古國在東北五、碰撞與融合(一)華山玫瑰燕山龍(二)塞北古鬲的文明火花(三)黃炎相遇三岔口(四)唐虞匯聚汾河灣六、考古展現(xiàn)五帝圖景(一)新“三集團”說(二)涿鹿大戰(zhàn)定乾坤(三)神權獨占:絕地天通顓頊帝(四)與大自然抗爭:洪水與治水(五)志在盟主:逐鹿中原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談起仰韶文化,首先要提到的是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Gunnar.Andersson)。他是仰韶村遺址發(fā)掘的主持人,也是仰韶文化的定名者。1921年,當他得知仰韶村遺址發(fā)現(xiàn)了史前文化遺存時,他甚至擠占了他的本行而側重于中國的史前考古工作。他驚喜于在自然條件并不優(yōu)越的中國黃土地帶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仰韶文化,已有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從事多種手工藝,形成長期定居且密集的大型聚落,還會制作和使用極其精美的彩陶,為此,他曾多次著書,從出土的陶器、石器的比較和人種學鑒定中,認為這就是現(xiàn)代漢族人的祖先,稱仰韶文化就是“中華遠古之文化”,稱仰韶文化為“仰韶文明”。雖然安特生曾提出過仰韶文化的彩陶是受到西方影響的觀點,一度在中國學術界受到批判,但他通過仰韶文化的發(fā)掘和研究,執(zhí)著地追溯中華文化和文明起源的那種精神和開創(chuàng)之功,卻漸多地被肯定。對于安特生在探索中華文化與文明起源方面的學術成就和不足,中國考古學家蘇秉琦是這樣評價的:“仰韶文化從它的發(fā)現(xiàn)開始就是同探索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起源聯(lián)系在一起的。1921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發(fā)現(xiàn)仰韶村遺址之后,以仰韶文化為線索,北到遼寧大小凌河,西到青海湖,西南到長江上游的川康甘孜,足跡幾乎跑遍了仰韶文化影響所及的邊沿地區(qū),從他第一次發(fā)表關于仰韶村遺址考古論文到他寫出以仰韶文化為中心內(nèi)容的論著,他的全部學術活動歸納到一點,就是試圖以仰韶文化為中心,探索中華文化起源問題。他從仰韶村遺址認識到,鼎和鬲是中國古文化的特色,彩陶則與中亞有關,雖然他沒能找到仰韶文化的真正根源,也沒能對仰韶文化的范圍加以界定,但從一個西方人眼光中,他已敏銳地意識到仰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源頭,并認識到中國古代文明的來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不可等閑視之?!睆陌蔡厣l(fā)掘仰韶村遺址至今,仰韶文化已經(jīng)有80多個年頭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歷史了。在這半個多世紀里,在黃河中下游及其兩岸的黃土地帶,發(fā)現(xiàn)仰韶文化遺址2000余處,經(jīng)大規(guī)模發(fā)掘、包括整體揭露的居住址和墓地共10余處,是中國史前諸考古文化中發(fā)現(xiàn)最早、工作最多、材料最豐富、也是研究成果最為豐碩的一種史前考古文化。為了尋找中華文化的根脈,好幾代考古學家都曾摸爬滾打在黃土塬上下并不斷取得豐碩成果。其中最有影響的是20世紀50年代對半坡和廟底溝這兩個遺址的大規(guī)模發(fā)掘。半坡遺址發(fā)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揭露出房址46座,另有包括灶址的殘房址80座,墓葬174座,陶窯6座,以及家畜圈欄等,是中國史前考古史上第一次對一個聚落址比較完整的發(fā)掘(圖6);廟底溝遺址發(fā)掘面積近50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窖穴168座,房址2座,復原陶器600多件。尤其是根據(jù)這兩處遺址文化特征的差別,提出了仰韶文化劃分類型的問題,并將以半坡遺址為代表的遺存稱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以廟底溝遺址為代表的遺存稱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兩個類型的劃分,是仰韶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進展,因為這一類型的劃分,將研究的觸角深入到仰韶文化共同體內(nèi)部不同群體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關系上,這當然更接近于對仰韶文化本質特征和它們所代表的人們共同體的認識。然而,在這兩個類型最初劃分出來時,多以為它們之間是時間早晚的關系,并使孰早孰晚問題的討論一度成為仰韶文化研究的主流導向,以至在兩個類型劃分后,它們在進一步研究仰韶文化內(nèi)部群體差別及其相互關系以至追溯中華文化與文明起源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價值,并未充分體現(xiàn)出來。與此有關的是,隨著中原以外地區(qū)史前考古的進展,一些與仰韶文化相鄰考古文化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了具仰韶文化特征的因素,由于對仰韶文化總體特征的把握仍不夠準確,一度將仰韶文化的影響所及也視為它的分布范圍,從而把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圍擴大到北至大漠,南漸荊楚,西起甘青,東到魯西,幾乎遍及中國人口分布密集的大部分地區(qū)??磥恚獜难錾匚幕M一步追溯中華文化與文明的起源,確定仰韶文化在五帝時代的地位,還要在考古學方法論上有新的突破。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蘇秉琦于1965年發(fā)表了他研究仰韶文化的成果《關于仰韶文化的若干問題》。蘇秉琦從對考古學文化進行定量分析,尋找這一人們共同體的運動規(guī)律著手,將仰韶文化所劃分的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的主要特征和各自發(fā)展序列作了歷史的、邏輯的歸納和重新界定,并以此為前提,就仰韶文化的年代分期、區(qū)域分布、發(fā)展道路、文化源流、社會發(fā)展階段以及與周圍諸史前文化的關系,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十多年后,又有新的提煉和補充。蘇秉琦提出,仰韶文化的兩個類型,即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是同源并平行發(fā)展相互依存的兩個文化群體,它們各自前后期相應的質的變化,意味著仰韶文化前后期為由氏族向國家過渡的轉折點。統(tǒng)一的仰韶文化裂變?yōu)閮煞N類型,產(chǎn)生了以玫瑰花圖案彩陶為標志的廟底溝類型這一優(yōu)生支系,就意味著5000年前在中原地區(qū)發(fā)生的一次“文明火花”。尤其是蘇氏在對仰韶文化層層解剖的基礎上,提出了仰韶文化“相當于神農(nóng)氏時代”,仰韶文化就是“華族文化”,這是考古學家運用考古學科自身特有的方法,對史前考古文化與古史傳說進行結合的一次成功的嘗試。顯而易見,這同以前將史前考古與古史傳說進行簡單比附的做法,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它為考古與歷史系統(tǒng)、有機的結合提供了一個范例。按照蘇秉琦的觀點,仰韶文化在中華文化和文明起源史以及五帝時代的地位和作用,莫過于兩個方面,一是“相當于神農(nóng)氏時代”,一是“華族文化”。神農(nóng)氏在傳說中是農(nóng)業(yè)的發(fā)明者,時間與五帝時代緊相銜接,華族的淵源,則有近人在著意追溯。顧名思義,這是中華民族形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是為五帝時代奠定基礎的一個時期。在考古學上,這兩個方面又集中體現(xiàn)于仰韶文化內(nèi)部發(fā)生的一次裂變和由此而產(chǎn)生的優(yōu)生支系廟底溝類型,因為廟底溝類型花卉圖案彩陶發(fā)達,農(nóng)業(yè)更為進步,由氏族向國家的過渡迅速,對相鄰諸文化影響廣泛,與傳說中的神農(nóng)氏時代和華族文化也更為接近。

后記

10年前,我應香港商務印書館之邀,撰寫了《追尋五帝》一書。記得當時編輯對書的寫作提出兩點希望,一是內(nèi)容要緊扣五帝,二是從語言到內(nèi)容都要盡量通俗化。對于前者,著重在考古學文化區(qū)系類型理論指導下,以考古研究成果為主進行與古史傳說的結合,具體比附,則引與考古成果接近的前人觀點為主。對于后者,因為這同考古學追求的科學化和大眾化目標是一致的,所以在寫作中作了較多努力,也有了更多體會。此后,隨著文明探源工程的開展,這方面的討論漸多。我在參加2005年鄭州有關研討會時,又曾概略地介紹了本書所引蘇秉琦先生的觀點,即從時空框架和時代特點這兩方面對五帝時代進行考古與歷史整合的方法與研究成果:五帝時代可分為以黃帝顓項為代表和以堯舜禹為代表的前后兩期,與仰韶時代晚期到龍山時代早期的劃分與演變相吻合,史書有關“諸侯相侵伐”和五帝時代諸代表人物在中原及中原以外的北方和東南方不斷接觸的記載,與史前時期各大區(qū)考古文化頻繁交匯又以四周向中原匯聚的趨勢為主的軌跡相應。從而強調(diào),20多年來中國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成果,是證明了中國歷史上確有一個五帝時代。今年適逢蘇秉琦先生百年誕辰。在整理先生資料時,更加感受到,蘇先生是把古史傳說與考古研究成果的結合作為學科的一個終極目標而“念念不忘”的,在剛剛出版的《蘇秉琦文集》中,也收入了徐炳昶先生與蘇秉琦先生合著、1947年刊于《史學集刊》的《試論傳說材料的整理與傳說時代的研究》和蘇先生《關于仰韶文化的若干問題》一文(刊于《考古學報》1965年1期)中未發(fā)表的第十章《仰韶文化與歷史傳說》。遼寧人民出版社在此時將我的《追尋五帝》再版,也是表達對蘇秉琦先生百年誕辰的紀念之意。許倬云先生在10年前本書剛出版時,就對以考古研究成果為主與古史傳說相整合的做法予以肯定,這次再版,又承蒙許先生賜序,對許先生的熱情鼓勵,表示衷心的感謝。

媒體關注與評論

  把從前的自炎黃至商中葉的傳說時代,一筆抹殺,送它到神話區(qū)域里面封鎖起來,卻是大錯而特錯的?!匝S至商巾葉的傳說時代正是我國歷史從神話時代到歷史時代的實在過渡?!  x自本書作者導師蘇秉琦先生1947年的論文《試論傳說材料的整理與傳說時代的研究》  正如世界別處的人類社會,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有許多傳說與神話。傳頌著古代英雄的事跡,其中有些人物竟成為超凡的神人。在古代,這些神話及傳說,常與歷史混淆,必須經(jīng)過清理,才能窺見隱伏的歷史事跡。  ——選自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云先生《萬古江河》一書

編輯推薦

《追尋五帝(揭幕中國歷史紀元的開篇)》:把從前的自炎黃至商中葉的傳說時代,一筆抹殺,送它到神話區(qū)域里面封鎖起來,卻是大錯而特錯的。……自炎黃至商巾葉的傳說時代正是我國歷史從神話時代到歷史時代的實在過渡。——選自《追尋五帝(揭幕中國歷史紀元的開篇)》作者導師蘇秉琦先生1947年的論文《試論傳說材料的整理與傳說時代的研究》正如世界別處的人類社會,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有許多傳說與神話。傳頌著古代英雄的事跡,其中有些人物竟成為超凡的神人。在古代,這些神話及傳說,常與歷史混淆,必須經(jīng)過清理,才能窺見隱伏的歷史事跡。——選自著名歷史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云先生《萬古江河》一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追尋五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了解歷史比較好,挺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