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劉宗彬 著 頁數:282
前言
在喜迎吉安撤地設市暨市政協成立10周年之際。吉安市政協廬陵文化研究會組織編撰出版《吉安歷代進士錄》,有著特殊的意義。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唐宋以來,這里名儒接踵,人文薈萃,贏得了“江南望郡”和“文章節(jié)義之邦”的美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編解縉、著名文學家楊萬里等便是這塊土地的驕傲。在這里,有寫不完的英雄事跡、愛國壯舉和名人軼事。有書不盡的歷史掌故、風情人物和歷史眾生相。在廬陵望郡,科舉文化蔚為大觀:南唐至清末,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竟然產生出三千多名進士,可謂文化傳統(tǒng)綿延不絕,歷史名人群星璀璨;在全國性科舉考試史上,曾多次出現吉安府包攬鼎甲的盛況;祖孫進士、父子進士、兄弟進士、叔侄進士、舅甥進士、一門多進士、連續(xù)四代五代進士,科舉佳話在這里爭奇斗艷。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吉安輝煌的科舉文化離不開“江南望郡”的物質基礎,更離不開廬陵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壤:它是廬陵文化結出的豐碩之果,是廬陵文化博大精深的生動體現?!凹蟪桑弥腔邸?。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導人、塑造人、培養(yǎng)人、激勵人。《吉安歷代進士錄》遵循悠遠的歷史文脈,融翔實的史料、深邃的思想、形象的描述于一體,從而使得作品有著厚重的歷史深度、豐富的文化內涵。它的編輯出版,旨在驅開歷史的云煙,穿透文明史的塵埃,在人物研究中品鑒歷史的真實,在歷史變遷中品味人物的神韻,從而使人們感受到吉安沃土的恩澤,領略到廬陵文化的博大,為推動吉安主攻項目、決戰(zhàn)“兩區(qū)”、跨越發(fā)展推波助瀾。
內容概要
為認識歷史,開創(chuàng)未來,讓全市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了解吉安歷史名人的成功之路,從中得到啟迪,增強全市人民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江西省吉安市政協精心編纂出版發(fā)行了《吉安歷代進士錄》。該書既填補了我市系統(tǒng)研究歷史人物的空白,又對廬陵文化的人物研究提供了翔實的史料。
書籍目錄
凡例姓氏音序索引人名索引正文附錄一:吉安歷科進士分布名錄附錄二:吉安歷代科試年號不詳者名錄附錄三:吉安歷代武進士名錄主要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劉邦昌,一名翔。泰和塘洲橫塘村人。紹興十二年(1142)進士。任廣西賀州教授。劉庭植(1110-1160),字諤卿,又字養(yǎng)浩。又名建直。號浩齋。安福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授宣教郎。歷官鄂州司戶參軍,鼎州武陵縣丞,新喻知縣,以奉議郎致仕。著《周易集傳》。劉訊,廬陵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官國子監(jiān)祭酒。劉棠,字仲美。安福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五甲第16名。官湖南湘潭知縣。劉楫,安福人。紹興十八年(11481進士。官湖南潭州知州。進士周因婿。慶元六年(1200)周必大撰《故邵陽郡丞周先生墓志銘》:“娶鄉(xiāng)里李氏、劉氏,俱封安人。五男……一女,適進士劉楫。”劉安世(1100-1167),字世臣。一字平叔。安福人。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四甲第46名。官岳州司戶參軍,永州教授,于都知縣。平生反對佛老。楊萬里師事之。因與上司不合,以疾辭歸,著述教授為業(yè)。門人私謚清純先生。著《劉世安文集》三十卷、《論語》二十卷、《尚書解》二十卷等。劉令猷,字辰告。泰和塘洲龍口村人。進士劉獬子。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與周必大同榜。初授婺源縣尉。湖南常德府觀察推官,衡州知府。慶元六年周必大撰《故邵陽郡丞周先生墓志銘》云:“高宗紹興二十一年,放進士八榜矣。里中同升四人,日孟覺、彥瞻、辰告及余也。彥瞻許氏,諱業(yè),將老于學。辰告劉氏,諱令猷,敏于文?!敝鼙卮蟆秳⒕铋嗄贡怼罚骸熬壹??!?/pre>編輯推薦
《吉安歷代進士錄》:廬陵文化研究叢書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