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華語電影品牌構建與傳播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沈魯,姜丹,姜娜 著  頁數(shù):289  字數(shù):450000  

內容概要

沈魯?shù)染幹摹懂敶A語電影(品牌構建與傳播)》就華語電影品牌的定位、策劃、生產、營銷、傳播等問題進行了闡述了與探討,并就品牌如何打造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全書分別論述了作為電影理論研究視角的華語電影品牌和作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核心屋的華語電影品牌,華語電影品牌的策劃與生產、定位與營銷、衍生與增值、導演品牌、明星品牌等。

作者簡介

沈魯,1978年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電影學專業(yè)2003—2006),師從國內影視教育家黃會林先生。南昌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南昌大學贛劇文化藝術中心特聘研究員,南昌大學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電影電視藝術傳播、影視文化產業(yè)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課題2項,已發(fā)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2部。 姜丹,1979年出生,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碩±。現(xiàn)任職于北京市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曾在中央電視臺擔任編導、主持、配音等職,多次參與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宣傳報道。曾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8年度科技創(chuàng)新獎一等獎,中國科教電影電視協(xié)會、北京科技聲像工作者協(xié)會舉辦的第九屆優(yōu)秀科技聲像論文獎優(yōu)秀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參與制作多部影視出版物,豳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fā)行。 姜娜,1982年出生,江西余干人。南昌大學文學碩士(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yè)2005—2008)。現(xiàn)任南昌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大學生媒介豢養(yǎng)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任職于國內知名媒介品牌策劃與傳播企業(yè)以及江西省內廣告制作公司。近年來,發(fā)表影視藝術論文6篇、思政教育論文3篇。

書籍目錄

代序  1978—2008:看不清的電影風景
導論 華語電影品牌:基于好萊塢的應激反應
理論篇
第一章 電影品牌研究相關概念導入
第一節(jié) 品牌概述
第二節(jié) 電影品牌概述
第二章 作為電影學理論研究視角的華語電影品牌
第一節(jié) 必要性與可行性:華語電影品牌的概念解讀
第二節(jié) 全球化與民族化:華語電影品牌的語境分析
第三章 作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核心層的華語電影品牌
第一節(jié) 產業(yè)與傳播:華語電影品牌的文化創(chuàng)意
第二節(jié) 商業(yè)與藝術:華語電影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實務篇
第四章 華語電影品牌的策劃與生產
第一節(jié) 華語電影品牌的內容建設
第二節(jié) 華語電影品牌的渠道建設
第五章 華語電影品牌的定位與營銷
第一節(jié) 華語電影的品牌定位
第二節(jié) 華語電影的品牌傳播
第六章 華語電影品牌的衍生與增值
第一節(jié) “后電影產品”的開發(fā)運營
第二節(jié) “e時代”的華語電影業(yè)
第七章 華語電影品牌的危機與應對
第一節(jié) 華語電影品牌危機的成因
第二節(jié) 華語電影品牌危機的應對
個案篇
第八章 華語電影導演品牌
第一節(jié) 導演品牌概述
第二節(jié) 張藝謀與馮小剛:國際VS本土
第三節(jié) 李安:融通中西的文火慢燉
第四節(jié) 周星馳:草根精神與粉絲文化的典范
第五節(jié) 陳凱歌:成敗皆由“第五代”
第六節(jié) 謝晉:觀眾把他拾得很高
第九章 華語電影明星品牌
第一節(jié) 明星品牌概述
第二節(jié) 明星品牌研究:模型與個案
第十章 華語電影企業(yè)品牌
第一節(jié) 中國大陸國有電影企業(yè)的體制變革與產業(yè)轉型
第二節(jié) 中國電影集團:資源強大產業(yè)鏈齊備
第三節(jié) 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策略靈活品質至上
第四節(jié) 寰亞綜藝娛樂集團:外覓商機內修品質
第五節(jié) 香港電影企業(yè)品牌管窺之邵氏、嘉禾與新藝城
第十一章 華語電影發(fā)行院線品牌
第一節(jié) 院線品牌概述
第二節(jié) 上海聯(lián)和
第三節(jié) 北京新影聯(lián)
第四節(jié) 萬達院線
第五節(jié) 中影星美
結語 電影品牌——我把精彩獻給你!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傳統(tǒng)文化的另一種闡釋:第五代導演和他們的新民俗電影
附錄二 當代華語電影的個人備忘:1978—2008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二、模式俱往矣追求啟后人 1986年以來,對謝晉電影的關注多集中于對所謂“謝晉模式”的批評。所謂“模式”,也應有正反兩面的解釋。一方面,謝晉電影之成就“模式”,是對歷經時代更迭的謝晉電影創(chuàng)作的充分肯定,因為作為一個“電影作者”,他終究在意識形態(tài)、傳統(tǒng)情節(jié)劇和知識分子情懷三者之間尋找到了兼顧協(xié)調的妙方;另一方面,“謝晉模式”凸顯的總是道德情感對深層次意識形態(tài)矛盾的調和與掩飾,因此,從對某種電影創(chuàng)作文化觀念的價值判斷出發(fā),“謝晉模式”在達到“作者論”高峰的同時,也必定遭遇“解構”的命運。 回過頭去思。無論“謝晉模式”遭遇怎樣的話語觀念的解構,一個走過滄桑歲月的電影工作者窮盡一生的藝術追求是不容否定的。這種執(zhí)著的藝術追求具化為謝晉電影關注現(xiàn)實的責任使命、珍視歷史的反思意識與呵護人性的文化精神。 “現(xiàn)實”,是謝晉電影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地與歸宿。《女籃五號》《舞臺姐妹》《天云山傳奇》《牧馬人》《高山下的花環(huán)》《芙蓉鎮(zhèn)》等這些謝晉創(chuàng)作的電影杰作,對于現(xiàn)實,無不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堅持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通過對典型人物的靈魂探索,將一般意義上的現(xiàn)實觀照與現(xiàn)實書寫升華為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謝晉電影的審美視線穿越波瀾跌宕的現(xiàn)實生活表層,鉆探到社會現(xiàn)實的深處,尋覓生與死、愛與恨、善與惡、美與丑、忠誠與屈服、抗爭與沉淪……一系列無法回避的“人與社會”的深刻命題。這份嚴謹?shù)默F(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取向,對于當下的中國電影有著別樣的警醒與示范意義。 “歷史”,是謝晉電影最執(zhí)著的守望對象。他的電影讓我們明白,歷史并不總是從戰(zhàn)亂殺伐中來,并不總是敘說朝堂之事。史,有正、野之分;史,有上層建筑的,也有市民社會的。老百姓的歷史,常常并不被訴諸文字,一個稱呼稱謂的變化,一個姿態(tài)的變化,一種生活方式的變化,總之,許多細微之處的不經意間的變化,都會演繹出一段歷史。沒有人刻意去描繪,去記錄這一切,但這一切都真實地存在著。謝晉的歷史反思,讓我們相信,站在歷史的起點處往后看與站在歷史演進過程中的某一點往前看,會有一種相同的感覺,那就是,人作為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偉大的,也是渺小的。當歷史大潮由此滾滾向前之時,作為人,自豪于這一切來源于我們的推動;當歷史大潮由彼滾滾而來之時,作為人又只能無奈于這一切已經不可阻擋,不可逆轉……逝者如斯。 “人性”,一直供奉在謝晉電影的藝術廟堂里,縱然有社會風云的詭譎,縱然有命運之舟的傾覆,我們卻總能從漫天風雪的山道上馮晴嵐艱難前行的動人身影,從李秀芝對許靈均執(zhí)著等待的目光中,從秦書田與吳玉音晨掃街道時的“華爾茲舞步”,感受到沁人內心的人性溫暖。在這些作品中,謝晉把他的憂愁,他的痛苦,他的愛,他的憎,用極富象征性的電影語言作了最深情的表白,痛苦中有著思考,思考中見到人性光明的未來。

編輯推薦

這就是電影最璀璨的時代,不是華語電影最無奈的年代?!懂敶A語電影品牌構建與傳播》一覽華語電影工業(yè)之品牌風云,致敬華語電影業(yè)者之創(chuàng)意無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代華語電影品牌構建與傳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