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時代中國證券市場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段亞林  頁數:397  

前言

  從1990年12月深滬證券交易所開始運作算起,在短短的19年時間里,中國證券市場加速走過了世界發(fā)達國家上百年的證券市場發(fā)展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發(fā)展時間較短以及種種歷史原因,國內證券市場在規(guī)范運作與發(fā)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上市公司股權高度集中、治理不完善。目前國內60%左右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了50%,此外還有5%左右的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了公司總股本的75%。加上我國上市公司還處于初級階段,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不夠完善,部分上市公司董事會下未設立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等專業(yè)委員會,獨立董事不獨立的現象比較普遍,大股東行為未能得到來自公司內部的有效監(jiān)督,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制現象比較嚴重。  2.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現象比較嚴重。目前國內近80%的上市公司存在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平均達50%左右,其中部分關聯交易為非公允關聯交易。一些不法的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利用上述非公允關聯交易掏空上市公司,主要手段包括:高價提供原材料給上市公司、低價收購上市公司產成品、向上市公司高價出售劣質資產、低價收購上市公司優(yōu)質資產、關聯方資金占用、上市公司為大股東與實際控制人違規(guī)擔保、高管人員獲取與其貢獻不符的高額薪酬、上市公司為母公司承擔廣告費用和員工安置費用,等等。這嚴重損害了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

內容概要

  《全流通時代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及創(chuàng)新前瞻》分為規(guī)范運作、信息披露、產品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和境外考察報告五部分,匯集了中國證券市場在全流通前后已經遇到或即將面臨的重大問題,并向讀者展示了國內外證券市場的廣闊發(fā)展前景?!度魍〞r代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及創(chuàng)新前瞻》的出版有助于社會各界了解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重大問題及解決方案、國內證券市場產品和制度創(chuàng)新動態(tài)以及國際證券市場發(fā)展趨勢,從而促進國內上市公司規(guī)范發(fā)展,引導證券投資者理性投資。

作者簡介

  段亞林,中國社會科學院管理學博士。曾先后就職于大鵬證券、國信證券、華夏基金管理公司,2000年進入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系我國證券監(jiān)管系統(tǒng)培養(yǎng)的首批博士后。出站后任深交所公司管理部副總監(jiān),從事上市公司監(jiān)管工作,兼任中國國債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證監(jiān)會并購重組委委員、深交所權證工作小組和債券工作小組負責人。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第一部分 規(guī)范運作第一篇 金融危機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及對策第二篇 權證交易炒作情況及風險控制措施第三篇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現狀及改進對策第四篇 利潤操縱識別系統(tǒng)開發(fā)可行性研究第五篇 公司分紅水平比較研究及改進建議第六篇 境外治理評級模式及對中國的啟示第七篇 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現狀調查第八篇 上市公司內控制度建立狀況調查報告第二部分 信息披露第一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jiān)管制度比較研究第二篇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深交所監(jiān)管實踐第三篇 上市公司存托憑證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第四篇 上市公司股票期權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第五篇 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相關問題研究第六篇 境內外上市公司停復牌制度比較研究第七篇 上市公司停牌制度改革民意調查報告第八篇 投資者關系管理原理及調查報告第三部分 產品創(chuàng)新第一篇 境外產品創(chuàng)新競爭及對我國的影響第二篇 中國權證產品創(chuàng)新焦點問題研究第三篇 關于推出指數LOF備兌權證的研究報告第四篇 境外存托憑證發(fā)展狀況及CDR方案設計第五篇 境外牛熊證發(fā)展狀況及對我國的啟示第六篇 ETF發(fā)展趨勢及推出跨境ETF的設想第七篇 推出附認股權證公司債券的建議報告第八篇 關于推出可交換公司債券的分析報告第四部分 制度創(chuàng)新第一篇 中外證券市場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比較第二篇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第三篇 以股抵債模式設計及存在的問題第四篇 開展融資融券問題分析及監(jiān)管建議第五篇 股票公開回購以及庫存股制度研究第六篇 境內分拆上市制度缺失及改進建議第七篇 轉板制度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第八篇 關于推進B股市場發(fā)展的政策建議附錄:境外考察報告第一篇 美國證券執(zhí)法及市場監(jiān)管考察報告第二篇 泛歐交易所近況及產品創(chuàng)新考察報告第三篇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發(fā)展狀況考察報告第四篇 歐洲結構化產品發(fā)展狀況考察報告第五篇 香港權證市場考察報告及政策建議第六篇 新加坡交易所衍生產品發(fā)展考察報告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股利支付存在集中化趨勢。美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呈現雙重結構,即存在股利支付和盈利高度集中化趨勢,少數的優(yōu)質公司占盈利和股利的主要部分。1989-1993年,美國支付股利最多的2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股利總額的90.4%;1999-2002年,美國支付股利最多的1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股利總額的79.5%;1989-1993年,日本支付股利最多的2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股利總額的73.7%,英國為91.7%;1999-2002年,加拿大支付股利最多的20%的公司支付的股利占股利總額的80.9%,英國為93.6%?! 。?)支付股利公司的數量與比例逐漸下降。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及日本六個國家支付股利的公司的數量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下降,尤其是美國從1989年的61%降為2002年的19%??傮w而言,美國、加拿大支付股利公司所占的比例較低,英國、日本、德國、法國支付股利公司占一半以上?! 。?)股利分配方式考慮稅收效果。越來越多的公司采取現金回購股票或信托優(yōu)先證券等多種渠道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從而避免現金股息造成的雙重征稅。少數企業(yè)將所有待分配凈利潤轉入留存,達到完全避稅的目的。

編輯推薦

  證券市場的監(jiān)管與創(chuàng)新是關乎證券市場長遠發(fā)展的兩大永恒命題。  股權激勵在國外成熟資本市場已是通行的制度安排。  上市公司利潤操縱問題已經曰益引起監(jiān)管部門和投資者的關注。  巴菲特致股東書是目前可得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有關股票市場、公司財務及投資的教科書?! 〗鹑趧?chuàng)新是資本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第一推動力?! ∪绻覀冊诖钨J危機后不進行一些重大的變革,未來肯定會面臨更多危機的挑戰(zhàn)?! ∽C券停牌是為了確保證券市場的公正、高效和透明這一目標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覀児膭顒?chuàng)新,容忍失敗?! ψ?9世紀美國來說,鄉(xiāng)村銀行和當鋪的重要性遠超紐交所和芝加哥交易所?! ≡谮s路的過程中,縮短資本的差距是有限的。而借鑒經驗,縮短知識的差距是無限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全流通時代中國證券市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