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張德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張德生 編 頁數(shù):193
Tag標簽:無
前言
化學作為自然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主要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研究物質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變化過程中的能量關系。它是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武器??梢哉f,從人類學會使用火,掌握了火的強大自然力時,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化學現(xiàn)在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在國民經濟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v觀化學發(fā)展的歷史,就是科學發(fā)現(xiàn)、技術發(fā)明的歷史,就是唯物主義戰(zhàn)勝唯心主義,辯證法戰(zhàn)勝形而上學的歷史?;瘜W來源于生產又反過來促進生產的發(fā)展?;瘜W與其他科學技術一樣,本身也是一種生產力。它可以直接參加到生產活動中去,促進生產力的飛躍,推動社會的進步?;瘜W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一直是化學工作者認識物質、改變物質的重要手段。正是由于化學發(fā)展與生產緊密相關,因此,化學歸根結底是從事化學實驗的廣大工人、化學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化學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化學的每項成就都是時代的產物,都是集體勞動與集體智慧的結晶;化學每項重大發(fā)明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都是在那個時期人民群眾所提供的物質、技術、生活條件的基礎上取得的,因此,從事物質生產的廣大勞動群眾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真正動力。同時,也應當看到,在化學發(fā)展歷史上,有許多杰出的科學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那種勤奮好學、不畏艱險的毅力,治學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破除迷信、敢想敢做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我們是一種很大的鞭策,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是我們今日的借鑒。凡是有所作為的化學家,都是百折不回、不辭勞苦、勇于獻身科學的人。歷史證明,只有那些在崎嶇道路上不畏艱難險阻、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登上科學的頂峰,而那種怕花力氣,企圖投機取巧以僥幸取勝的人,從來都是一事無成的。
內容概要
介紹了古近代化學史上,尤其是近代化學史上的主要歷史事件,如中國煉丹術的產生與外傳,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一門學科,燃素學說的興衰,氧氣的發(fā)現(xiàn),拉瓦錫發(fā)動化學革命,原子-分子論的建立,新元素的不斷發(fā)現(xiàn),電化學誕生,光譜學建立,生命力論破產,有機結構理論建立,第一次國際化學會議召開,元素周期律發(fā)現(xiàn),等等。同時還介紹了一些化學家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們發(fā)現(xiàn)新知識、建立新理論的過程。該書中有許多動人的小故事,可以豐富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痘瘜W史簡明教程》針對師范院校化學和化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編寫,也可作為中學化學教師與中學生的參考書。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古代和中古時代化學萌芽第一節(jié) 早期的實用化學第二節(jié) 古代物質觀第三節(jié) “化學”名詞的起源第四節(jié) 化學的原始形式——煉金術第五節(jié) 醫(yī)藥化學與冶金化學第六節(jié) 中國未能單獨進入近代化學時期的原因第二章 近代化學的建立第一節(jié) 科學化學元素概念的建立第二節(jié) 燃素學說的興衰第三節(jié) 氧的發(fā)現(xiàn)與科學燃燒學說建立第四節(jié) 原子-分子論的建立第三章 近代化學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近代有機化學的產生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新元素的發(fā)現(xiàn)第三節(jié) 化學元素周期律第四節(jié) 物理化學的建立與發(fā)展第五節(jié) 近代化學傳人中國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①原子發(fā)射光譜1825年,英國的物理學家托爾包特(Talbot)在這一年制造了一種研究火焰光譜的儀器。并把各種鹽放在火焰上燒,觀察其光譜。他不僅觀察到各種鉀鹽都發(fā)射出一條紅線,各種鈉鹽都發(fā)射出兩條黃線,而且他可以說是第一個意識到把某一特征光譜線和某一特定物質的存在聯(lián)系起來的人。他把分別浸過鍶鹽和鋰鹽的棉芯放在酒精燈火焰中點燃,雖然火焰都被染成了幾乎相同的鮮艷紅色,用眼睛簡直無法分別,但在這兩種火焰的光譜中,他看到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有鍶鹽的火焰呈現(xiàn)一條明亮的藍線和幾條紅的、橙的、黃的線,而含鋰的火焰呈現(xiàn)一條明亮紅線和一條較暗的橙色線,位置與鍶火焰也不相同。托爾包特大為興奮,于是他在實驗報告中激動地寫上了:“我能毫不含糊地說,借助分光光譜分析,即使把極小量的鋰與鍶混在一起,我也能夠把它們區(qū)別出來?!?852年,瑞典物理學家昂斯特朗發(fā)表了一篇論文,他指出:“某種金屬和它的化合物給出了相同的光譜。”這就是說,火焰光譜中那些有特征性的明亮譜線是分別屬于某種元素而不屬于化合物。也就是說,若在火焰光譜中某幾條特征譜線出現(xiàn),就表明火焰中存在某種元素,或者說某種特征譜線是某種元素的標志。1854年,美國物理學家阿爾特(Alter)根據(jù)大量的研究成果,正式提出了光譜定性分析的建議,他說:“一個元素的發(fā)射光譜與其他元素的發(fā)射光譜比較,無論是光譜線的數(shù)目、強度和位置都不相同(圖3-12),因此對發(fā)射光譜的觀測,可以簡便地檢出某種元素,利用一塊棱鏡就可以將星球和地球上的元素檢驗出來?!?/pre>編輯推薦
《化學史簡明教程》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