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麟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錢茂偉  頁數(shù):28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王應麟是宋元間的一位博學大師,對清代學術與浙東學派均有很大影響?!锻鯌肱c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是一部從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視野觀察王應麟學術特點及學術地位的專著。在由漢唐以文獻訓詁為特色的漢學到明清以文獻考據(jù)為特色的新漢學的嬗變過程中,王應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指標性人物;其代表作《困學紀聞》則是一部指標性的學術著作,標志著綜合性、文獻性傳統(tǒng)學術載體的出現(xiàn),是文獻考據(jù)學或“國學”的開始。這種模式,成為明、清學人甚至20世紀部分學人所使用的經典學術作品建構模式?!锻鯌肱c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由錢茂偉所著。 

作者簡介

  錢茂偉,1962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歷史學學士(1984)、浙江大學歷史學碩士(1987)、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2000)、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后(2002)?,F(xiàn)為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歷史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史學史研究所所長,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第二層次培養(yǎng)對象、寧波市社會科學學科帶頭人。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科舉專業(yè)委員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浙江歷史文化、明清史研究。發(fā)表專業(yè)論文160多篇。獨著《明代史學的歷程》(2003)、《明代史學編年考》(2000)、《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范型嬗變》(2010)、《姚江書院派研究》(2005)、《國家、科舉與社會:以明代為中心的考察》(2004)、《浙東學術史話》(1999)、《寧波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2007),合著有《浙東史學研究述評》(2009)、《遺民史家談遷傳》(2006,合著)、《一諾九鼎——朱葆三傳》(2008,合著)、《民族精神的華章:史學與傳統(tǒng)文化》(2004,合著)、《寧波通史·元明卷》(2009,合著)、《浙東學術史》(1993,副主編)等。標點整理《皇明通紀》(2008)。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近五十年王應麟研究的學術史考察一 20世紀60—80年代的王應麟研究二 20世紀90年代的王應麟研究三 21世紀以來的王應麟研究四 近十年的《三字經》研究小結第二章 宋代以前的學術形態(tài)嬗變與王應麟的學術風格一 商周的學術形態(tài)二 漢唐的經學傳統(tǒng)三 宋代文獻的發(fā)達四 兩宋學術的嬗變五 王應麟治學路徑六 王應麟著述風格七 王應麟學術理念小結第三章 《玉海》與詞科體系建構一 唐宋詞科與《玉?!肪幾攵?《玉海》的詞科體系建構三 專門主題史知識的大匯集四 《玉?!匪R與觀念五 《玉?!纷鳛轭悤膬r值小結第四章 《困學紀聞》的學術方式一 文獻互證二 文本比對三 文獻注釋四 事實比較五 專題考訂六 記載遺聞小結第五章 《困學紀聞》的史學思想一 史學理念二 歷史思想小結第六章 《困學紀聞》的政治思想及其他一 治國思想二 重民思想三 夷夏思想四 護衛(wèi)儒學五 教育思想小結第七章 《通鑒答問》的義理思想一 宋代史論的義理化趨勢二 《通鑒答問》作者及成書三 《通鑒答問》的義理思想小結第八章 王應麟的沿革地理學研究一 王應麟與《通鑒》學研究二 《通鑒地理通釋》的考察三 《詩地理考》的地名價值四 《困學紀聞》的地名研究五 間及寧波歷史地理的關注小結第九章 《困學紀聞》與文獻學奠基一 兼學術與思想的《困學紀聞》二 綜合性學術札記模式的確立三 “國學”與西學的異同觀察小結第十章 元明清學術嬗變中的王應麟一 宋元時代以博學聞于世二 明代由冷落而初步重視三 清代考據(jù)學的精神導師小結征引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近五十年王應麟研究的學術史考察  王應麟(1223--1296)是宋元問的一位博學大師,對清代學術與浙東學派均有很大影響。20世紀的王應麟學術研究,始于60年代,至今約五十年歷史。在這個時間段中,研究王應麟的人數(shù)不斷地增多,研究成果不斷地增加,研究范圍不斷擴大。為了進一步加深和促進21世紀的王應麟學術研究,有必要對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王應麟學術研究現(xiàn)狀作個全面的梳理。在學術史清理基礎上,尋找更新更高的研究起點?! ∫?20世紀60-80年代的王應麟研究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目錄學家、版本學家王重民(1903-1975)從目錄學角度對王應麟的《玉?!愤M行了研究,并發(fā)表了《王應麟的(玉海·藝文)》(1964)①。王重民著重分析了《玉海·藝文》的編撰特色及創(chuàng)新,認為《藝文》的44個子目排列與一般的四部目錄有所區(qū)別:一是在四部目錄中有一些極普通的子目,如天文、地理都不見了。二是為適應類書的性質和服務于博學宏詞考試,對于44個子目排列作了相當大的改變。三是在《玉海·藝文》所分的44個子目下的著錄是以每一個編題作為一組圖書來編著的。這種編撰方法雖然在《玉海》中是一般組織方式,但是應用在《玉海·藝文》的圖書著錄上,就走向了主題目錄的組織形式?!队窈?middot;藝文》雖沒有形成完整的主題目錄,但為主題目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引導了傳統(tǒng)中國分類目錄的主題目錄走向?! ?hellip;…

編輯推薦

  中國傳統(tǒng)的學術形態(tài),大的發(fā)展趨勢就是由漢學而宋學,復由宋學而新漢學的轉型。宋代是中國傳統(tǒng)形態(tài)由漢學而宋學的轉型時期,而王應麟則正是這樣一位漢學與宋學相兼的人物。錢茂偉所著的《王應麟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重點思考王應麟的學術形態(tài),兼及王應麟之前的傳統(tǒng)中國學術形態(tài)及之后的學術形態(tài)嬗變。這樣的定位,或許更能體現(xiàn)王應麟在中國學術史上的地位。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王應麟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形態(tài)嬗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