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石油工業(yè)出版社 作者:武敬敏,楊秉慧 著 頁數(shù):165
前言
著名的教育家馮納斯基斯說:“如果將一個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資以'1'為計算單位,那么父母就應將其中的50%投資在家庭教育上。因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弊詮暮⒆舆蛇蓧嫷氐哪且豢唐穑改妇统闪撕⒆拥牡谝蝗卫蠋?,家庭也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仿佛是一壞土,想要讓他成為精美的瓷器,全靠父母塑造。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這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真讓人頭疼!”“做事情馬馬虎虎,拖拖拉拉,你什么時候才能改掉這個壞毛病?”“你就不能老實一會兒!一點兒女孩樣都沒有,跟個假小子似的!”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和毛病就像小刺一樣直愣愣地伸出來,自卑、說謊、任性、懶惰、孤僻、花錢大手大腳……孩子們身上的問題越來越多,這讓父母大傷腦筋。也許父母會想: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孩子還是那么不爭氣?追根溯源,問題出在何處?那是因為父母忽略了很多聲音:“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我再也不跟你說心里話了!”也許你因為太忙碌無暇顧及孩子,所以你總是在孩子的視線之外;也許你總是堅持自己的立場,從來不懂得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所以,即使你想靠近孩子,但是卻離孩子越來越遠;也許你只是一味地讓他學習,不僅剝奪了他游戲的時間,還因為大小事情全部包攬而使他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長大后,除了學習他一無是處……這些問題在生活中司空見慣,只是沒有引起你足夠的重視。你沒有意識到,其實長久以來,你一直都忽略了孩子的需要,你一直都聽不到他們內心真正的聲音,甚至一直都站在他的對立面?!皭酆⒆?,這是連老母雞都會做的事情?!备郀柣@樣說,但關鍵在于,您是否給予了孩子高質量的愛。你要如何去愛,你的愛又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最優(yōu)秀的孩子?哈佛告訴我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但關鍵在于父母該如何應對,世界上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那么,該如何成功地教育好孩子呢?這成了很多父母關注的問題。為此,我們編寫了《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課》,旨在幫助父母走出教育的誤區(qū),正確而快樂地實施家教。本書綜合了古今中外眾多名人的家教成功經驗,如卡爾·威特、比爾·蓋茨、肯尼迪、林肯、愛因斯坦、羅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專家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意見。書中或以教育小場景揭示家教盲點,或通過成長小故事給人啟迪,同時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讓你茅塞頓開。通過本書,你會明白該如何去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各種壞習慣,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等等。這是一本科學而專業(yè)的教子真經,專門為中國父母教育孩子量身打造,衷心地希望本書能夠為廣大父母們提供有益的幫助,幫助你們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內容概要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課》綜合了古今中外眾多名人的家教成功經驗,如卡爾·威特、比爾·蓋茨、肯尼迪、林肯、愛因斯坦、羅斯福等,并吸收了很多教育專家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指導和意見。書中或以教育小場景揭示家教盲點,或通過成長小故事給人啟迪,同時加上深刻的分析,相信定能讓你茅塞頓開。通過《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課》,你會明白該如何去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如何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各種壞習慣,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等等。這是一本科學而專業(yè)的教子真經,專門為中國父母教育孩子量身打造,衷心地希望《哈佛最神奇的24堂家教課》能夠為廣大父母們提供有益的幫助,幫助你們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作者簡介
楊秉慧,青少年教育資深編輯。熱愛教育事業(yè),深入研究青少年學習方法的提高和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力求讀書改變青少年的人生,并編著了一系列深受于少年青睞的圖書。《哈佛最神奇的24堂課》、《左右億萬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規(guī)劃人生:唐駿向左,李開復向右》、《九型人格決定青少年成長》等。?王艷明,畢業(yè)于中央民族大學新聞學專業(yè)。當記者則關注社會,做編輯則心系少年。長期致力于青少年勵志教育和國學普及讀物的編寫工作。曾編著《成長三書——(論語)、(菜根潭)、(孫子兵法>》、《青少年要讀的18本國學經典》、《左手曾國藩右手哈佛家訓》、《父愛的影響力,母愛的親和力》、?《德川家康的智慧》等書,深受青少年讀者朋友的歡迎。
書籍目錄
第一課 父母決定孩子的未來呼喚父愛的回歸\1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2孩子的眼睛是個照相機\4“不教”的教育最美妙\5課內育子小結\7第二課 只要方法得當,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精英天才是全面教育的結果\8因勢利導,捕捉孩子的天賦\10父母操縱著孩子的前途和命運\11不要隨意動用你批評孩子的權力\12課內育子小結\14第三課 “環(huán)境”是智慧的真正塑造者奇妙的印刻現(xiàn)象\15環(huán)境勝于天賦\16讓孩子時時感受到愛\18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20課內育子小結\21第四課 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好習慣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22告別拖拉習慣,才能把握今天\24制訂“刪除惡習”的計劃\25養(yǎng)成好習慣,注意生活細節(jié)\26課內育子小結\27第五課 大自然是啟迪人類心靈的導師貼近大自然,拜大自然為師\29“天籟之音”、“鬼斧神工”的啟示\30在自然中磨煉成長\32對生命、自然的崇敬和愛\33課內育子小結\35第六課 對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從孩子出生那天起開始教育\36把人格理念植入孩子幼小的心靈\38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39盡早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40課內育子小結\42第七課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孩子為何不告訴你他在想什么\43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44做少說多聽的父母\46學會與孩子交談的技巧\47課內育子小結\49第八課 向孩子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孩子,父母與你一起成長\50盡可能多地跟孩子在一起\51不要苛求孩子十全十美\53父母變,孩子也跟著變\54課內育子小結\55第九課 蹲下來與孩子交談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56懂得理解和尊重孩子\58讓孩子做他自己喜歡的事\59讓孩子去冒一次險\60課內育子小結\62第十課 告訴孩子:你真棒相信孩子:你能行\(zhòng)63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65鼓勵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66激勵孩子探索新事物\68課內育子小結\69第十一課 一盎司的責任勝過一磅的智慧責任是孩子成長的動力\70讓孩子為自己的過錯“埋單”\71在處理家務中培養(yǎng)責任感\(zhòng)73缺乏責任心的孩子走不遠\74課內育子小結\75第十二課 不必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跌倒了讓孩子自己爬起來\76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做\77讓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感\(zhòng)79讓孩子決定自己的未來\80課內育子小結\81第十三課 能力教育:家教的重中之重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82比分數(shù)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84孩子不可缺乏競爭能力\86孩子的生存能力訓練不可忽視\87課內育子小結\89第十四課 男孩當紳士,女孩當淑女紳士是精神品格的塑造\90淑女是端莊品格的沉淀\92教育男孩請先進入男孩的世界\93教育女孩請先走進女孩的心靈\94課內育子小結\96第十五課 個性教育:家庭教育的使命孩子的個性發(fā)展高于一切\(zhòng)97淘氣的男生是好的,調皮的女生是巧的\99精神上的獨立是你送給孩子的最好食糧\100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02課內育子小結\103第十六課 在培養(yǎng)孩子的德行上下工夫人品學問,需自幼奠定\104給孩子建立“品行表”\106教育孩子學會感恩\108時刻不忘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品質\110課內育子小結\112第十七課 知性教育,不可或缺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113有益地玩就是學,有趣地學就是玩\115學好理科有訣竅\116不要讓學藝成為孩子的負擔\117課內育子小結\119第十八課 孩子也能成為自己財富的CEO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120管好孩子的零花錢\121學會勤儉節(jié)約\122學會為自己的未來投資\124課內育子小結\125第十九課 身體健康是成長的陽光雨露孩子要有健康的身體\126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膳食習慣\127進行適當?shù)捏w格訓練\129巧妙安排休閑活動\130課內育子小\131第二十課 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132警惕孩子成為一個怯懦的人\134克服自卑心理\135讓孩子保持愉悅的情緒\137課內育子小\139第二十一課 用藝術的陽光沐浴孩子的心音樂可以改變孩子的氣質\140在舞蹈的世界里徜徉\141在繪畫的藝術中漫想\142在對弈中成為生活的智者\144課內育子小結\145第二十二課 告訴孩子交往是一門藝術交際是一門藝術\146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交往能力\147讓孩子掌握傾聽的藝術\149引導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151課內育子小結\152第二十三課 讓孩子在挫折中前進挫折是大自然的計劃\153培育孩子的強者心態(tài)\154恐懼來自于恐懼本身\155在行動中挑戰(zhàn)生活的不可能\157課內育子小結\158第二十四課 重視孩子的快樂指數(shù)快樂是需要學習的心理態(tài)度\159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160快樂生活源自簡單\162教孩子在學習中尋找快樂\163課內育子小結\164后記\165
章節(jié)摘錄
正如一句諺語所言:“那雙推動搖籃的手,也在推動著人類的未來?!蹦赣H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教育大多來自母親,母親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就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法國大作家雨果從小就非常喜愛寫作,母親對他的這一愛好非常支持。在母親的鼓勵下,雨果的寫作才能從小就顯露鋒芒。有一年,著名的美文研究院組織詩歌征集大賽。小雨果和母親既盼望又激動,正當他全力為參賽創(chuàng)作新詩的時候,他的母親突然病倒了,而且?guī)滋於继幱诨杳誀顟B(tài)。小雨果著急得干什么都沒有心思,于是,只好把一首從前寫的、自認為不是寫得最好的《凡爾登貞女》送去參賽。在小雨果焦急的等待中,幾天后,母親從昏迷中醒來,一看見小雨果,就立即詢問他參加征詩大賽的情況,小雨果吞吞吐吐告訴了她實情。在病榻前,母親用無力的手拉住兒子的手,輕聲地說:“維克多,你不該在難處面前退卻。記住,永遠不該。我要你得到那'金百合花'特別獎,你要把你創(chuàng)作中最好的詩送去?!蹦赣H說話的聲音很小,但小雨果聽得出來,那話語中飽含著她的深切期望。雨果還是感到有些為難,低著頭,擔心地對母親說:“但是,恐怕來不及了,明天就到期了。”母親的眼睛里散發(fā)出光彩,她的聲音大了起來:“不,好孩子,來得及。今晚就寫,明天一早就念給我聽,我的病很快就會好起來。我最不喜歡碰到難事就退縮的人?!毙∮旯ь^看著母親,她的眼睛里滿是鼓勵和信任,還有期待。他不再猶豫,坐在病重的母親身旁,在母親壓抑著的咳嗽聲中不停地寫著、改著。一夜之間寫了120行詩。結果,雨果不僅獲得了“金百合花”特別獎,還接連獲得了另外幾個大獎。確實,母親就是最好的老師,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母親在對孩子的長期觀察和不斷理解的過程中確立起來的。換而言之,其實就是母親和孩子每時每刻交流共處的結果,就是給孩子提供的每一個環(huán)境細節(jié)的熏陶引導。有些母親處處嚴格要求孩子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應該學這些,不應該學那些。孩子雖然會學到一些知識或懂得一些道理,但可能只是表面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為他們對母親更多的是遵從和敬畏,而少了母子之間的親近和平等。哈佛校史上一些有成就的人的母親總是有這樣一些共同的特點:喜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探討問題;精力旺盛,耐心細致,不會因孩子把東西搞得又臟又亂而大發(fā)脾氣;孩子一時做錯事,也能容忍寬?。缓⒆訌氖乱恍┥詭kU性的活動,她們一般能允許,甚至會和孩子一起“嘗試”……她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孩子雖然幼小,但不要以為他們什么都不懂,他們同樣有自己的自尊心與想法。其實,無論是做孩子的朋友,還是老師,母親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教育孩子是母親的天職,母親應該把老師、朋友、母親這三種角色相融合,教育孩子的時候,既不要忽視對孩子心靈和情感的關愛,也不要忘記教育的責任。因為,母親不僅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良師益友,更是孩子終生的良師益友。孩子的眼睛是個照相機教育家說:“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成長的,父母的高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父母能走多遠,孩子才能走多遠?!备改甘呛⒆幼詈玫睦蠋煟挥型ㄟ^自己的人格力量才能獲得孩子的欽佩和敬愛,才能讓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中成為未來社會的精英。大家也許還記得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媽媽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孩子的姥姥端上一盆洗腳水,并替她洗腳。這情景讓年幼的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媽媽回到家,看到孩子正在自己的小屋里睡覺,于是便依舊去給媽媽洗腳,這時,只見孩子已端來一盆熱氣騰騰的洗腳水,由于年紀小力氣不夠,水端不穩(wěn)還一個勁兒地往外晃蕩。孩子把水端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洗腳。”這個畫面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雖然這是件小的無法再小的事情,但是它給我們的印象卻很深刻。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做父母的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朱慶瀾先生說:“無論什么教育,教育人(即教育者)要將自身做個樣子給孩子看,不能以為只憑一張嘴,隨便說個道理,孩子就會信的?!北热缃虄号灰鼰煟赣H就不能吸煙,如果父親吸了煙,不但叫孩子疑心,還會讓孩子從此不信任父母的話,看不起父母,做出不服父母、不孝父母的事。
后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奉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本書在策劃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王杰、周珊、杜莉萍、何瑞欣、齊紅霞、李偉軍、曾桃園、趙廣娜、魏清素、趙一、趙紅瑾、王鵬、齊艷杰、李文靜、李佳、羅語、張保文、陳賜貴、肖冬梅、李愛蓮、張琦、雒逸云、許長榮、李良婷、張艷芬、孫亞蘭、閆晗、王艷、黃亞男、曹博、楊青、金望久、李顏壘、付志宏、史慧莉、朱輝、上官紫微、余學軍、徐娜、聶小晴、李娜、劉紅強、楊莉、賀蘭、蔣先潤、杜亞君、陳潤、蔡亞蘭、歐俊、付欣欣、王光波、彭麗麗、李雪韜、于海英、楊艷麗、姚曉維、潘靜、王艷明、楊英、杜慧、楊秉慧、吳迪、武敬敏、阮崇曉、葉光森、王博、毛玲玲、吳潔、范小北、王玉芳、黃文平、李偉等。閱讀是一種享受,寫作這樣一本書的過程更是一種享受。在享受之余,我們心中也充滿了感恩。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同行的幫助,還借鑒了其他人智慧的精華。相信你們勞動的價值不會磨滅,因為它給讀者朋友們帶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