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化指數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經濟科學  作者:樊綱//王小魯//朱恒鵬  頁數:323  
Tag標簽:無  

前言

  以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進行轉軌的改革已經經歷了30年。盡管這個過程還沒有結束,但市場化進展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在走向市場的改革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平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長,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中國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通過改革,不僅解決了此前長期沒有解決的溫飽問題,使兩億多人擺脫了絕對貧困,而且從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20美元的窮國躍升為人均約2500美元(按購買力平價約5400美元)的下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經濟總量先后超過了俄羅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并將在不遠的未來超過日本。這些事實無可爭辯地說明,我國擺脫過去的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基本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改革在總體上是成功的?! ≡诋斀袷澜缟?,所有發(fā)達國家都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種經濟制度能夠替代市場經濟制度在經濟發(fā)展上的作用。我們目前正在形成的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某些方面的市場化程度還很低,還需要繼續(xù)推進市場化改革?! ∨c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市場經濟并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經濟制度。市場機制在某些經濟領域(主要是天然壟斷、存在經濟外部性以及生產公共產品的領域)可能出現(xiàn)失靈,不能自發(fā)實現(xiàn)最優(yōu)資源配置。同時,即使在實現(xiàn)了經濟上的資源最優(yōu)配置的情況下,也并不必然意味著實現(xiàn)了最合理的收入分配。因為一個合理的收入分配體系,不僅要能保障資源優(yōu)化配置,還要提供有效的激勵機制,從而調動社會全體成員的積極性;同時還要符合公平和公正的社會倫理標準,促進全社會的共同繁榮進步,而不能把某些社會成員的利益實現(xiàn)建立在對其他社會成員利益的排斥和忽視的基礎上,不能造成社會的分裂和對立。此外,完全自發(fā)的市場力量也無法提供解決宏觀經濟失衡的更合理途徑,只能通過周期性經濟危機和大規(guī)模失業(yè)來強制實現(xiàn)總體均衡,而這個過程會造成社會財富的大量破壞、效率的重大損失以及廣大社會成員的利益受損。最近的世界金融危機還證明,一個缺乏有效監(jiān)管、任意膨脹的金融部門可能給一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重大危害?! 〗鉀Q上述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市場以外的手段,對經濟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調節(jié)。這些在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最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過程中,通過制度及政策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解決。主要是通過政府和社會監(jiān)管及干預來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通過社會福利制度、收入再分配和勞資對話及仲裁機制解決社會公平公正問題,通過凱恩斯主義政策解決宏觀經濟失衡問題。這些制度和政策的改進,大體上保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方發(fā)達國家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和社會基本和諧。這些制度和政策在合理范圍內,一般而言是與市場機制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存在互相替代或排斥的關系;尤其是不恰當的政府干預和過度的福利保障很可能會妨礙市場調節(jié),導致經濟效率和社會福利的損失。

內容概要

關于中國各地區(qū)市場化進程的研究是一項連續(xù)性工作,我們將繼續(xù)對中國各地區(qū)的市場化進行定期的測度,盡可能真實地反映各地區(qū)在市場化改革方面的進展。在力圖基本保持指數的跨年度可比性基礎上,也將繼續(xù)完善我們的指標體系,并根據市場化進程的變化對指標體系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更加準確地反映各地區(qū)市場化進程的各個方面?! ∵@項研究具有幾個特點:對各地區(qū)的市場化進程進行比較全面的比較;將進行持續(xù)的測度,從而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觀測體系,完全采用客觀指標衡量各地區(qū)市場化改革的深度和廣度,避免了主觀評價:基本概括了市場化的各個主要方面,但同時又避免了把制度變量同度量發(fā)展程度的變量相混淆。

書籍目錄

序言一、中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場化程度總體排序和進 1.關于2005~2007年期間市場化進展的總體評述 2.市場化程度總體排序 3.市場化指數總體評分 4.部分省區(qū)變動原因分析二、市場化五個方面的進展 1.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2.非國有經濟的發(fā)展 3.產品市場的發(fā)育 4.要素市場的發(fā)育 5.市場中介組織發(fā)育和法律制度環(huán)境三、東、中、西部地區(qū)和東北地區(qū)市場化的進展四、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市場化進展狀況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 4.山西省  5.內蒙古自治區(qū) 6.遼寧省 7.吉林省 8.黑龍江省 9.上海市 10.江蘇省 11.浙江省  12.安徽省  13.福建省  14.江西省  15.山東省  16.河南省  17.湖北省  18.湖南省  19.廣東省  20.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海南省  22.重慶市  23.四川省  24.貴州省  25.云南省  26.西藏自治區(qū)  27.陜西省  28.甘肅省  29.青海省  30.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3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五、市場化指數的構造和指標說明 1.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2.非國有經濟的發(fā)展 3.產品市場的發(fā)育程度 4.要素市場的發(fā)育程度 5.市場中介組織的發(fā)育和法律制度環(huán)境六、關于指數的形成方法、計算公式和權重的說明 1.單項指數的形成方法和得分公式 2.方面指數和總指數的形成及權重的選取   七、1997~2007年各省區(qū)市場化總指數、方面指數和分  項指數得分及排序附錄 2005年各省區(qū)市場化排序新舊結果比較資料來源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4.部分省區(qū)變動原因分析  以下對2005-2007年期間一些市場化排序和評分變化較突出的省區(qū)的變動原因作一個簡要的分析。本報告后面的部分將對各省區(qū)的情況進行更全面的分析評價?! √旖蚝秃D显?005-2007年期間市場化排序上升幅度最大,共上升了3個位次。就天津而言,其位次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對企業(yè)干預以及企業(yè)稅外負擔的下降幅度較大,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和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打交道的時間占其總工作時間的比重由2005年的16.9%下降到2007年的12.8%,而企業(yè)的稅外負擔占其銷售收入的比重由2003~2005年年問平均0.53%下降到2005~2007年年間的0.29%。其次是勞動力流動性因素進步較大,“城鎮(zhèn)單位使用的農村勞動力年末人數占就業(yè)人員總數的比重”由2005年的7.6%提高到2007年的9.56%,還有就是“縮小政府規(guī)模”這一因素有所進步,政府部門職工人數占當地人口比重由2005年的1.13%下降到2007年的1.08%就海南而言,其位次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非國有企業(yè)的發(fā)展。其中,非國有企業(yè)在工業(yè)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人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8%上升到2007年的67%,使海南該項在全國的位次上升了9位,非國有經濟在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中所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57%上升到2007年72%,該項海南在全國的位次上升了11位,而非國有經濟就業(yè)人數占城鎮(zhèn)總就業(yè)人數的比重由2005年的52%上升到2007年61%,使該項海南在全國的位次上升了6位,綜合在一起,“非國有經濟的發(fā)展”這一方面指數海南在全國的位次2005~2007年年間上升了10位。  盡管天津和海南在此期間排名次序上升最多,但是市場化指數總體得分上升最大的卻是西藏和上海。西藏在市場化的五個方面均有所進步,使其在2005~2007年年間總得分上升了1.61分。其中進步最大的是非國有經濟發(fā)展和政府與市場關系兩個方面。上海2007年總得分比2005年上升了1.46分,和2001~2005年期間情況一樣,導致上海得分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三種專利申請受理量/科技人員數”和“三種專利申請批準量/科技人員數”的明顯上升,這兩個指標分別由2005年的每萬人474件和182件上升到2007年的663件和344件,使得這兩個基礎指標的得分分別上升了12.58分和18.11分,由此使得“知識產權保護”這一分項的得分上升了15.34分。此外,在這三年中,上海市“勞動力流動性”因素也有明顯的進步,“城鎮(zhèn)單位使用的農村勞動力年末人數占就業(yè)人員總數的比重”由2005年的10.4%提高到2007年的17.01%,使得此分項的得分增加了2.85分。不過在這三年問,上海市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有所上升,由2005年的18.8%上升到2007年的19.3%,-使得“市場分配經濟資源的比重”這一分項的得分下降了0.18分。另外一個得分下降的指標是“非國有經濟在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中所占比重”,該比重由2005年的65.7%下降到2007年的64.9%,使得該分項得分下降0.28分,而在全國的排序下降了9位。

編輯推薦

  本報告是2009年度中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場化相對進程年度報告,也是本課題八年來推出的第五個市場化進程報告。本報告主要依據2005~2007年三個年度的統(tǒng)計數據和抽樣調查數據,對截至2007年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場化相對進程的狀況進行排序比較,并展示在市場化方面的最新變化方向,度量這些變化的程度。我們所建立的這個市場化進程評價體系以客觀的統(tǒng)計指標和調查指標作為計算的基礎,避免使用主觀評價來度量市場化程度。本項研究的基本著眼點是跟蹤測度中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市場化相對進程,發(fā)現(xiàn)市場化進程中的區(qū)域差距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為促進市場化改革提供基礎信息。我們希望這項研究的持續(xù)和結果的公布,有利于社會各界了解中國市場化改革已經取得的進展和存在的不足,從而為繼續(xù)推動市場化改革,在中國建立一個健全的市場經濟體系做出努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市場化指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對于中國進行計量研究,很多數據和指標都處于該書或者方法
  •   書不錯,送到也及時,就是書的價格有點貴
  •   大多數是圖片和數字,要是能多些字會好點兒,這樣能加深理解
  •   多是圖形分析,沒有更深入的分析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