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沈佳,昝云強 頁數:198 字數:200000
內容概要
中醫(yī)取效的關鍵之一是如何遣方用藥。本系列叢書以五臟為框架,以氣血為主線,以方引方,以方出藥,以方帶法,以方講病,以方述理,帶你揭開中醫(yī)神秘的面紗,領略中醫(yī)的神奇。本書主要介紹肝膽系統(tǒng)常用方藥的特點與應用方法,行文流暢,說理深入淺出,每方后附有病例,介紹用方用藥的思路,適合初學中醫(yī)者參考,對具有一定中醫(yī)臨床基礎者,亦有較好的借鑒作用。
作者簡介
沈佳,畢業(yè)于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學歷。從小受家父熏陶,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略有心得?,F(xiàn)為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中醫(yī)師,江蘇省中醫(yī)藥學會青年中醫(yī)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分會)常務委員。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近二十年,臨床喜用經方,并擅用附子、黃芪、大黃、麻黃等為主治療內科、婦科與皮膚科的疑難病癥等,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目前主要專注于腫瘤的中醫(yī)治療,提倡將溫陽、解毒與通腑相結合?! ∷恫黄椒驳闹嗅t(yī)》一書于2010年出版后,網絡好評如潮,由于《中醫(yī)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膽相照東方木》的因緣,這兩年也接待了不少外地前來就診的患者,并通過郵件往來治好了一些外地患者的疾病。還通過郵件與一些中醫(yī)愛好者進行中醫(yī)方面的互動,結交了不少中醫(yī)方面的朋友?!吨嗅t(yī)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膽相照東方木》的續(xù)集正在蘊釀中。
書籍目錄
第1章 中醫(yī)理法體系及肝膽系統(tǒng)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中醫(yī)理法體系簡介
第二節(jié) 中醫(yī)學的圓運動
第三節(jié) 肝膽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及病理表現(xiàn)
第四節(jié) 肝膽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
第2章 肝氣宜疏——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
此是陽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第3章 少陽經方,斡旋樞機——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
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第4章 化痰名方——溫膽湯
溫膽湯中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
虛煩不眠證多端,膽虛痰擾癥可消。
第5章 升降氣機——升降散
升降蟬衣與僵蠶,姜黃大黃四味研;
升清降濁功獨擅,表里同病亦可餐。
第6章 四末不溫——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芍桂枝,細辛通草棗草施;
血虛肝寒四肢冷,溫經通脈最相適。
第7章 胞宮宜溫——溫經湯、生化湯
溫經湯中萸桂芎,歸芍丹皮姜夏冬;
參草益脾膠養(yǎng)血,調經重在養(yǎng)胞宮。
生化湯宜產后嘗,歸芎桃草加炮姜;
惡露不行少腹痛,溫經活血最見長。
第8章 肝血宜藏——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升胃熱火邪干;
斑黃陽毒皆可治,熱入營血服之安。
第9章 下焦蓄血——桃核承氣湯、抵當湯(丸)、下瘀血湯、代抵當丸
桃核承氣用硝黃,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熱煩如狂。
抵當湯中用大黃,虻蟲桃蛭力最強。
少腹硬滿小便利,攻瘀逐熱治發(fā)狂。
抵當丸即抵當湯,搗藥成丸煮水漿。
連渣服之只一顆,緩攻瘀血正不傷。
代抵當丸大黃硝,生地桂枝甲歸桃,
證治準繩奇方出,通瘀散結利水道。
第10章 瘀熱瘀寒——大黃牡丹湯、薏苡附子敗醬散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嘗;
腸癰初起腹按痛,瀉熱破瘀保安康。
薏苡附子敗醬散,解毒散腫力不緩;
腸癰成膿宜急投,膿瀉腫消腹自軟。
第11章 痰瘀交阻——桂枝茯苓丸
金匱桂枝茯苓丸,芍藥桃紅共粉丹;
等分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癥塊散。
第12章 柔肝緩急——芍藥甘草湯、甘麥大棗湯
芍藥甘草合成湯,等份切細共煎嘗;
柔肝緩急止攣痛,酸甘化陰可養(yǎng)肝。
甘草小麥大棗湯,婦人臟躁性反常;
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第13章 滋水涵木——復脈湯(炙甘草湯)、一貫煎、滋水清肝飲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地膠棗麻仁襄;
心動悸兮脈結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滋水清肝肝郁氣,舌紅少苔脈弦細;
酸棗歸芍梔柴胡,六味地黃將陰濟。
第14章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牽正散、鎮(zhèn)肝熄風湯、天麻鉤藤飲、半夏白術天麻湯
牽正散治口眼歪,白附僵蠶全蝎偕;
混合研細酒調服,風中絡脈服之瘥。
鎮(zhèn)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
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杜寄生膝與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暈與耳鳴。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棗生姜;
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熄復正常。
第15章 肝陽不足——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參棗姜,肝胃虛寒此方良;
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第16章 通則不痛——暖肝煎、橘核丸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藥與小茴;
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并摧。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樸延胡藻帶昆;
桃仁木通木香合, 疝頑痛鹽酒吞。
第17章 清肝利膽——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
茵陳蒿湯大黃梔,瘀熱陽黃此方施;
便難尿赤腹脹滿,清熱利濕總相宜。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
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第18章 肝胃郁熱——左金丸
左金黃連與吳萸,脅痛吞酸悉能醫(yī);
再加芍藥名戊己,專治泄痢痛在臍。
第19章 二陽合病——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芩夏芍棗生姜;
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無雙。
第20章 厥陰風木——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
人參椒姜加附子,溫腸瀉熱又安蛔。
第21章 化痰軟堅——消瘰丸、海藻玉壺湯
消瘰牡蠣貝玄參,散結消痰并滋陰;
肝腎素虧痰火結,加減臨時細酌斟。
海藻玉壺帶昆布,青陳二皮翹貝母;
獨活甘草夏歸芎,消癭散結效可睹。
章節(jié)摘錄
具體來說,氣虛者要益氣;血虧者要補血;陰虛者宜養(yǎng)陰;陽虛者應溫陽;肝陽上亢者,要平肝潛陽;脾胃虛寒者,應溫補脾胃;風寒犯肺者,宜疏風散寒;陽明腑實者,應通腑瀉下;血熱妄行者,應清熱涼血;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腎不納氣者,宜固腎納氣;肝郁脾虛者,應疏肝健脾;水熱互結者,應逐水泄熱;寒熱錯雜者,可合而治之;真寒假熱者,應治其真寒;標本兼有者,應分清輕重緩急等,總宜辨證論治,審證求因,三因制宜,隨證治之,正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劣谥委熓侄?,既有藥物的,也有非藥物的;既有內治的,也有外治的。在藥物來說,中醫(yī)也是借助于陰陽五行學說,將各種藥物按四氣五味進行歸類,從而可以利用其偏性,以藥性之偏來糾正臟腑氣血功能之偏。鑒于疾病的復雜性,單味藥物治病越來越不適應臨床的需要,遂將不同藥物按照一定方式進行配伍,就形成了團體作戰(zhàn)的“方劑”。 本書,主要介紹如何在臨床上更好地應用這些方劑,以治療千變萬化的疾病?! ≡趯χ嗅t(yī)的理法體系做了一個簡單的回顧后,我們發(fā)現(xiàn),中醫(yī)確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任何割裂、肢解的行為與做法,勢必令其無法一覽中醫(yī)的全貌。也就是說,其實中醫(yī)是不分科的,任何疾病,只要按照體系中的基本要求,判定是何臟何腑的功能偏頗了,氣血津液的運行出了什么問題,再進行相應的修復,就可達到治病的效果?! ∏Р∪f疾,不離五臟六腑;百痛千苦,但求陰陽五行。在兩千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于臨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歷代中醫(yī)都有類似的治療方法,這其實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循證醫(yī)學極其相似。比如張仲景的經方,是經得起歷代醫(yī)家不斷重復的典型的少陽病,必然要用柴胡劑;而陽明腑實證,舍承氣輩又如何處治? ……
編輯推薦
《中醫(yī)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膽相照東方木》由中醫(yī)名方引領中醫(yī)理法,附案說理,廣搜精選,引經據典,探幽索微;擴大應用,藥物加減,內容詳實,體例新穎,綱舉目張,條理分明,理論與臨床融會貫通,辨證與辨病相互滲透,貫穿讀書、臨床、行醫(yī)之結晶,既有規(guī)矩繩墨可循,又有權變活法可征。深藏中醫(yī)文化之底蘊,嘗試以“方引法理”新的著述形式,領悟經典醫(yī)籍,采擷前輩特色經驗,繼承不泥古,發(fā)揮不離宗,深入淺出,返博為約;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闡釋古奧艱深的中醫(yī)學理,頗多創(chuàng)新,為學用中醫(yī)名方開拓新的途徑,為后學及喜愛中醫(yī)者開啟登堂入室的方便之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醫(yī)名方使用一通百通.肝膽相照東方木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