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認知研究(第四輯)

出版時間:2009-7  出版社:社科文獻  作者:唐孝威//黃華新  頁數:280  

前言

  與自然生態(tài)相比,人類文明的高度發(fā)展和社會文化的復雜多樣性都有賴于人類的語言天賦??ㄎ鳡栒f,人是符號的動物。人類正是借助于符號(特別是語言)這個“寶貴的技術助力”實現了不同于自然界其他動物的高級認知能力,如概念能力、邏輯推理、計劃、決策、解釋等。然而在語言思維之外,自然界中還廣泛存在人和動物共同具有的其他形式的認知活動,如知覺一行動能力、分類、記憶、注意、情緒、學習、判斷、信號交流等。認知科學就是在探究生物的心智活動以及人工地實現心智能力的某些方面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人類理解心智及其活動的努力可以追溯到文明的早期,但對心智和智能的系統(tǒng)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認知革命”,而認知科學的建制是在70年代中期形成的,當時認知科學學會(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r)在美國成立,一些專門面向認知研究的科學雜志相繼發(fā)行。自那以后,北美和歐洲的60多所大學有了認知科學研究規(guī)劃,出現了一些知名的認知科學研究機構,1986年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認知科學系。認知科學從其誕生之初就是一個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研究領域,其最初的推動主要來自哲學認識論、早期的人工智能、理論語言學、認知和發(fā)展心理學,隨后又進一步涉及認知人類學和認知神經科學。過去的半個世紀是認知科學發(fā)展的一個黃金時期。

內容概要

  自喬姆斯基發(fā)表《句法結構》以來,從認知角度研究語言成了語言學的一個主要進路;同時,語言學本身也成了認知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在生物演化中,語言活動是心智和認知發(fā)展的一個新水平,然而除了語言活動,人類還有其他的心智活動和認知能力。一般說來,認知科學是語言學、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為了全面探究人類基本的心智活動和認知能力,以及人工實現這些能力而形成的一個交叉整合的學科群,為了推動國內認知科學的交叉整合和深入研究,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策劃了《語言與認知研究》輯刊,并將連續(xù)出版。

作者簡介

  唐孝威,男,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國家創(chuàng)新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1952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要研究方向為腦科學研究、語言與認知研究等。多次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次主持和參與國內頗具影響的香山學術會議。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6部,代表作有《意識論:意識問題的自然科學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夢的本質——兼評弗洛伊德理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腦功能原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等。目前正在主持“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認知科學及其應用”、國家“985”二期項目“語言與認知研究中的前沿問題”。  黃華新,男,1959年2月出生于浙江慈溪,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國家創(chuàng)新基地主任,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列入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養(yǎng)計劃,曾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邏輯學會會長,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邏輯與認知文庫》編委。主要從事語言邏輯、科學邏輯和“語言、邏輯與認知”交叉領域的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語言的邏輯分析”(1997~2000年)、“自然語言邏輯與漢語信息處理”(2004~2006年),在《中國社會科學》和《哲學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和浙江大學出版社等出版專著4本?!蹲匀徽Z言的邏輯分析》獲得浙江省高校系統(tǒng)科研成果一等獎(2002年),《邏輯與自然語言理解》獲得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3年),并兩次獲得金岳霖優(yōu)秀學術成果獎。兩次獲得省政府獎。

書籍目錄

用心理相互作用及其統(tǒng)一性觀點研究認知意識的科學與哲學研究無意識活動的一個理論框架閾下知覺研究中覺知狀態(tài)測量方法的發(fā)展與啟示植物狀態(tài)患者的意識評估腦內能量消耗及其與意識狀態(tài)的關系冰山下的力量——無意識加工淺析從意識論到擴展的全局工作空間理論——意識理論框架的發(fā)展論心物關系問題:從自然的觀點看科學理論表述的概念分析——哲學介入當代意識問題研究的一種有效進路現代世界觀中的意識及其哲學難題心智哲學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創(chuàng)性和意義研究意識的生物自然主義進路協(xié)作的自然主義自由與自愿知識論中的“回溯問題”與“確證”的回應從實驗室研究看認知文化集體意向性: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之爭集體何以可能?——吉爾伯特多元主體哲學理論評述

章節(jié)摘錄

  閾下知覺研究中覺知狀態(tài)測量方法的發(fā)展與啟示  閾下知覺啟動指當呈現的刺激沒有被被試有意識地知覺到,但卻影響到隨后的相關刺激的加工的現象。因此,閾下知覺是一種無意識知覺。  對無意識知覺的研究較早開始于Poetz(1917),當然,更早的還可追溯到萊布尼茲。20世紀50年代,Klein。和他的同事做的大量工作大大推動了無意識知覺的研究進程。最初的研究發(fā)現,無意識知覺對刺激主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上加以分析,如一個人能加工單詞的、物理的,甚至正字法的特征,卻不能識別單詞的意義;在典型的“盲視”現象中,盲視病人能夠無意識地對運動、波長、朝向、空間定位或這些特征結合進行辨別,但卻不能報告刺激的內容。而在過去20年左右的時間里,許多研究人員把注意力轉向探討無意識知覺能否進行刺激深層加工問題,如無意識語義啟動。尤其自Marcel(1983)的經典性研究開始,已經發(fā)展出了大量的復雜方法對其加以研究,并宣稱獲得了無意識語義加工的證據,但是,這一研究結論尚未得到廣泛認可。主要原因在于,自閾下知覺啟動現象被發(fā)現開始,就一直伴隨著有關被試對所呈現刺激的覺知狀態(tài)的爭論,即被試是否意識到了或覺知到了自己的知覺行為。由于有效的覺知狀態(tài)的測量是閾下知覺啟動是否產生的邏輯前提,因此,對可靠而準確的測量方法的尋求成為閾下知覺研究無法回避的中心問題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語言與認知研究(第四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