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蕭紅 頁數(shù):405 字數(shù):446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前言不甘身先死紅顏終究逝“我將與碧水藍天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薄鞍肷M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這是那位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的曠世才女臨去時的內(nèi)心獨白,她用31年短暫的生命,對“生的堅強”和“死的掙扎”進行了刻骨的演繹。她就是那個其人和作品都備受關注,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1936年蕭紅在日本蕭紅,“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的命運是其中最為坎坷、最為悲苦的。1911年,她出生在呼蘭縣城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外祖父為她取名張廼瑩。因為她是女孩,所以她的出生并沒有帶給這個家庭太多快樂。只有祖父對蕭紅非常喜愛,經(jīng)常帶她到后花園玩耍,這成為蕭紅童年中最幸福的一段記憶。除了玩,祖父還教蕭紅念詩,為蕭紅講解詩的含意,他是蕭紅文學上的啟蒙老師。八歲時,蕭紅母親去世,父親又娶了一個繼母。蕭紅與繼母的關系比較冷淡,同父親的關系也明顯惡化。十六歲,蕭紅考進哈爾濱東省特別區(qū)區(qū)立第一女子中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洗禮,對父親為她包辦的與汪恩甲的婚姻產(chǎn)生不滿,她要求父親為她解除婚約。父親不但反對,反而決定盡早為他們完婚。父親的專制使蕭紅與家庭之間的隔閡更深了。1929年,蕭紅祖父去世,蕭紅失去了最親的人,萬分悲痛,對家庭也再沒有了留戀。蕭紅初中畢業(yè)以后,不顧家庭反對,在表哥陸舜振的幫助下到北平讀書。但因為沒有家庭的支持,不久生活陷入困頓之中。無奈,蕭紅回到家中,被軟禁起來。入冬后,蕭紅逃出家門,在哈爾濱流浪,走投無路之下,蕭紅找到了汪恩甲,汪恩甲表示愿意幫助蕭紅到北平讀書,可是與她在東興順旅館同居后卻沒有行動。半年后,蕭紅懷孕,臨產(chǎn)期將近,汪恩甲回家取錢,便一去不知去向。懷孕的蕭紅被旅館老板當做討債的人質(zhì)扣押下來,危急中的蕭紅向《國際協(xié)報》寫信求救,得到了裴馨園、蕭軍等人的幫助。這次邂逅,讓蕭軍發(fā)現(xiàn)了蕭紅的文采,他們擦出愛情的火花。1932年夏,哈爾濱發(fā)大水,蕭紅趁機從旅館逃出,到了裴馨園家。后在蕭軍的幫助下,在醫(yī)院產(chǎn)下一女嬰,并因無力撫養(yǎng)而送人。此后,蕭紅與蕭軍開始了共同生活。他們先住在歐羅巴旅館,生活十分窘迫。直到蕭軍找到一份家庭教師的工作,他們才有了安居之所。1933年,蕭紅在蕭軍的鼓勵下,以“悄吟”的筆名發(fā)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棄兒》。隨后,她又陸續(xù)在一些報刊上發(fā)表了《王阿嫂的死》《中秋節(jié)》等十多篇散文和小說,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此外,蕭紅參加了左翼進步作家的一些社會活動,結(jié)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進步文人。10月,蕭紅與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出版,在東北引起很大的轟動,但也引起了特務機關的注意。為了躲避迫害,1934年6月,他們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逃離了哈爾濱,到達青島。在青島,蕭紅完成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場》的寫作。但僅五個月,青島形勢嚴峻,他們又去了上海。在那里,蕭紅和蕭軍見到了魯迅,魯迅和許廣平不僅在創(chuàng)作上指點他們,還十分關心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正當蕭紅他們的生活逐漸安定下來、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比較順利的時候,蕭軍在感情上的背離和自己身體狀況的不佳,讓蕭紅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她低落的情緒影響了寫作。為了求得解脫、緩解矛盾,蕭紅決定暫時離別一段時間。同年7月16日,蕭紅離開上海,獨自去了日本。在日本的生活非常孤寂,但蕭紅還是創(chuàng)作了《紅的果園》《牛車上》《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傳到日本,蕭紅悲痛不已。1937年1月,蕭紅從日本回國,到上海后便去萬國公墓拜謁魯迅先生的墓表達哀思。蕭紅回國后,與蕭軍的關系有所好轉(zhuǎn),9月他們一起撤往武漢。在武漢,他們形成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東北作家群,并結(jié)識了東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面對國土淪喪,民族危亡,蕭紅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揮筆寫下多篇以抗日為主題的作品,并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的前兩章。1938年1月,蕭紅、蕭軍、聶紺弩、端木蕻良等人應邀去山西臨汾民族大學任教。2月,臨汾形勢緊張,蕭紅、端木蕻良隨丁玲率領的西北戰(zhàn)地服務團來到西安。蕭軍先是留下,后經(jīng)延安也來到了西安。在西安,蕭紅、蕭軍正式分手,此時蕭紅已經(jīng)懷孕。4月,蕭紅與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漢,在武漢結(jié)了婚。日軍逼近武漢時,端木蕻良去了重慶。蕭紅獨自輾轉(zhuǎn)于漢口、重慶、江津之間。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1940年1月底,蕭紅隨端木蕻良離開重慶,飛抵香港。在香港,蕭紅完成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的寫作。1941年,蕭紅在瑪麗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患有肺結(jié)核。1942年1月12日,日軍占領香港,蕭紅病情也加重了,被送進香港跑馬地養(yǎng)和醫(yī)院,因庸醫(yī)誤診而錯動喉管手術(shù),致使蕭紅不能飲食,身體衰弱,后轉(zhuǎn)入瑪麗醫(yī)院。不久,瑪麗醫(yī)院又被日軍接管,蕭紅只好被送進紅十字會設立的臨時醫(yī)院。1月22日,蕭紅在戰(zhàn)火紛飛中,寂寞地離開了人世,享年31歲。蕭紅就這樣離開了她熱愛的世界。有人說,蕭紅的經(jīng)歷很像宋代的女詞人李清照,同是極度的坎坷與凄冷,同是不幸中的才女。但是,蕭紅的一生要比那古代的女子多出許多的覺醒與反抗,同時又多出些許的自由和幸運。她的不幸,是因為蕭紅面對的是封建地主家庭的自私和墮落,專制父親的冷漠和無情,火熱愛情的霎時溫暖和轉(zhuǎn)瞬的疏離……面對這些,蕭紅經(jīng)歷了反叛和覺醒的過程,她以不屈的精神和命運一次次進行頑強的抗爭。雖然蕭紅命運多舛,情路坎坷,卻沒有埋沒她的熱情和文采,她用短短31年的生命,不到1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留給世人近百萬字的作品,著作之豐富,成就之璀璨,不禁更加令人扼腕嘆息。說蕭紅幸運,是因為蕭紅短暫的生命中綻放出的耀眼光芒,被世人承認并欣賞。蕭紅是有特殊經(jīng)歷的作家,她的作品風格明麗凄婉,彌漫著憂郁和感傷氣息,是詩化小說的精品。魯迅就說過蕭紅的作品和那些只玩技巧的所謂“作家”的作品大不同。蕭紅的作品多取材于家鄉(xiāng),是帶著對家鄉(xiāng)的回憶和懷念寫作的,因為她熟悉那種農(nóng)民的、農(nóng)村的生活,她對周圍的窮苦人民懷有深深的同情,所以她能通過敏銳纖細的藝術(shù)感受力,用樸實細膩的語言塑造那么多鮮活的人物形象。那些作品都是她生活在其中的感受,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產(chǎn)物。也正因為這樣,她的作品才受到魯迅、茅盾等文學巨匠的贊賞,她更是魯迅眼中最為優(yōu)秀的女作家。但是,在那紅色的20世紀30年代,這位“文學洛神”的作品是被劃入單純的“抗戰(zhàn)文學”來欣賞的,她作品中人性的內(nèi)容沒有被人所關注。隨著歲月的流逝,蕭紅作品中豐富的風俗、民情、人性的內(nèi)容,鮮明的人道主義、女性主義傾向的價值被越來越多地挖掘出來,得到了中外文學界有識之士的重視。甚至在蕭紅誕生85周年時,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評價她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當代女作家之一”,為這位不幸早逝的年輕女作家?guī)砹司薮蟮臉s譽。蕭紅短暫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為我們留下的作品非常豐富,涵蓋了小說、散文、詩歌和戲劇創(chuàng)作幾個方面。作品是一個作家精神的映像,時刻向讀者展示著作者的精神烙印。蕭紅的作品就因其獨特的女性筆觸,使她的小說具有散文的韻味,使她的散文更有散文的風格。茅盾先生在為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寫序時,就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倍捈t的最后一部作品《小城三月》中,那個東方女性對愛的祈盼和她命運的哀歌,更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人間愛的憧憬和向往,以及那籠罩一切而又窒息一切的現(xiàn)實的無邊夜幕。正如蕭紅的一生,她多愛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卻不愛她。在蕭紅的散文中,也隨處可見蕭紅留下的自我映像。她的所有散文小品幾乎都取材于親身經(jīng)歷,只是有的以寫她自己為主,有的以描述和她有交集的人物為主,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散文中,蕭紅也總會留下自己的形象。了解蕭紅和了解蕭紅的作品是相輔相成的。了解了作者蕭紅,才能更好地解讀她作品中人物的命運;了解了蕭紅的作品,才更能走進作家蕭紅的內(nèi)心。雖然時間逝去了70年,對那個熱血飛揚、才華橫溢的女作家的懷念仍然不會沖淡,相信她那真正的文學藝術(shù)的生命力,也是永不衰減的。經(jīng)典是經(jīng)過時間的淘洗后存留下來的精品,它不一定是最優(yōu)美的語言,卻一定是人性最恰當?shù)淖⒔?。?jīng)典的意義在于常讀常新,不論時間如何的流逝,它依然是那個能在讀后給讀書人以感悟的書架上的“知音”。為了滿足廣大讀者更多更好地了解蕭紅及其作品的需求,本書精選了蕭紅以往的所有體裁的經(jīng)典作品,并且收錄了一些蕭紅生前寫給愛人、友人的重要信件、隨筆,以求更完整、更豐富地反映和表現(xiàn)蕭紅一生的思想藝術(shù)全貌。此外,為了便于讀者們更好地理解作品,對部分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僻東北方言,已在頁下腳注中提出了恰當解釋;篇末加有少許注釋,或標注創(chuàng)作時間、寫作背景,或解釋文章主題、藝術(shù)特點等,希望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做到無障礙閱讀。見解未必準確,僅供參考而已。編者
內(nèi)容概要
蕭紅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蕭紅在短暫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為我們留下非常豐富的作品,涵蓋了小說、散文、詩歌和戲劇創(chuàng)作幾個方面。本書精選了蕭紅所有體裁的經(jīng)典作品,包括生前寫給愛人、友人的重要信件、隨筆,以求更完整、更豐富地反映和表現(xiàn)蕭紅一生的思想藝術(shù)全貌。
作者簡介
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道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jié)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xiāng)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書籍目錄
小說
生死場
呼蘭河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馬伯樂
第一部
第二部
王阿嫂的死
橋
馬房之夜
手
牛車上
紅的果園
家族以外的人
亞麗
曠野的呼喊
蓮花池
后花園
小城三月
散文
中秋節(jié)
煩擾的一日
蹲在洋車上
餓
祖父死了的時候
三個無聊人
索非亞的愁苦
同命運的小魚
又是冬天
歐羅巴旅館
最后的一個星期
女子裝飾的心理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感情的碎片
天空的點綴
失眠之夜
魯迅先生記
回憶魯迅先生
書信
致蕭軍 (28封)
致X先生
“九一八”致弟弟書
致華崗(3封)
致白朗
詩歌
偶然想起
靜
春曲
幻覺
苦杯(11首)
沙粒(34首)
拜墓詩
一粒土泥
戲劇
民族魂魯迅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小說生死場 序 魯迅 記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時維二月,我和婦孺正陷在上海閘北的火線中,眼見中國人的因為逃走或死亡而絕跡。后來仗著幾個朋友的幫助,這才得進平和的英租界,難民雖然滿路,居人卻很安閑。和閘北相距不過四五里罷,就是一個這么不同的世界,我們又怎么會想到哈爾濱。 這本稿子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閘北,周圍又復熙熙攘攘的時候了,但卻看見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爾濱。這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惡文藝和功利有關的人,如果看起來,他不幸得很,他也難免不能毫無所得。 魯迅聽說文學社曾經(jīng)愿意給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傳部書報檢查委員會那里去,擱了半年,結(jié)果是不許可。人常常會事后才聰明,回想起來,這正是當然的事:對于生的堅強和死的掙扎,恐怕也確是大背“訓政”之道的。今年五月,只為了《略談皇帝》這一篇文章,這一個氣焰萬丈的委員會就忽然煙消火滅,便是“以身作則”的實地大教訓。 奴隸社以汗血換來的幾文錢,想為這本書出版,卻又在我們的上司“以身作則”的半年之后了,還要我寫幾句序。然而這幾天,卻又謠言蜂起,閘北的熙熙攘攘的居民,又在抱頭鼠竄了,路上是絡繹不絕的行李車和人,路旁是黃白兩色的外人,含笑在賞鑒這禮讓之邦的盛況。自以為居于安全地帶的報館的報紙,則稱這些逃命者為“庸人”或“愚民”。我卻以為他們也許是聰明的,至少是已經(jīng)憑著經(jīng)驗,知道了煌煌的官樣文章之不可信。他們還有些記性。 現(xiàn)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夜里,我在燈下再看完了《生死場》,周圍像死一般寂靜,聽慣的鄰人的談話聲沒有了,食物的叫賣聲也沒有了,不過偶有遠遠的幾聲犬吠。想起來,英法租界當不是這情形,哈爾濱也不是這情形;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懷著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現(xiàn)在卻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地寫了以上那些字。這正是奴隸的心!——但是,如果還是擾亂了讀者的心呢?那么,我們還決不是奴才。 不過與其聽我還在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場》,她才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一、麥場 一只山羊在大道邊嚙嚼榆樹的根端。 城外一條長長的大道,被榆樹蔭蒙蔽著。走在大道中,像是走進一個動蕩遮天的大傘。 山羊嘴嚼榆樹皮,黏沫從山羊的胡子流涎著。被刮起的這些黏沫,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又像粗重浮游著的絲條;黏沫掛滿羊腿。榆樹顯然是生了瘡癤,榆樹帶著偌大的疤痕。山羊卻睡在蔭中,白囊一樣的肚皮起起落落。 菜田里一個小孩慢慢地踱走。在草帽蓋伏下,像是一棵大形菌類。捕蝴蝶嗎?捉蚱蟲嗎?小孩在正午的太陽下。 很短時間以內(nèi),跌步的農(nóng)夫也出現(xiàn)在菜田里。一片白菜的顏色有些相近山羊的顏色。 毗連著菜田的南端生著青穗的高粱的林。小孩鉆入高粱之群里,許多穗子被撞著,從頭頂墜下來。有時也打在臉上。葉子們交結(jié)著響,有時刺痛著皮膚。那里是綠色的甜味的世界,顯然涼爽一些。時間不久,小孩子爭著又走出最末的那棵植物。立刻太陽燒著他的頭發(fā),機靈的他把帽子扣起來,高空的藍天遮覆住菜田上閃耀的陽光,沒有一塊行云。一株柳條的短枝,小孩夾在腋下,走路的他兩腿膝蓋遠遠的分開,兩只腳尖向里勾著,勾得腿在抱著個盆樣。跛腳的農(nóng)夫早已看清是自己的孩子了,他遠遠地完全用喉音在問著: “羅圈腿,唉呀!……不能找到?” 這個孩子的名字十分象征著他。他說:“沒有?!?菜田的邊道,小小的地盤,繡著野菜。經(jīng)過這條短道,前面就是二里半的房窩,他家門前種著一株楊樹,楊樹翻擺著自己的葉子。每日二里半走在楊樹下,總是聽一聽楊樹的葉子怎樣響;看一看楊樹的葉子怎樣擺動?楊樹每天這樣……他也每天停腳。今天是他第一次破例,什么他都忘記,只見跛腳跛得更深了!每一步像在踏下一個坑去。 土房周圍,樹條編做成墻,楊樹一半陰影灑落到院中;麻面婆在陰影中洗濯衣裳。正午田圃間只留著寂靜,惟有蝴蝶們?yōu)橹ǎh近的翩飛,不怕太陽燒毀它們的翅膀。一切都回藏起來,一只狗出尋著有蔭的地方睡了!蟲子們也回藏不鳴! 汗水在麻面婆的臉上,如珠如豆,漸漸浸著每個麻痕而下流。麻面婆不是一只蝴蝶,她生不出磷膀來,只有印就的麻痕。 兩只蝴蝶飛戲著閃過麻面婆,她用濕的手把飛著的蝴蝶打下來,一個落到盆中溺死了。她的身子向前繼續(xù)伏動,汗流到嘴了,她舐嘗一點兒鹽的味,汗流到眼睛的時候,那是非常辣,她急切用濕手揩拭一下,但仍不停的洗濯。她的眼睛好像哭過一樣,揉擦出臟污可笑的圈子,若遠看一點兒,那正合乎戲臺上的丑角;眼睛大得那樣可怕,比起牛的眼睛來更大,而且臉上也有不定的花紋。 土房的窗子、門,望去那和洞一樣。麻面婆踏進門,她去找另一件要洗的衣服,可是在炕上,她抓到了日影,但是不能拿起,她知道她的眼睛是暈花了!好像在光明中忽然走進滅了燈的夜。她休息下來,感到非常涼爽。過一會兒,在席子下面,她抽出一條自己的褲子。她用褲子抹著頭上的汗,一面走回樹蔭放著盆的地方,她把褲子也浸進泥漿去。 褲子在盆中大概還沒有洗完,可是搭到籬墻上了!也許已經(jīng)洗完?麻面婆的事是一件跟緊一件,有必要時,她放下一件又去做別的。 鄰屋的煙筒濃煙沖出,被風吹散著,布滿全院,煙迷著她的眼睛了!她知道家人要回來吃飯,慌張著心弦,她用泥漿浸過的手去墻角拿茅草,她沾了滿手的茅草,就那樣,她燒飯,她的手從來沒用清水洗過。她家的煙筒也冒著煙了。過了一會兒,她又出來取柴,茅草在手中,一半拖在地面,另一半在圍裙下,她是擁著走。頭發(fā)飄了滿臉,那樣,麻面婆是一只母熊了!母熊帶著草類進洞。 濃煙遮住太陽,院一霎幽暗,在空中煙和云似的。 籬墻上的衣裳在滴水滴,蒸著污濁的氣。全個村莊在火中窒息。午間的太陽權(quán)威著一切了! “他媽的,給人家偷著走了吧?” 二里半跛腳厲害的時候,都是把屁股向后面斜著,跛出一定的角度來。他去拍一拍山羊睡覺的草棚,可是羊在哪里? “他媽的,誰偷了羊……混賬種子!” 麻面婆聽著丈夫罵,她走出來凹著眼睛: “飯晚了嗎?看你不回來,我就洗些個衣裳?!?讓麻面婆說話,就像讓豬說話一樣,也許她喉嚨組織法和豬相同,她總是發(fā)著豬聲。 “唉呀!羊丟啦!我罵你那個傻老婆干什么?” 聽說羊丟,她去揚翻柴堆,她記得有一次羊是鉆過柴堆。但是,那在冬天,羊為著取暖。她沒有想一想,六月天氣,只有和她一樣傻的羊才要鉆柴堆取暖。她翻著,她沒有想。全頭發(fā)灑著一些細草,她丈夫想止住她,問她什么理由,她始終不說。她為著要作出一點兒奇跡,為著從這奇跡,今后要人看重她。表明她不傻,表明她的智慧是在必要的時節(jié)出現(xiàn),于是像狗在柴堆上耍得疲乏了!手在扒著發(fā)間的草桿,她坐下來。她意外的感到自己的聰明不夠用,她意外的對自己失望。 過了一會兒,鄰人們在太陽底下四面出發(fā),四面尋羊;麻面婆的飯鍋冒著氣,但她也跟在后面。 二里半走出家門不遠,遇見羅圈腿,孩子說: “爸爸,我餓!” 二里半說:“回家去吃飯吧!” 可是,二里半轉(zhuǎn)身時,老婆和一捆稻草似的跟在后面。 “你這老婆,來干什么?領他回家去吃飯!” 他說著,不停地向前跛走。 黃色的,近黃色的麥地只留下短短的根苗。遠看來麥地使人悲傷。在麥地盡端,井邊什么人在汲水。二里半一只手遮在眉上,東西眺望,他忽然決定到那井的地方,在井沿看下去,什么也沒有,用井上汲水的桶子向水底深深的探試,什么也沒有。最后,絞上水桶,他伏身到井邊喝水,水在喉中有聲,像是馬在喝。 老王婆在門前草場上休息: “麥子打得怎樣啦?我的羊丟了!” 二里半青色的面孔為了丟羊更青色了! 咩……咩……咩?不是羊叫,尋羊的人叫。 林蔭一排磚車經(jīng)過,車夫們嘩鬧著。山羊的午睡醒轉(zhuǎn)過來,它迷茫著用犄角在周身剔毛。為著樹葉綠色的反映,山羊變成淺黃。賣瓜的人在道旁自己吃瓜。那一排磚車揚起浪般的灰塵,從林蔭走上進城的大道。 山羊寂寞著,山羊完成了它的午睡,完成了它的樹皮餐,而回家去了。山羊沒有歸家,它經(jīng)過每棵高樹,也聽遍了每張葉子的刷鳴,山羊也要進城嗎?它奔向進城的大道。 咩……咩……羊叫?不是羊叫,尋羊的人叫,二里半比別人叫出更大聲,那不像羊叫,像是一條牛了! 最后,二里半和地鄰動打,那樣,他的帽子,像斷了線的風箏,飄搖著下降,從他頭上飄搖到遠處。 “你踏碎了俺的白菜!你……你……” 那個紅臉長人,像是魔王一樣,二里半被打得眼睛暈花起來,他去抽拔身邊的一棵小樹;小樹無由的被害了,那家的女人出來,送出一支攪醬缸的耙子,耙子滴著醬。 他看見耙子來了,拔著一棵小樹跑回家去,草帽是那般孤獨地丟在井邊,草帽他不知戴了多少年頭。 二里半罵著妻子:“渾蛋,誰吃你的焦飯!” 他的面孔和馬臉一樣長。麻面婆驚惶著,帶著愚蠢的舉動,她知道山羊一定沒能尋到。 過了一會兒,她到飯盆那里哭了!“我的……羊,我一天一天喂喂……大的,我撫摸著長起來的!” 麻面婆的性情不會抱怨。她一遇到不快時,或是丈夫罵了她,或是鄰人與她拌嘴,就連小孩子們擾煩她時,她都是像一攤蠟消融下來。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爭斗,她的心像永遠貯藏著悲哀似的,她的心永遠像一塊衰弱的白棉。她哭抽著,任意走到外面把曬干的衣裳摘進來,但她絕對沒有心思注意到羊。 可是會旅行的山羊在草棚不斷的搔癢,弄得板房的門扇快要掉落下來,門扇摔擺地響著。 下午了,二里半仍在炕上坐著。 “媽的,羊丟了就丟了吧!留著它不是好兆相?!?但是妻子不曉得養(yǎng)羊會有什么不好的兆相,她說: “哼!那么白白地丟了?我一會兒去找,我想一定在高粱地里。” “你還去找?你別找啦!丟就丟吧!” “我能找到它呢!” “唉呀,找羊會出別的事哩!” 他腦中回旋著挨打的時候:——草帽像斷了線的風箏飄搖著下落,醬耙子滴著醬??熳プ⌒洌熳プ⌒??!锇胄闹蟹@不好的兆相。 他的妻子不知道這事。她朝向高粱地去了。蝴蝶和別的蟲子熱鬧著,田地上有人工作。她不和田上的婦女們搭話,經(jīng)過留著根的麥地時,她像微點的爬蟲在那里。陽光比正午鈍了些,蟲鳴漸多了,蝶飛漸多了! 老王婆工作剩余的時間,盡是述說她無窮的命運。她的牙齒為著述說常常切得發(fā)響,那樣她表示她的憤恨和潛怒。在星光下,她的臉紋綠了些,眼睛發(fā)青,她的眼睛是大的圓形。有時她講到興奮的話句,她發(fā)著嘎而沒有曲折的直聲。鄰居的孩子們會說她是一頭“貓頭鷹”,她常常為著小孩子們說她“貓頭鷹”而憤激:她想自己怎么會成個那樣的怪物呢?像啐著一件什么東西似的,她開始吐痰。 孩子們的媽媽打了他們,孩子跑到一邊去哭了!這時王婆她該終止她的講話,她從窗洞爬進屋去過夜。但有時她并不注意孩子們哭,她不聽見似的,她仍說著那一年麥子好;她多買了條牛,牛又生了小牛,小牛后來又怎樣?……她的講話總是有起有落;關于一條牛,她能有無量的言辭:牛是什么顏色?每天要吃多少水草?甚至要說到牛睡覺是怎樣的姿勢。 但是今夜院中一個討厭的孩子也沒有,王婆領著兩個鄰婦,坐在一條喂豬的槽子上,她們的故事便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開。 天空一些云忙走,月亮陷進云圍時,云和煙樣,和煤山樣,快要燃燒似的。再過一會兒,月亮埋進云山,四面聽不見蛙鳴,只是螢蟲閃閃著。 屋里,像是洞里,響起鼾聲來,布遍了的聲波旋走了滿院。天邊小的閃光不住地在閃合。王婆的故事對比著天空的云: “……一個孩子三歲了,我把她摔死了,要小孩子我會成了個廢物?!翘煸绯俊蚁胍幌耄 绯?,我把她坐在草堆上,我去喂牛;草堆是在房后。等我想起孩子來,我跑去抱她,我看見草堆上沒有孩子;看見草堆下有鐵犁的時候,我知道,這是惡兆,偏偏孩子跌在鐵犁一起,我以為她還活著呀!等我抱起來的時候……啊呀!” 一條閃光裂開來,看得清王婆是一個興奮的幽靈。全麥田,高粱地菜圃,都在閃光下出現(xiàn)。婦人們被惶惑著,像是有什么冷的東西,撲向她們的臉去。閃光一過,王婆的話聲又連續(xù)下去: “……啊呀!……我把她丟到草堆上,血盡是向草堆上流呀!她的小手顫顫著,血在冒著汽從鼻子流出,從嘴也流出,好像喉管被切斷了。我聽一聽她的肚子還有響;那和一條小狗給車輪壓死一樣。我也親眼看過小狗被車輪軋死,我什么都看過。這莊上的誰家養(yǎng)小孩,一遇到孩子不能養(yǎng)下來,我就去拿著鉤子,也許用那個掘菜的刀子,把那孩子從娘的肚子里硬攪出來。孩子死,不算一回事,你們以為我會暴跳著哭吧?我會號叫吧?起先我心也覺得發(fā)顫,可是我一看見麥田在我眼前時,我一點兒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淚都沒淌下。以后麥子收成很好,麥子是我割倒的,在場上一粒一粒我把麥子拾起來,就是那年我整個秋天沒有停腳,沒講閑話,像連口氣也沒得喘似的,冬天就來了!到冬天我和鄰人比著麥粒,我的麥粒是那樣大呀!到冬天我的背曲得有些厲害,在手里拿著大的麥粒??墒牵徣说暮⒆訁s長起來了!……到那時候,我好像忽然才想起我的小鐘?!?/pre>媒體關注與評論
《生死場》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jīng)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魯迅 《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于它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蕭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雖然從未被忽視或冷落,但多少都被低估了。至少她的作品如《商市街》《呼蘭河傳》,短篇如《后花園》《小城三月》等,無論從藝術(shù)成就、內(nèi)容層次或社會內(nèi)容的涵涉面來說,絕不遜于同代的丁玲或張愛玲。——陳潔儀【番港中文大學博士】編輯推薦
《名家經(jīng)典作品:蕭紅大全集(超值金版)》匯集了作者的經(jīng)典小說、經(jīng)典散文、經(jīng)典書信、經(jīng)典詩歌和經(jīng)典戲劇等作品,這些作品是值得收藏的經(jīng)典作品,這些作品打動了億萬讀者的心靈,影響幾代人的幸福人生。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