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詩

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九州  作者:邑清塵  頁數(shù):20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卻生性喜好游樂,放蕩不羈,他用25歲短暫的一生給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們忘記了他的達賴身份,因為他的情詩已經(jīng)在很多人口中交相傳誦。他就是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命運讓他有了一個特定的身份,讓他不能夠參與人間情愛,只能遠觀??善质莻€多情少年,他只能選擇叛逆和逃避。雖然他的愛情最終指向的是幻滅,但他一直在無奈中苦苦掙扎,在世俗的偏見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種飽含著詩人無限深情的歌吟才傳遍了四野。

作者簡介

  邑清塵,當代作家,精研佛教文化,喜歡詩詞歌賦,對納蘭詞、倉央嘉措情詩都有自己的研究和見解。喜歡探險,曾多次深入西藏,與當?shù)夭孛窠煌l繁,深切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他的文字在平靜舒緩的筆調(diào)之下洋溢著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本書依托于神秘的西藏文化,洗去時間的塵埃,一點點還原一個真實的倉央嘉措,讓我們看到最純潔、最唯美的愛情詩篇。

書籍目錄

引子
第一章 轉(zhuǎn)世靈童
第二章 欲題新詞寄嬌娘
第三章 坐床大典
第四章 天涯從此各西東
第五章 如意算盤
第六章 我本人間一浪子
第七章 古寺驚變
第八章 山寺日出僧未歸
第九章 黑暗黎明
第十章 紅顏又惹相思苦
第十一章 致命賭注
第十二章 離人偏恨西風多
第十三章 審判活佛
第十四章 西山絕頂獨相望
第十五章 詔執(zhí)京城
第十六章 百磨不滅銘肝腸
第十七章 青海湖畔
第十八章 碧落黃泉兩茫茫
第十九章 三位達賴
第二十章 何所來兮何所終
第二十一章 歸去之謎
附錄一 倉央嘉措情詩的古體譯文
附錄二 倉央嘉措略傳及年譜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高原的氣候很是異常,特別是今年,春天來得特別晚,而藏北草原的春天比拉薩來得更晚。六月的天氣了,從唐古拉雪峰上吹下來的風還有些寒意。倉央嘉措就這樣義無反顧地走了,帶著眾人痛苦悲傷的神情,和他們心中滋生的無限彷徨。拉藏汗最后一次單獨和倉央嘉措會面,面帶嘲諷地問道:“你贏得了一個女人的心,卻輸?shù)袅斯γ麢鄤荩档脝??”倉央嘉措沒有說話,可能在他心里,這個女人就是一切,就是整個婆娑世界。功名、權勢,對他來說都是幻影,縱使他們多么誘人,也只能在自己眼前一閃而過,留不下半點痕跡,就像是天際劃過的流星。唯有真情,才是永恒的,可惜,拉藏汗不知道這些。拉藏汗看到倉央嘉措只顧著默念經(jīng)文,壓根兒沒有正視他,一時心中突然感到很空虛,自己在青藏高原上得到的一切權勢、名聲、地位,好像面前的這個人從來沒有把他放在眼里,根本不屑一顧。那么,他在乎的到底是什么呢?那些為了倉央嘉措不顧生死的信徒,他們又是為了什么?不愿再看到倉央嘉措那雙似乎能夠洞悉他內(nèi)心世界的眼睛,拉藏汗很沒趣地悻然離去。在這樣蒼涼而空曠的高原之上,押送倉央嘉措的隊伍,在陰沉的云天下,踏著還未消盡的殘雪,緩慢地向北移動。他們排成一隊,遠遠望去,好似黑色的河流,在無邊無際的田野間緩緩游動。此時的倉央嘉措完全成了一個囚徒。一貫在宮中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他,此刻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倦和寒冷,不只是在身上,更深深地扎根在了自己的心里。

媒體關注與評論

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藏傳佛教高僧他的詩不僅僅是情歌,他只是以這個來抒發(fā)自己的郁悶和壓抑。當然,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颠吋未胛彝扑]你讀幾首詩,西藏一個著名的愛情詩人叫倉央嘉措,他是六世達賴喇嘛?!饨徊块L李肇星

編輯推薦

《最美的情朗,最美的詩:六世達賴喇倉央嘉措的詩與情》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倉央嘉措,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笫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第六最好為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人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這個世界上,僅停留了短短的二十五年。從一個貧困喇嘛的兒子,到最為尊貴的活佛,身居清凈莊嚴的布達拉宮,卻向往自由率性的啦活。命運要他心無掛礙,寂奧清凈,他卻遭遇到了紅塵情愛,熾烈執(zhí)著。在三百年中,他的詩歌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流傳至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三百年中他的愛情故事傳遍了前藏、后藏、山南,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0條)

 
 

  •   西藏活佛,雪域之王,生性放蕩,他用25歲短暫的一生給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們忘記了他的達賴身份,因為他的情詩已經(jīng)在很多人口中交相傳誦。他就是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命運讓他有了一個特定的身份,讓他不能夠參與人間情愛,只能遠觀??善质莻€多情少年,他只能選擇叛逆和逃避。雖然他的愛情最終指向的是幻滅,但他一直在無奈中苦苦掙扎,在世俗的偏見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種飽含著詩人無限深情的歌吟才傳遍了四野。
  •   邑清塵,當代作家,精研佛教文化,喜歡詩詞歌賦,對納蘭詞、倉央嘉措情詩都有自己的研究和見解。喜歡探險,曾多次深入西藏,與當?shù)夭孛窠煌l繁,深切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他的文字在平靜舒緩的筆調(diào)之下洋溢著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本書依托于神秘的西藏文化,洗去時間的塵埃,一點點還原一個真實的倉央嘉措,讓我們看到最純潔、最唯美的愛情詩篇。
  •   西藏。宗教。布達拉宮。 這看似虛無縹緲的三者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它們互相牽扯羈絆,直到融為一體。 那是讓人望塵莫及的高原。藍天,白云,稀薄的空氣。那里彌漫著濃厚的藏傳佛教氣息,宗教讓西藏頓生神秘,而布達拉宮讓它們得以神圣。布達拉宮是佛教的結(jié)晶,它綻放了眾人神圣的信仰,同時也埋葬了一行人不為人知的美好。 是誰在布達拉宮的高墻深院里留下一篇篇華麗麗的情詩妙著?是誰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文化里為了自由奮不顧身?是你,游走在拉薩街頭世間最美的情郎,坐在布達拉宮雪域最大的王——藏地詩佛倉央嘉措。既然如此,為何在漫步云端的興然開始后伴隨了黑云壓城城欲摧般的落幕?為何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中傳來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安意如的《日月》一書讓我萌發(fā)了對西藏對倉央嘉措的好奇,于是后來才會看《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詩》。淺嘗書中的文字,似乎穿越了時間和空間,駐足與西藏,流連于布達拉宮,最后沉醉于倉央嘉措而不可自拔。對于倉央嘉措,我有羨,有嘆,有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丘吉爾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西藏與中原同是利益關系。中原的王,為了國家安定人民利益,對西藏采取安撫政策。文成公主入藏、藏派特使朝貢等等一切都密切加深了中原和西藏的聯(lián)系。 倉央嘉措在藏期間,藏臣曾應邀遠赴京城,而京也幾次派特使前往西藏。這些都無疑透露著財政的氣息。他們不遠千里入京、入藏,讓和平的天使在京藏降落。當然這些大使的費用都是政府出資,明朝開始,中央似乎格外重視內(nèi)外交,明朝不惜耗費巨金派鄭和下西洋傳播中原文化打造鄰邦友好關系,后來隨著國庫的匱乏,鄭和下西洋之舉也逐漸淡出眾人視線,可見財政對內(nèi)外交的影響是極大的。鑒古觀今,中央對西藏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頗為重視。中央和地方政府盡其所能,資金、人力等援藏工作有條不紊持續(xù)開展著,中央與西藏也多次進行工作座談會,使西藏在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而有關倉央嘉措等人的培養(yǎng),也是財政出資。他們別無選擇從一開始就成為西藏的“圣人”,從此,開始漫長西藏文化的熏陶。她們從一出生便享受一切公費錦衣玉食的待遇。這讓我不由自主想到了如今很多人忘了自己入學的初衷,而為了一點可憐的獎學金執(zhí)著不顧一切。而倉央嘉措,本平凡家庭的孩子,只是出生在不平凡的一刻,被認定西藏五世達賴喇嘛的轉(zhuǎn)世靈通,他英俊瀟灑天資過人,被藏民捧在手心般地呵護,所以我羨慕倉央嘉措,我羨慕他的天生聰穎博學多才,我羨慕他完美的外部條件,我羨慕他的受人尊敬。殊不知這所謂的受人尊敬愛戴的“地位”、“活佛”稱謂成了他短暫一生中最大的羈絆。 我一直覺得宗教是一件繁瑣復雜的事物。有人因為宗教而受戴于世,有人卻因為宗教慘烈一生。藏傳佛教從古至今,在西藏,在中國,地位根深蒂固。 在此,倉央嘉措只是一個可憐人兒,被宗教束縛無法脫身。所以,我為倉央嘉措嘆惋,我嘆惋命運給了他一個特定的身份,要他心無掛礙寂寞冷清,可偏偏他渴望愛情追求自由。。前生的無數(shù)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倉央嘉措在酒館邂逅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縈情不自禁的女子,他只是想要一分凌駕于生活之上純潔的愛情,可惜誰都無法掙脫命運的魔爪,倉央嘉措亦如此?;罘鸬摹盁o欲無求”讓他只能眼睜睜看著最心愛的人側(cè)臥他人之塌,相愛卻不能相守,相見爭如不見。如果命運能讓自己選擇那該多好啊,沒有家園抱負,沒有宗教禮儀,他只是滄海中微秒的一粟,可以在田野肆無忌憚地歡笑,可以與自己愛的人兒享受光明正大的幸福。 他是活佛,是藏民心中可望不可即的寄托。是全藏人民的希望,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轉(zhuǎn)世,五世達賴喇嘛未了的心愿還要等他完成,還有太多的事情等待著他去做。可這個時候,他卻選擇了逃避,拒絕受比丘戒,甚至一次次做出化妝偷逃、談情私會的不羈之舉,讓從小對他呵護照顧無微不至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的桑杰嘉措傷心難過,讓一直對他崇敬信仰的藏教人民失望迷茫,讓信任擁護甚至不惜一切救他的哲蚌寺僧人們悵惘嘆息。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無從改變,只能去適應,去扮演好自己。我怨他,作為藏地的王,卻沒有做好該做的事。 倉央嘉措僅僅在塵世翻滾輾轉(zhuǎn)了25年,何其短暫的一生,我不知道25年被各種禮數(shù)束縛無法脫身的困頓,不知道25年身在此位卻心在彼處無力改變的悲哀。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我只知道25年后,那瀟灑飄逸的身影永遠消失在了青海湖畔,他用他的生命換來了自由。我是鮫人,織水為綃,依然為你落淚成珠。倉央嘉措,永遠是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倉央嘉措。
  •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卻生性喜好游樂,放蕩不羈,他用25歲短暫的一生給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們忘記了他的達賴身份,因為他的情詩已經(jīng)在很多人口中交相傳誦。他就是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謎一般的命運結(jié)局,無疑是那個時代最悲情的注腳。但這位“始終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的宗教領袖,留下的近百首反映其情愛心路的詩歌作品,至今也為世人廣為傳誦。
    在我游歷拉薩的時候,一直試圖尋找這位傳奇人物留存的點滴。
    曾經(jīng)的寢宮:德丹吉殿
      這里是布達拉宮唯一保留有六世達賴喇嘛遺跡的地方。我去的時候是個下午,少有游人。家什多為紅木所造,反射著窗外強烈的陽光,使整個屋子都煥發(fā)紅色的影調(diào)。負責看護這座寢宮的喇嘛丹增正在臨窗的地方翻弄他已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的一本英語課本。丹增說,他自學英語已經(jīng)有五年的時間了,其原由是幾乎每一個到布達拉宮的中外游客都會到德丹吉殿來看看,“人們或許不知道為重建這座宮殿立下汗馬功勞的五世達賴喇嘛的世俗名字,但少有人不知道六世達賴喇嘛的名字叫倉央嘉措的”。所以丹增不僅對他所看護文物涉及的英文單詞都“念得出來”,還能用英語背誦倉央嘉措的不少詩作。

      倉央嘉措是在他14歲那年入主布達拉宮的。其時,西藏政治斗爭錯綜復雜,加上藏王第司桑結(jié)嘉措的專權,名為政教領袖的倉央嘉措實為政教權勢的傀儡。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作為門巴族的倉央嘉措一直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藏南門隅地區(qū),家中世代信奉的寧瑪派(紅教)佛教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但現(xiàn)在他被指認為達賴喇嘛,其所屬格魯派(黃教)佛教則嚴禁僧徒結(jié)婚成家、接近婦女。

      站在德丹吉殿臨窗遠眺,稍遠處的八廓街一帶,桑煙裊繞,民居簇擁。當年的倉央嘉措知道,那里該是有著生動的世俗生活的。更遠處,綿延的群山遮擋了視線,當年倉央嘉措知道,視線之外該是更加廣闊的天地,那里也該有許多如他家鄉(xiāng)一樣美麗的地方。但作為至高無上、俯視眾生的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并不能隨意前往,他只好浪漫而幽怨地祈望于某種神奇的力量能帶他遠游:

      天空潔白的仙鶴,
      請把雙翅借我。
      不到遠處去飛,
      只到理塘一轉(zhuǎn)就回。 

      后來七世達賴轉(zhuǎn)生理塘,即據(jù)此詩。
      

      曾經(jīng)的“密宮”:瑪吉阿米

      其實,早在家鄉(xiāng)門隅,倉央嘉措就有了自己的初戀。而此時雖處深宮誦經(jīng)禮佛,依然不能阻擋他澎湃洶涌的情思: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我閉目在經(jīng)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jīng)中流露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zhuǎn)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世俗的權力高位、嚴格的清規(guī)戒律,沒有約束這位渴慕愛情、血肉少年的心,漸漸地倉央嘉措開始出入城中的茶樓酒肆。傳說今天地處八廓街的瑪吉阿米酒吧所在地就是他幽會情人的“密宮”。那時,這里也作酒家,當爐的是位漂亮的藏族姑娘,倉央嘉措化名“宕桑旺波”,經(jīng)常黃昏就來,拂曉才去。對此,倉央嘉措毫不隱瞞:

      在那東方山頂,升起皎潔月亮。
      仙女般的情人臉龐,浮現(xiàn)在我心上?! ?br />
      黃昏去會情人,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腳印已留雪上。 

      看門的大胡子老狗,你的心比人要乖;
      別說我夜里出去了,別說我早上才回來。 

      “仙女般的情人”在藏語中便是“瑪吉阿米”,今天的酒吧也因此命名。幾百年過去了,倉央嘉措能否想到“瑪吉阿米”成了今天中外旅行者最愿意到訪的地方?而布達拉宮背后的宗角祿康(即布宮后面的龍王湖),是否也是他當年與情人幽會的所在? 

      曾經(jīng)宴飲之地:拉薩近郊黃房子

      正如倉央嘉措自己所說,他與情人幽會的秘密其實早就在拉薩城傳開了。當?shù)诎蜕=Y(jié)來規(guī)勸他時,只愿服從內(nèi)心召喚的倉央嘉措,卻寧愿選擇做一個宗教叛逆者。他甚至跑到日喀則,跪在札什倫布寺門前,向曾為他剃發(fā)受戒的師傅五世班禪羅桑益西明確宣布:你給我的袈裟我還給你,你加在我身上的教戒我還給你,我要過普通人的生活!但這位性情中人尚未能脫掉袈裟,便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最終在公元1705年的事變中,被康熙皇帝 “廢立”,并降旨要求將其執(zhí)獻京師。至此,倉央嘉措才真正結(jié)束了他作為宗教領袖的生活。

      這則故事是我在拉薩期間,25歲的小學教師洛丹告訴我的。他認為倉央嘉措“脫掉袈裟”,或許并非完全為了追逐他浪漫的情愛故事,更在于過上一種自由的世俗生活。

      洛丹的家就在拉薩近郊娘熱鄉(xiāng)的山谷一隅,與周邊白色藏族民居明顯不同的是,那是一棟頗顯氣派的黃色房子。房子的前面有條四季流水喧嘩的溪流,其余三面則林木蔥蘢。因為離拉薩市區(qū)也就兩三公里的路程,那時,我時常徒步來到這里,在它灑滿陽光的林卡里消磨掉一個下午的時光。我也因此認識了洛丹和他的家。

      起初我并沒有驚詫于它的堂皇,直到藏歷新年前,洛丹一家精心地為它重新粉刷外墻的時候,我才知道了它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輝煌——那是倉央嘉措在此宴飲過的地方。洛丹的祖輩曾是西藏最大商號邦達蒼的祖尼(秘書),發(fā)達之后便修建了這所掩映于樹林之中氣派的三層樓民居,也就因此被喜歡游走民間的倉央嘉措選做秘密宴飲的絕好場所。從此之后,洛丹家便將房子的顏色涂成黃色,且代代相傳,每年涂新一次(在藏族習俗中,只有大活佛居住或者到過的房子,才能涂成黃色)。洛丹說,為了使墻體的顏色看起來更加鮮艷,他家在粉刷的時候,甚至還加了牛奶。

      在洛丹的理解中,倉央嘉措正因為“不喜歡過高貴的生活”才更為大家接受,“在我們藏區(qū),不少人都會背誦他的詩”。洛丹同時還有一個大膽的論斷:并不能把倉央嘉措的詩作完全看成是“情詩”,其中也不乏有寬泛的宗教意義和深刻的政治含義?!?br />
      曾經(jīng)的詩歌——誰解“文字密碼”?  
      在認真品讀那些詩歌之后,我發(fā)現(xiàn),洛丹的話是對的。
      倉央嘉措的情歌在藏族及門巴族作家群中實屬罕見,幾百年來口耳相傳,傳唱不衰。而這些情歌早在1930年就有中英譯本出版。藏民族、門巴族都是愛唱歌的民族,所以無論走在今天的西藏何處,總能聽見男女老少哼唱著他的情歌。
      其中有這樣幾首引起了我的注意: 

      與我相戀的情人,
      已被人家娶走;
      心兒被相思折磨,
      人比黃花瘦。
     

      第一最好不相見,
      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無論虎狗豹狗,
      喂飽了就不咬;
      家中斑斕的母老虎,
      熟透了卻更加殘暴。

      沒有特殊經(jīng)歷和體驗的人怎么可能寫出上述這樣的情歌?更令人稱奇的是倉央嘉措還對人性中的很多弱點看得相當清楚和透徹。
  •   邑清塵,當代作家,精研佛教文化,喜歡詩詞歌賦,對納蘭詞、倉央嘉措情詩都有自己的研究和見解。喜歡探險,曾多次深入西藏,與當?shù)夭孛窠煌l繁,深切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
  •   1、他是活佛,以自己的方式驗證著佛法的精深,以自己的生命實踐著佛學的真義;他灑脫、慈悲、深情、無爭的精神世界,為后世的向佛者所推重和傳揚。
    2、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用精妙動人的詩篇歌詠愛情,贊美生命,滌凈靈魂,求索真諦。他的詩章講述著愛情的悲歡離合,也為后世無數(shù)的男女所揣摩和印證。
  •   本書依托于神秘的西藏文化,洗去時間的塵埃,一點點還原一個真實的倉央嘉措,讓我們看到最純潔、最唯美的愛情詩篇。
  •   命運讓他有了一個特定的身份,讓他不能夠參與人間情愛,只能遠觀??善质莻€多情少年,他只能選擇叛逆和逃避。雖然他的愛情最終指向的是幻滅,但他一直在無奈中苦苦掙扎,在世俗的偏見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種飽含著詩人無限深情的歌吟才傳遍了四野。
  •   多年以后,人們忘記了他的達賴身份,因為他的情詩已經(jīng)在很多人口中交相傳誦。他就是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    四種說法要素比較
      說 法 書 證 物 證 實 證 人 證 信 史 評 價
      病故說 ※ 1 分
      五臺山說 ※ ※ ※ 3 分
      自溺說 ※ ※ ※ 3 分
      阿拉善說 ※※ ※※ ※※ ※※ ※※ 10分
      
      第一種,僅憑喇嘛商南多爾濟的一面之詞,既沒有物證,又沒有實證,后世又無任何記載,特別是沒有在場的二位由康熙特派的欽差大臣的奏章做旁證,可信度不高;
      第二種,僅根據(jù)時隔二百年之后,心情極為沮喪的一位憑吊者的一次紀念活動的記載,當年的書證以及物證皆無,我認為可信度也不高。關鍵上是查清楚益西嘉措被押送到北京以后的下落,如果能排除五臺山,則此說的可信度就高;
      第三種,是延續(xù)260年、已演進為藏族民俗文化的形式,如同漢民族(其實還包括朝鮮族甚至韓國人)在汨羅江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節(jié)文化一樣。那么,你說屈原的傳說可信不可信?!
      第四種,書證、人證、物證、實證以及大量的民間傳說等等,樣樣具全。更重要的是衍生出的兩個轉(zhuǎn)世體系已延續(xù)二百五十多年,廟宇、扎倉、靈塔、典籍、法器、遺物、傳記,一應俱全。而且倉央嘉措當年的主要活動范圍:青海西寧、平安驛、互助、碾伯(今樂都縣);甘肅天祝(石門寺)、莊浪、涼州(今武威)等許多地方的鄉(xiāng)間、寺院,至今仍流傳著關于六世達賴的許多傳說。2003年夏,筆者在青海夏瓊寺、佑寧寺等地,再次親身感受到倉央嘉措在民間傳說中長久不衰的影響力。
      史學界曾有學者質(zhì)疑“阿拉善說”,認為該“轉(zhuǎn)世的故事值得懷疑的地方很多”。不錯,歷史上冒充名人的事情很多很多,清順治、康熙年間鬧騰最兇、時間長達60余年的“朱三太子案”,錄入《清史稿》、被砍頭的就有十三個“朱三太子”,最終在康熙47年殺掉第十四個的才是正品,已76歲高齡,終生教私塾,根本沒造過反〖5〗。而綜觀倉央嘉措1706年青海湖消失之后直到1746年(圓寂),也僅此一個,況且做為全民崇信喇嘛教的蒙、藏民族,除了極為特殊的情況,例如五世達賴圓寂后第巴桑結(jié)嘉措為長期匿喪強行命令一個僧人裝扮外,恐怕再沒有某個信徒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冒充達賴喇嘛行事40年。這方面如果用漢地文化去考量,可能會發(fā)生判斷偏差。
      三百年過去了,倉央嘉措做為詩圣的不朽地位已經(jīng)得到承認和確立,但他24歲在青海湖消失后的40年經(jīng)歷是否真實存在,涉及到他在十七世紀下半葉到十八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近代史的各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是否起到過積極作用的大是大非問題,史學界有責任、有義務澄清史實,給倉央嘉措以全面、正確的歷史定位。
      
     ?。?005-11-12)
      
      【參考文獻】
      〖1〗《圣祖實錄》卷二二七記載:“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題:駐扎西寧喇嘛商南多爾濟報稱,拉藏送來假達賴喇嘛,行至西寧口外病故。假達賴喇嘛行事悖亂,今既在途病故,應行文商南多爾濟將其尸骸拋棄。從之”。
      〖2〗《歷輩達賴喇嘛年譜》丹珠昂奔主編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P376
      〖3〗《緣起南寺》賈拉森著 內(nèi)蒙古大學出版社 P66
      〖4〗 詳見1957年5月全國人大民委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巴顏綽爾盟阿拉善旗情況》
      〖5〗《清鑒綱目》印鑾章編著 岳麓書社 P234
  •   倉央嘉措,一個供萬人朝拜高高在上的人,何等的尊貴。他居住的地方令我神往,美麗的布達拉宮,高聳在云端……
      
       然他腳踏蓮花而來,還念著那句流傳百年的詩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是怎樣兩難的境地,其中透著何許的無奈呢?我的心情隨之跌入深谷,幻想這個離我甚為遙遠的男子,這是我第一次與他相見。我妄自猜測他,他有太多的痛和無奈,我開始喜歡他。如果沒有那次美麗的相遇,也許他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讓我們懷念。為了心愛的她,倉央嘉措不再是昔日的倉央嘉措,這種兩難換我該如何抉擇,我不知道。然而,這位可愛可敬的活佛,本來落入紅塵也許就是個錯誤,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背叛,背叛了眾生的佛祖,背叛了信奉朝拜他的眾生??墒?,他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守護著自己的如來,這也許就足夠了。活佛終究不是真佛,也沒能過得了情關。然而后情何以堪?令人驚異的是他的轉(zhuǎn)世靈童竟然是在他心上人的故鄉(xiāng)被發(fā)現(xiàn),不禁讓人啞然,還幻化出了后人的無數(shù)流言……
      
       有時我想,沒有感情那還是人嗎。如行尸走肉一般,斷了七情六欲,還活在世上做甚!普度眾生?可笑!連自己都被束縛著失去了自由,又如何度這蕓蕓眾生呢?!佛經(jīng)的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借鑒,卻不是我們的全部。我沒有信奉任何教派,也許是我與各教派無緣。但是我卻覺得自己的靈甚為自由,我思便為我凈土。靈魂歇腳的地方正是這份自由的信仰。我愈發(fā)的喜歡這個癡情男子,可我更愿他只是世間一位普通的男子,那么他就可以和他心愛的女子長相廝守。但一想到未來的不可預知,世事的變幻無常,我寧愿他這樣的身份,讓他的愛是那么的與眾不同,讓他的愛執(zhí)著到背棄了佛祖,讓他的故事凄美絕倫,沒有世人的薄幸。我忍不住地想象他是怎樣的容顏……
      
       我心馳神往的神殿,你究竟藏著多少神秘的故事,幻想著終有一天我會走進你的殿堂,也似你轉(zhuǎn)動經(jīng)筒,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我不似你,我要修來世,與你相見!
  •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傳奇人生,藏傳佛教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上師情歌,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因為一首詩愛上一個人,所有的詞藻不過是后人臆想中強加于他的枷鎖,不想也不能評價,他始終在那里。藏傳佛教史上最被人珍愛的上師——六世達賴。
  •   倉央嘉措的詩詞里,保留著許多寧寂和純凈的藏文化。讀過那一首首詩詞,單純的發(fā)現(xiàn),倉央嘉措信奉的本質(zhì),在一點點脫落。從實際來看,他來到塵世間的輾轉(zhuǎn)升華,是真愛與情感的升級版,融入到藏域的雪山之中,每一寸土地上,覆蓋著倉央嘉措的情感袈裟。倉央嘉措是一個特定的人物,厭倦了人世間的喧鬧和煙花,用藏地的經(jīng)幡,舞動擊打著回憶中的淚花。倉央嘉措是在大恩與大愛中,嘲笑清廷的愚昧,無論前世、今生、后世,倉央嘉措都會在天邊,為藏域下的每個人,祈念愛情與永恒的福祉。
  •   我推薦你讀幾首詩,西藏一個著名的愛情詩人叫倉央嘉措,他是六世達賴喇嘛。
  •   倉央嘉措的詩 總是淡淡的 沒有甜言 沒有蜜語 而內(nèi)容 卻如此的驚天動地 如此的讓人感動 讓人不住向往愛情 向往它的莫測神秘 向往它的緊緊相依 卻又如此讓人恐懼 恐懼它的若即若離 恐懼它的難舍難棄 愛情 本就是 最復雜的話題 最難舍的 就如同他的那句詩: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他把愛情放在信仰等同的位置上 卻又不愿拋棄信仰 不愿舍棄愛情
  •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如果你有了一顆對幸福更加敏感,對挫折更加淡然的心,那你就應該感謝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詩人,詩是好詩,人是好人,可書,卻怎么也不能媲美他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  
  •   說來孤陋寡聞,初識倉央,嘉措是因為那首〈見與不見〉的詩,寫得真好,后來看這本書才知道不是這個老僧寫的,不過倉央的詩也很好!于是我有了這段閱讀,便帶了這本書去旅行。
    布達拉宮的后山,下山要從后山走,曲折的路呈之字形。據(jù)說當年為了方便出宮,倉央嘉措一到晚上化名宕桑旺波出去。直到后來在雪后的小路上留下了腳印才被發(fā)覺。之字形下山后,一條水泥路正通往今天叫做綜角祿康公園的地方,那里就是傳說中倉央嘉措的幽會地。

    綜角祿康公園。要想在這里找到幾百年前倉央嘉措幽會的痕跡,恐怕是不可能了。這里是一所小公園,就在九龍?zhí)兜闹醒?,水質(zhì)清透、水波輕盈,水里還有不少野鴨等等水鳥。若不是冬日里樹干光禿禿地挺在那里,你幾乎會懷疑這簡直是塞外江南小景。

    哲蚌寺內(nèi),冬日的陽光照在走廊里。在拉薩,冬天早上9點以后便陽光普照,有陽光照到的地方都暖暖的。這種干燥而溫暖的感覺讓人對生活充滿了感恩和依戀,穿過哲蚌寺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轉(zhuǎn)經(jīng)筒小徑,還是高高石頭上彩色的佛像,都沒有這個連接內(nèi)室和外室的走廊來得精彩——— 猛烈的陽光照進來,窗欞的形狀分明,讓人喜悅和為之駐足。

    哲蚌寺后山的黃色小屋。在拉薩所有的寺廟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房子:一片白墻之中,突然有粉刷成黃色墻壁的房子出現(xiàn)。按照當?shù)厝说恼f法,這種刷了黃色外墻的,一定是曾經(jīng)有過活佛高僧在這里出沒。當然,我們不得而知,這個黃色的小屋是否也曾經(jīng)有倉央嘉措的足跡。
  •   正如題目,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詩,倉央嘉措的詩很感動人,那些句子都能直抵心底,讓人久久的感動,這個版本也很不錯,比較端莊,不失文雅風范
  •   倉央嘉措的原詩于道泉譯本是:“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識,如此便可不用相思?!痹}譯本是:“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辛苦作相思。”原來從“第一”到“第十”是由這兩句詩演繹出來的,把兩種譯本摻和在一起,再加上現(xiàn)代人的創(chuàng)造,就成了這首假借活佛之名的詩歌,后又演繹成《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題目,成了流行歌曲。其實,仔細比較一下,不難看出,全詩的中心就是倉央嘉措的這兩句,相見——相戀——相知——相思,這是年輕的活佛一個真實的生活軌跡,其余則與他毫不相干。
  •   倉央嘉措近來很紅的一個人啊,他的一些佛語真的能打動人心,作者輕靈的文字使人感到溫暖和溫情,一首很好的散文詩,拜讀了。但是作為一首純粹的詩歌來說,力度和寬度稍顯不夠,個人淺見,呵呵。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無法言說,只能意會。
    詩的意境韻味都不錯,再觸動點深層的靈魂就更好了!
  •   他是活佛,本該潛心研究佛學,青燈古佛作伴,心靜不染塵??墒莻}央嘉措做不到,他需要片刻的解放,需要一片有人跡的地方,他需要聽見世間最淳樸的聲音。
      終于有一天,倉央嘉措換上了俗家的服裝,戴上長長的假發(fā)和精美的戒指,趁著沒人尋機溜出了戒備森嚴的布達拉宮,來到了拉薩的中心八廊街游玩。這個時候,他給自己起了個化名——宕桑汪波。
  •   他是活佛,本該潛心研究佛學,青燈古佛作伴,心靜不染塵??墒莻}央嘉措做不到,他需要片刻的解放,需要一片有人跡的地方,他需要聽見世間最淳樸的聲音。
  •   倉央嘉措的詩讓我有心痛的感覺,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華.命運讓他成為活佛,才會留下這么美好讓人心痛的詩句,命運讓我們有幸能看到并欣賞它
  •   青海湖邊的倉央嘉措死了,站起來的是覺醒了的六世達賴,而后他的足跡上神跡不斷。
    西藏真是一片充滿著奇幻色彩的土地,2012的卓明谷船票,能實行網(wǎng)上訂票麼?
  •   本書主要是介紹了倉央嘉措的生平,從不為人知的童年,到活佛坐禪之后的叛逆,最后在風雨飄搖的權利斗爭中的消失,甚至無人知道他最終的結(jié)局,他是生是死,也是有各種說法。
  •   看書的時候,簡直讓你身臨其境,仿佛你當時就在旁邊一樣,倉央嘉措是一個情感滄桑那個的人,或許在那里他受到了拘束,但是他的向往自由,向往愛情的心是不會收到拘束的,真的很喜歡他0....
  •   倉央嘉措之所以以這樣一種“情圣”的形象廣為人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藏漢兩種文化互相接觸之時,由于充任其中關鍵一環(huán)的翻譯者個人的局限,而不是去下功夫了解藏傳佛教和藏族文化,一味地一廂情愿、興之所致,使得倉央嘉措乃至他的詩歌不斷地被改頭換面,為我所用。盡管這個 “情圣”的形象很人性化,更能贏得世俗人間的歡心,可是究竟是否符合其真實、原本的形象呢?
  •   《見與不見》被指非倉央嘉措作品,我竟絲毫沒覺得有什么,可能是發(fā)現(xiàn)了倉央這個人,覺得比起一首詩收獲來得更大吧。最喜歡的還是詩集里面的《信徒》,是不是他寫的,這個很重要嗎?
  •   倉央嘉措,
    喜歡他只是一種感覺,
    沒有原因
    但是我令我最難過的便是倉央嘉措的死
    這么一個人
    干凈,透明,純粹
    其實多么希望能過和他活在同一個時代
    多么希望能這么看著他
    不求相知
    只是能看著就好
    不求了解他的生活
    只是想要知道他的困苦
    于是就這么慢慢的心里有了這個人
    倉央嘉措
  •   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用精妙動人的詩篇歌詠愛情,贊美生命,滌凈靈魂,求索真諦。他的詩章講述著愛情的悲歡離合,也為后世無數(shù)的男女所揣摩和印證。
  •   生活中,我們所知道的倉央嘉措只是他的一些詩,這本書讓我們從詩中看到他的人生,一個有愛有恨的倉央嘉措。
  •   一本專門將倉央嘉措的詩歌解讀與人生經(jīng)歷結(jié)合的詩傳,以傳奇的經(jīng)歷吸引人,以純真的情感打動人,以優(yōu)美的詩歌感染人,是了解倉央嘉措的最佳品質(zhì)讀物。
  •   一直都很喜歡倉央嘉措,他的詩很美,這不我一有網(wǎng)銀就先買了這本書
  •   很感動,這樣無奈的身份追求不到最簡單的事情
    喇嘛倉央嘉措
    別怪他風流浪蕩
    他所追尋的
    和我們沒有兩樣
  •   一直喜歡倉央嘉措的詩
  •   在街頭這座黃色小樓里面,倉央嘉措遇到了生命中第二個最重要的人,那個天天來酒館打酒的女孩。有一天,倉央嘉措酒意微醺,一抬頭,就看見了那個女孩,仿佛晚霞一般耀眼,又恍若楊花一般芳香。初見,便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   記載了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事跡及詩歌,很好~
  •   別說活佛倉央嘉措
    風流浪蕩
    他想要的
    和凡人沒什么兩樣
  •   以一己之力,是絕對阻擋不了強大的宗教的,但是倉央嘉措又不愿意妥協(xié),他感覺自己的自由處處受到限制,于是他漸漸原諒了以前的那個女人——仁增汪姆。雖然,他有時候心會隱隱作痛。在拉薩,連他自己都無法與宗教抗衡,又何況她一個弱女子。只是,縱然天下皆棄我,我卻再也不能輕易辜負面前這一顆火熱的心。
  •   倉央嘉措、一個擁有世間一切惆悵的男子。用世間最美麗的文字給我們書寫了世間最真摯的感情。
    他愛的太累。他活得太過身不由己。
    所以結(jié)局。
    他。
    終究負了如來也負了卿。
  •   愛上倉央嘉措,愛上你這個人,愛上你的才情你的詩
  •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卻生性喜好游樂,放蕩不羈,他用25歲短暫的一生給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
  •   秉著大無畏的精神,倉央嘉措為了不在生靈涂炭,決定放棄抵抗。
    這需要多么偉大的情懷!這才是愛戴人民的佛!
  •   我查遍了倉央嘉措的詩集,前前后后翻了幾遍都沒找到這首詩。發(fā)現(xiàn)有的僅只是風格很像這位風流喇嘛而已,其實并非他。這本書挺務實的,這點很好!
  •   覺得倉央嘉措的文字很美,一直都很喜歡
  •   倉央嘉措太有才了 不管是性格還是詩都很欣賞
  •   倉央嘉措在作為轉(zhuǎn)世靈童降生在這個世上,他的種種便注定了一個悲劇。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是命運強加給他的,他只是想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而已。
  •   總的來講,是一本好書,喜歡倉央嘉措、對那段歷史感興趣的人不應錯過。
  •   超越塵世太多的人,就注定孤苦終生嗎?在他周圍,是戒律森嚴的宗教儀軌,是終日監(jiān)護他嚴肅而冷靜的師父,是各種的佛像菩薩……他厭倦了這一切。
      倉央嘉措想到了逃避。
      倉央嘉措需要逃避。
      倉央嘉措能做的,也只有逃避。
  •   那一世,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倉央嘉措這一句道破了多少行者的心。
  •   終于有一天,倉央嘉措換上了俗家的服裝,戴上長長的假發(fā)和精美的戒指,趁著沒人尋機溜出了戒備森嚴的布達拉宮,來到了拉薩的中心八廊街游玩。這個時候,他給自己起了個化名——宕桑汪波。
      住在布達拉宮時
      叫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時
      叫浪子宕桑汪波
      拉薩的街頭,有一間小酒館,黃房子,在周圍白墻黑瓦的建筑中突兀而顯眼。
  •   之前買過有關倉央嘉措的書,唯有這本很喜歡。
  •   異性相吸,這是自然的法則,人為是左右不了的,但是倉央嘉措也知道,一旦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和民間女子有染,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嚴苛的教義,高深的佛法,世俗的誘惑,感情的糾葛,讓他左右為難。
  •   你見或者不見我
    不是倉央嘉措的,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一個上海的小姑娘。
    只是風格比較像倉央嘉措而已。
    這本書介紹的挺詳細,只是后面生卒年似乎說法頗受爭議。
  •   到底是見呢還是見呢,還是應該見呢?

    +_+ 冷、、、


    《見與不見》原題《班扎古魯白瑪?shù)某聊贰∽髡撸涸骼贰ざ喽?br />
     

      此詩出自《疑似風月集》,由扎西拉姆·多多于2007年5月15日撰寫于北京,題作《班扎古魯白瑪?shù)某聊?,“班扎古魯白瑪”即梵文“蓮花生大師”?br />
      2008年,被刊登在《讀者》第20期,改題作《見與不見》,署名為倉央嘉措,因此多被訛傳為倉央嘉措所作。


      電影中朗誦時的背景音樂是石進的《夜的鋼琴曲(五)》。


  •   倉央嘉措覺得自己那么弱小,那么無助,這份孤獨,無可言說,也無法排遣,只有自己能夠深刻體會得到。超越塵世太多的人,就注定孤苦終生嗎?
  •   倉央嘉措覺得自己那么弱小,那么無助,這份孤獨,無可言說,也無法排遣,只有自己能夠深刻體會得到。超越塵世太多的人,就注定孤苦終生嗎?在他周圍,是戒律森嚴的宗教儀軌,是終日監(jiān)護他嚴肅而冷靜的師父,是各種的佛像菩薩……他厭倦了這一切。
  •   一直為倉央嘉措婉轉(zhuǎn)凄美的詩句著迷,便想細細深究一下倉央嘉措何許人也。凡塵有菩提,明月映禪心。
  •   1706年倉央嘉措24歲,被押北上,經(jīng)哲蚌寺被眾僧救出,后來下落不明,傳聞去五臺山觀音洞。1746年在阿拉善旗承慶寺坐化,年64歲。
  •   終于有一天,倉央嘉措換上了俗家的服裝,戴上長長的假發(fā)和精美的戒指,趁著沒人尋機溜出了戒備森嚴的布達拉宮,來到了拉薩的中心八廊街游玩。這個時候,他給自己起了個化名——宕桑汪波。
  •    異性相吸,這是自然的法則,人為是左右不了的,但是倉央嘉措也知道,一旦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和民間女子有染,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
  •   以一己之力,是絕對阻擋不了強大的宗教的,但是倉央嘉措又不愿意妥協(xié),他感覺自己的自由處處受到限制,于是他漸漸原諒了以前的那個女人——仁增汪姆。
  •   住在布達拉宮時
    叫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時
    叫浪子宕桑汪波
  •   神一樣的倉央嘉措
  •   我有市面上眾多關于倉央嘉措版本的書,歡迎與我交流
    QQ:906022979
  •   介紹倉央嘉措的書很多,他的詩集也很多,還是覺得這本比較好。
  •   倉央嘉措算是個人物,可惜就是覺醒得太晚
  •   一首《見與不見》紅了《宮》
    亂了作者 真相以后
    卻也讓我們這些愛字的接觸到了倉央嘉措大師的優(yōu)美文字
    曾經(jīng)覺得 那些美好的文字是一個穿越回去的現(xiàn)代詩人創(chuàng)作的
    很難想象文字是如此的有魅力
    深深震撼至人心底 達至共鳴~
  •   每次聽都會想起那個雪域詩佛、、、、

    這首歌的歌詞個人認為寫的很好

    能讓我想起倉央的無奈和對愛情的向往
  •   《情歌》表現(xiàn)了出家修佛與追求愛情生活的矛盾。如: 若隨美麗姑娘心, 今生便無學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 又負姑娘一片情。

    在佛教觀念中,“佛、法、僧”被稱為“三寶”。就是說,佛、教義和僧人在佛教中,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別是對向自己傳授法經(jīng)典的喇嘛(佛的代言人),更要畢恭畢敬。但是,詩人在詩中表現(xiàn)出對佛法和喇嘛的淡漠,而對于人世生活卻是熱烈追求。如:我修習的喇嘛的臉面, 不能在心中顯現(xiàn), 我沒修的情人的容顏, 卻在心中明朗地映見。

    《情歌》在贊美對忠貞愛情的追求的同時,也描繪了整個愛情生活中,各種復雜曲折的情景和惟紗惟肖的心理狀態(tài)。描寫初戀的如: 在那眾人之中, 莫露我倆真情; 你若心中有意,請用眉眼傳遞。

    表達愛情歡樂的如: 杜鵑來自門地, 帶來春的氣息; 我和情人相會, 身心無限歡喜。

    抒發(fā)思念之情的如: 第一最好不相見, 免得彼此相愛戀; 第二最好不熟識, 免得彼此苦相思。

    《情歌》之所以能夠廣泛流傳,一方面是由于思想內(nèi)容活潑生動,一掃過去文人凡有著作必有宗教內(nèi)容的習氣,有進步意義;另一方面藝術上也有獨到的成就。在格律結(jié)構上,〈情歌〉采用民歌的形式,珍重少數(shù)六句、八句外,多數(shù)是每首四句,每句六個音節(jié),兩個音節(jié)一停頓,即四句六音節(jié)三頓。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還可配上民歌曲調(diào)演唱,民歌味很濃。有些篇章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然流暢,通俗易懂。如:

    一個把帽子戴在頭, 一個把辮子甩背后, 一個說請你慢慢走, 一個說請把步兒留, 一個說心兒莫難受, 一個說很快會聚首。

    短短六句詩,寫動作,男女有別;寫對話,言短意長;景中有情,詩中有畫。詩情,畫意,真切,細膩,充滿生活氣息。
  •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美麗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xiàn),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shù)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
    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 :為什么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


    我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經(jīng)意的夜晚 ?
    佛曰:不經(jīng)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jié),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問佛: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

    我問佛: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我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我問佛: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我問佛: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我問佛:你多大 ?
    佛曰:我就算一歲,我也是佛,你就算100歲如果固守自己的心靈那也是人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么意思 ?
    佛說: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

    我問佛:我的感情總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佛曰:執(zhí)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
    佛曰:執(zhí)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
    佛曰:執(zhí)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門,早已超脫涅(磐) 。我再拜無言,飄落,墜入地獄無間 .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fā)現(xiàn)緣沒了 。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


    我信緣,不信佛 。緣信佛,不信我 。
    佛曰: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jīng)歷因果輪回,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
    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
    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將生命結(jié)束在愛人面前,瞬間的痛苦,永恒的幸福,無法抵擋的誘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
    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曰: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佛曰:凈心守志??蓵恋?。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shù)盟廾?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實在有違做人之道。

    佛曰:少欲,則少煩*

    佛曰:出口即錯。
    人曰:說錯即對。

    佛曰: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
    人曰:人在蓮臺上,不動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匆匆一瞥 。

    對于一切所遇境緣(如遇到的人、事、物),要明白本身都是虛幻的,是一個所見的幻象而已,所以不用執(zhí)于去放下它,也不要把它住在心里,這樣才可以保持我們的一如真心。也就是說不加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zhí)著的念頭,才是我們的真正的心念。再通俗點講,也就是佛教導我們碰到一切事不要太執(zhí)著,有時候靜下心來反而能得到正確的答桉*法觀點:“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 “命由已造,福自已求”,正是佛教破除迷信的有力的證據(jù)?!懊彪m有天定,但“運”完全在自己手中掌握。正是“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笨蓞㈤喸朔蚕壬鷮懙摹读朔菜挠枴?。充分的論述和分析了為何命由已造?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
    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我也解釋不好。但只覺得此段話與《金剛經(jīng)》里的內(nèi)容
    非常吻合。不妨看
  •   兩百年前的那個背影,一直存在我們心底。倉央,世間最真,最美的情郎
  •   唯一能夠和貴公子納蘭性德媲美的人,淡淡然兩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將帶你我進入一個全知忘我的境界。
  •   倉央有情,他把最真實的自己剖析在陽光下供世人瞻仰.
    而不是做個道貌岸然的所謂的佛.
    倉央有愛,他的情是那么的綿綿,那么脈脈
  •   我認識倉央時間不是很長,對于他,我總覺得是一個掩蓋在歷史重重光輝下的平凡人。
    關于倉央的爭議很多。很多的人認為他是一個矛盾體,也是,在世人眼中他本應該是個絕情絕愛的高僧,奈何他年少輕狂為情所傷。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榮耀,他隨手棄之,他只是想和所愛的人在一一起。
  •   愛了就是愛了.
    別問是緣是劫.

    倉央的詩能治愈心上的創(chuàng)痕.每每讀過,細細斟酌.那些曾經(jīng)以為再也不會遺忘的痛徹心扉的回憶.就隨著佛前裊裊的青煙彌漫,散去.
  •   如果有來世,我愿做佛前一串無所欲的念珠.
    伴倉央于青燈古佛.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   睜開眼。這里依然有著世上最純凈的天空。
    和千年前也沒什么不同。
    記憶的最初,只有不停的旋轉(zhuǎn)。日日月月年年。
    然后是一場鋪天蓋地的風雪。
    流年暗換。
    我的最后一位主人早已不見。

    藍到透明的天空下,他第一次來到這里。瑪布日山。
    只是,遲了十五年。
    他曾經(jīng)不過是長于山間的無憂少年,即使夢里也在家鄉(xiāng)的山林中奔跑。
    轉(zhuǎn)眼間,命運的輪盤只轉(zhuǎn)了一轉(zhuǎn),已站在萬人中央。
    那一日,他從慈眉善目的長者手中接過我。
    他的目光,那么清澈,再沒見過。

    終日在香霧繚繞中閉目的他,再也夢不成家鄉(xiāng)的山林。
    此歲,彼年,蓮花入夢,寶相莊嚴。
    可德丹吉殿中,住著的始終是向往自由的靈魂。
    瑪吉阿米。
    我第一次聽到他的聲音那樣溫柔。
    有些事情,自是避無可避。

    他痛苦,掙扎,仍是逃不離。
    這雪域高原上最美麗的宮殿選擇了他,沒有退路。
    扎什倫布歸來,徹夜無眠。
    只聽到他反復念著:
    世間哪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那一場變故于他,不知是幸抑或不幸。
    風雪夜,青海湖。
    此生,彼岸,從此,這世上再沒有他。
    而我不過是一只轉(zhuǎn)經(jīng)筒,旋轉(zhuǎn)在一句句經(jīng)文中。
    沉睡千年,經(jīng)文,早已一句也想不起。
    隱約記得的,只有他曾念過的話:

    那一月 我轉(zhuǎn)動所有的經(jīng)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
  •   這本書內(nèi)容不錯,辭藻豐富,讀來覺得優(yōu)美。很喜歡這個雪域之王的情詩,他的一生也好像是個迷,吸引關注他的人去探尋。只是世間本無完事完人,多情的人終不能獲得自己追尋的愛情。唯美的情詩,多舛的人生,應了那句“得不到,已失去?!?/li>
  •   讀完此書,對倉央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   不欲不望,無悲無喜。
    倉央。就在心中。愛不增不減
  •   倉央有愛,他也有自己珍視的女子.
    并不在意腐爛的人心播灑的惡臭.
    他是在天池怒放的雪蓮
  •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以的女子閉花羞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xiàn),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么美麗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在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shù)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能與他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的事,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一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jīng)歷因果輪回,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滲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問佛:為什么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jīng)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jié),錯過了今冬。
  •   藏傳佛教相對于中原的佛教這義還是比較純凈的一方凈土,所以這個環(huán)境下才誕生了這樣一個天才,確實是最美的情郎,也確實是最美的詩。讀之過隱呀!
  •   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獨立特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   我至情至性至純至真的情郎啊,或許,你我注定的結(jié)局,佛主早于三百年前就已寫好。我的佛緣太淺,我終是不能,成為你的瑪吉阿米。你心中如雪山般圣潔的瑪吉阿米啊,是你的愛情,是你的自由,是你的詩!不過,沒有關系,你愛,或是不愛,你都永遠,駐在我的心間。
  •   活佛的另一首詩,有點像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   不在紅塵中,無意為情僧,此生侍如來,轉(zhuǎn)世不負卿!

    喜歡他那超脫的文字。。

    好一句不負如來不負卿,美好的愛情、堅定的信仰

    雖然最后兩者無法得兼,但我們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到,他未曾放棄他的愛和信仰
  •   佛教六祖出了個引發(fā)中國佛教革命的慧能,
    而西藏佛教六世出了個風流不羈的多情活佛。
    到底是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還是三生石上早已注定是千年孽緣?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詩,原來有這么以為多情男子。
  •   一個強大的喇嘛……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   愛情的真諦,是把心給對方,讓你成為她,讓她成為你,兩顆心熱烈的交融,彼此不存在間隙。懂得快樂的人,才是對生命完全負責的人,哭過,笑過,嘗試過,才懂得生命的真諦,才會對生命充滿感激。愛是從一個微笑開始,在熱吻中升華,以擁抱結(jié)束的。
  •   最美的情詩,加上豐富的經(jīng)歷,喜歡
  •     六世達賴喇嘛被漢人當成情種,把他的道歌看成情歌,所以翻譯的時候免不了往這個方向去翻。
      但藏族僧侶有寫道歌的習慣,宗喀巴曾有詩,把佛理比作婀娜的女子,不理解之人也可以當情歌譯之。
      那片土地,或許還有更多我們未曾理解的東西啊。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樣一個出色的女子,自然會有很多人追求,只是這個仿佛天邊來的女子,卻是那么冷若冰霜,因為瑪吉阿米總是一眼就能看出那些人的短處和功利心,他們,都是凡夫俗子,也是她最不能容忍的。她想要的,是一份凌駕于生活之上的愛情,一份世間最純潔的愛情。
  •   其一: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其二: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jīng)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   最美的情郎,多好的一個名字啊,就像這本書里面的詩文一樣
  •   他的詩,純粹。在了解他的生平后為他感到可惜的是他的生命太短,如果他可以活得再久一點的話,應該會寫出更多更好的詩句。癡情、偉大、叛逆、淡泊?那個才是他,他是個怎樣的人又有誰說得清楚。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