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作者:方印 頁數(shù):295
內容概要
《民法總論概說》共分為十八章,它們分別是:第一章,民法概念;第二章,民法本位;第三章,民法性質;第四章,民法相鄰法;第五章,民法淵源;第六章,民法體系;第七章,民法演進;第八章,民法基本原則概論;第九章,平等原則;第十章,自愿原則;第十一章,公平原則;第十二章,誠實信用原則;第十三章,公序良俗原則;第十四章,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第十五章,民事法律關系概論;第十六章,民事法律關系構成;第十七章,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第十八章,民事法律關系的價值。 《民法總論概說》的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有:(1)在研究方法上,將民法制度解釋、民法原理研究與民法理論發(fā)展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民法學是思維知識的學問、制度建設的學問與理論解釋的學問的學科定位。(2)在研究內容上,不僅考察、分析與吸收了許多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祖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等民法學家的觀點,還借鑒了商法學者及其他部門法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既繼承民法研究的傳統(tǒng)路勁,認可了民法研究中的成熟理論,又適度地提出了新的研究視角,嘗試了新的研究方法,力求做到內容全面,形式協(xié)調,方法統(tǒng)一。(3)在體例結構安排上,拋棄我國已有民法總論著作中采用的章節(jié)式體例,大膽采用章與數(shù)字符號結合的結構,使得讀者閱讀時有一種輕松的感覺。(4)在閱讀難度系數(shù)上,本著作介于有關民法總論的一般教科書與有關民法總論專題研究著作之間,既可供民法學科學生學習使用,也可作民法學科教學參考,還可供其他民法研究者與民法實務工作者使用。
作者簡介
方印,男,漢族,1969年生,貴州省甕安縣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貴州大學法學院教授,民商法專業(yè)碩士生導師,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碩士生導師,法律碩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員,貴州省環(huán)境與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 ≡凇逗颖狈▽W》、《學術交流》、《理論月刊》、《湖北社會科學》、《貴州社會科學》、《云南行政學院學報》、《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等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若干。出版學術專著:《典當法理分析與制度設計——中國典當民事法律制度研究》、《中國現(xiàn)代法制理論與立法若干問題思考》②。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法學、環(huán)境與資源法學、防災減災法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民法概念一、民法詞源二、民法的涵義三、不同形態(tài)民法的意義第二章 民法本位一、民法本位的涵義二、民法本位的演進三、中國民法的本位問題第三章 民法性質一、國內法性二、繼受法性三、普通法性四、實體法性五、行為法與裁判法性六、授權法性七、衡平法性八、市民社會基本法性九、私法性第四章 民法相鄰法一、民法與憲法的關系二、民法與經濟法的關系三、民法與行政法的關系四、民法與勞動法的關系五、民法與商法的關系六、民法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七、民法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關系第五章 民法淵源一、民法淵源的涵義二、大陸法系民法淵源三、英美法系民法淵源四、中國民法淵源五、民法的非正式淵源問題第六章 民法體系一、理性邏輯體系與經驗邏輯體系二、民商分離體系與民商合一體系三、中國民法的體系問題第七章 民法演進一、古代民法二、近代民法三、現(xiàn)代民法第八章 民法基本原則概論一、法律原則的涵義二、民法基本原則的涵義三、民法基本原則與民法局限性四、民法基本原則的特征五、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六、民法基本原則的分類七、影響民法基本原則的三大要素八、民法基本原則的適用準則第九章 平等原則一、平等原則的涵義二、平等原則的地位三、平等原則的法理基礎四、平等原則的體現(xiàn)五、平等原則的適用第十章 自愿原則一、自愿原則的涵義二、自愿原則的地位三、自愿原則的法理基礎四、自愿原則的體現(xiàn)五、自愿原則的適用第十一章 公平原則一、公平原則的涵義二、公平原則的倫理價值三、公平原則的體現(xiàn)與適用四、公平原則與自愿原則的關系第十二章 誠實信用原則一、誠實信用原則的涵義二、誠實信用原則的演進三、誠實信用原則的功能四、誠實信用原則的類別五、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第十三章 公序良俗原則一、公序良俗原則的涵義二、公序良俗原則的法理基礎三、公序良俗原則的演進四、公序良俗原則的適用第十四章 權利不得濫用原則一、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的涵義二、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的演進三、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的功能四、權利不得濫用原則與公序良俗原則的關五、權利不得濫用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的關六、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的適用第十五章 民事法律關系概論一、民事法律關系的涵義二、民事法律關系概念的演變三、民事法律關系與社會生活關系間的關系四、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五、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第十六章 民事法律關系構成一、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二、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三、民事法律關系內容第十七章 民事法律關系變動一、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涵義二、民事法律關系變動與民事權利變動的關系三、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第十八章 民事法律關系的價值一、民法學理論體系構建價值二、民法典制度體系構建價值三、民事案件裁判指導價值
編輯推薦
眾所周知,民法是調整民事主體間私人利益關系的基本法。民法總論是關于民法基本命題的總詮釋。方印等編著的《民法總論概說》一書在“穿插于理論與實務之間、往返于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程”的基礎上,以獨特的視角,翔實的資料,合理的架構,對民法總論所涉基本命題及其具體制度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詮釋。具體而言,其在系統(tǒng)論述民法之基本概念群、基礎理論和基本制度基礎上,積極引介民法歷久彌新之人文關懷理念和生態(tài)價值觀。既重視與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立法背景相契合,又能借鑒域外民法之前沿性理論成就,有針對性地評析民法總論中諸多重大爭議和疑難問題。總之,該書思路清晰,論證充分,文獻豐贍,不乏前瞻性見解,對中國的民法教育及其未來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