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作者:張新吾 頁數(shù):554 字數(shù):580000
前言
張新吾同志將出版《傅作義傳》,邀我作序。我與張君20多年朝夕相處,每逢談起傅公之偉業(yè),殊深追慕。今新吾成此巨帙,雅言相屬,于傅于張均感親切。且我已94齡,能在遲暮之年為傅公、為黨的愛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寫些文字。引為幸事。但由于健康原因,執(zhí)筆行文,難以從心,故將前些年在香港《大公報》發(fā)表的《將軍一夢醒,獵獵展紅旗》一文為序,一表追思,二饗讀者。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解放戰(zhàn)爭史上的大事件。20世紀80年代后,用回憶錄、戲劇、話劇、電影、小說、散文、詩歌等形式反映傅作義和平起義這一歷史事件的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但不無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作品只強調了事件的客觀外因一面,而忽略了主觀內因一面。從客觀方面說,解放軍兵臨城下,國民黨喪盡民心,大勢已去。但是,如果忽略了和平起義的主帥傅作義的主觀方面,也難以全面地反映這一歷史事件。 北京的話劇、京劇、評劇先后演出《故都春曉》時,筆者寫過如下四句詩:“故都冬云低,喁喁望春時,將軍一夢醒,獵獵展紅旗?!敝骶涫恰皩④娨粔粜选?。請看傅作義自己的話:“北平和平的實現(xiàn),是我由認識到行動,自我斗爭的結果;是勇于自覺,勇于負責的行動?!?938年筆者即參加傅作義部在西北前線抗日。北平和平解放期間,在北平《平明日報》任總編。北平和平解放經(jīng)過,筆者多親聞親知,愿從歷史上考察一下傅作義與中共的交往及其所受的影響,因而產生的思想轉變,意在揭示出傅舉行北平和平起義的主觀內因,借以稍補歷史的缺憾。 追本溯源 其來有自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傅作義數(shù)得上是與中國共產黨結緣最早、交往最深的一個。這是由他終生為之奮斗的堅決抗日、忠貞愛國的思想所決定的。就是在他隨蔣“戡亂”期間,也常聽他說:“我們?yōu)橹畩^斗的是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富強,此外別無他求?!? 傅作義與中共交往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愛國抗日這一目標的一致。傅在他的《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二十周年》一文中寫道:“就我個人的抗日經(jīng)歷來說,是始終受到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鼓勵和支持的?!? 早在1931年傅作義任綏遠省主席時,當時的中共中央委員王若飛在內蒙古做地下工作被捕。傅一再抵制了蔣介石和閻錫山的要求,保護了王若飛,后來王、傅結成了好朋友。 1933年傅作義部參加長城抗戰(zhàn),有效地保衛(wèi)了北平。之后不久,中共中央派遣張經(jīng)武到歸綏(現(xiàn)呼和浩特)秘密晤傅,表揚他長城抗戰(zhàn)的功勛,并懇切希望與傅部合作抗日。張經(jīng)武回來向中共中央報告,說傅是堅決抗日的,并有與中共合作抗日相互支持的誠意。1936年8月至11月,傅作義不顧蔣介石的“先安內后攘外”的政策,毅然發(fā)動了“綏遠抗戰(zhàn)”。8月中旬,毛澤東同志即派南漢宸攜其親筆信密晤傅作義。信中有謂:“先生北方領袖,愛國寧肯后人?保衛(wèi)綏遠,保衛(wèi)西北,保衛(wèi)華北,先生之責,亦紅軍及全國人民之責也。今之大計,退則亡,抗則存,……先生如毅然抗戰(zhàn),弟等決為后援,為救國圖存而努力?!?見《毛澤東書信選集》第43頁)9月間,傅部在綏東紅格爾圖一帶粉碎日偽的幾次進犯后,毛主席又派彭雪楓持其親筆信與傅作義密談。信中說:“日寇西侵,國難日亟。先生統(tǒng)率師旅捍衛(wèi)邊疆,今夏小試鋒芒,已使敵人退避三舍。觀乎報載以死繼之之言,躍然民族英雄之抱負,四萬萬人聞之,神為之王,氣為之壯,誠屬可賀可敬……叨在比鄰,愿同仇之共賦?!?見《毛澤東書信選集》第83頁)在傅部取得“百靈廟大捷”,徹底粉碎敵人侵犯后,12月1日,中共中央及中華蘇維埃政府從陜北城堡發(fā)出“援綏通電”,要求南京政府當局調集大軍,增援綏遠前線,動員全國海、陸、空軍準備全國性的抗戰(zhàn)?!敖椷h抗戰(zhàn)”取得全面勝利,毛澤東主席首先發(fā)來賀電,稱頌傅部抗戰(zhàn)“為中國人民抗日的先聲”。于1937年派南漢宸到綏遠慰勞并贈送錦旗一面。 從全國抗戰(zhàn)開始至1940年年初,八路軍和傅作義部同屬第二戰(zhàn)區(qū)序列,是傅作義與中共合作的最密切的時期。在平型關、雁門關作戰(zhàn)中,八路軍第115師與傅作義配合得最好。這期間傅作義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彭德懷、賀龍、關向應、曾山、程子華、南漢宸、羅貴波等來往頻繁,合作密切。傅住大同時,周恩來副主席、彭德懷副總司令相偕晤傅,共商協(xié)作互助。在忻口會戰(zhàn)前曾召開嶺口會議,參加會議的共方代表周恩來會后曾對傅講:“不能單憑政府和軍隊片面進行抗戰(zhàn),必須充分發(fā)動群眾,進行全民抗戰(zhàn),不能單純打防御戰(zhàn),必須配合機動靈活的運動攻擊戰(zhàn)?!边@對傅爾后抗戰(zhàn)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有深刻的啟發(fā)。傅部在太原守城,形勢緊迫的時候,特保護周恩來安全轉移,并將一部分武器物資交八路軍運走。出城時,周對傅語重心長地說:“傅將軍守城名將是可以信賴的,但抗日戰(zhàn)爭是長期戰(zhàn)爭,焦土抗戰(zhàn)的主張是不足取的;只顧一城一地的得失,也是不足為訓的。要著眼于爭取最后的勝利?!彼幸陨细鞴?jié),使傅作義更加敬佩中共,更加堅定抗日必勝的信心。太原戰(zhàn)役后,傅部駐防晉西北,為了團結抗日,傅作義派他的高干周北峰先后多次去延安謁見毛主席。中共派潘紀文為特派員,率王一然及一部分黨員和抗大學員到傅部工作。傅依靠這些人員,參照八路軍的做法,在部隊建立了一整套政治機構,在地方建立了各級動員委員會。傅作義派他的35軍政治部主任周鈞參加中共領導的山西戰(zhàn)地總動員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動員的新戰(zhàn)士3,000人撥歸傅部,以補充部隊,致使閻錫山竟說:“傅宜生(傅的字)赤化了。”蔣軍說:“傅作義的部隊成了‘七路半’了。” 傅作義太原撤守后,任北路軍總司令,駐防河曲,和八路軍并肩作戰(zhàn),此時中共曾向傅提出長期合作的意愿,建議傅既不靠蔣,也不靠閻,據(jù)晉北、陜北、伊盟、綏西發(fā)展勢力,和中共密切合作。傅經(jīng)過審慎全面的考慮,未能接受此建議。毛主席于1939年4月還是派南漢宸、蕭克、曾山、續(xù)范亭等與傅商談長期合作,傅深受鼓舞。 日本投降后,傅奉命東進受降。據(jù)傅部參謀處長任兆同說,傅布置了東進事宜后,曾向高級幕僚透露他的內心底蘊。大意是:蔣介石一心要消滅共產黨,他認為這是絕不可能的;但傅部東進必定要和中共發(fā)生沖突,但他表示,他對中共絕對不走絕路。 1946年2月,綏包戰(zhàn)役剛一結束,傅部派人在北平辦了一張《平明日報》,有意借新聞媒體與中共相機通關節(jié)?!按藞蟆辈回撍?,聘用了包括王漢斌、李炳泉在內的中共地下人員,而傅第一次所派的與中共和談代表是《平明日報》社長崔載之,采訪部主任李炳泉。事已廣為人知,茲不贅述。 回顧了如上的歷史事實,使人深信,傅的北平起義,是木有本、水有源的。 主動求和和議告成 傅作義在他的《北平和平通電》中鄭重宣稱:“兩年半的內戰(zhàn),我本人內心和行動,主觀和客觀,是在極端矛盾痛苦的斗爭著。北平和平的實現(xiàn),就是由認識到行動,自我斗爭的結果,是適從人民的意志與愿望,勇于自覺,勇于負責的行動。” 日本投降后,蔣介石一心要發(fā)動內戰(zhàn),消滅共產黨。但傅作義則是“萬萬不愿見到內戰(zhàn)”。1945年8月底,傅得知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將赴重慶進行和談時,即電郭沫若等進步人士,表示切盼實現(xiàn)和平的愿望。 綏包戰(zhàn)役傅部屬防御的一方,但在緊要關頭,傅與鄧寶珊密擬了愿與中共言和的電報待發(fā)。不知什么原因,共軍一夜之間撤走了。是年冬,他決心引退,不愿打內戰(zhàn),向國民政府提出辭呈,未獲批準。北平和平解放后,我曾親聽傅作義對董其武等說:“我們辦了一件正確的事(指北平起義),可惜的是這件事辦晚了。若當時在歸綏發(fā)出那封電報,就不會發(fā)生后來的許多讓人痛心的事了?!? 1946年1月,傅作義以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重慶召開,和平統(tǒng)一可期,又多次電國民政府請求退休還鄉(xiāng),又遭拒絕。這件事他曾向他的長女傅冬(中共地下黨員)說:“老百姓太苦了,我不愿打內戰(zhàn)??墒擒娙艘苑臑樘炻?,又有什么辦法呢!” 1946年3月,軍事調處執(zhí)行部三方代表周恩來、張治中、馬歇爾到歸綏與傅作義舉行會商。馬歇爾事后語人:“閻錫山要打,傅作義要和?!痹趭Z占了張家口不久,一天,傅同他的幕僚去視察關押的解放軍俘虜。當他聽到有父子二人,父在國方,子在共方,親骨肉互相殘殺的事情后,自言自語道:“這是為什么,這是為什么,我簡直是造孽!”1948年1月,“淶水戰(zhàn)役”后不久傅對董其武說:“其武,我看今年就是咱的生死關頭。”他沉吟了一會兒,鄭重地說:“我已考慮生路是有的,那就是要下定決心走人民的道路!”這就是說,早在北平和平起義一年之前,傅作義就開始有走和平道路的打算了。遼沈戰(zhàn)役結束后,傅作義奉召去南京參加高級軍事會議,見到蔣介石不但沒有回心轉意的意思,反而積極部署逃往臺灣,負隅頑抗,分裂國家。此刻傅作義對蔣介石完全絕望了,他謝絕了蔣介石高官特權的利誘,在返回北平的第二天,即1948年11月7日,在絕密情況下讓傅冬通過中共秘密組織,給毛澤東發(fā)出請求和談的密電。電報是傅親口授給傅冬,交由王漢斌(中共地下黨員,時任北平《平明日報》編輯)發(fā)出的。電文的主要內容是:傅參加了兩年多的“戡亂”、內心無時不在痛苦矛盾中?,F(xiàn)已徹底認識到,以往寄希望于蔣介石來領導復興民族、統(tǒng)一國家是完全錯了?,F(xiàn)已翻然悔悟,絕不愿為反人民的戰(zhàn)爭放一槍了。傅愿將所指揮的60萬軍隊歸中共指揮,真誠地希望今后能在中國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實現(xiàn)復興民族,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請密派南漢宸(從1936年起中共與傅間的聯(lián)系人)前來商談,本著雙方之間以往的那種合作精神商談一切。 當北平和談已開始進行,華南的一位國民黨地方實力派、國民黨左派人物,派代表來建議傅反蔣獨立,獨樹一幟,走所謂第三條路線。傅說:“我個人沒有權勢的欲求。”拒絕那樣干。美國令其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和胡適及美駐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先后晤傅密談美國直接援傅。建議傅退守山東沿海一帶,以青島為根據(jù)地,裝備物資全由美國供應,首批援助2.1億美元。傅作義說:“中國人的事中國人自己會處理,依靠外國人,我絕對不干!”在和平談判行將達成協(xié)議時,蔣介石已有所聞。先后派徐永昌、鄭介民、蔣緯國(攜蔣致傅親筆信)接連來平,要傅率部南撤,請他就任1948年南京軍事會議時決定的“東南軍政長官”之職。所有這些都被傅一一拒絕。就這樣,傅作義一不聽走第三條路線的勸說,二不為蔣介石所利誘,三不依靠美國人,堅定不移地走上了和平道路,實現(xiàn)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內容概要
傅作義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愛國將領。在他主政綏遠時,整頓金融,開源節(jié)流,被譽為民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诳箲?zhàn)時期,他堅持與共產黨合作,轉戰(zhàn)長城內外。百靈廟戰(zhàn)役的勝利,中共中央賀為“全國抗戰(zhàn)之先聲”,五原大捷使他成為繼蔣介石之后第二個“青天白日勛章”的獲得者?! ≡诮夥艖?zhàn)爭后期,他作為華北“剿總”總司令,毅然率部起義,保護了舉世聞名的古都北平,也促成了“綏遠方式”的偉大勝利。
作者簡介
張新吾(增祁):山東省煙臺市宮家島人,早年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慕傅作義將軍愛國主義精神,效班超投筆從戎而投其麾下,曾任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綏遠軍區(qū)政治部。半生教育生涯,先后講授大學語文、中共黨史,后期任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文科教材編審。著有《唐詩四百首注釋賞析》、
《楚辭譯解》及《抗日戰(zhàn)爭的領導問題》、 《中共黨史八結合講授法》等學術論著多篇。
書籍目錄
序:將軍一夢醒 獵獵展紅旗
作者
第一部 璞玉無華
第一章 從童年到將軍
家 世
童年與中學時代
軍校八年
參加晉軍
第二章 固守涿州
偏師遠襲
固守百日
“英雄吾愛傅將軍”
守信兌“軍券”
第三章 接管天津前后
保定脫險
就任天津市警備司令
中原大戰(zhàn)
第四章 主政綏遠
剿匪清鄉(xiāng),安緝地方
建設農村基層政權
穩(wěn)定省會秩序,整頓城市市容
整頓金融.開源節(jié)流
城鄉(xiāng)建設
發(fā)展教育
第五章 長城喋血
誓雪國恥
……
第二部 崢嶸歲月
第三部 烽火情疚
第四部 千秋功業(yè)
第五部 碧水丹心
第六部 英華縱橫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1月8日晚,月明星稀,傅作義召開了營以上軍官參加的秘密軍事會議,商討作戰(zhàn)方略,與會人員一致表示:我們身為軍人,誓死保衛(wèi)祖國邊疆,決不能讓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一寸土地,日偽膽敢來犯,定將全部消滅他們。傅作義強調這次戰(zhàn)役任務非常艱巨,戰(zhàn)略上要以攻代守,戰(zhàn)術上要先發(fā)制人,要出奇兵,必須行動迅速,嚴守秘密。會上確定:綏東紅格爾圖方面的作戰(zhàn),由董其武旅長負責;進擊綏北之敵的任務由孫蘭峰旅長負責。傅作義最后勉勵大家說: “綏遠為西北門戶,殲滅犯綏之敵,就是保衛(wèi)西北。全體官兵,必須全力以赴,只能打勝,不得打敗。” 紅格爾圖當時屬綏遠省陶林縣,西距縣城80公里,南距集寧90公里,東距日本盤踞的商都30公里,是一個較大的村鎮(zhèn)。該鎮(zhèn)三面環(huán)山,只有一面是開闊地。有大道通往歸綏、陶林、大廟、百靈廟等地,為察綏交界之要沖,由商都入綏必經(jīng)之孔道,綏遠東北部的門戶,戰(zhàn)略地位很重要。 百靈廟在紅格爾圖西北250余公里,是日偽苦心經(jīng)營的軍事基地。由商都往百靈廟經(jīng)紅格爾圖最近便。因此,它是日偽必爭之地。傅作義為加強保衛(wèi)綏東興和縣和陶林縣一帶地區(qū),除密令駐防集寧地區(qū)的董其武旅長嚴加監(jiān)視防范外,并著該旅436團三營營長趙帛銘任陶林縣長,負責該縣防務,派該旅436團團附孟文仲任興和縣縣長,派兵一營歸其指揮。 11月12日,日本軍命令王英為前敵總指揮,率領石玉山、楊守城兩個騎兵旅及金甲三步兵旅和兩個炮兵連,向我紅格爾圖進犯。日軍指揮官和王英司令部設在土城子村(紅格爾圖東北)。 當時紅格爾圖守軍僅有218旅436團的一個步兵連,騎兵團的兩個騎兵連,另有當?shù)刈孕l(wèi)隊百余人,由436團團附張著(少良)負責指揮。13日夜,敵先頭部隊同我守軍發(fā)生前哨戰(zhàn),被擊退。14日上午8時,日偽軍千余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兇猛進犯,守軍奮勇抵抗,戰(zhàn)至下午5時將敵擊退。 15日晨6時,天剛蒙蒙亮,日本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親自指揮李守信的偽騎兵第二師尹寶山部,王英的石玉山部,楊守城的兩個騎兵旅,金甲三的步兵旅共5000余人,在野炮、裝甲車、飛機掩護下,向我紅格爾圖守軍猛烈進攻,先后沖鋒7次,戰(zhàn)至午后6時,又被我軍擊退。這一天我守軍英勇抗擊,父老兄弟幫助守軍修工事、抬傷員、運子彈、送水送飯。軍民同心協(xié)力,斗志高昂。16日至18日3天,日偽軍又連續(xù)猛攻,亦未得逞。我軍固守陣地,越戰(zhàn)越強,敵軍遺尸遍地,余眾狼狽逃竄。
后記
傅作義先生是中外聞名的抗日愛國名將。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澤東主席在給傅先生的親筆信中說:“北平問題的和平解決,貴將軍與有勞績。”當傅先生病危之時,周恩來總理曾抱病到醫(yī)院探視,親切地對傅說:“毛主席說你對北平的和平解決是有功勞的?!焙钔驹诩o念中國共產黨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稱頌傅作義先生是“對中國人民的革命勝利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愛國人士”。解放以來,黨和人民一直高度評價傅先生對國家民族所做的貢獻。 傅作義先生從1933年參加長城抗日,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的13年中,他率領所部,在各抗日戰(zhàn)場進行會戰(zhàn)、戰(zhàn)役、戰(zhàn)斗近300次,為抗日救國立下了不朽功勛。 1933年長城抗戰(zhàn),1936年綏遠抗戰(zhàn),都是在不顧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下進行的。1933年3月。日寇突入我長城古北口、喜峰口,直犯北平。傅先生率部火速馳援,由他指揮的懷柔戰(zhàn)役被譽為“最有力的光榮一戰(zhàn)”,勝利地保衛(wèi)了故都北平的安全。1936年綏遠抗戰(zhàn),先后拔掉了日寇經(jīng)營多年的紅格爾圖、百靈廟、大廟各戰(zhàn)略據(jù)點。尤其是百靈廟大捷,聲震中外,群情振奮,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粉碎了日寇妄圖吞并滿蒙,進而滅亡中國的陰謀。綏遠抗戰(zhàn)的勝利。成了誘發(fā)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西安事變”的原因之一。 歷時8年的全面抗戰(zhàn),他親率廣大官兵,先后轉戰(zhàn)長城內外、晉中、綏南;指揮并參加了馳援平型關戰(zhàn)役、忻口會戰(zhàn)、太原守城。1939年末至1940年夏,他在河套地區(qū)指揮進行的包頭、綏西、五原三戰(zhàn)役,特別是五原大捷,戰(zhàn)果輝煌,揚國威而喪敵膽,使敵人直到投降未敢再犯我西北。 令人惋惜的是,傅作義先生也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然而,他本著對國家民族的無限忠誠,知過能改,能順應時代潮流而前進。他經(jīng)過痛苦的思索?;跒閲?、為民族、為歷史負責的大義,終于接受教訓,于1949年1月毅然率部舉行了北平和平起義。使這座文化古都完好地歸回人民手中。使25萬國民黨軍隊改編為人民解放軍,2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免于戰(zhàn)禍,為加速全國的解放起了積極作用。隨后,他又親去綏遠,幫助董其武將軍排除種種艱難險阻,實現(xiàn)了“九·一九”和平起義。 解放后。傅先生主動表示愿做水利方面的工作。他認為,這樣才能使自己真正做點與人民有益的事。他對新的工作表現(xiàn)出一片赤誠,不辭辛苦,深入工地現(xiàn)場、抗洪前線,調查研究,慰問群眾,指導工作,對新中國的水利事業(y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傅作義先生念念不忘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他不時地寫文章,發(fā)表講話,切盼臺灣當局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臺灣早日經(jīng)過和平談判,回歸祖國。他常說:“同是中國人,大陸是我們的家,有什么事不可通過商談解決的呢?”今天,海陜兩岸的各種交流日趨頻繁,這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如果傅先生九泉有知,定會感到欣慰。 傅作義先生對自己嚴格要求,對親屬不徇私情,對部下親如手足。他身為國民黨高級將領,生活作風卻是非常樸實的。一身和士兵一樣的布軍裝,不吸煙,不喝酒,吃的是饅頭、稀粥、粉絲、豆腐湯。到部隊視察,自己帶帳篷,和士兵吃一樣的伙食,不搞特殊。他勤政整軍,勵精圖治。在舊社會傅先生自覺地做到這一切,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在群眾中產生了良好影響。早年以共產黨員的公開身份在傅部協(xié)助工作的一位中共特派員說,傅作義將軍“他是國民黨員,但不與國民黨反動官僚同流合污;他不是共產黨員,可堅持了艱苦奮斗樸素求實的作風”。這是對他的公允贊譽。 以上是張新吾君所著《傅作義大傳》的主旨大意。 我從抗戰(zhàn)開始,就一直在傅先生身邊工作,近40年。解放后,傅先生閑居中嘗語人:“如果說我這一生中還做了點什么的話,只有始終堅決抗日和舉行北平和平起義這兩件事。”據(jù)此,可知張君書中所述,可謂合其要旨,得其真諦。不僅如此,書中對主人公的肖像描寫,心理動態(tài)的刻畫,戰(zhàn)斗場面、戰(zhàn)士形象的描述,及環(huán)境氣氛的烘托,均栩栩如生,使人讀之,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不失為一本較好的愛國主義教材。對于弘揚民族精神,促進兩岸統(tǒng)一,凈化人們心靈,提倡廉能政治和艱苦奮斗、樸素求實的作風,將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本書作者張新吾君,早期追隨傅先生多年,“九·一九”起義后,在解放軍綏遠軍區(qū)任職時,傅先生主持綏遠軍政委員會,又跟隨左右。此后張君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在大學里講授中國革命史。與此同時,他廣泛搜集了大量有關傅先生的史料、傳聞和逸事,復經(jīng)多年各方多層次訪問,補充了史料上缺記的鮮為人知的史實?;谏鲜?,我認為張君從事這一工作頗有意義,且內容翔實,并為親歷、親聞和親見者。而所選“附錄”,亦是珍貴的歷史文獻。總之,它真實、具體地反映出歷史事件的真相,頗具史料價值,可供現(xiàn)代史研究者參考。 本書在語言的運用上頗見功力,我以為作者是以詩的情懷和筆墨來寫史的。即使是寫槍林彈雨和主人公內心的劇烈矛盾斗爭,也常以文藝筆調烘托潤色,這可使讀者從藝術氣氛中感性地理解史實,是一本較好的傳記文學作品。
媒體關注與評論
你是北京的大功臣,應該獎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獎章。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勞很大。人民永遠不會忘掉你。 ——毛澤東 他是國民黨員,但不與國民黨反動派同流合污;他不是共產黨員,可堅持了奮斗、樸素、求實的作風。 ——潘紀文 百靈廟的勝利是“不平常的勝利”,是“超軍事的戰(zhàn)爭”。它破壞了日本妄圖滅亡中國的夢想。 ——范長江 傅作義是對過去的民族救亡圖存,對革命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祖國統(tǒng)一都發(fā)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他在國家危難時期和祖國建設時期,都做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跟上時代步伐前進的一生。 ——張新吾
編輯推薦
《傅作義大傳》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