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學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石英 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03出版)  作者:石英 編  頁數:282  

內容概要

  《人因工程學》是在總結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因工程學研究新成果編寫而成。主要內容包括:人的部分(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人的信息輸入、輸出,人體測量),環(huán)境部分(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機的部分(顯示裝置、操縱裝置和作業(yè)空間),綜合案例部分。應用性和實踐性是本教材的特點,在深入淺出地介紹本學科理論的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結合任課教師多年的科研課題,介紹大量的典型案例,案例來源注重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相關的領域。每個原理都配有案例說明,每章都有典型案例將整章內容加以說明,最后設立一章,介紹5個典型案例將本教材的理論串聯起來?!  度艘蚬こ虒W》可作為高等院校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機械工程等學科開設的人因工程學或人機工程學課程教材,也可供MBA學員選用和有關人員閱讀。

書籍目錄

第1章 人因工程學總論 1.1 人因工程學命名及定義 1.2 人因工程學的起源與發(fā)展 1.2.1 人因工程學的發(fā)展歷史 1.2.2 人因工程學的發(fā)展概況 1.3 人因工程學的學科體系與研究方法 1.3.1 人因工程學的學科體系 1.3.2 人因工程學的研究方法 1.4 人因工程學研究內容及應用領域 1.4.1 人因工程學的研究內容 1.4.2 人因工程學的應用 閱讀與思考 第2章 人體測量與數據應用 2.1 人體測量的基本知識 2.1.1 人體測量的概念 2.1.2 人體測量的分類 2.1.3 人體測量的基本術語 2.1.4 人體尺寸測量儀器及方法 2.1.5 人體測量申的主要統計函數 .2.2 常用人體測量數據 2.2.1 我國成年人人體結構尺寸 2.2.2 我國成年人人體功能尺寸 2.3 人體測量數據的應用 2.3.1 主要人體尺寸的應用原則 2.3.2 主要人體尺寸的應用方法 2.3.3 人體身高在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閱讀與思考 第3章 人的生理特征 3.1 神經系統 3.1.1 神經組織 3.1.2 中樞神經系統 3.1.3 周圍神經系統 3.2 感覺系統 3.2.1 視覺機能及其特性 3.2.2 其他感覺機能及其特性 3.3 運動系統 3.3.1 骨骼系統 3.3.2 肌肉系統 3.4 心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 3.4.1 心血管系統 3.4.2 心血管系統的調節(jié) 3.4.3 呼吸系統 3.4.4 呼吸系統的調節(jié) 3.5 能量代謝 3.5.1 能量供應 3.5.2 能量代謝的分類 3.5.3 能量代謝的測定 閱讀與思考 第4章 人體心理特征 4.1 認知心理 4.1.1 認知的概念 4.1.2 認知的結構 4.2 感覺與知覺 4.2.1 感受性與感覺能能力 4.2.2 知覺的特征 4.2.3 錯覺 4.3 注意 4.3.1 注意的特征 4.3.2 注意的種類 4.3.3 影響注意的因素 4.3.4 注意的品質 4.4 記憶與學習 4.4.1 記憶的含義及分類 4.4.2 記憶的過程及影響因素 4.4.3 學習的含義 4.4.4 學習的認知影響因素 4.5 思維與決策 4.5.1 思維概述 4.5.2 思維的分類 4.5.3 問題解決中的思維過程 4.5.4 決策與決策的心理活動 閱讀與思考 第5章 人的信息處理 5.1 人的信息處理概論 5.2 人的信息加工系統 5.2.1 人的信息流模型 5.2.2 感覺的信息處理 5.3 人的信息輸出系統 5.3.1 反應時 5.3.2 運動速度 5.3.3 運動準確性 閱讀與思考 第6章 人的作業(yè)能力與疲勞 6.1 體力工作負荷及勞動強度 6.1.1 體力工作負荷 6.1.2 勞動強度及其分級標準 6.2 腦力負荷 6.2.1 腦力負荷定義 6.2.2 腦力負荷的影響因素 6.2.3 腦力負荷的測量方法 6.3 疲勞及其測定 6.3.1 疲勞的分類 6.3.2 疲勞的產生機制 6.3.3 疲勞的測定 6.4 枯燥 6.5 提高作業(yè)能力的措施 閱讀與思考 第7章 自然環(huán)境 7.1 微氣候環(huán)境 7.1.1 微氣候基本要素 7.1.2 人體的熱交換與平衡 7.1.3 微氣候對人的影響 7.1.4 改善微氣候環(huán)境的措施 7.2 照明環(huán)境 7.2.1 光的物理性質及度量 7.2.2 視覺特性 7.2.3 照明對作業(yè)的影響 7.2.4 工作場所照明 7.3 色彩環(huán)境 7.3.1 色彩的含義和構成 7.3.2 色彩混合與色彩表示方法 7.3.3 色彩對人的影響 7.3.4 色彩調節(jié)與應用 7.4 噪聲與振動環(huán)境 7.4.1 聲音及其度量 7.4.2 噪聲及其對人的影響 7.4.3 噪聲測量及評價標準 7.4.4 噪聲控制 7.4.5 振動環(huán)境 7.5 空氣環(huán)境 7.5.1 空氣申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 7.5.2 幾種現代空氣污染的來源及其危害 7.5.3 空氣污染物濃度及相關標準 7.5.4 粉塵 7.5.5 工作場所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 閱讀與思考 第8章 人文社會環(huán)境 8.1 微觀人機環(huán)境與宏觀人機環(huán)境 8.2 群體與群體心理 8.2.1 群體 8.2.2 群體心理 8.3 組織文化 8.3.1 組織與組織機制 8.3.2 組織的文化 8.4 工作設計 8.4.1 組織的工作設計 8.4.2 工作設計的方法 8.5 團隊設計 8.5.1 歷史背景 8.5.2 團隊設計建議 8.5.3 團隊工作的優(yōu)缺點 閱讀與思考 第9章 顯示裝置設計 9.1 顯示裝置概述 9.2 儀表顯示裝置設計 9.2.1 儀表的分類及特點 9.2.2 儀表類型的選擇 9.2.3 刻度指針式儀表的設計 9.3 其他視覺顯示裝置設計 9.3.1 信號燈設計 9.3.2 熒光屏設計 9.3.3 圖形符號設計 9.4 聽覺傳示裝置設計 9.4.1 音響傳示裝置 9.4.2 言語傳示裝置 9.4.3 聽覺傳示裝置的選擇原則 閱讀與思考 第10章 操縱裝置設計 10.1 操縱裝置概述 10.1.1 操縱裝置的類型 10.1.2 操縱裝置的選擇 10.1.3 操縱裝置的用力特征 10.1.4 操縱裝置的特征編碼 10.2 手動操縱裝置設計 10.2.1 旋轉式操縱器的設計 10.2.2 移動式操縱器的設計 10.2.3 按壓式操縱器的設計 10.3 腳動操縱裝置設計 10.3.1 腳操縱器的形式及操縱特征 10.3.2 腳操縱器的設計 10.3.3 腳動式操縱器的適宜用力 10.4 操縱與顯示相合性 10.4.1 操縱與顯示比 10.4.2 運動相合性 10.4.3 空間相合性 閱讀與思考 第11章 作業(yè)空間設計 11.1 作業(yè)空間設計的總體要求 11.1.1 作業(yè)空間的概念 11.1.2 作業(yè)空間設計的人因工程學原則 11.1.3 近身作業(yè)空間的人體尺寸 11.1.4 作業(yè)空間的布置 11.2 手工作業(yè)崗位設計 11.2.1 作業(yè)面設計 11.2.2 手工作業(yè)崗位設計 11.3 視覺信息作業(yè)崗位設計 11.3.1 視覺顯示終端作業(yè)崗位設計 11.3.2 控制臺作業(yè)崗位設計 11.4 工作座椅設計 11.4.1 工作座椅設計的重要性 11.4.2 工作座椅設計的主要依據 11.4.3 座椅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參數 11.4.4 座椅設計的原則和要求 閱讀與思考 綜合案例 案例1 某市區(qū)公路交通事故的人因工程學分析 案例2 自行車設計中的人因工程學分析 案例3 城市公交車的人因工程學分析 案例4 某高校四人間學生宿舍中的人因工程學分析 案例5 電視機遙控器的人因工程學分析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1.人的特性研究在人與產品的關系中,作為主體的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會的人。在自然人方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人體尺寸及人體測量技術研究。主要包括動態(tài)和靜態(tài)情況下的人體尺寸、作業(yè)姿勢及空間活動范圍等,它屬于人體測量學的研究范疇。(2)人體的機械力學性能研究。主要包括人在各種狀況下,其質量特性、質心特性、肢體運動速度、人的體力和耐力等參數的變化規(guī)律,也包括對人的操作力、操作速度和操作頻率,動作的準確性和耐力極限等的研究。本方面屬于人體力學的研究范疇。(3)人的勞動生理功能研究。主要包括人的體力負荷、腦力負荷、人體反應與疲勞機制等研究。本方面研究屬于勞動生理學研究范疇。(4)勞動中人的心理過程。主要研究勞動中心理調節(jié)的特點、心理反射的機制、心理負荷及疲勞的心理機制等內容。勞動心理學是研究勞動中的人的心理過程的基礎學科。(5)人的信息傳遞能力。主要研究人對信息的接受、存儲、記憶、傳遞、輸出能力,以及各種感覺通道的生理極限能力,從而為系統的信息編碼、信息顯示及控制裝置的設計提供依據。它屬于工程心理學的研究范疇。(6)人的可靠性。主要研究人在正常情況下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和起因,從而為系統的可靠性設計提供依據。對人的可靠性研究是人因工程學特有的研究內容之一。(7)人的動作研究。研究人的操縱動作,尋求改善作業(yè)的途徑,進行人的工作設計。(8)人員的選拔和訓練。研究人的基本素質的測試與評價,為人員選拔和訓練提供依據。(9)人體模型的研究。主要研究人的數學模型、物理仿真模型和各種人體模板的設計等。人因工程學不僅要研究自然的人,還要研究另一個重要方面的內容,即人的社會屬性。如果人因工程學的研究忽略了人際關系,那么即使有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性的機械設備與作業(yè)環(huán)境,也可能并不會使工作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社會人主要指對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社會行為、價值觀念和人文環(huán)境等方面的研究,一般以管理知識為基礎進行,主要對人力資源與勞動組織進行研究。

編輯推薦

《人因工程學》是高等院校機電類精品教材?全國高等院校機電類規(guī)劃教材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人因工程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