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安長青 頁數(shù):268 字?jǐn)?shù):195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比想象的更精彩,比虛構(gòu)的更傳奇
《民國史話》(安長青著)從沒有一個時代像民國這樣給予我們?nèi)绱思姺睆?fù)雜、五味雜陳的喟嘆,如果我們肯用心去細(xì)細(xì)讀它的話;尤其是清末民初的十幾二十年間——那一段被后人冠以各種名目反復(fù)“傳說”、新舊羼雜、糾纏、暗淡卻又輝煌的歷史,更猶如一部積蓄了千年的大戲,沒有任何的劇本,卻比任何劇本都更“生猛”,生猛得“就跟假的似的”。
但那就是我們真實的過去。 本書是以“史話”的方式為我們“講述”民國,自1911
年前后開始,至1925年前后結(jié)束。經(jīng)“晚清殘局”“辛亥革命”“民初之艱”“竊國者王”“兔死狗烹”“瘋狂帝夢”“北洋軍閥”“五四運動”“黃埔北伐”十二“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點一點地為我們再現(xiàn)了那個風(fēng)云詭譎、驚心動魄的時代,那個英雄與梟雄并起、智計與陰謀齊飛的時代;并以溫厚之心,洞見其間百態(tài)、人世滄桑與人心冷暖。
真是:百感交集!端的好看!
作者簡介
安長青
1938
年生人。從煤礦工人干起,做到工程師。退休后在北京大學(xué)當(dāng)樓長(宿舍樓管理員)。平生最大的愛好是看書,尤好文學(xué)與歷史。長期專注于民國史的研讀,前后歷時八年完成《民國史話》。
書籍目錄
晚清殘局:彷徨和苦難中的尋求
序幕
1899:孫文與梁啟超的歷史會談
1900:義和團與八國聯(lián)軍照見的晚清殘局
1911:不可不革命
辛亥革命:艱難而平實的驚天巨變
武昌首義
“莫害我,莫害我?!?br />“眾意難辭,自應(yīng)受命”
“授袁世凱欽差大臣節(jié)制各軍”
“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
民初之艱:清帝退位背后的玄機
民初之艱:軍閥籠罩中國
袁世凱的機會:革命黨人分歧
清帝退位:五十五萬兩銀子買下大清江山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竊國者王:握手言歡之后的驚天暗殺
孫袁之會:“握手言歡”
驚天霹靂:準(zhǔn)總理宋教仁遇刺
兇手是誰:宋教仁案驚天內(nèi)幕
袁大總統(tǒng):竊國者王
兔死狗烹:鷹犬效忠難逃殺身之禍
噩夢纏身:趙秉鈞下臺
應(yīng)桂馨被殺:狡兔死,走狗烹
“毒,毒,袁大……歹毒”:趙秉鈞之死
瘋狂帝夢:陰謀復(fù)辟藏不住禍國之心
“二十一條”交易:換日本支持
君主立憲論重吹:袁世凱的皇帝夢
極峰即險峰:袁世凱稱帝鬧劇
最后的瘋狂:袁世凱之死
天下大亂:后袁世凱時代的北洋軍閥(上)
誰來扛旗:黎元洪當(dāng)上“傀儡”
府院之爭:“總統(tǒng)府不如改名叫蓋印處”
總統(tǒng)免總理:府院之爭升級
張勛借機搞復(fù)辟
段祺瑞借“討逆”掌實權(quán)
段祺瑞的新把戲:對德宣戰(zhàn)與“西原借款”
護法運動:段祺瑞下,馮國璋上
直皖之爭:段祺瑞“倒馮”
馮玉祥武穴“主和”,徐樹錚天津“耍威”
曹錕“跳槽”,元老徐世昌出山
近代知識分子的集體噴發(fā):《新青年》與五四運動
“首先得思想革命”:《新青年》的科學(xué)與民主
五四運動:知識分子的集體噴發(fā)
天下大亂:后袁世凱時代的北洋軍閥(下)
1919:徐樹錚收復(fù)外蒙
1920直皖戰(zhàn)爭:張作霖助力曹錕,段祺瑞兵敗
1922直奉戰(zhàn)爭:張作霖敗回東北“臥薪嘗膽”
當(dāng)家做不了主的總統(tǒng):徐世昌下臺
“過渡總統(tǒng)”:黎元洪二次出山
謀殺孫中山:陳炯明叛變革命
槍桿子才硬:黎元洪被逼下臺
支票選舉:曹錕賄選總統(tǒng)
直奉二次戰(zhàn)爭:馮玉祥北京政變,曹錕下臺
革命的告別之旅:孫中山北上
馮玉祥力邀孫中山北上主政
取道上海:列強阻撓,軍閥暗殺
段祺瑞重新“總執(zhí)政”:北京政局突變
不變的軍閥夢:段祺瑞的“善后會議”陰謀
孫中山逝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梟雄殞命:徐樹錚的最后歲月
治世能臣與亂世梟雄
郭松齡倒戈,張作霖拉日本撐腰
徐樹錚之死:為人殺人,為殺人而被人殺
北伐:從黃埔開始的神話
北洋軍閥三系結(jié)盟
孫傳芳聯(lián)軍五省,張作霖縮回東北
黃埔軍校:革命旗幟下的美麗神話
北伐神話:10萬對陣70多萬的戰(zhàn)爭傳奇
初顯身手:10萬打20萬,吳佩孚敗走湖南
勇猛獨立團:汀泗橋爭奪戰(zhàn)
慘烈奪取武漢,鐵軍大顯“神威”;
陰謀殺吳奪權(quán),曹錕鄭州“勞軍”
謝鴻勛戰(zhàn)死、九江失守、夏超倒戈:孫傳芳江西潰退
會場開打:“各路英雄團結(jié)大會”作鳥獸散
孫張之會:“仇敵做兄弟”,軍閥之間的戰(zhàn)與和
國共攜手:北伐軍挺近江蘇
章節(jié)摘錄
曾國藩統(tǒng)率的湘軍于1863年開始圍困太平天國的首都天京,1864年7月,他的九弟曾國荃攻占了天京城,太平天國失敗。曾氏兄弟將繳獲的財富一部分上交國庫,大量留為己有,引起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滿,但此時曾氏兄弟已然重兵在握,朝廷對他們也無可奈何。1868年,清廷任命馬新貽為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接替曾國藩。清廷的用意很明顯:削弱曾氏兄弟的勢力。有朝廷撐腰,馬新貽上任后迅速查辦了許多大案。但卻忘記了自己是在曾家兄弟的地盤上做官,雖然是朝廷委任,一旦大禍臨頭,連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也救不了他。1870年8月22日,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江寧(今南京)府衙門前的校場中央,正在檢閱士兵操練時,一名男子突然沖到他面前,向他胸部猛刺一刀,結(jié)束了他的性命。這一案名列《清末四大奇案》中,刺客名張文祥,然對此人來歷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案件發(fā)生后,驚動了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對刺客張文祥的審問逐級加大力度,最后此案轉(zhuǎn)到刑部尚書鄭敦謹(jǐn)。但是此時曾國藩重任兩江總督,負(fù)責(zé)與鄭敦謹(jǐn)同堂審問此案,無論鄭敦謹(jǐn)處事如何果斷認(rèn)真,結(jié)果卻是張文祥始終沒說出背后指使者是誰,一直到他被極刑處死?! 扒迥┧拇笃姘浮敝坏倪@起兇殺案不明不白地了結(jié)了,被殺的兩江總督馬新貽與刺客張文祥兩個人,在皇帝那里和江寧地區(qū)的輿論界卻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jié)論。同治皇帝親賜祭文、碑文,肯定馬總督的人品和功勛,追封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云騎尉世襲,追封謚號“端敏”,給予很高評價?! ?/pre>編輯推薦
《民國史話》直擊民國歷史現(xiàn)場,體味驚天大變局中的五味人生,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亂的,每一天都在變化之中,每一天都驚奇不斷。晚清殘局,帝制崩塌,退位玄機;驚天刺殺,瘋狂帝夢,權(quán)力角逐。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