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中州古籍 作者:譯者:張宗友 頁數(shù):390 譯者:張宗友 注釋
Tag標簽:無
前言
《左傳》被尊奉為經(jīng),是中華元典之一。它以敘事解《春秋》,記錄了約兩個半世紀的歷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歷史人物群像,在經(jīng)學、史學及文學等方面,均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因此,選注、選譯這樣一部經(jīng)典,對于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華夏文明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左傳》的性質(zhì)《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與《春秋公羊傳》(以下簡稱《公羊》)、《春秋轂梁傳》(以下簡稱《轂梁》)合稱“《春秋》三傳”,是解讀《春秋》經(jīng)的三種著作?!按呵铩痹瓰橹艽T侯國史官記錄的通稱(也有其他的名稱,如晉國的叫“乘”,楚國的叫“禱杌”等)。史官記錄都是比較原始的史料,具有大事記的共同性質(zhì)。史官按時記載自然現(xiàn)象與歷史事件,即使沒有任何可記錄的現(xiàn)象或事件,也要記下時間,以盡職分。因此,這些史官記錄實為年代記,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編年體史書。作為一部獨立著作的《春秋》,是在魯國史官記錄(原來就被稱為“魯春秋”)的基礎(chǔ)上編選而成的,因此保留了年代記的特性而更為凝練和簡明。
內(nèi)容概要
《左傳》被尊奉為經(jīng),是中華元典之一。它以敘事解《春秋》,記錄了約兩個半世紀的歷史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歷史人物群像,在經(jīng)學、史學及文學等方面,均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本書為《左傳》的選注本。本書在眾多名篇中,盡量選取那些能夠反映春秋時代特點的歷史事件,兼顧文學性、史料性與學術(shù)性,力求具體而微地反映《左傳》的成就。
書籍目錄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衛(wèi)州吁之亂(隱公三年、四年)魯鄭伐許(隱公十一年)臧哀伯諫取鼎(桓公二年)桓王伐鄭(桓公五年)楚武王侵隨(桓公六年)申縞論命名(桓公六年)虞公貪玉劍(桓公十年)齊襄公之死(莊公八年)齊桓公爭國(莊公八年、九年)曹劌論戰(zhàn)(莊公十年)衛(wèi)懿公好鶴(閔公二年)屈完退齊師(僖公四年)晉驪姬之亂(僖公四年)土勞筑蒲(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五年)葵丘之盟(僖公九年)茍息盡忠(僖公九年)秦晉韓之戰(zhàn)(僖公十五年)魯邾升陘之戰(zhàn)(僖公二十二年)楚宋泓之戰(zhàn)(僖公二十二年)重耳流亡(僖公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富辰諫王伐鄭(僖公二十四年)晉侯勤王(僖公二十五年)展喜犒齊師(僖公二十六年)晉文公教民(僖公二十七年)晉文公稱霸諸侯(僖公二十八年)燭之武退秦師(僖公三十年)秦晉觳之戰(zhàn)(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晉彭衙之戰(zhàn)(文公元年、二年)秦霸西戎(文公三年)趙盾執(zhí)政(文公六年)秦殉三良(文公六年)晉立靈公(文公六年、七年)郤缺說趙盾(文公七年、八年)季文子逐莒仆(文公十八年)晉靈公不君(宣公二年)楚莊王問鼎(宣公三年)申叔時說楚莊王(宣公九年、十年、十一年)晉楚邲之戰(zhàn)(宣公十二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宣公十四年、十五年)齊晉搴之戰(zhàn)(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楚歸知蕾(成公三年)晉歸鐘儀(成公九年)楚滅莒(成公九年)呂相絕秦(成公十三年)晉楚鄢陵之戰(zhàn)(成公十六年)祁奚請老(襄公三年)魏絳戮揚干(襄公三年)駒支不屈于晉(襄公十四年)師曠論衛(wèi)人出其君(襄公十四年)叔孫豹論不朽(襄公二十四年)崔杼之亂(襄公二十五年)子產(chǎn)戎服獻捷(襄公二十五年)向戌弭兵(襄公二十七年)季札聘諸國(襄公二十九年)子產(chǎn)為政(襄公三十年)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襄公三十一年)子產(chǎn)論學人政(襄公三十一年)韓宣子聘魯(昭公二年)晏嬰叔向論齊晉季世(昭公三年)晏子辭更宅(昭公三年)茍利社稷,死生以之(昭公四年)叔向論刑書(昭公六年)孟僖子論孔丘(昭公七年)一籍談數(shù)典忘祖(昭公十五年)少嗥氏以鳥名官(昭公十七年)晏子論祝史薦信(昭公二十年)晏子論同與和(昭公二十年)子產(chǎn)論為政(昭公二十年)趙簡子問禮(昭公二十五年)王子朝奔楚(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論禳彗星(昭公二十六年)晏子論禮可以為國(昭公二十六年)鱒設(shè)諸刺王僚(昭公二十七年)楚郤宛之難(昭公二十七年)伍員教吳病楚(昭公三十年)召陵之盟 (定公四年)吳楚相爭(定公四年)申包胥乞秦師復(fù)楚(定公四年、五年)夾谷之會(定公十年)吳越相爭(定公十四年、哀公元年)楚昭王不祭河(哀公六年)孔子自衛(wèi)返魯(哀公十一年)黃池之會(哀公十三年)孔子請伐齊(哀公十四年)勾踐滅吳(哀公十三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附錄
章節(jié)摘錄
宋殤公即位時,公子馮逃亡到鄭國,鄭國人打算送他回國。等到衛(wèi)國州吁自立為君,準備向鄭國報復(fù)上代君主結(jié)下的怨仇,以討好諸侯,安定國內(nèi)民眾。他派人告訴宋國說:“您如果要討伐鄭國,除掉禍害,請以您為主,敝國提供兵力和陳、蔡兩國相從,這就是衛(wèi)國的愿望?!彼螄饝?yīng)了。這時陳國、蔡國正和衛(wèi)國友好,所以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聯(lián)合攻打鄭國,包圍了都城的東門,五天以后才撤軍。魯隱公向眾仲詢問說:“衛(wèi)國的州吁會成功嗎?”眾仲回答說:“我聽說用德行安定百姓,沒有聽說用戰(zhàn)亂的。用戰(zhàn)亂。-如同要理清亂絲的頭緒,反而弄得更亂。州吁這個人,倚恃武力而安于殘忍。倚恃武力,就會失去民眾;安于殘忍,就會失去親信。眾叛親離,難以成功。用兵就像用火一樣,不加節(jié)制,就會燒到自己。州吁殺了他的國君,又暴虐地使用民眾,不致力于建立美好的德行,而想通過戰(zhàn)亂取得成功,一定不能免于禍害了?!敝萦鯖]能安定民眾,石厚向石碚請教穩(wěn)固君位的方法。石碏說:“朝見天子就可以了?!笔駟枺骸霸鯓硬拍苋コ娔??”石碚說:“陳桓公正受到周王的寵信,陳國和衛(wèi)國關(guān)系親睦,如果拜會陳桓公,使他代向周王請求,一定能達到目的?!笔窬团闶讨萦醯搅岁悋?。石碚派人告訴陳國說:“衛(wèi)國地方狹小,我老頭子年齡大了,不能做什么了。就是這兩個人,殺害了我們的國君,敢請您借此機會設(shè)法除掉他們?!标悋司桶堰@兩個人抓起來,請衛(wèi)國派人來處置。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左氏《經(jīng)》之與《傳》,猶衣之表里,相待而成?!督?jīng)》而無《傳》,使圣人剛門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獫h·桓譚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晉·賀循觀左氏之釋《經(jīng)》也,言見《經(jīng)》文而事詳《傳》內(nèi)?;颉秱鳌窡o而《經(jīng)》有,或《經(jīng)》略而《傳》詳。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信圣人之羽翮,而述者之冠冕也?! 啤⒅獛住蹲笫稀芬粫?,接三代之末流,《五經(jīng)》之余派,學者茍盡心于此,則有不盡之用矣?! 巍巫嬷t
編輯推薦
《國學經(jīng)典:左傳》編輯推薦: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彪m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