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地圖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沈陽出版社  作者:武斌  頁數:264  

內容概要

  《中國文化地圖》是一本寫給大家看的“中國文化史”。所謂寫給“大家”看的,就是說,這本書不是以文化史的專業(yè)研究者和從事其他學術工作的人士為對象,而是面對那些雖非專業(yè)人士、但對文化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由于這樣的原因,《中國文化地圖》的內容也就是“述其大概”,亦即以較少若干幅名圖簡扼地回顧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線索,勾勒出中國文化歷史演進的大體輪廓。中國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遠非此一本書所能包容?!吨袊幕貓D》寫作的宗旨也并非如此。倘若能為大家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文化史略指迷津,能為大家走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廣袤領域勾畫較為便捷的路徑,便達到寫作的目的了。

書籍目錄

導言一、帶一本“地圖”上路二、說一說什么是“文化”三、世界文化格局與中國文化文化的童年一、人猿相揖別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三、來自遠古的傳說邁向文明的腳步一、“三代”的故事二、異彩獨現(xiàn)的原生型文明三、“三代”人的生活四、神巫的世界五、周公“制禮作樂”軸心時代一、“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二、“士”的崛起三、百家爭鳴,星光燦爛四、屈原與楚辭大統(tǒng)一的文化盛世一、盛世情懷二、“正史”的創(chuàng)建三、定儒術于一尊四、漢賦與“文章”魏晉風度一、動蕩中的生機二、魏晉玄學三、名士風度四、文學的自覺時代五、道教的勃興六、佛教的傳播與發(fā)展盛唐的輝煌一、盛唐氣象二、光輝燦爛的唐詩三、輕歌曼舞四、獨創(chuàng)的科舉制五、思想的多元與匯合璀璨恢宏的兩宋文化一、中國文化的成熟之境二、新儒學的發(fā)展三、文人書院的興盛四、禪悅之風五、婉約與豪放的宋詞沖撞中的融合古代文化的最后高鋒沖擊與變革專欄目錄

章節(jié)摘錄

  杜甫是唐代社會盛極而衰這一歷史轉折時期出現(xiàn)的偉大詩人。杜甫出身于有文學傳統(tǒng)的家庭,早負時譽。20歲起漫游吳越、齊魯等地,35歲時到長安應試落選。住在長安10年,才得到一個極小的官位。安史之亂后,杜甫便開始過著離亂漂泊的生活,顛沛流離。他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前后20多年問“萬方多難”的社會現(xiàn)實,促使他將個人的命運遭遇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遭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創(chuàng)作了大量憂同憂民、感諷時事的詩歌,展現(xiàn)了唐代由盛而衰時期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歷來被認為具有“詩史”的意義。他在安史之亂期間寫的最有名的詩篇“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深刻地刻畫了當時廣大勞動人民在沉重的兵役徭役下的水深火熱的生活。如《垂老別》寫一位“子孫陣亡盡”的老人,告別老妻而去:“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痹娭羞€說,當時是“萬同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感憤之情,溢于字里行間。杜甫還寫了許多自敘生平和家庭瑣事的詩歌,有的反映了杜甫少年時代的才華、抱負,有的記錄流離避亂的艱辛和苦寒饑餓的處境。有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描述了自己在破屋中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懷:“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的詩歌現(xiàn)存1400多首,不僅在內容方面博大精深,而且在藝術形式方面也“千匯萬狀,兼古人而有之”。他的詩歌在題材內容、詩歌體式和修辭技巧等方面,都集前人詩歌傳統(tǒng)之大成。并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后代評論者說:“詩至杜甫,無體不備,無體不善”,對于中國詩歌的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膶W史上所說的中唐是從唐玄宗天寶后期到唐穆宗長慶年問,(包括的時間較長)詩人也比較多。中唐的著名詩人首先是“大歷十才子”。   ……

編輯推薦

  帶著《中國文化地圖》上路,在名山大川中感悟精神博大,在思古幽情中領略山河壯美。全書亦文詩的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歌如畫的描繪了九州名勝,這是一部經典,讀懂它神游中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文化地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