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作者:朱光潛等 頁數:222 字數:156000
內容概要
《為學與做人(民國時期中學生讀本品德)》由朱光潛等人著,林分份主編,圍繞“為學與做人”這一主題,選編了36篇民國名家的小品文,其中不少文章刊載于《中學生》《東方雜志》《一般》《青年界》等著名刊物上,作者有蔡元培、朱光潛、胡適、梁啟超、魯迅、陳獨秀、梁漱溟、夏丏尊等在教育界、學術界影響巨大的名家。這些篇目各有側重地反映出作者關于青年的人生理想、學術態(tài)度、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真知灼見;還有作者通過回憶自身的中學時代,現身說法,為青年提供人生的借鑒,展現了一代大師真摯坦誠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情懷。廣大青少年讀者一定能在閱讀《為學與做人(
民國時期中學生讀本品德)》的過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大家、學術大師的人格魅力,開闊視野,涵養(yǎng)美德。
書籍目錄
對于學生的希望 蔡元培
怎樣才配稱做現代學生 蔡元培
為學與做人 梁啟超
未有天才之前 魯迅
人生真義 陳獨秀
科學的人生觀 胡適
學生與社會 胡適
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節(jié)選) 孫中山
談立志 朱光潛
現代青年活動的方向 李大釗
怎樣才是好人 惲代英
談理想的青年
——回答一位青年友的詢問 朱光潛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節(jié)選)
——給現代中國青年 朱光潛
養(yǎng)成優(yōu)美高尚思想
——在上海城東女學演說詞 蔡元培
青年修養(yǎng)問題 梁潄溟
青年的修養(yǎng)問題 馮友蘭
青年之修養(yǎng) 董作賓
關于修學上的三封書 朱光潛
談學問 朱光潛
談消遣 朱光潛
談謙虛 朱光潛
談動 朱光潛
談靜 朱光潛
談情與理 朱光潛
談多元宇宙 朱光潛
談升學與選課 朱光潛
談交友 朱光潛
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朱光潛
談人生與我 朱光潛
我青年時代的讀書生活 蔡元培
我的中學生時代及其后 茅盾
我的中學生時代 夏丐尊
中學讀書生活的回顧 朱光潛
中學時代生活的回憶 廬隱
中學生活的一片段 劉大杰
南開中學的一年 趙景深
章節(jié)摘錄
怎樣才配稱做現代學生 蔡元培 一般似乎很可愛的青年男女,住著男女同學的學校,就可以算做現代學生么?或者能讀點外國文的書,說幾句 外國語;或者能夠“信口開河"的談些什么什么……主義 和什么什么……文學,也就配稱做現代學生么?我看,這 些都是表面的或次要的問題。我以為至少要具備下列三個基本條件,才配稱做現代 學生:(一)獅子樣的體力 我國自來把讀書的人叫做文人,本是因為他們所習的為文事的緣故,不料積久這“文人”兩個字和“文弱的人"四個字竟發(fā)生了連帶的關系。古時 文士于禮樂書數之外,尚須學習射御,未嘗不寓武于文。不料到后來被一般野心帝王專以文字章句愚弄天下儒生,鄙棄武事,把智識階級的體力繼續(xù)不斷的摧殘下去;流毒 至今,一般讀書人所應有的健康,大都被毀剝了。贏弱的 父母,那能生產康強的兒女!先天上既虞不足,而學校教 育,又未能十分注意體格的訓練,后天上也就大有缺陷。所以現時我國的男女青年的體格,雖略較二十年前的書生,稍有進步,但比起東西洋學生壯健活潑生機勃茂的樣子來,,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計。新近有一位留學西洋多年而回國不 久的朋友對我說,他剛從外洋回到上海的時候,在馬路上 走,簡直不敢抬頭,因為看見一般孱弱已極毫無生氣的中 國男女,不禁發(fā)生恐懼和慚愧的感覺。這位朋友的話,并 不是隨便邪說,任何人剛從外國返到中國國境,怕都不免 有同樣的印象。這雖是就普通的中國人觀察,但是學校里 的學生也好不了許多。先有健全的身體,然后有健全的思 想和事業(yè),這句話無論何人都是承認的,所以學生體力的 增進,實在是今日辦教育的生死關鍵。現今欲求增進中國學生的體力,惟有提倡運動一法。中國廢科舉,辦學校,雖已歷時二十余年之久,對于體育 一項的設備,太不注意。甚至一個學校,連操場,球場都 沒有,至于健身房,游泳池等等關于體育上的設備,更說 不上了。運動機會既因無“用武地”而減少,所以往往有 聰慧勤學的學生,只因體力衰弱的緣故,縱使不患肺病神 經衰弱病及其他痼疾而青年夭折,也要受精力不強活動力 減少的影響,不能出其所學貢獻于社會,前途希望和幸福 就從此斷送,這是何等可悲痛的事!今目的學生,便是明日的社會中堅,國家柱石,這樣 病夫式或準病夫式的學生,焉能擔得起異日社會國家的重 責!又焉能與外國赳赳武夫的學生爭長比短?就拿本年日 本舉行的第九屆的遠東運動會而論,我國運動員的成績比 起日本來,幾于處處落人后。較可取巧的足球,日本學生 已成我勁敵;至于最費體力的田徑賽,則完全沒有我國學 生的地位,這又是何等可羞恥的事!體力的增進,并非可一蹴而企。試觀東西洋學生,自 小學以至大學,無一日不在鍛煉陶冶之中。所以他們的青 年,無不嗜好運動,興趣盎然。一聞賽球,群起而趨。這 種習慣的養(yǎng)成,良非易事。而健全國民的基礎,乃以確立。這種情形,在初人其國的,嘗誤認為一種狂癖,觀察稍久,方知其影響國本之大。這是我們所應憬然猛省的。外人以我國度龐大而不自振作,特贈以“睡獅"的怪 號。青年們!醒來罷!趕快恢復你的“獅子樣的體力”!好 與世間健兒,一較好身手;并且以健全的體力,去運用思 想,創(chuàng)造事業(yè)?。ǘ┖镒訕拥拿艚?“敏捷”的意思,簡單說起來就 是“快”。在這二十世紀的時代做人,總得要做個“快入”才行。譬如賽跑或游泳一樣,快的居前,不快的便要落后,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我們中國的文化,在二千年前,便 已發(fā)展到與現今的中國文化程度距離不遠。那時歐洲大陸 還是蠻人橫行的時代。至美洲尚草莽未辟更不用說。然而 今日又怎樣呢?歐洲文化的燦爛,吾人既已瞠乎其后,而 美洲則更發(fā)展迅速。美利堅合眾國立國至今不過一百五十 四年,其政治的經濟的一切發(fā)展,竟有“后來居上”之勢。這又是什么緣故呢!這固然是美國的環(huán)境好,適于建設。而美國人的舉動敏捷,也是他們成功迅速一個最大的原因。吾人試游于美國的都市,汽車街車等等的風馳電掣不算,就是在大街的旁行道上走路的人,也都是邁往直前,絕少 左顧右盼姍姍行遲像中國人所常有的樣子。再到他們的工 廠中或辦事房中去參觀,他們也是快手快腳的各忙各的事 體。至于學校里的學生,無論是在講堂上,操場上,圖書 館里,實驗室里,一切行動態(tài)度,總是敏捷異常,活潑得 很,所以他們能夠在一個短期間內,學得多,做得多,將 來的成就也就自然的多起來了。掉轉頭來看看我國的情形,一般人的行動顢頇遲緩,姑置勿論,就是在學校里的學生,讀書做事,也大半是一些不靈敏。所以在初中畢業(yè)的學生,國文多不能暢所欲言;在大學畢業(yè)的學生,未必能看外國 文的書籍,這不是由于他們的腦筋遲鈍,實在是由于習慣 成自然。所以出了學校以后,作起事來,仍舊不能緊張,“從容不迫”的做下去。西洋人可以一天做完的事,中國人 非兩天或三天不能做完。在效率上相差得這樣的多,所成 就的事體,自然也就不可同目而語了。關于這種遲緩的不敏捷的行動,我說是一種習慣,而 且這種習慣是由于青年時代養(yǎng)成的,并不是沒有什么事實 上的根據。我們可以用華僑子弟和留學生來做證明:在歐 美生長的中國小孩,行動的敏捷,固足與外國小孩相頡頏; 而一般留學生,初到外國的時候,總感覺得處處落人之后,走路沒有人家快,做事沒有人家快,讀書沒有人家快,在 課堂上抄筆記也沒有人家寫得快,記得多,苦不堪言;但 在這樣環(huán)境中吃得苦頭太多了以后,自然而然的一切行動 也就漸漸的會變快了。所以留學生回國后一切行動,總比 普通一般人要敏捷些。等待他們在百事遲鈍的中國環(huán)境里 住的時間稍微長久一點,他們的遲緩的老脾氣,或者也會 重新發(fā)作的。就拿與人約會或赴宴會來作例子:在歐美住 留過幾年的入,初回國的時候,大都是很肯遵守時間,按 時而到。后來覺得自己到了他人遲到也是于事無益,呆坐 著等人,還白白糟蹋了寶貴的時間,不如還是從俗罷。但 是這種習慣的誤事和不便,是人人所引為遺憾的。尤其是 我們的青年人,應當積極糾正的。青年們呀!現在已經是二十世紀的新時代了!這個時 代的特征就是“快",你看布滿了各個大陸的鐵道,浮遍了 各個海洋的船艦,肉目可見的有線電的電線,不可見的無 線電的電浪,可以橫渡大西洋而遠征南北極的飛機,城市 地面上馳騁著的街車與汽車,地面下隧道中通行的火車與 電車,以及工廠,農場,公事房,家庭中所有的一切機器,那一件不是為要想達到“快”的目的而設的。況且凡百科 學,無不日新月異的在那里增加發(fā)明。我們縱不能自己發(fā) 明,也得要迎頭趕上去,學上去,這都是非快不為功的。據進化論的昭示,我們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卻是 人類在這比較安舒的環(huán)境中,行動漸次變了遲鈍,反較猴 子略遜一籌。而中國人的顢頇程度更特別的高,以開化最 早的資格,現反遠居人后,這是多么慚愧的事!現在我們 的青年如要想對于求學做事兩方面,力振頹風,則非學 “猴子樣敏捷”急起直追不可!P007-011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