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儼少畫集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中國美術(shù)學院  作者:沈明權(quán) 編  頁數(shù):408  

內(nèi)容概要

  本套書內(nèi)容簡介: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是一個漸進變革的歷史,這個道理陸儼少先生體悟得很精準。之所以在藝術(shù)實踐中能勇于創(chuàng)造,不斷出新,是源于他對傳統(tǒng)的把握主要是建立在精神層面上的。據(jù)他自己說,在學習傳統(tǒng)方面并未臨摹過什么名跡(主要是沒有條件),充其量也就臨摹過“四王”一些真跡(是師長們借與他的)。但是“貧兒暴富”過,也就是看到過大量的名畫,用心揣摩,一一熟記,從而開闊了他的視野,奠定了他的畫學根基。人所周知,他身體力行、終生不疲的“四三三”治學法則,就是其長期藝術(shù)實踐可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他的成功也在于此。

書籍目錄


扇面
洞庭秋色圖
松蔭憑欄圖
唐人詩意
東岡草堂
露冷蓮房
六君子圖
寫生冊之一飛機
寫生冊之二抓田
寫生冊之三風車之二
寫生冊之四竹筏
寫生冊之五罱泥
寫生冊之六豐收
寫生冊之七紅綢舞
寫生冊之八牛
寫生冊之九打草機
寫生冊之十牧羊
寫生冊之十一入社去
寫生冊之十二乳牛
寫生冊之十三高壓線路
宋人詩意圖
快園侍藥圖
閩西寫生
清江閑趣
舍利塔
采石磯寫生
山中居
空山無人
慈元廟
扇面
幽隱圖卷
寫杜陵詩意
杜少陵詩意
寫生冊之一
寫生冊之二
寫生冊之三
寫生冊之四
寫生冊之五
寫生冊之六
寫生冊之七
寫生冊之八
寫生冊之九
寫生冊之十
寫生冊之十一
寫生冊之十二
峽里云安縣
晨曦圖
少先隊員
春江小景卷
一帆風順
江南春曉
秋林石坊
溪山臥游冊
深山臥游冊之一
溪山臥游冊之二
溪山臥游冊之三
溪山臥游冊之四
溪山臥游冊之五
溪山臥游冊之六
溪山臥游冊之七
溪山臥游冊之八
黃山勝攬
荒江釣艇
石安老人賞景圖
大滌草堂圖
云表奇峰
喬松倚巖圖卷
巫峽清秋
井崗山
峽江圖
書法\黃洋界哨口
溪山雄秀圖卷
峽江險水
深山樵夫
順風圖
秋在白云黃葉中
雁蕩奇姿圖
松石晚霞
云壑飛泉
雁蕩泉石
李白詩意
溪山清遠
黃牛峽
雁蕩奇姿
策杖圖
江山留勝冊之一
江山留勝冊之二
江山留勝冊之三
江山留勝冊之四
江山留勝冊之五
江山留勝冊之六
江山留勝冊之七
江山留勝冊之八
江山留勝冊之九
江山留勝冊之十
雁蕩泉石圖
江上風帆
雁蕩泉瀑圖
黃山松云
山村小景卷
樂山大佛
江上云崖
春風扶我過橋東
黃山松云
山川出云圖
雁蕩泉石
秋崖悟道
秋壑鳴泉
天臺云霧
清江釣翁
江邊小景
深山幽居
雁蕩泉瀑
瞿塘清秋
采藥圖
一帆風順圖
雁蕩秋色圖
峽江行
新安江一角
清江釣艇
風正一帆懸
雁蕩泉瀑
天臺華頂
雁蕩曉起圖
山水小景之一
山水小景之二
牧牛圖
遙岫平林
清江帆影
黃山勝攬
四山云起
云山秀色
荒江漁翁
巫峽清秋
蒲塘鶩起圖
雙青樓
黃山松云
云山共鳴
雁蕩攬勝
荒江寒鴉圖
四山云起圖
深山幽居圖
荒江釣艇
西郊草堂圖
江濤萬古峽
江山勝攬圖卷
寒罾圖
層巒疊慌
一帆風順
山居圖
云山石幽壑
園林初雨后
秋色清暉
龍宮洞
山水冊頁之徐邦達題
山水冊頁之一
山水冊頁之二
山水冊頁之三
山水冊頁之四
山水冊頁之五
山水冊頁之六
山水冊頁之七
山水冊頁之八
云中山頂
云山秋曙圖
江上歸帆
八十壽誕冊之一
八十壽誕冊之二
八十壽誕冊之三
八十壽誕冊之四
八十壽誕冊之五
八十壽誕冊之六
八十壽誕冊之七
八十壽誕冊之八
八十壽誕冊之九
八十壽誕冊之十
八十壽誕冊之十一
八十壽誕冊之十二
云山小景
山居圖
荒灘小景
四山云起圖
遠江帆影
黃山勝景
獨立秋山
紅樹山莊圖
杜甫詩意
梅石圖
梅石圖
竹石圖
梅石圖
松石圖
梅石圖
梅石圖
王安石詩意
梅石圖
映日荷花
梅竹雙清
梅石圖
梅石圖卷
梅石圖
王安石詩意
梅石圖王安石詩意
荷花
梅石圖
梅石圖
梅石圖
梅石圖
松石圖
一片秋聲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插圖:

編輯推薦

《陸儼少畫集(續(xù)編2)》由中國美術(shù)學院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陸儼少畫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我對陸儼少先生的畫久有景仰,身邊亦藏有他的多種畫冊,經(jīng)常翻看,受益匪淺。尤其是他的治學態(tài)度努力而嚴謹,充分汲取傳統(tǒng)精華,為我所用,獨標面貌,成為畫學界的榜樣。他的十分功夫“四三三”(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畫畫)的治學法則成就了陸儼少藝術(shù)的超拔氣象,其《學畫微言》《山水畫芻議》中的觀點、經(jīng)驗正說明了陸儼少的修養(yǎng)基礎(chǔ)。如今畫家東奔西忙,用心于功利,而工匠之圖繁榮當下,是否離繪畫本質(zhì)愈來愈遠,這種情狀實乃中國畫學之悲矣。
    陳傳席曾評價陸儼少和李可染二人師法傳統(tǒng)的情況,“李可染并沒有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但卻以最大的氣力打出來;陸儼少卻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但卻沒有以最大的氣力打出來;論傳統(tǒng)功力,陸儼少在李可染之上,論風格之突出,分量之重,李可染又在陸儼少之上。但二人不是平等的,李可染是一代大家,而陸儼少只是名家,但又比名家高一些,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間吧。很多畫家對陸儼少更佩服,就是因為陸的傳統(tǒng)功力深、書法高,他人不能及?!标惖脑u價有其客觀的一面,但我認為他們兩個各具優(yōu)點、各有氣象,皆屬于大家無疑。
    這本畫集(續(xù)編二),有許多作品我還未曾看到,亦印刷精良,半價不到的價格,都令我很滿意。
  •   與李可染一起被譽為“北李南陸”,然以傳統(tǒng)的筆墨意蘊審視,其成就顯然在李之上。
  •   3本一套畫冊中的第三部,值得收藏的8開畫冊。
  •   大師的作品與眾不同
  •   平生只愛宛若山水伯年花鳥!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