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 作者:毛丹青 頁數(shù):142
Tag標簽:無
前言
憑某些感覺,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人的記憶裝置是不同的。原來只能用單語寫作的時候,我的感受并不強烈,甚至有些麻木。人一開始接觸完全聽不懂的語言時都覺得它是雜音,就像嬰兒看見別人一樣,他們分不清人與非人的區(qū)別。但是,不斷的重復,不厭其煩的再來一遍,卻把聲音與景象刻入了人的心靈,變?yōu)榱诵撵`上的反射機能,于是人才會對外界的事物賦與多重的意義。 用兩種語言寫作是我的一項重要工作。值得慶幸的是,我使用的雙語是中日兩種文字。從表形上看,兩者都具有突出的視覺效應,尤其在漢字的融合中,有時如出一轍,有時竟然像過路的陌生人一樣,同樣的形狀卻包含了完全不同的內(nèi)容。有的學者說,掌握一種語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可我的感受有所不同,至少在外語寫作這件事上,我自己都弄不明白。因為曾經(jīng)有那么一天,我居然把兩種語言混淆了,而且是在一個深夜,在一次夢境中?! “滋?,我有一股強烈的表達欲望,為了用掛在嘴皮上的喋喋不休的日語,為了用一種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書寫語。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所謂的表達欲望幾乎不是為了表達什么,而是為了一個嶄新的表達而產(chǎn)生的沖動。說話等于一次瞬間的行為,或者是一次嘴巴的運動,至于發(fā)聲中那些約定俗成的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下才能成立。與此相反,書寫則是一次思慮的過程,生動的文字可能是文思噴涌時的流露,猶如萬馬奔騰而來,但也有可能是經(jīng)歷了內(nèi)心的煎熬以后一點一滴投射出來的話語印象?! ∧翘斓膲艟炒笾率沁@樣的:在巨大的天幕上,有兩張透明的稿紙翩翩起舞。天幕像一塊不見邊際的玻璃,稿紙細如抽紗,迎面遮住你的臉也不會讓你發(fā)覺。其中一張稿紙的文字是我的日語,另一張則是我的中文,它們纏綿不絕,但誰也不跟誰重疊。有時似近似遠,有時雙翼飛揚。我定神望去,兩張稿紙似乎展示著不同的色調(diào)與紋路。日語像流水清泉,中文如群山云海,一個是細膩而優(yōu)柔,一個是粗放而果斷。我繼續(xù)定神望去,日語稿紙上的文字時緩時急,漢字恰似一座座的島嶼,浮現(xiàn)于假名的海洋之中,那些原本是漢字的偏旁部首的假名近乎于京都藝伎的碎步,間隔窄,但步步緊隨。中文稿紙上的文字依然濃裝艷飾,給人一種沉重而光彩的感覺。兩張稿紙越飛越近,它們甚至在我的眼前開始了交叉往返,一直到我覺得晃眼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兩張稿紙上有許多漢字是重復的。難道這些重復的漢字是拉近兩者距離的最終動力嗎?稍候,這些字符居然跳躍起來,然后,它們從不同的紙面上冉冉升起,在空中碰撞,化作一對對的黑色方塊……日常,印象,微笑,體驗……所有這些貌相如一的漢字在空氣中蒸騰。這時,也不知從哪里出現(xiàn)的魔力,突然震撼了我的全身,于是,我拼命地張開嘴巴,在空氣中咬住那些蒸騰的漢字,一個也不放過。后來,溫度居高不下,我熱了,流淚了,瘋狂了,, 那場夢的最后的一個場面是我從一片烈火中掙扎地爬了起來。而且從那以后,日語確實變得神奇了。那些熟悉的漢字就像一臺機器上的鑄件一樣,有時我想熔化它們,就往里面硬灌假名。反過來,假名用得過多而使文章太稀的時候,我干脆就把中文的漢字生搬進來。如此一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身輕如燕?! ≌Z言是一座牢籠,但同時,語言也是一個開放的廣場,.尤其當新的語言開始向你的母語挑戰(zhàn),開始跟你的母語叫勁的時候,這正是為你開辟一個新的表達的契機。如果人的記憶裝置不同,而裝置的定型又必須依靠語言的話,以下的猜想或許也能成立。至少在我身上,母語的記憶裝置是圓的。而我的日語則是方的。是方的,就會有棱角。有棱角,就要堅持打磨。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從學習日語的角度編輯而成的書, 如此想法的來源首先是因為作者曾學過日語,但并不滿足于單純的語法教學,總覺得語言的背后應該有更生動更深奧的東西才對。尤其當作者能運用自如,操作一門外語直接寫作的時候,這個感覺變得越來越豐富。 另外,還有一個來源就是作者旅居日本二十多年的生活經(jīng)驗,這個經(jīng)驗不是書桌上的,而是從日本這個曾經(jīng)陌生,如今已經(jīng)熟悉的海洋中遨游出來的。 本書為中日雙語圖文讀本,向你展示了清新靈動的文字,平易而啟人心扉。讓更多的人愛上生活,愛上日文。
作者簡介
毛丹青,旅日雙語作家,北京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87年移居日本。1998年開始中日文雙語寫作、日文作品曾被用于立命館大學、北海道大學鄧多所著名大學的高考試題。1999年獲得日本第28屆藍海文學獎,獲獎著書《日本蟲眼紀行》(日本文春文庫)曾被日本放送協(xié)會(NHK)連續(xù)朗讀。
書籍目錄
落桜の季節(jié) 落櫻的季節(jié)地下八百屋 地下蔬菜店舞妓純子 舞伎純子わが町、神戸よ 我的城市———神戶神戸ルミナリエ 神戶的圣燈蟬の舞 蟬舞明石鳥人 明石飛鳥人天売島とマグロの目 賣天島和金槍魚的眼睛太陽の門 太陽之門カエル祭 青蛙祀吉田山荘 吉田山莊川向こうの鐘の音 隔岸鐘聲
章節(jié)摘錄
隔岸鐘聲 稱念寺是日本中部地區(qū)一所古老的寺院,離車站很近,從名古屋乘直快電車二十多分鐘就能到達。出了車站,繞過公共汽車站前有一個花形大鐘的圓形廣場,沿一條很窄很窄的小道徒步幾分鐘就可以看見寺院的白色高墻。墻頭上躍出松樹的枝叉,在微風吹拂中并不顯得多么搖晃,但我似乎聽見松枝們窸窸窣窣的細語?! 〕跸牡娜兆?,夕陽依然濃烈,讓你走不多時自然會產(chǎn)生在海邊或河邊涼快一番的念頭。不用說日本這個島國,在任何一個地方,它的四周不出二百公里,保你遇見海或河。不,應該說是?;蚝訒鲆娔?。 我走向寺院,邁進門坎。院門門口有一處清涼的水池,這水池里的水和寺院外面的河水是貫通的。不規(guī)則的石頭上長滿青苔,在透明清澈的水里好像飄出水面,時而發(fā)青,時而泛綠,撫摸著波影迷離的陽光。流水沿石縫而下,順著幾道曲流拐彎的壘石,瀉到一塊半開面的竹筒上。水滴滴得越急,竹筒的頭就越往上仰,一直仰到“咕咚”一下濺起竹筒拍石的水聲。竹筒一頭受水的壓重,左端騰空,右端直落,清亮的水聲好像給過往的人們一種神秘的起伏?! 案杏X涼嗎?” 有人冷不防地大聲問我。我側(cè)身一看,原來是寺院的住持,他正走出佛堂。我看他走過來便說:“大熱天,你這一大嗓門真叫人覺得熱?!薄 肮彼笮?,“不是我嗓門大,而是這寺院老是安靜得要命。” 其實我和住持交往已經(jīng)有四年多了。一來,我大學臨畢業(yè)的時候,也不知為什么,對日本佛教忽起興致,畢業(yè)后考入學術研究機構(gòu),坐冷板凳啃起磚頭厚的日本佛典;二來,常年客居東瀛,我和日本住持多少也掛上點兒因緣。稱念寺的住持是我妻子回國路經(jīng)上海8寸在飛機上認識的。當時他們的座位挨著,妻子說她起先根本就認不出他是住持,頭發(fā)油光閃亮,打扮講究。聽他自我介紹說是和尚,妻子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編輯推薦
清新靈動的文字,平易而啟人心扉,讓更多的人愛上生活,愛上日文?! ∷侵袊?,他用日文寫作,他用日文寫日本人,日本輿論界認為他的日文著書是20世紀最成功地描寫日本人的文學作品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