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2 出版社:邱觀建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12出版) 作者:邱觀建 著 頁數(shù):260
前言
當今的21世紀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希望與競爭同在的世紀,科技的日新月異,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社會的變革與進步,人類將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嚴峻挑戰(zhàn),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就人類自身發(fā)展來說,心理素質(zhì)將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素質(zhì),健康心理將成為21世紀對人才選擇的重要條件。大學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棟梁,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備受各界關注。人們都說,上了大學就是進人了人類知識的殿堂、科學的殿堂。但是當莘莘學子進入大學后,由于大學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學習方式的不同、自我定位的改變等因素的影響,都會出現(xiàn)或大或小的適應問題,都會經(jīng)歷或長或短的適應期。在學習方面,雖然說學習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可是有的大學生到大學以后,失去了奮斗目標,缺乏學習動力;有的大學生總想找回失去的“奶酪”,不喜歡所學習的專業(yè);有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方法;有的求勝心切,追求完美,過分焦慮和緊張;有的沉迷于網(wǎng)絡,欲罷不能,荒廢學業(yè)。在人際交往方面,目前大學生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是獨生子女,有較多大學生是第一次住校過集體生活,一些大學生不懂得分享,不善于溝通,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甚至以自我為中心,從而發(fā)出大學難以找到知心朋友、大學同學沒有中學同學好相處等感慨,一些同學倍感孤獨。在情感方面,大學生生理已經(jīng)發(fā)育成熟,戀愛是人生的重要課題,但是多數(shù)大學生在中小學時男女生交往的經(jīng)驗較少,與在大學強烈地渴望和異性交往的愿望,形成大學生男女交往的突出矛盾;大學要不要戀愛?暗戀了怎么辦?戀愛的過程中怎樣處理和其他朋友的關系、和學習的關系、和社會工作的關系等?熱戀中應怎樣控制激情,避免婚前性行為?怎樣對網(wǎng)戀進行判別?怎樣調(diào)整失戀的心態(tài)?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問題,是許多大學生缺乏思考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大學生活中,人人都會受到一些瑣碎的小事的煎熬,人人都充滿對成功的渴望,人人都有心情“郁悶”的時候。大學生活是美好的,充滿七色陽光,美好的生活也可能充滿酸甜苦辣,人生的道路上也免不了坑坑洼洼,但只要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學會自我心理調(diào)適,用恰當?shù)姆绞教幚磉@些成長中的問題,我們的大學學業(yè)一定會成功,我們的人生也會是美好的。為了適應新時期大學生成長、成才和發(fā)展的需要,為了與青年朋友們真誠地溝通、交流,我們把我們的真誠、體驗、心得奉獻出來,本書問世了。本書與其他心理咨詢案例不同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選取了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可能會遇到的常見心理困惑,不涉及嚴重心理障礙。人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可以分為心理健康狀態(tài)、心理困惑、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等,本書以心理困惑為主,也有一些大學生自我調(diào)適成功的經(jīng)典案例,編排力戒重復,盡量全面,選取了大學生真實發(fā)生的適應、學習、交往、戀愛、生活、就業(yè)等方面的心理個案,大學生可以參照案例進行自我調(diào)適。本書的編寫體現(xiàn)了真實、真誠、真心的特點。真實,指真實的案例。本書以真實案例的形式,形象、直觀地告訴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并試圖告訴青年朋友怎樣度過大學生活,使大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生活。真誠,指真誠的溝通。本書的編寫體例體現(xiàn)了老師和學生的真誠溝通,交心談心。為了保證個案的完整性,在個案表述時,采用了“心靈缺氧者”、“心靈缺氧緣由”與“給心靈加氧”等部分,來訪者“心靈缺氧緣由”注意了個案的典型性和心理困惑情節(jié)的連貫性,“給心靈加氧”對產(chǎn)生心理困惑的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議與方法,專家點評單獨放在個案的末尾。為了引導大學生朋友閱讀,在每一章前面設立了導讀,在每一節(jié)前面設立了哲理小故事。因此,本書特別適合大學生、學生家長、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相關研究人員閱讀。真心,指真心的幫助。本書是心理咨詢老師在幫助同學的過程中的案例積累,在編寫時也希望能真心給予讀者以幫助。本書希望讀者在專家的分析指導與點評中,能找到自我調(diào)適、解決問題的辦法。本書是實踐基礎上的升華,集體智慧的結晶,團隊合作的成果。
內(nèi)容概要
《心靈氧吧:大學生心理調(diào)適漫談》的編寫體現(xiàn)了真實、真誠、真心的特點?!缎撵`氧吧:大學生心理調(diào)適漫談》以真實案例的形式,形象、直觀地告訴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并試圖告訴青年朋友怎樣度過大學生活,使大學生存輕松愉快中學習、生活?!缎撵`氧吧:大學生心理調(diào)適漫談》的編寫體例體現(xiàn)了老師和學生的真誠溝通,交心談心。為了保證個案的完整性,在個案表述時,采用了;心靈缺氧者:“心靈缺氧緣由”與“給心靈加氧”等部分,來訪者“心靈缺氧緣由”注意了個案的典型性和心理困惑情節(jié)的連貫性,“給心靈加氧”對產(chǎn)生心理困惑的原因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議與方法,專家點評單獨放在個案的末尾。為了引導大學生朋友閱讀,在每一章前面設立了導讀,在每一節(jié)前面設立了哲理小故事。斟此,《心靈氧吧:大學生心理調(diào)適漫談》特別適合大學生、學生家長、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相關研究人員閱讀。
書籍目錄
真實、真誠、真心的心靈互動——大學生常見心理困惑隨筆導論掌握心理自助方法科學維護心理健康1 適應篇——大學生的第一課一、適應環(huán)境:主動面對◆小故事:人生的圓圈案例1.1 跳出樊籠的自由鳥案例1.2 戀家的熱淚案例1.3 第一次面對大城市案例1.4 小地方的孩子走出了孤獨案例1.5 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見到“成功”人士不自然二、群英薈萃:重新定位◆小故事:把聰明放在“褡褳”的后面案例1.6 尋找中學風風光光的自我案例1.7 大學的自由與責任案例1.8 希望一呼百應的男生案例1.9 大學也想鶴立雞群案例1.10 家族最優(yōu)秀的孩子的大學夢2 學習篇——大學生活的主旋律一、學習動力是有效學習的前提◆小故事:夢想與野心案例2.1 60分萬歲是謊言,學習知識才是真案例2.2 目標是前進的方向案例2.3 考研還是就業(yè)案例2.4 尋找原動力二、學好專業(yè)、找準個人與社會的結合點◆小故事:生命中的鵝卵石案例2.5 對專業(yè)無興趣,也不能放棄案例2.6 基礎素質(zhì)與專業(yè)知識孰重孰輕案例2.7 工科女生的未來之路三、學習方法管用就行◆小故事:乞丐、石塊和棍子案例2.8 一門課不及格,還能成功嗎案例2.9 考前女友要約會怎么辦案例2.10 專心地學,放心地玩案例2.11 四級沒有過怎么辦案例2.12 學習與社會工作之間如何協(xié)調(diào)四、學習焦慮是一把雙刃劍◆小故事:大而不全不如小而精案例2.13 和同學“比”來的煩惱案例2.14 越是想做好,越是難以做對案例2.15 戀愛與學習能雙豐收嗎案例2.16 第一次不及格五、網(wǎng)絡成癮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小故事:起碼先去買一張彩票案例2.17 面對網(wǎng)絡的誘惑,他剎住了車案例2.18 電腦走進寢室之后案例2.19 網(wǎng)絡成癮的同學,我能為你做些什么3 交往篇——成功人生的助跑器一、人際交往無定法◆小故事:大象與啄木鳥案例3.1 見到熟人何時才不再低著頭案例3.2 在大學,我張開了金口案例3.3 干部競選團,我?guī)走M幾出案例3.4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案例3.5 貧困生的七情六欲二、寢室是我們共同的家◆小故事:一只手鼓起來的掌聲案例3.6 將室友的內(nèi)外衣混放之后案例3.7 學生干部云集的寢室案例3.8 “我也想在宿舍有自己的聲音”案例3.9 長時間沒和室友說話了案例3.10 室友丟錢,我最窮案例3.11 室友的行為不顧及別人三、異性交往是人生的必修課◆小故事:不要輕易采納別人的意見案例3.12 朋友和男朋友能否兼顧案例3.13 其實女生也想了解男生案例3.14 男女生之問有純潔的友誼嗎案例3.15 她有點想突破普通朋友的界限四、家庭是心靈的避風港◆小故事:誰說環(huán)境決定人生案例3.16 我是父母的仲裁者與支柱案例3.17 破碎的家,我如何承受案例3.18 無顏見江東父老4 愛情篇——人類的永恒話題一、戀愛與否的徘徊◆小故事:如何找到理想的伴侶案例4.1 我如何面對成雙成對的誘惑案例4.2 友好班級的妹妹喜歡我案例4.3 我該放棄異地的她嗎二、單戀的無奈◆小故事:你怎么知道她不愛你案例4.4 單戀者的情感困惑案例4.5 一見傾心怎么辦案例4.6 暗戀“姐姐”,難容她人案例4.7 我該不該表白三、網(wǎng)戀的誘惑◆小故事:從籬笆上的木牌談起案例4.8 網(wǎng)戀是不正常的戀愛嗎案例4.9 網(wǎng)戀真的“見光死”嗎案例4.10 陷入了網(wǎng)戀深淵怎么辦案例4.11 沒有真愛的網(wǎng)戀四、戀愛中的酸甜◆小故事:愛情無須刻意去把握案例4.12 大學的他與高中的他,我的彷徨案例4.13 情侶應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五、失戀的痛楚◆小故事:愛在細節(jié)案例4.14 喜歡我,為什么又拒絕我案例4.15 分手后,我該如何選擇案例4.16 精心追求,兩手空空案例4.17 傷痛的心依舊在十字路口徘徊案例4.18 為戀愛而戀愛,友誼難保5 就業(yè)篇——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一、生涯規(guī)劃與個人成長◆小故事:一張紙折疊51次案例5.1 上完大學去干什么案例5.2 如何確定大學階段的目標案例5.3 大學應該如何過二、生涯決策與職業(yè)發(fā)展◆小故事:不磨刀就等于沒有刀案例5.4 我是否應該調(diào)專業(yè)案例5.5 徘徊在考研與找工作之問三、敢問路在何方——如何進入工作世界◆小故事:只選一把椅子案例5.6 就業(yè)前該做好哪些準備工作案例5.7 我的職場風該吹向何方案例5.8 如何應對雇主的提問6發(fā)展篇——畢生的課題一、積跬步成千里◆小故事:生命不打草稿案例6.1 普通的我如何邁向成功路案例6.2 從未邁出半步怎么走向成功案例6.3 在問題中感受真誠,快樂成長案例6.4 從父母的護佑走向獨立二、快樂生活每一天◆小故事:活在當下案例6.5 戰(zhàn)勝挫折,明天就是希望案例6.6 自信心不足與好勝心太強的矛盾案例6.7 自信是人際交往的基石三、感受成功,實現(xiàn)自我◆小故事:不是不可能案例6.8 迷失方向,成功離我越來越遠案例6.9 成長中的陣痛案例6.10 被放飛的小鳥能飛多高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案例1.6尋找中學風風光光的自我心靈缺氧者:王某,男,大一,理工科專業(yè)。心靈缺氧緣由:老師,您好!打擾您了,我想把我的情況向您談一下。通過看書和學習,我排除了不少煩惱,但又始終不能長時間遠離煩惱,這樣說吧,自從進入大學以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時間我在焦慮和煩躁中度過。我是一個性格內(nèi)向的男孩,家在農(nóng)村的我自小就刻苦學習,在初中和高中我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記得考得最好的一次是全校第一。父母以我為驕傲,但我深知父母為了我的衣、食、住、行等各種費用而勞苦奔波。終于,在高考中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進人了這所大學,那時我真的看到父母笑了。但我知道這意味著父母有了更大的經(jīng)濟壓力,我好想獨立,不愿再看到父母為了我的學費而早起晚歸。所以在大學里我更加努力地學習,希望拿到獎學金,希望早點學好知識,來報答父母。然而,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的英語基礎很差,我曾在英語上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收效甚微,可能是方法不對吧。我現(xiàn)在一想到我的英語,心里就非常煩躁。再就是我的字寫得極差,這讓我感到非常自卑。最近我也在這兩方面下工夫,但還是感到自己不能堅持到底,所以每天都想著盡快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心里煩躁不安。進人大學后,有了許多新同學,但感到大學里的同學與高中的同學相比,顯得太不真誠了。在高中時候迫于學習的壓力,也沒太注重交際能力,所以我不太善于交際。加之我性格內(nèi)向,大一快過完了感到?jīng)]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有時倍感孤獨。我非常希望能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有一些知心朋友,我是不愿孤獨的人。曾經(jīng)我也試圖努力去接近班上的一些同學,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特別是在我看來,一個宿舍的人應該是很合得來的。但似乎在我們宿舍不是這樣,我們宿舍每個人對別人似乎都不太滿意,這也可能是我錯誤的看法,但我和室友們的關系不太好,這是事實。我也清楚地知道同在一個寢室這是一種緣分,也希望本宿舍的人能友好相處。我也努力去和他們相處,希望我能成功。
后記
本書是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十五”規(guī)劃課題及武漢理工大學素質(zhì)教育專項課題成果,是由長期從事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一線老師編寫的。書中包含了他們心理咨詢與輔導(包括網(wǎng)絡咨詢、書信咨詢、電話咨詢等)過程中,涉及大學生都會遇到的常見心理困惑部分,體現(xiàn)了老師們多年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探索,書中的每個個案都是真實案例的改編,對大學生的成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書從組織策劃、確定編寫大綱、組織人員編寫、統(tǒng)稿到最后的出版,歷時兩年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編寫人員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對過去十幾年的咨詢工作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爭取把自己最經(jīng)典的案例奉獻給大家,雖然我們精雕細作,但仍沒達到我們的期望。如果本書某個案例能夠給讀者一點點啟示,我們也覺得有幸。本書由邱觀建教授等編著,參加編寫的人員還有:梁宇頌、吳先超、田軍、高潮、孫燈勇、賈民偉、袁曉建、熊兵、劉蓮芳、徐俊、盛湘鄂、雷五明、趙海信、曾令華、李倩、董雪晴。趙海信、曾令華、梁宇頌、吳先超為本書的編寫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曾令華、吳先超、梁宇頌、孫燈勇、李倩參加了全書的統(tǒng)稿工作,最后由邱觀建教授審閱定稿。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國內(nèi)外大量的教材、書籍和研究成果,限于篇幅,在書中沒有逐一注明,而是以參考文獻的形式集中編排于書末。在此謹向這些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本書的順利出版,得到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到了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田官貴書記和鹿麗萍副編審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在此一并致謝!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不妥之處,敬請學術界前輩、同行和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編輯推薦
《心靈氧吧》:心理學家認為,人天生就有自助能力,人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心理困境。當你感到焦慮、抑郁、苦悶、彷徨時,當你的心靈因為“缺氧”而感到定息時,你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心理自助,擺脫這些消極情緒的影響,給自己的心靈加氧,使自己的心靈不至于被壓力所壓垮。當你面臨心理問題又無法自我調(diào)節(jié)時,學會及時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幫助,勇于把內(nèi)心的問題暴露出來,也是心理自助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