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作者:劉家琛 著 頁數(shù):2246
前言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作為萬法之盾的刑法,具有可以剝奪行為人自由、財產乃至生命的特點,因而被認為是禁止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法律實施的最有力的法律武器。相信本法的施行,對懲罰犯罪,保衛(wèi)國家安全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公布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通過了三個決定、七個修正案、九個解釋案,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規(guī)定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fā)布了大量的司法解釋和司法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走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油氣、破壞油氣設備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礦山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內容概要
《刑法及司法解釋條文釋義(上下冊)》由司法界、學術界參與和熟悉刑法及其配套司法解釋起草和討論的專家撰寫。依據(jù)刑法及其修正案、解釋案、單行刑法,“兩高”最新司法解釋和其他法律關于刑事責任的特別規(guī)定,結合各法條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適用,對刑法條文予以全面系統(tǒng)而詳細的闡釋。體例上,分“條文主旨”、“條文釋義”等部分。其中,“條文主旨”部分用高度概括的語言反映本條內容.使讀者一目了然;“條文釋義”部分又分為:“犯罪構成”、“適用本罪應注意的問題”(包括罪與非罪、罪與罪的區(qū)別)、“刑事責任”等,系統(tǒng)闡述了對各種罪的認定與處罰。作者隊伍的權威性、法律依據(jù)的現(xiàn)行有效性、司法實踐的可操作性,使《刑法及司法解釋條文釋義(上下冊)》具有理論與實務雙重特色,可作為廣大司法人員和律師、公民、法人的基本法律工具書。
作者簡介
劉家琛,男,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全國政協(xié)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國家法官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兼職教授。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導師?! ‘厴I(yè)于西南政法大學。出版《訴訟及其價值論》、《反腐廉政通鑒》、《刑法總則及配套規(guī)定新釋新解》、《刑法分則及配套規(guī)定新釋新解》等數(shù)十種法學著作。
書籍目錄
第一編 總則第一章 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第二章 犯罪第一節(jié) 犯罪和刑事責任第二節(jié)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第三節(jié) 共同犯罪第四節(jié) 單位犯罪第三章 刑罰第一節(jié) 刑罰的種類第二節(jié) 管制第三節(jié) 拘役第四節(jié) 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第五節(jié) 死刑第六節(jié) 罰金第七節(jié) 剝奪政治權利第八節(jié) 沒收財產第四章 刑罰的具體運用第一節(jié) 量刑第二節(jié) 累犯第三節(jié) 自首和立功第四節(jié) 數(shù)罪并罰第五節(jié) 緩刑第六節(jié) 減刑第七節(jié) 假釋第八節(jié) 時效第五章 其他規(guī)定第二編 分則第一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一節(jié)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第二節(jié) 走私罪第三節(jié) 妨害對公司、企業(yè)的管理秩序罪第四節(jié)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五節(jié) 金融詐騙罪第六節(jié) 危害稅收征管罪第七節(jié) 侵犯知識產權罪第八節(jié) 擾亂市場秩序罪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五章 侵犯財產罪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第一節(jié) 擾亂公共秩序罪第二節(jié) 妨害司法罪第三節(jié)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第四節(jié) 妨害文物管理罪第五節(jié) 危害公共衛(wèi)生罪第六節(jié) 破壞環(huán)境資源保護罪第七節(jié) 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第八節(jié)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第九節(jié) 制造、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第八章 貪污賄賂罪第九章 瀆職罪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附則常用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條文釋義】 我國社會現(xiàn)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xiàn)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刑法的任務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對少數(shù)敵對分子實行專政,依法懲罰;對廣大人民實行民主,切實維護國家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是刑法作為人民民主專政工具的體現(xiàn)。懲罰犯罪就是要鏟除社會上消極的、腐朽的東西——犯罪,保衛(wèi)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為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保護人民,就是保護人民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定秩序和團結局面。為此,就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充分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合法權益,懲罰極少數(shù)危害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我國《刑法》充分反映了這一指導思想,嚴格規(guī)定了罪與非罪的界限,用較多的章節(jié)和條文對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財產權利和婚姻家庭關系等作了必要的規(guī)定?! ⊥瑫r,我國《刑法》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必須積極地為保護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為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這是我國《刑法》的中心任務。為此,刑法設專章規(guī)定了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和侵犯財產罪,對于非法謀利或者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犯罪分子,予以刑罰制裁?! 椃ㄊ菄业母敬蠓?,是我國一切立法的依據(jù)和基礎,也是制定刑法的根據(jù)。我國憲法除規(guī)定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國家機構的組織與活動原則之外還規(guī)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這些都是制定刑法必須遵循的。刑法根據(jù)憲法所規(guī)定的基本原則,為保衛(wèi)國家制度,保護公民權利,相應地制定了一系列的規(guī)范,以保障憲法的切實實施。制定刑法體現(xiàn)了憲法的精神,對刑法的解釋和執(zhí)行,也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